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州大学诚邀海外英才参加2022年东吴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交流会

学术之路 2023-03-25
苏州大学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走上社会意味着什么?——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方新军院长致辞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2022年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综合考核具体安排
关于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查通过人员名单的公示
苏州大学期刊中心招聘启事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自动退学公示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干部宣布会议举行

关于做好苏州大学2022年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对一名博士退学处理

苏州大学2021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482人
苏州大学王健学院2021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查通过人员名单公示
苏州大学关于对32名研究生作自动退学处理的公示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关于对6名研究生作自动退学处理的公示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2021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苏州大学2021年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460人
苏州大学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含法学
苏州大学启动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往届硕士考博或更难!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现有5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2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6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共16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现有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4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4个省部级哲社重点研究基地,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位两院院士,9位发达国家院士在内的各类国家级人才超330人次。
  当前,全体苏大人正以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球的视野,顺天时、乘地利、求人和,坚持人才强校、质量强校、文化强校,依托长三角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现举办2022年东吴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交流会,竭诚欢迎海外英才参加。
  一、学术交流会简介
  苏州大学2022年东吴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交流会将以“云端论坛”的形式举办。本次交流会旨在汇聚一批海外不同学术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围绕国际学术前沿及研究热点展开交流,推进合作。
  二、招聘岗位及待遇
  (一)东吴讲席教授
  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等全球顶级奖项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发达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其他在本学科领域作出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学术声望和影响的大师级学者。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一事一议。
  (二)东吴特聘教授
  1.领军人才
  基本条件
  在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较强科技创新能力,或者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或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国内外公认的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家级领军人才学术水平;或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教学成果和教育质量突出,在教育领域享有较高声望,已达到国家级教学名师水平。具备带领所在领域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并冲击国际一流的学术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具体待遇
  (1)岗位: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为教授职务。
  (3)薪酬:税前基础年薪65-120万元,享受学校同样的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除上述薪酬外,学校另按月缴存住房公积金,发放住房补贴以及交通补贴等,全年共18万元左右;并按省市相关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
  (4)安家补贴:200-300万元(不含国家、地方配套补贴)。提供全装修的过渡性人才公寓,拎包入住。
  (5)学术启动经费:人文社会科学50-100万元,非实验理科100-200万元,实验理、工、医科一事一议。
  2.拔尖人才
  基本条件
  在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副教授、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者;或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家级青年人才学术水平;有发展成为国家级领军人才的能力和潜力,具备支撑所在领域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并冲击国际一流的学术能力。自然科学领域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人文社科领域年龄一般不超过52周岁。
  具体待遇
  (1)岗位: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为教授职务。
  (3)薪酬:税前基础年薪40-65万元,享受学校同样的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除上述薪酬外,学校另按月缴存住房公积金,发放住房补贴以及交通补贴等,全年共17万元左右;并按省市相关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
  (4)安家补贴:150-200万元(不含国家、地方配套补贴)。提供全装修的过渡性人才公寓,拎包入住。
  (5)学术启动经费:人文社会科学30-50万元,非实验理科60-80万元,实验理、工、医科150-300万元。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申请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术成果突出,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具体待遇
  依托我校申报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入选者,学校将以特聘教授(拔尖人才)予以支持聘用,待遇从优。特别是在科研经费部分,在基金委资助100-300万元的基础上,学校按1:1比例配套(其中,实验类理科、工科、医科直接给予300万元配套)。此外,可根据工作需要,由学校另行提供大型仪器设备费。
  3.精英人才
  基本条件
  在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者;或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学术潜力;有发展成为国家级青年人才的能力和潜力,具备协助所在领域提升国内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能力。自然科学领域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人文社科领域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具体待遇
  (1)岗位: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为教授职务。
  (3)薪酬:税前基础年薪30-40万元,享受学校同样的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除上述薪酬外,学校另按月缴存住房公积金,发放住房补贴以及交通补贴等,全年共15万元左右;并按省市相关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
  (4)安家补贴:80-150万元(不含国家、地方配套补贴)。提供全装修的过渡性人才公寓,拎包入住。
  (5)学术启动经费:人文社会科学10-20万元,非实验理科40-60万元,实验理、工、医科80-180万元。
  (三)特聘副教授
  基本条件
  一般应具有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博士后科研经历,学术水平居于本学科领域同年龄段学者前列;在所在学科领域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已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自然科学领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人文社科领域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
  具体待遇
  (1)岗位及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为副教授职务。
  (2)薪酬:税前基础年薪25-30万元,享受学校同样的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除上述薪酬外,学校另按月缴存住房公积金,发放住房补贴以及交通补贴等,全年共13万元左右;并按省市相关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
  (3)安家补贴:50-80万元(不含国家、地方配套补贴)。
  (4)学术启动经费:人文社会科学10万元,非实验理科20-40万元,实验理、工、医科50-100万元。
  (四)优秀青年学者
  基本条件
  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学术研究成果突出,有成为拔尖人才的潜力。一般应具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经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博士后科研工作经历可不作要求:①海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毕业的优秀博士;②工程学科中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秀人才,人文社会学科中应用型或实践型优秀人才;③其他业绩特别突出者。自然科学领域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人文社科领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具体待遇
  (1)岗位:副教授/讲师。
  (2)薪酬:税前基础年薪20-30万元,享受学校同样的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除上述薪酬外,学校另按月缴存住房公积金,发放住房补贴以及交通补贴等,副教授层次全年共13万元左右,讲师层次全年共11万元左右;并按省市相关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
  (3)安家补贴:副教授,40万元;讲师,20万元。
  (4)学术启动经费:人文社会科学10万元,非实验理科10-20万元,实验理、工、医科40-50万元。
  三、其他支持措施
 (一)人才项目支持
  1.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省“双创计划”,对入选的双创团队,三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300-800万元的人才经费资助;对入选的双创博士,两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15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资助。
  2.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特聘教授”,如入选,聘期三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2万元的岗位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对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分别提供100万元(特别优秀的提供200万元)、50万元的科研经费。其中,如在海外已取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可直接通过“举荐制”渠道直接申报“江苏特聘教授”。
  3.优先推荐申报苏州市“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含青年领军人才),如入选,分别给予50万、100万、200万的科技项目经费资助;符合条件的,可按照苏州市“乐居工程”享受拔尖型人才的乐居政策。
  (二)个人补贴支持
  1.苏州市“引才补贴”,按照相应层次引进的高端人才,苏州市提供引才补贴,入选的人才根据不同类别最高可分别享受25万、50万、250万。
  2.苏州市“乐居工程”,入选者可享受“乐居租房贴” “乐居助力贷”。其中,最高可享受8000元/月的“乐居租房贴”;首次使用公积金住房贷款购买首套住房,“乐居助力贷”不受缴存时间限制,按缴存基数计算可贷额度,贷款额度可放宽至最高限额的4倍。
  3.苏州市“优秀人才贡献奖励”,贡献奖励标准不超过个人上年度年收入所形成的地方财力,且不超过其在苏购买或租赁汽车、自住住房、办公用房、参加专业领域培训及兴办企业等支出的总额。奖励总额历年累计不超过100万元/人。
  4.对入选国家引进类高层次人才计划者(含青年项目),符合条件可申请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人才计划”,享受配套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支持,最高资助金额可达350万元!
  (三)其他支持
  1.对全职引进的优秀人才,除提供上述支持措施外,学校还将按照相关政策落实事业编制。申请者如为外籍人士,按照省、市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学校为特聘教授及以上人才提供充足的办公实验室用房,支持组建创新团队,优先支持招聘青年教师、博士后及专职科研人员,其中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研究生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提供附属医院便捷就医条件。
 
