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藤忠雄:庭院的建筑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收录日本800年来近100座日式庭院:
美丽,畏惧与力量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在计成的园子里喝茶
多情的南方庭院

本文摘自《日式庭园》(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8年版,索菲·沃克著,郑杰 肉蒲星球植物工作室译),原文题为“庭园的建筑”,由安藤忠雄撰写。


庭 园 的 建 筑
安藤忠雄

 建筑师安藤忠雄(Tadao Ando)

什么是庭园?答案之一可能是“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想象中天堂的样子”。


精心挑选的地点,为利用地形特点而细心定位的组成元素,进入途径的规划,设计景观展开的位置:所有这些庭园,设计元素清晰地阐示了设计人员与社区居民们所描绘的梦想世界。也正因如此,一座庭园的空间组成也许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创造出这座庭园,来自不同年龄、社会以及文化的人们的性格。比如说,位于西班牙南部格拉纳达,曾经的摩尔帝国的阿尔罕布拉宫花园,它所表达的便是人们对绿洲、对沙漠中的水源的渴求。发源于沙漠地区的伊斯兰文化中,水代表着生命之源。正是这种对水源天堂的憧憬,创造了阿尔罕布拉宫中由源源不断的水流相连的系列庭园。


既然如此,日本——这个我出生,居住的地方,它所拥有的庭园文化所蕴含的,必然是一种对自然的独特感知。日本庭园文化扎根于一套与西方尝试控制自然、将其作为人造世界中一部分的园林观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中。例如,精致美丽、苔藓覆盖的西芳寺,展现了日式庭园的精髓:庭园“让步与苔藓”的哲学使其尽可能地将庭园交付给自然本身,接受自然的变化,并将庭园的未来委托于自然。


△ 西芳寺,又称“苔寺”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下单

相关热推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下单

这种自然观源自日本温和的气候。山川、河流在温和的气候中形成了同样和缓的景观,四季分明,春绽櫻花,夏有绿叶,秋现红叶,冬降白雪。没有来自外国的威胁或险山沙漠等严峻的自然条件,这样小而丰富的自然环境塑造了日本独特的感性与文化。


△ 大德寺高桐院“枫之庭”


自然随着时间推移而季节性地变化,正因为此,人类的创造物必将灭亡,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不是用于抗拒或征服的事物,我们应该渴望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种特别的自然观,我想应该已经被传递给今日的日本人。


我曾在濑户内海一座小岛——直岛上作为建筑师参与一个系列的项目。在过去的30年中,以贝内斯之家美术馆(1992年)为始,我已经完成了7座建筑,但是这个项目从来没有一个总规划。我只是简单地执守“隐形建筑”的主题,让建筑跟随着地形,遵循着生物扩散增殖的方式毫无计划地发展。在漫长的施工过程中,周围的林木不断地生长,如浪潮般掩盖新旧建筑,使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同化。直岛项目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建筑”,随着景观一同生长。正是对日本自然观的继承,才使得这样一个项目能够在这急躁的当代社会中成长。


△ 直岛地中美术馆,安藤忠雄


△ 贝内斯之家美术馆,安藤忠雄


尽管日本的精神文化使庭园能够“依赖于自然”,这并不意味着庭园必须与自然和谐一致。银阁寺便是其中一例。银阁寺庭园栖息在山脚下,仿佛是插入自然景观中的一个切片,银阁旁的庭园以银沙滩为景,白色的沙砾耙出纹理,完全不同于周围的环境。银沙滩的表面是不定形的平面,平面上有 直纹相间,还有一座砂堆,名为“向月台”。这样令人惊讶的沙砾平面与坚实的白砂堆,同周围的自然景观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令其具有独特的个性与空间结构。


