查看原文
其他

提升法律教育水平的根本:取消法学本科学位

法研在线 2021-09-17

来源:雅理读书

社科法学需要跨越的两道坎儿


王绍光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



在我看来,仅仅认识到法律研究与教学必须借鉴社会科学是不够的。在中国,这种借鉴面临着两重巨大的体制障碍,一重影响学生,一重影响教员/研究者。不跨越这两道障碍,要么社会科学只能渗入法学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见贺欣文),要么渗入法学界的只能是一些时髦的社科名词(见成凡文)。在这种情况下,期望法律实践者(如法官)能善用社会科学方法预测法律行为的社会经济后果,十有八九是会落空的(见侯猛文)。


先说学生方面的障碍。法律教育是一种职业性教育。其它职业性教育一般设置在中专水平或大专水平就可以了,如高级技工培训便是如此。但法律教育不同。在有些国家,与医科、商科一样,学习法律必须首先具备大学本科学历。以美国为例,要进入法学院攻读J.D.学位,必须先拥有学士学位。这并不是因为J.D. (Doctor of Law)真是什么“博士”。三十年前,当J.D.还被称作LL.B(Bachelor of Legal Letters)时,也得先拿到一个普通学士学位才能研修这一特殊的学士学位。


为什么并不艰深的法律教育要求如此之高呢?一方面,这是因为从事法律工作需要丰富的阅历和成熟的心智,20出头的小年轻难以具备。另一方面,法律的职业性培训往往注重怎么做而不是如何思考,没有大学本科提供的广博知识奠基,单纯的职业性教育很容易变成了无本之木,搞不好只能培养出一些呆板、机械、乏味的法律办事员。


在美国,进入法学院的学生大多已受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方面本科教育。往后,他们学习和运用法律时,四年的社科熏陶一定会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我国的法学本科生直接来自高中,没有社会科学方面的背景,在法学院选修几门社科方面的课与四年耳濡目染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再看教员/研究者方面的障碍。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进入大学法律系和法学研究机构的人员多是法学院的毕业生。由于本身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社会科学训练,哪怕有心借鉴社会科学的思路和方法,他们往往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在这方面,重点法学院与一般法学院似乎没有什么差别。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教员队伍有什么不同之处 (见附表)。耶鲁法学院现有四类教员,即一般法学教授、诊所式培训教授 (Clinical professor of law)、兼职教授 (Adjunct Professor)、以及荣休教授 (Professor Emeritus)。在51位法学教授中,48人拥有J.D. (LL.B.)、LL.M.、J.S.D.等法律学位,三位从未拿过任何法律学位,其中两位是经济学博士,一位是政治学博士。那48位拥有法律学位的教授中,还有15人同时拥有博士学位 (美国人不会把拥有J.D.学位的人称之为“博士”),包括5位历史学博士、4位经济学博士(“填补不完全合同的空白”一文的第一作者Ian Ayres就是其中一位)、4位哲学博士、1位政治学博士和1位语言学博士。除此之外,这48人中还有6个人获得过社会科学方面的硕士学位,包括两人当年已经通过了所有的博士资格考试、只差没有完成博士论文。换句话说,51位法学教授中,近一半(24人)系统地接受过研究生水平的社会科学训练。荣休教授的情况也差不多,11人中有2人从未拿过法律方面的学位,而分别是医学博士和社会学博士;另一人既有法律学位也是政治学博士;其余8人中,还有三人拥有社会科学方面的硕士学位。加在一起,荣休教授中也有近一半系统地接受过研究生水平的社会科学训练。



资料来源:耶鲁法学院网站


这样的师资队伍说起来已经具备了牢固的社会科学根基,但耶鲁法学院并不满足,又从院外或校外请了一些兼职教授。国内法学院聘请兼职教授无非是找一些诸如法官或律师的法律实践者。耶鲁法学院也请这类人,但不多,只有两位,一位是环境法方面的律师,另一位是巡回法院的法官。而其余7位兼职教授,来自历史系的2位,来自经济系、政治系、哲学系、医学院的各一位,还有一位在法学院兼职以前已经身兼历史和经济两系教授了。加上兼职教授,耶鲁法学院在社科资源方面可谓是如虎添翼。


实际上,耶鲁法学院的51位法学教授中不少人本身也是一流的社会科学家。他们中有3人在政治系兼职、2人在历史系兼职、2人在经济系兼职、一人在哲学系兼职。依我在耶鲁大学政治系任教时的观察,Bruce Ackerman和Susan Rose-Ackerman夫妇俩深受本系同事和同学们的尊重。


就学术地位而言,美国法学院中诊所式培训教授比一般法学教授要低得多。他们不在所谓“终身职序列”(tenure track),主要任务是教学而不是研究。为此,对他们的学术根底要求较低,拥有标准的法律学位J.D.足矣,与国内对法学教授的要求最为接近。不过,在耶鲁法学院,即使诊所式培训教授中也有近一半拿过社会科学方面的硕士学位。2005年4月,耶鲁法学院再次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评为全美第一。为什么这所不大的法学院能够在过去20年里一直保持着这个顶尖地位呢?勿庸置疑,这与其师资队伍的精良素质是分不开的。在那里,法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丝丝入扣,绝不是貌合神离的两张皮。


