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terRead两娃书单:考上好大学,然后呢?
还是和过去一样,先上一下两娃5月的书单。
六年级的朵拉,5月份看了七本书。她最喜欢的是《妈!这是我的人生》。
这个月朵拉主要听的书是What if2。
二年级的闹闹,5月份看了8本书,其中六本来自Percy Jackson 系列。很高兴闹闹的语文老师提出了读书笔记的要求,所以他也开始读中文书了。
听书当然就是Percy Jackson 系列。
下面说说这次的书单主题。
—————————————————————————————————————
再过几天就是高考了,一年一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日子。
在中国,高考一直被视为改变命运的最重要途径。尽管现在学历膨胀得厉害,也没有改变这一印象。
也因此,通向高考的这一条路径上的选拔标准被视为人生的关键成功公式。
但是,有社会经历的成年人,都知道学历只能帮助你有一个好的起点,但不能保证成功。好大学=好工作=好生活,这种简单的公式并不能够用来预言复杂的人生。
可惜的是,很多人知道的太晚了。他们直到从大学毕业,才发现真相。
所以,今年我开始陆续给朵拉看了一系列的书,主题就是“考上大学之后,怎么样?”
为什么现在就开始看呢?因为进入初中,就正式走上了考试选拔这条道路。如果一开始就了解,走向幸福和成功有哪些路,为什么目前这条路是最适合的,以及路上可能会遇到的挫折和风险,走起来会心中有数。
这个主题的书往往是非虚构类,尤其是传记,因为真实故事才最打动人。至于选书的标准,除了文字好、内容吸引人等等,最关键的是要符合以下的主题:
学习好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但是学习不好是不行的。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下面是书单。
心的力量
这本书BetterRead以前推荐过,(竞争不足以支撑起人生的意义)作者刘嘉森是衡水中学的高考状元,当年考入了北大中文系。他在书里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尤其是衡水中学的学习和生活,让大家对这个以军事化管理和高分考生著称的学校有了更多的了解。
但是这本书对我个人最震动的是,作者历经千辛万苦,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却显得非常仓轻率。
他表面上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并和清华北大两所高校的招生老师多次交流,显得很有办法。但是事实证明他对于所学专业知之甚少。
他是为了成为作家而选择北大中文系的,但是到了学校他才发现,北大中文系根本不是培养作家的,而是培养汉语言研究者和文学评论者。
刘嘉森在书里以寥寥几笔带过北大四年的学习。事实上,他把时间都花在了在外演讲,去介绍自己的高考经验了。北大对于刘嘉森而言可能主要是标签作用。这对于他日后的成功当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学仅仅是一个标签,这就是当年的刘嘉森寒窗十年所希望的吗?
谈到填报志愿,现在有两种趋势,一种是只关注大学的名字,是不是985、211;还有一种就是只关注专业是不是好就业,拿钱多。
其实,填报志愿需要关注多个层次,其中就包括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未来的转型空间。
比如可以看看这个专业这个学校的课表,这些课是不是真的让人学有所成,是不是学生愿意能够学下来的课。如果仔细去了解,你会发现有些学校的课表里专业课不到一半。
又比如需要看一下转专业的可能性。因为大学的专业不一定是自己想要学习的,但是要转专业无论是考研还是本科转,和学校的政策以及专业的特点有关系。
以上我举的例子都可以从公开资料里找到答案。但凡刘嘉森的父母或者他自己提前思考自己的志愿,去相信了解一下相关信息,他的大学生活也会更充实丰富。
妈!这是我的人生
和衡水中学恰恰相反,北京四中是以素质教育而闻名的。最近四中的春季舞会上了热搜。这本书的作者王食欲(笔名)就是四中的毕业生,而且来自四中最为先锋的项目——道元实验班。
王食欲在书里描述了四中道元实验班的做法:挑选对某个领域有极大热情的初中生,提供最好的资源以及极大的耐心和包容度,并不过度关注成绩,而是更在意学生在自我专长的发展,以培养各领域的杰出创新人才。
这种做法和现行高考下的传统教学做法是截然相反的。比如,作者因为是素食主义者无法忍受生物实验课,要求免修生物,老师居然同意了。又比如,作者决定参加高考,但在第一次模考只得了200分,因为高考的大部分知识她都没有学过。
对于走常规高考路线的人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风险很高的。但是这样的教育的确也培养了学生很强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作者一模200分,但是在不依赖培训机构的情况下,通过自学和学校老师的支持,最终在高考中获得了628的高分。在这本书里,作者详细记叙了她采用的几种学习方法,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我所遇到的很多家长,只要聊20分钟孩子的学习,就开始问我要不要攒一个班给孩子上课。虽然他们都认可自学能力很重要,但又觉得培养自学能力太难太慢了。作者的现身说法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
另外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的经历。作者的确是一个学霸。她在高三决定艺考,而且有一段时间是自学备考的。在北影的诸多考生里,她也是非常稚嫩的。但是即便如此,仅仅用了数月备考,她就考到了导演系第一名。
这也是以考试定天下的终结。
和其他大学相比,北影算是提前让学生进入了社会。很多人上学初期就开始在外面兼职,甚至大学里创业的也不少。
这个时候,光会读书就不够了。在电影行业,靠的不是考试,而是专业能力、人脉、情商、家庭背景等各项因素的综合。尤其是导演这一行,人脉和专业能力都非常关键。制片人得多信任你才把这么多经费交给你?
