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可染大展作品独家曝光-彭先诚刘朴吴绪经撰文纪念李可染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19-04-15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李可染先生融东西绘画艺术之长,以积墨和逆光为艺术语言,变革了传统水墨的黑白关系,笔墨沉厚老辣,气象雄浑博大,”的艺术内涵形成了李家山水独特的艺术形式。他的牧牛图简淡悠远,天趣盎然;人物作品朴厚古拙。可染先生两次入蜀,与蜀地颇有渊源,先生的作品将蜀地山川的幽秀带进北地风光的深沉,山林晨夕间,流光徘徊。他的艺术带给了蜀地艺术家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动力,益州画社七位画家也蒙受先生惠泽,此次得以重新近距离接触先生作品,七子心中感慨万千,因此撰文以作留念。

- - 1988年“四川八人中国画展”合影


点击看之前深度报道:☞ 

8月9日,成都首办李可染中国画精品展:东方既白 梦回蜀山


  彭先诚


我们这一辈比较幸运,和可染先生还能够有一些接触。1988年的时候,全国美协和四川美协在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了“四川八人中国画展”,那是四川当代画家在北京的首次亮相,我也有幸参加。可染先生此时已是81岁高龄,但当我们邀请他出席展览的时候,他没有一丝的拒绝。先生性情温厚,话很少,对后辈很关注。他在现场很有耐心地听我们介绍自己的作品,一张一张地看,不时点点头,偶尔点评几句,给予我们很多的肯定与鼓励。他与四川感情深厚,抗战时期在重庆待了几年,结识了徐悲鸿,后来又通过徐悲鸿拜师齐白石,这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说,可染先生虽画了江南、桂林、黄山等许多地方的山水,但是他和四川还是有一些特殊感情的。

- - 1988年彭先诚在中国美术馆陪同李可染观看“四川八人中国画展”作品

可染先生的艺术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可算是一朵奇葩。他平民出生,没有深厚的家学,在他的作品里更是看不出明显的师承,他拜师齐白石、黄宾虹,但是少见他临摹他们的作品。他作画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喜好,真正从内心出发,因此能在一生达到这样高的水平,是很不容易的事。既靠了不懈努力,也凭借了自己的天赋。

- - 李可染与齐白石在一起

1954年在黄山写生 ☝1952年李可染夫妇 ☞


可染先生对于中国画的认识,是立足于康有为所谓改造中国画的革新意识。康有为曾在《万木草堂藏画目》里率先表达了中国画改良的思想,认为唐宋绘画与欧美绘画的共同之处在于“写实”,提倡参酌西法。可染先生在林风眠和徐悲鸿的影响下,接受了中国画需要改造的思想,但同时又有别于这种单一的论调。他的中国画意识很强,20年代时崇拜石涛八大,临过不少古画,认为笔墨同样重要,因此他强调笔墨和造型的结合。有这样一则故事,可染先生曾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读书期间见到过吴昌硕先生的绘画和书法,后来他说,中国画应该有吴昌硕的笔墨和伦勃朗的造型,这两者结合之后,中国画的改造就有了望。可以看出,他对东西方绘画摹本的选择非常准确。吴昌硕是金石派书画家,中国文人画经过吴昌硕之手便有了新的面貌,伦勃朗是文艺复兴以后荷兰的大师,造型能力以及对光影的考究相当了不起。可染先生在光影的运用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到伦勃朗的影响,因为中国画没有确切的光的概念,可染先生第一次在中国画里面表现了西画意识里的光影。但是他又并不是为了光影而去表现光影,光影在他的作品里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达到画面整体效果择取的方式。可染先生作品的构图和章法与传统国画迥然不同,比较注重画面的整体结构,往往顶天立地,甚至不留天地,造型很坚实。黄宾虹的积墨法他运用得相当好,通过一层一层地积和点,他把光影虚实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这也是他有别于林风眠和徐悲鸿中西合璧之路的艺术表现手法。他走很传统的中国画路线,又巧妙地吸收了西方绘画的经典,我以为这是他对中国画最突出的贡献。

