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在石窟现场创作巨幅作品,这就是传说中的“山顶洞人”?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2012年(3-8月圆觉洞,8-11月毗卢洞)
2012年2月份,我读到曾明校长写的胡宿诗学“活法”说探源。胡宿生活在真宗、仁宗、英宗三朝, 其真宗、仁宗都是平淡诗风的提倡者。胡宿“活法”说的提出,既是对齐梁文人有关理论的继承,也是盛唐与中晚唐互补、佛学与儒学互补以及诗坛需要革新的结果,同时还是对同时代人的有关见解的吸收,他是继承者、更是集大成者。“活法”说的提出, 为中国诗歌由“唐音”向“宋调”的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胡宿也成了这个转变时期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胡宿“活法”说的提出,即是一个明证。
人们也相信菩萨保佑能带给自己平安与幸福,而哲学却在艰深的文字中,使人类坠入迷宫。巴蜀石窟这些年代久远的视觉形象不仅表现信仰体验,还能比文字更清晰完整地传达教义,给予我们超越语言之上的体验,可以说构建了完整的艺术体系。与此际遇而产生心灵触碰,我的艺术体验逐渐上升到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中。将这股力量汲取出来,用于艺术教育,艺术创作,用于心灵成长……一种责任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古代艺术家又是怎么靠双手做到的?
2012年开年不久,我来到安岳圆觉洞。安岳文物局安排我在圆觉洞一个杂物间住下来,此间,小毛和陈大爷帮我安装升降机,大画架,这些都是在成都专门请工程师设计定制的。我们仨却都是非专业人员,总是出现一些搞不懂的状况,耽误很多时间。开始绘制“净瓶观音”素描,繁复的璎珞让我有点头晕目眩。包括新华社记者周相吉来采访我,因为心思都在画面上,我也只是简单应付了一下。
- - 升降机搬上山顶
- - 圆觉洞睡觉的小屋
绘制净瓶观音时,创作比较被动。古代艺术家是把他们对自然、对生命的感受和美好的憧憬,一并放到造像上了。因为有几重装彩,加上千年的变化,我应该把色彩画得丰富而迷人,把一些线条的律动画出来。这段时间的稿子已安装到五米高的大画架上,4.8米高的画,放在现场颇有些壮观。升降机可升到三米多高,却摇晃得厉害,开始都不敢站起来,稍微一动就要赶紧蹲下来画,等画画投入时也就忘记害怕了。
- - 2012年《生命之灵——莲花观音》创作现场
3月28日凌晨一点过,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惊醒。有人喊:“李老师下雨了!”我赶紧起床,一看是沈阳故宫博物院专家王兴华的弟弟,这才知道他叫兴旺。兴旺还叫醒了值夜班的小毛,好在下午圆觉洞主管伍安全帮我买了农膜,并缝成了3米×6米的袋子。画太高太大,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把画套好,回到寝室已凌晨两点半,刚躺下,又想起升降机电源还没拔,起来开门一看黢黑一团,不敢出门,可躺在床上又睡不着,担心出事。最后还是咬紧牙关、打开手机电筒上了山,一路上心都砰砰直跳。
这两天都是阴天,天气预报说这几天有雨,塑料袋一揭一罩很麻烦,早上开工都拖到很晚。还好昨晚只下了一点,下午还有点阳光,石窟里菩萨颜色好看多了。
- - 夏日的一场暴风雨把我和学生淋成落汤鸡
之后下了几天的雨,我躲在升降机里画《戛玉鸣金—明王》,并没影响我画画的状态:精气神全然投入,充满灵感与信心去寻源问道,拓展创新。将此时此地对此佛像的独特感悟,凝结在画布上,使之流露出永恒之色。一到现场,尽管有诸多麻烦,但从心灵到身体都能感觉到佛像的影响,感受到绘画的抚慰。
3月的最后一个早上,黄县长不到8点半就来看我画画,随后他带我去岳新乡看几个企业老板捐资打造的卧佛。他对工作和石窟充满热情,有想法,有魄力,和他沟通很愉快。中午唐剑锋常委也来了,吃完饭又到圆觉洞看我画画。县领导对我很支持,建议我组建一个团队,尽早把安岳的主要石窟画完,做巡展,宣传安岳。那段时间忙碌而充实。收获不小。
- - 黄县长等安岳领导不到8点半就来看我画画
4月,我开车去了千佛寨,风雨中的石刻造像令我陶醉。这些石窟遗存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千百年来它们静静地矗立在这些荒山野地之中,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候、不同的时辰,都会呈现不同的体验。我们应当把它们当作一座“艺术学校”。
千佛寨位于安岳县城西郊2.5公里的大云山上,因山顶四周天然形成的岩寨崖壁上雕刻有大小佛像3千余尊而得名。这些摩崖造像始于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现在保存下来的主要造像多为盛唐时期作品,虽是石质造像,但自盛唐开凿以来历经千余年的沧桑变化,造像本身损毁已十分严重。许多主要的龛窟已处于严重坍塌、亡轶的状态。其保存现状实在令人堪忧。96号窟《药师经变相》是川渝地区目前所知的内容最为完整的药师经变造像,主尊面部残缺,已难以看清其原貌风采,身边的八大菩萨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大都是面部的缺损。