以作者的背景和能力,其实很适合做编剧,或者先在学校任教或者去一个比较大的平台,先学习积累经验和人脉。但是作者敢想敢拼,上大学就做制片人以及创业办广告公司,也因此充分认识到了社会的复杂和艰难。
从书里看出,家长对作者的决定是没有思想准备的。由于家长自己也是圈外人,也很难给孩子的从业之路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支持。当然,估计大部分家长都会遇上同样的问题,即在孩子的职业生涯中帮不了什么忙。
但是我们可以提前做三件事,一是让孩子尽早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和困难,二是培养她以后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三是不要对她有太多高要求,以免造成太大的压力。
这本书的特色是“双盲写作”。也就是说,作者是王食欲和她的母亲。两个人围绕一个主题各写各的,互相没有事先讨论。比如,王食欲觉得她爸爸根本不管她,父女关系很糟糕;但是在母亲看来,父女兴趣爱好非常一致,父亲对王食欲的择业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写法给读者提供了更多元的角度。
我的二本学生
这本书很有名了,作者黄灯是一个二本学校的老师,做了多年班主任。对于成人读者来说,这本书展现了庞大的二本学生这个群体。这个群体的人数不少,但是很长时间并没有被看见。
对于孩子而言,这本书最大的启发就是:尽量要考到一本。因为从二本往上走,机会更小,也更艰难。像我孩子这样在大城市长大的,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享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与其让父母反复唠叨学习的重要性,不如让别人的故事来告诉他们。
我教过的苦孩子
这也是一本很适合用来“忆苦思甜”的书。作者任教于黑龙江绥化学院。该校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这本书就来自作者对于2000年到2020年的21届毕业生中56人的访谈。这本书的语气很平淡,但是讲述的很多遭遇是惊心动魄的。
和《我的二本学生》相比,《我教过的苦孩子》这本书里的学生家庭更为贫困。而且被采访者的年龄也比《我的二本学生》里的学生大,普遍已经经历了从毕业求职到结婚买房等人生关键阶段。 所以可以更全面看到家庭不幸以及学业不顺对一个人带来的打击和重创。
所以这本书,给孩子带来的启发就不仅仅是“一定要考一本”了,而是“生在我家有多幸福”,以及“我的苦其实不够苦”。
此外,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这两本书里逆袭者的成功经验。其中有的人很执着,很能吃苦,有的人处事灵活特别积极,或者遇到了很好的师傅和伴侣,这些都帮助他们快速地适应现实社会。
而这种快速的适应能力,对于人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可能比学习好更重要。其实不管是学渣还是学霸,出身于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都需要培养这种能力。但是中小学校园里,其实没有刻意去培养这一关键的能力。这也是家庭需要关注的地方。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
之前谈到,中国中小学到大学的应试模式,使得很多人认为成功存在于一个简单的公式:数学好=学习好=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好生活。再简单一点,就是数学好=好生活。
你可能觉得很可笑。数学好就事业成功、人生幸福吗?怎么可能呢?但是这就是家长在课外班投入的典型做法。数学往往是重点。
家长希望孩子提前学,但是说到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却不太会“以终为始”地去考虑问题。
那么成功到底是什么决定的呢?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的作者经过研究,提出了五大定律。
我这里就简单说说第一条——能力表现驱动成功,但当能力表现无法被衡量时,社会网络驱动成功。简单来说,就是有的领域取决于出色的个人能力,比如体育单人项目;有的成功则和社会网络关系巨大。这本书里以艺术品为例。其实我觉得电影行业无论是制片人、导演还是演员,能否成功也和社会人脉以及平台有巨大的关系。