- - 桂林水乡 43x46cm

- - 颐和园 55.5x42cm

- - 石涛诗之漫江一砚 68x45cm

可染先生之所以主张改造中国画,是因为他认为自元以后,中国画就与生活、现实脱了节,只注重笔墨表现形式。50年代以后,他三次长途写生,提出的口号是为祖国河山立传。但是另一方面,在60年代初到72年之间,由于时代的影响,他被迫不能作画,于是开始注重书法的修炼,尤其集中在魏晋以前的书法。他试图从金石的角度来对中国笔墨进行梳理和总结。他在书法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中国绘画的精神还是要回到中国书法里去。所以我认为,可染先生绘画真正面貌的形成,不是50年代的写生,写生只能代表他改造中国画的想法和努力,而他的艺术成就完全走向辉煌,应该是72年以后。这时,他的作品面貌完全形成,就是以注重笔墨为中心的中国画,同时也注重结构。可染先生的人物作品也非常好,三四十年代就已经有了一定影响,晚年的人物作品还吸取了野兽派的一些表现手法,比如马蒂斯的造型,所以晚年的人物作品和早期很不一样,显得更为凝重,造型更为朴拙,更有内在力度。

- - 1959年在颐和园写生与学生合影

- - 1962年带学生在桂林写生

- - 1956年在雁荡山与药农合影

后排右起:李可染、黄润华

实际上,艺术无国度,无论在哪里都是相通的,只是表现方法和理念的不一样,而怎么去融会贯通,怎么去借用这些方法来表现艺术家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就关系到艺术家的个人智慧和驾驭能力,可染先生在艺术上的独特面貌和对中国画的贡献,无疑成就了他现代中国画大师的地位。


  刘朴


由于偶然的机会,60代初在《新观察》杂志上看到过李可染先生的不少写生作品,此后心里便滋生了崇拜。1973年我担任纺织美术设计工作,时常出差北京,于是便有机会常去李可染先生三里河的家里求教。当时除了美院的学生,其他去学画的人不多,可染先生见到我从成都专门去找他学习也是十分高兴,不但耐心指教,有时还能看他作画,怕我不能理解,还曾专门拿纸笔与我示范,使我受益匪浅。交流之中也常常听他谈起早年在四川的生活以及写生中的一些故事……直到八十年代,多年以来,也记不清多少次去过老师的家里。一段时间,他画很多大画,我问先生,那张井冈山巨幅长卷是怎样完成的。他说:一段一段地画,因为画太长画室太小,画得很艰难,都是一段去完成,画坏了还得重来。说着还从柜子里拿出好多草图叫我看……那些时光,真是我一生的福缘,只是后来想起那些为我示范的小纸自己居然没有保留下一张作为纪念。庆幸多年之后我出版第一本个人画集终于请老师专门为我题了字,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一生的纪念!先生的艺术和他的人品也将影响我的一生

- - “四川八人中国画展”刘朴与李可染合影

- - 1988年刘朴在中国美术馆陪同李可染观看“四川八人中国画展”作品

还记得李可染画院成立大会在北京举办的当天,我有幸和李宝林、王振中二位兄长一早就去了大会休息厅拜见即将出仼画院院长的邹佩珠老师。时间相对充裕她老人家也非常高兴。谈话中又一次提到以前的一些往事,还提到了可染先生画过的那些以四川山川风物为题的不少代表作品,真惊叹老人家的记忆!并且她还谈到希望将来画院可以去四川开展专题学术活动的想法……如今,李可染先生作品展览即将在成都举行,可惜他们二老都已先后远去。作为他们的学生,这次能促成李可染原作首次在成都展出,内心万分満足和激动,这是当今四川艺术界一难得的艺术盛事,更是我再一次深入研究和学习李可染先生的一次重要机会!我期盼着这次展览的隆重举行!