56号窟一佛四菩萨窟也是一个严重损毁的龛窟,我应该尽快研究同时期石窟造像的语言规律,用绘画复苏其形象和精神。以绘画的方式“重塑”这些造像,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艺术信息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保护和传承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一种艺术语言一旦消失,就很难再“复活”,这是前车之鉴。
- - 12年陪同央美师生考察卧佛院
央美壁画系师生来考察大足安岳,我领他们去了千佛寨,之后又到八庙坐船参观卧佛院。送走客人后我去了木门寺。一路都是画千佛寨药师经变窟的想法,如果画这个窟,一定要强调线条的节奏、平衡,色彩上要营造出一种难以言传的红色基调,呈现诗歌般的神秘寂静。脑子里浮现出2011年在卢浮宫看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波提切利名作《春》的情景。
- - 秋潜-飞天系列局部
- - 春明 100cmx80cm 磨漆画 2012
《古尊宿语录中》中记录了关于寒山与拾得的一段精彩对话,寒山云:“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可谓机锋尽藏,处处都是忍,又处处皆非忍。禅宗语言打破了常人的思维,理性的束缚,逻辑的推理,而所有的神秘似乎都藏在了“不着文字”之中,当下的顿悟全在那“当头棒喝”的一瞬,而不尽的美也凝为了那“拈花一笑”之态。
- - 释迦牟尼拈花一笑局部
我还想到一段话,师父问:“如果要烧一壶开水,升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该怎么办?”弟子甲说赶紧去找,乙说去借,丙说去买。师傅说:“为什么不把水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人生的许多寻找,不在于千山万水,而在于咫尺之间。”
两个月过去了,画面越来越深入。之前的感受和想法是画得写意概括些,执行起来可没有那么自然放松。站在4米多高的架子上摇摇晃晃,画布也像风帆一样不停晃动,现在这些不可避免的干扰可以较为从容的应对了。但创作上则是多次陷入没想法和没感觉的境地,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本来画这么大的作品就是要把自己的创作力逼到极限……
我印象深刻的是,圆觉洞释迦牟尼拈花一笑、莲花手观音、宝瓶手观音三尊造像以其精神作为原则和内容,形式在雕塑里是精神的实际生活,我们看到工匠把最美的植物刻画在袈裟上,人的形象灌注高贵的神情,表现出对冲突、苦难都寂然不动的神情和独立自足、高尚静谧的风度。我将这一组作品取名为《生命之灵》。
☜ 左右滑动浏览更多图片 ☞
- - 圆觉洞宝瓶观音创作步骤
圆觉洞还未画完。4月28日,在安岳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生命之灵--李耘燕安岳石窟绘画展”在安岳秦九韶纪念馆如期举办。安岳县县委书记许志勋,县长邹明勇陪同省市相关领导,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沙马拉毅、艺术学院院长穆兰、科技处陈灿平一行出席了此次画展的开幕式。
- - 《生命之灵——李耘燕安岳石窟作品展》现场
安岳毗卢洞的紫竹观音造型没有华严洞的完美,但富于表现力,我关注的是它所表现的灵魂。生机盎然的紫竹,柔美的肌肤、漂亮的花冠、华丽的璎珞……一丝不苟的造型手法尽显古风。尤其是紫竹观音生动潇洒的坐姿,具有一种渡化众生的力量感,也给生活带来美好憧憬。古代艺术家在追求物我境界,追求心灵与物象的丰富交流与自由表达,值得我们这个时代尊重和学习。画紫竹观音时,我更多是通过对线条、色彩、空间的合理把握与分配,使世俗的画面形态生气蓬勃、表情深刻,呈现出优雅、崇高而朴素的气韵。多么伟大的灵魂,给人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 毗卢洞现场创作
西方的“当代”,是人们对原始民族思维的认识,正如法国艺术家让·杜布费所言:“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原始部落)最初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看起来很粗野的解决办法和做事方式,也许比我们的方式方法更为聪明。”我想,古人心目中的迷思,或许要很多年才能看破,而我通过这些年执缪的绘画,也是一种找寻和穿越,穿越这些古老的迷思,达到内心的澄明。
10月中旬,我从毗卢洞回学校上课,闻着油料的香味,我忍不住跟学生借了一个160×50cm的画框,站在学生后面,画了起来,学生都说我画的画像佛像。这周上完大三的全身人物肖像,就又要回毗卢洞了,紫竹观音和一张力士还没有画完。