美国其它一流法学院也有许多受过正规社会科学训练的教授。有大批社会科学家聚集在法学院里,教学环境和学术氛围不免会带上强烈的社会科学气息,以至于感染到那些不是科班出身的人。Stewart Macaulay 本人只有1954年获得的LL.B学位 (相当于现在的J.D.),但这并不妨碍他后来变成“现代法律与社会运动”(the modern law and society movement ) 的发起人之一。事实上,本辑中他的名著“商业中的非合同关系”一文,并不是发表在什么法学专业杂志上,而是刊载在久负盛名的《美国社会学评论》上,其社会学功底由此可见一斑。


要在体制跨越上述第一道障碍相当困难。尽管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呼吁取消法学本科学位【如何美欢,“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清华法学》第九辑“法律现代性•法学教育研究”专号】,要做到这一点牵涉面太广,恐怕短期难以实现。第二道障碍比较易于克服,这里需要的只是心态的改变。法学院领导要打破门户之见,敢于吸收没有法学博士学位的人才进入法学院,并有计划地聘请社会科学家作兼职教授。有志于社科法学的教员则要摆脱急功近利的心态,腾出时间来系统学习社会科学。要知道,在耶鲁法学院15名拥有社科博士与J.D.双学位的教员中,11人是在攻读J.D.的同时或拿到J.D.以后才获得社科博士学位的。


2005年11月6日 英国牛津

关于征召法律答“疫”平台公益志愿者的公告
2020年刑事技术创新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征稿启事
《武大国际法评论》“《中美经贸协议》与国际贸易法的未来”专题征稿
《法律适用》2020年第3期目录
王泽鉴北大演讲实录:法律教育是司法改革的根基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稿约
20本人人读得懂的法律图书
关于公布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的通知
关于开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专项研究的通知
各类中文免费学术资源合集,不用VPN!
法学3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奖名单公布
学科方法论与学位论文写作可以讲些啥?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准则
武汉疫情带给我们的七个法治问题
法律人能不能别只唠叨理念了!能不能提点具体的建议!
第一届“未来精英杯”全国法科学生写作大赛3号公告:相关赛程延期一个月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陈忠林、袁林、胡启忠、唐稷尧关于刑法研究的学术思考
中国法学会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武大国际法评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国际法问题”专题征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2020年首期“刑辩新人”线上培训启动,免费对外开放
陈忠林、袁林、胡启忠、唐稷尧关于刑法研究的学术思考
“重大疫情防控社会治理与司法应对研究”征文启事
《青年法学》第40期(2019年冬季号)征稿启事
2019年四川省社科规划“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专项课题立项结果公布
《现代法学》2020年第1期要目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征稿函
首创中国行政法学的白鹏飞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科研成果要求 (修订)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疫情应对及疫后重建法律问题”专题征稿启事
中美认罪认罚从宽与辩诉交易比较讲座在南开大学法学院成功举办
“就业歧视诉讼中的证据适用及举证责任分配”讲座成功举办
延迟复工、延迟开庭、春节假期延长、律师上班的16问16答
使用顺丰快递寄公文属于违法,必须使用邮政EMS
2020年度河南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征文开始啦!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灾害叙事与人文关怀”主题征稿启事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主题征文启事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公共安全与现代社会治理”专题征文
《中国治理评论》稿约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稿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的说明
陈瑞华:我的第一本书
“抗击新型肺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野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主题征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及研究最新进展”主题征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6期法学论文要目
2个重要会议推迟公告
关键词:校园往事
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名单
一道关于爱情的50分法理学试题(附2020全球法学排名)
华政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六成以上法律工作,八成以上留在长三角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免费开放
维普中文期刊,今起免费开放!
关键词:学者之声
“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重大疫情与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研究”主题征文
“重大疫情背景下国家治理能力、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征文通知
《决策探索》中旬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专栏征稿通知

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抗击新型肺炎研究”主题联合征文的通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4期法学论文要目

关键词:中国

关键词:北京

关键词:中国法学会
关键词:法、地方法学会
《刑法论丛》(2018年第2-4卷 总第54-56卷)
兰大博士神论文!《我和同门亲师妹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1-2期法学论文要目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6期法学论文要目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6期法学论文要目
2020年法学博士招生目录
《中财法律评论》春节“不打烊”,欢迎继续来稿!
六招告诉你如何用60分钟阅读完一篇30000字的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十二大忌
《法学杂志》2019年第9期目录与内容提要
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院关于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发表的要求
李兰英教授当选厦门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
关键词:国
关键词:清华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将于10月份在江西召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征稿启事
“民法典编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讨会”召开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6期法学论文要目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6期法学论文要目
关键词:2019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要目
全国366所具有保研资格的高校名单,务必收藏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6期法学论文要目
教育部:学校在疫情流行期间原则上不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和考试!考研呢?
关键词:关于
每项15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新型肺炎研究专项
关键词:法学学术期刊征稿与期刊要目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