- - 襟江阁 69x46cm

- - 山林之歌 68.5x46.5cm

  吴绪经


李可染先生的艺术成就也许来源于千万种原因,而我以为最重要的便是他自己特立独行的思维与身体力行的实践。他有三句话对我影响至深。

40年代可染先生提出了“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我将这句话总结为“来龙去脉”“打进去”就是从哪里来。李可染先生不断深入传统书画,早年习石涛八大,后师从齐白石学他的用笔方法,又从黄宾虹那里学积墨法,后来更是上追唐宋。“打进去”的道理就如同钻井一样,钻得越深,就越容易发现石油。“打出来”就是往哪里去。中国画的传统向来讲究师徒相承,陈陈相因,而齐白石却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可染师从齐白石十年,却几乎难以见到他临摹齐白石的作品,他学到的是齐白石的根本,齐白石笔墨里的魂,这便是李可染先生在绘画上难能可贵的勇气。“打出来”更体现为打破传统,打破自己。当传统掌握到一定程度,怎样突破自己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就像齐白石那句“不惜饿死京华”也要衰年变法一样,李可染先生同样敢于重新塑造自己。他一生中三次长途跋涉户外写生,借用西画的某些元素如逆光、光影等来加强传统国画的表现力,在写生中处理与创作的关系,进而大胆改造,成就自己独特的风格。有勇气打出来,是成为大师的先决条件。

- - 村口大道 35x44cm

- - 太湖水邨 44X32cm

- - 鱼米之乡 64x44cm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是可染先生的自勉印章。胆就是要勇于开拓创新,就是为了艺术要有舍身忘死的胆量和勇气。魂就是精神,就是境界。以我的胆识,励精图治,创造时代的精神和自己独有的艺术精神。这便是这句话的意义。这样的话,足以撼山岳、扬四海,唤醒过现代中国几代艺术家的变革意识。李可染先生一向不追求艰深的理论,他自己的绘画脉络也非常清晰,但是他说的话全部实用,也全都说在命脉上。

他还有一方印章是“废画三千”。据夫人邹佩珠先生回忆,晚年他们家常常不用买手纸,因为可染先生的废画堆积成山。可染先生说自己是苦学派,是白发学童,作画没有太多大道理,就是大量的练习,是顿悟,是千虑一得。他喜欢画牛也正是因为他崇尚牛的耕耘精神,牛的耐劳坚韧。就像蒲松龄的自勉联一样,“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样的道理最浅显,但也最激励人心。

- - 响雪 57x45cm

- - 松间明月 69x45.5cm

这三句话代表了艺术道路上不同的三个方面,同时也是可染先生的艺术成长过程和心路历程。作为同样有着西画背景的我来说,在诸多大师中,与李可染先生最为亲近。他如何从西画切入国画、切入传统,对我有着非常大的启发,而这三句话也早已印入我的骨髓,因为我也崇尚苦学。可染先生的艺术思索和艺术实践将永远指引我们去探索中国绘画艺术的奥秘。

梦回蜀山--李可染中国画精品展

展览时间:2018年8月9日-9月2日 10:00-17:00

展览地点:成都·武侯祠美术馆

(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

开幕式时间:2018年8月9日(周四) 10:00

开幕式地点:成都·武侯祠美术馆殿前广场

主办单位:李可染画院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执行机构:成都·武侯祠美术馆


由四川浙商美术馆和都江堰江南忆美术馆出品的谢礼恒艺术随笔录《何不怜取眼前人》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封面书名由著名书法家刘云泉题写。书内收录17位巴蜀著名书画家的文趣雅好访谈、书画精品创作幕后花絮和生活情趣故事,敬请扫码关注、购买。

☟ ☟ ☟


本推文内所有李可染先生作品均为本次展出作品,敬请期待

整理:谢礼恒  图片由武侯祠美术馆提供  美编:西子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深情如烛泪,纯真如儿歌——梅子油画线上展

云卷云舒——张景岳行草书线上展

朱铭八十:刀尖太极,人间落刻

艺术家笔下的藏羌之美:一首婉转绮丽的散文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