12月底,我还在毗卢洞画画,黄德印副县长带着台北享达农产品公司总经理曾玄武,其秘书凃昆祺、台北农产运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庄龙彦、周淑燕、商务厅副厅长杨春轩商讨台北展览事宜。我们的石窟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如何吸取外来精华发展自身,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作品,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如果能够把我近年在石窟的现场感受和创作向台湾艺术界的许多老师和朋友分享和请教,为两岸文化交流做一点贡献,实在令人高兴。
2013年
古代工匠将灵魂灌注给石头,我将色彩泼洒向画布,使之得到生命的滋润而成为人们所祈求的完美形象,这个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修行。在石窟现场画画,最重要的是回到那个时代的文化和艺术里去,然后再去发现和创新。以现代人多元的视角,把石窟的文化艺术价值突显出来。当你注视这些雕像的时候,你会从中看到很多东西,这些视觉形象不仅在瞬间表现信仰体验,在传达教义方面更甚于文字。造像既注重写实又具有写意表现力。比如毗卢洞第8号窟护法天王和吏目像,对现实的夸张、变形、神奇的想象力穿透至今,至少对我们当代人非常有启迪作用。
- - 哼哈二将和吏目像 布面丹培拉 2012-2013年
- - 2012毗卢洞现场创作
中央美院教授李建群在《记录永恒——李耘燕的巴蜀石窟绘画》中说:“初见李耘燕的石窟绘画,觉得恍若梦回大足,重新找回那初次见到的震撼和感动。但,细细端详,却发现它又不是我某一次见到的大足石刻,而是两次亲见、乃至多次在梦中萦绕的印象。原来,她貌似写生的石窟绘画却是深深铭刻了时光的印记,纪录了巴蜀石窟历经千年岁月的沧桑之后留给后人丰厚的精神财富!”这算是无形中对我莫大的安慰与鼓励。
希望巴蜀石窟的文化、艺术能够给处于时代巨变的世界带来新的价值和意义,希望其精神启迪能作用于我们的当下生活,对我们日常的行为与抉择产生有益的影响。所以石窟绘画创作,首先要让作品呈现石窟基本的、实实在在的、让人敬仰之余,可以触及到人心灵的东西。其次,要让作品成为后人对石窟文化认知的载体。寓物取象,心与象合。希望我的绘画不只是为佛教徒而创作,而是尽可能地帮助一些迷茫的、内心痛苦的人,让他们看到生活的不同角度。把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客观状态中,理性并宏观地去认识这个世界,出入自得。
我用不同办法来创作每一个洞窟,油画、丹培拉、漆画、综合材料……也会继续用不同方式来创作这个主题,对此我满怀信心。还有非常多的灵感和方向去付诸实现。还希望读者去了解这些画是怎样做出来的,至于后面的评价,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理想的创作状态和达到的效果是:温润、雅致、浑厚、平和。
- - 2012年毗卢洞现场创作
“日月星辰之经纬,寒暑昼夜之代迁,风雷雨云之聚散,山岳河海之流峙,费天地之变化乎?高士之振衣长啸,挥塵谈玄,佳人之临镜拂花、舞袖流盼,如艳卉之迎风泫露,似好鸟之调舌搜翎,千态万状,愈出愈奇。”我记得明朝项穆在《书法雅言》里提到这样的句子,在这纷乱世间,尘事烟云过眼,更若烟雾林影,有相难着,相,是表面,着,是描绘,我能到得这千年洞窟中临摹、创作,人之于作品,追慕其形质法度,端厚平和,参互错综,玲珑飞逸,诚能如是,都是一份福祉。
2012年在圆觉洞画了六个月接着就到毗卢洞画紫竹观音,画得非常困难。远看,缺少了我想要的气度,近看透视又太大,隔着栏杆细节又看不清。我用马云语录告诫自己:你每天要面对的就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任何困难都必须你自己去面对。一直画到去年腊月二十七,一开年继续回到石窟现场,画到2013年3月开学了都还不满意。
三月份一边忙于学校教学一边忙着工作室装修,在学生的协助下,把工作室的十扇门以生命之灵为主题都做成了写意磨漆画。赶在5月蓝顶艺术节前,我将大大小小的石窟作品搬进了位于蓝顶艺术区的新工作室,建立了石窟绘画展示平台。
- - 纽约艺术团体参访工作室
- - 2016年芝加哥艺术大学师生参访工作室
由重庆市大足区与目前国内最大的纪录片、科教片制作基地中央新影集团联合摄制的六集高清纪录片《大足石刻》从4月21日起在也开始在央视九套播出。 纪录片《大足石刻》从六十多年前中国学者的一次科学考古调查切入,依次从大足石刻的被重新发现及其石窟肇建、造像源流、表现内容、艺术成就、科学保护等六个方面,全方位解读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这座最后的丰碑。我运用西方绘画语言诠释自己对大足石刻的理解,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及全新的表现形式再现了人类文化瑰宝的当代艺术价值,让大足石刻得以穿越崇山峻岭展现在世人面前,被央视誉为“用西方绘画形式表现大足石刻的第一人”。这份殊荣,既是责任,有压力,也是鼓励,心生欢喜。
文:李耘燕 美编:西子
文字整理:曾小 朱墨 林晓华 马路遥 吕康佑
艺术野疯狂一周年精选集《乌鸦穿过玫瑰园》火热上市
← 左右滑动浏览购书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