  四、学术交流会日程
  本次活动由学校学术交流会和分学科学术交流会两部分组成。
  报名时间:2022年11月23日至12月23日
  学术交流会邀请函发送时间:2022年12月24至12月26日
  学术交流会时间:2022年12月28日
  分学科学术交流会时间:各单位根据受邀者时区分布等情况灵活组织交流活动,具体时间安排将在邀请函中说明。
 
  五、申请方式
  请符合条件且有意向者登录“苏州大学东吴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交流会”报名系统:http://rckf.rsc.suda.edu.cn(请勿直接点击,将网址复制到浏览器后再打开) 注册、填写并提交个人申请。
  后期学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政策和学校引进需求邀请学者到校实地交流。我校将按经济舱的标准予以实报实销往返机票(报销的最高限额如下:欧美等地2万元/人,亚洲国家1.5万元/人、国内(含港澳台)0.6万元/人),在校访问期间住宿将由学校统一安排。
 
 六、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人力资源处人才引进与开发办公室
  联系人:尹奎、颜廷锴、杨世齐
  联系方式:+86-512-67503248
  联系邮箱:rczp@suda.edu.cn
  苏州大学长期面向全球招聘东吴特聘教授、特聘副教授、校聘优秀青年学者,详细招聘信息可关注苏州大学人才招聘网(https://rczp.suda.edu.cn/recruit/recruitNew/),苏州大学真诚期盼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共谋发展!
湖南师范大学关于做好2023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
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年医学创新交叉博士研究生项目招生简章及目录
大连工业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海研究院2023年海南专项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浙江理工大学2023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2023年攻读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第一批)
大连交通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安徽医科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通知


社会面基本清零,将分阶段有序恢复低风险区居民生活秩序。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22年“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青年优秀研究成果奖”获奖名单
985副校长,挂帅地方高校!
4位中科院院士,受聘教育部直属高校!
中科院院士,任新晋“双一流”副校长!
又一院士名单出炉!6人来自内地高校
46亿!中部强校,异地布局!
23万人!一省公布考研报名人数
江苏通知!@河南郑州、富士康!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拟任有关区区委书记
一大学生在宿舍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校方通报
关于尚在省外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的温馨提示
贺建奎复出!实验室落户北京!!

从世界杯直播弹幕上接触到赌球信息,法院书记员陷入赌局

关于吴亦凡案,你关心的问题答案在这里
《环球法律评论》2022年第6期要目
《法学研究》2022年第6期要目
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22年年会会议议程公告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22年年会“八二宪法四十年:成就、经验与展望”
第五届全国党内法规研究机构建设东湖论坛暨“深化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
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会议议程
第八届经天法律文书写作大赛决赛名单公布
西南政法大学2022年考核招聘高层次人才拟聘人员公示(第二批)
兰州大学法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
法大应用型法学博士研究生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司法前沿》集中授课顺利完成
贾宇会长在中国刑法学研究会2022年全国年会暨数字法治大会上的讲话
重磅论坛,学者云集,共议中国刑法学教育研究与发展
乌鲁木齐回应、通报!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重要提醒(一)
吴亦凡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共计6亿元!&郑州辟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