△ 银阁寺,建于1480年


日本感性文化中另外一例便是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低矮筑地塀围绕着15块大小各异的岩石,在略超300平方米的土地上创造出一个高度抽象的庭园空间,让观者能够读出多种解答。人们常通过庭园与禅宗哲学的联系来解读它,如援引中国宋代的水墨画。不过,我个人却不认为它是一个用白砂与岩石摆出的禅宗谜题,因为它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座为了突出泥墙外的树木而造的舞台。这座抽象的舞台唤起了与自然高度复杂的对话,观者通过在自然中剥离出“中立”的姿态,能够令周围的环境更加清晰明了。


△ 龙安寺 摄影:夏至


△ 龙安寺 ©李菁琳


我在日本西部的关西地区长大,在很小的年纪就自然而然地拜访了京都与奈良,也很熟悉日本的传统建筑与庭园。当我成为一名建筑师并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传统”却并没有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一直致力于创造现代建筑,使用现代的建筑语言与技术。但是,在我不经意间,这些传统空间已经渗透到了我无意识的记忆中:我成为建筑师开始便在设计项目中坚持的中庭空间,如住吉的长屋( 1976年),甚至有时会牺牲实用性;又或者是北海道的水教堂(1988年)那反射着周围季节性景观的池塘……我所做的一切尝试都是为了创造出与龙安寺岩石庭园相同的“丰富的中立性”。


△ 住吉的长屋,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水之教堂,1985-1988年


我第一次将庭园视作建筑问题,我相信,是在设计小筱邸 (1984年)时。我一直都在寻求在混乱的城市环境中的微小场地开辟出住宅空间的方法,设计小筱邸对我来说是一个观察我梦想中建筑结构的绝佳机会,它让我可以在芦屋市国立园环绕的开阔空间里自由地思考建筑结构。我深思了内部空间、外部空间二者关系的普遍性问题,试图创造一种深植于当地的建筑形态。建筑与庭园在这里共存,二者地位相当,就如传统的日式庭园,没有当代常见的庭园作为建筑附庸的消极与边缘化。


最终的结果,是一个以混凝土形式表达,能够被描述为原生景观的建筑结构:两个高度不同的长方形箱状空间沿着地形平行分布。箱状空间由一座能够充当户外生活空间的平台连接,在较高的“箱子”临平台的一面墙上,有一扇窗户,如同借景一般将周围景观收入室内。它的外观或许与传统形式相背,但这是我自己创造庭园建筑的一次尝试。我的志向并不是忠于风格或形式,而是去继承那形式背后的精神。


△ 小筱邸,安藤忠雄


庭园在勾勒出土地独特品质的同时也成为环境中生活的一部分,它是日本表现艺术的顶点。据说京都有100座精美的花园;而在各异地形包围之下的京都,从许多角度来说,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庭园。或许便是这些庭园背后的联系,为这座千年古城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秩序吧。


△ 桂离宫 摄影:毛继军


在庭园文化之后,我们也能看到未来,在未来,我们应该力求生活在与自然共存的城市当中。我们应当更加热切地去学习这来自过去的、鲜活的遗产。

 安藤忠雄,真驹内泷野灵园“头大佛”,2015


 安藤忠雄,地中美术馆 2000-2004


 安藤忠雄在光之教堂,摄影:荒木经惟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1987-1989年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下单

书籍内页图








展览:“安藤忠雄:挑战”

时间:2021年3月19日-6月6日 

地址:复星艺术中心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600号



《何不怜取眼前人》谢礼恒 著17位艺术家的书房文心定价68元,特惠38元。扫码即可购。




往期精彩推荐







153件艺术珍宝,日本精印装帧
她挖艺术深井里的水,让它从黄昏流到黎明
他的书影响了整个台湾的油画色彩
恰同学少年-川美81级六位同学和夏培耀作品专场收官
呈现晚清至民国百年巨变中的时代风貌
一个少年飙升为“建筑诗哲”神级成长路
邓远清了了新展“清隐”:幽暗是种姿态
大千归来丨张大千书画作品将在武侯祠美术馆展出
沪申画廊(成都站)时光·霁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