这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孩子能否成功,可能一方面需要根据他/她的特点以及家庭背景来选择行业,另一方面要及时培养孩子去连接和扩大社会网络的能力。
以体育活动为例,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选择个人就能参赛的项目,因为出成绩的不确定因素相对少,只要自己努力就行。不像集体运动,还要看其他成员的情况。但是这样,孩子就失去了学习连接和扩大社会网络的机会。
集体运动能够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理解和运用规则的能力,而这些也是孩子社会化所需要的。
再实用一点,孩子未来工作和生活中,体育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交方式。如果仅仅考虑出成绩这一点,就狭窄了。
当然,同一本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朵拉看了以后,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个技巧,就是要晚交卷。晚交卷考试成绩好。
初中数学自学读本(代数第一册)
这套书的作者是北京四中的知名数学老师周长生。北京四中很强调素质教育,这本书也沿袭了这一理念,希望小学毕业的读者,能够精读深思地学习初中数学基本知识,强调了解为什么,而不仅仅是怎么做。
但是这本书是不适合自学的。因为数学学习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解题。解题的话,至少需要答案吧。而这本书的课后练习题是没有答案的。
它更适合作为课外的数学读物。因为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对话来介绍自学的方法和数学理念,不死板,读起来更容易让人接受。
这套书有三册,我专门指出这一册是因为这册里谈到了陈景润在北京四中的经历。
陈景润因为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 2”,而闻名全国。但是他在北京四中的教书经历是失败的。据说陈景润来这里上课没多久,北京第四中学的领导就接到了不少家长的投诉,说他教得不好,话都说不清楚。最终他离开了四中。
《初中数学自学读本》也描写了陈在四中的一些细节,比如他的身体也不好,宿舍里乱七八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数学基本上是小升初择校最关注的科目。也因此,很多家长对于数学天赋极为膜拜。
但是从这本书来看,即便是数学天才,也有生活中的种种烦恼,甚至存在过不好日子的时候。所以我对朵拉说:“学好数学的同时,要学会收拾自己收拾屋子,学会生活。”
这本书对于朵拉来说,起到了一个祛魅的作用。
创造之门
上文谈到了数学家,那么数学家的研究工作是怎样的呢?在众多科学家的传记里,我比较推荐日本数学家广中平佑的这本自传。
之前在BettrerRead里也提过这本书。其实每一本书写的时候,作者心里都有自己的读者,比如《初中数学自学读本》是写给中小学生的,但是你可以从书里的大量对话感觉到,作者心目中另外一个读者群是那些习惯或者主张应试教育的人。
《创造之门》是写给学习者和研究者的,所以他会详细介绍自己是如何走上研究这条道路,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困惑和挑战,自己又是如何克服的。
广中平佑介绍了一些蛮有趣的情节。比如他说起自己是如何开始写第一篇论文的。他在东大的树林里丢了一个包,然后一个少女找到了包交给他,并称他为“叔叔”。他大为震撼,想自己如何才能对得起“”叔叔“这一称呼呢?答案是发表一篇论文。
广中平佑在自传里提到很多次他的研究方向和论题遭到同行的否定,他很不高兴,但是还是坚持研究。其实这也是科研工作者的常态。就是失败多于成功。
现在强基计划很热,因为用比较公平的方法给好学生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但是做基础学科的研究,是不是适合这个学生的职业路径?可以先了解相关的职业到底是怎样的。
即便考上大学,你面对的不是一条通往美丽世界的路径,而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人生。阅读这些书就好像打开了一张地图。
另外,最近经常有人私信我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在BetterRead之前的文章里都介绍过,所以这次也在相关文章里都列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