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月6日双展齐开!何多苓美术馆:她们,2019/D空间:樂:yuè ,lè,yào

展览名称

《她们,2019》

艺术家

何多苓

开幕时间

2021年6月6日 19:30

展期

2021年6月6日至8月8日

展览地址

何多苓美术馆

(成都蓝顶当代艺术基地三期75栋)

(注意事项:由于场馆造型设计,出于安全考虑,

谢绝12岁以下儿童入场,谢谢配合)



2021年6月6日至8月8日,何多苓美术馆将呈现何多苓人物肖像作品展“她们,2019”,此次展览汇集了何多苓2019年创作的人物肖像作品共23幅,意在呈现艺术家在数码时代下对肖像画的独特理解与脉络,也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观看体验。


《她们,2019》展览本计划在去年举办,因疫情美术馆闭馆之故,延迟到今年六月,终于可以分享于大家。


展览将于2021年6月6日 19:30开幕,展期将持续至2021年8月8日,敬请期待。



展览前言


后数码摄影时代的肖像画

文丨何多苓

2021年5月22日


人乃万物之灵——只要人类尚存,以人为题材的艺术品就会源源不断,这没有疑问。本文要说的是肖像画。依我之见,有史以来的肖像艺术分几个时期,其断代的重点是照相机的发明——一般认为,肖像画从此走向没落。这个看法有普遍性,连我们这些还在画肖像画的人也这么说。但其实这个问题远为复杂。照相机终止了记录性肖像的时代,这没有疑问——最差的照片也比最好的画更准确,更客观。也许有人会提出“照相写实主义”来争论,在此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因为在我眼中,最写实的画也不可能乱真,我就是看得出来区别——本文不讨论这个话题。那么,有了相机之后,肖像画还有没有意义?首先,如果把摄影的意义仅限于“记录”,摄影师就立刻要跟你急。其实,从诞生起,摄影就走上了自己的道路,既不去消灭绘画,也不以记录为己任——它成为艺术(包含技术)的独立门类。说摄影取代了绘画的人忘了,是人发明了照相机,不是相机发明了人。这里有个本末关系,不能倒置。操控相机的也是人,和操控画笔一样,只是工具不同。下面我要谈的就是工具。


“后数码摄影时代”是我杜撰的词,特指拍照手机。不久以前,除了专业人士,我们都用数码相机来拍照。相机也从单反、微单,进化到无反。然后手机也配上了镜头;自从苹果公司发明了智能手机,手机摄影技术突飞猛进。现在人手一个,在非专业领域,智能手机取代了相机,这说法一点不为过。以前我画画用的照片,都是用单反相机拍的,而现在手机即可。


问题马上来了:既然有了高质量照片,还照着画一遍干嘛?这就又回到了本文开始的话题。其实我自己也要用这个问题质疑自己:照着照片画,你干嘛呢?我们知道,在“后肖像画时代”,很多画家都坚持写生的,著名者如佛罗依德,他的一位朋友为了写书,还专门去给他当模特,体验了一把;看书中所写,一条蓝围巾就画了一个礼拜,故书名《蓝围巾的男人》以为记。国内也有几位,坚持写生,也创出了品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也能写生,而且对此很自信——问题在于,我的画早就不是肖像画,而我又请不起特技演员来当模特,把一个失去平衡的动作摆上几天。实际上,佛罗依德的模特也是坐或躺,而我画的人需要远为复杂的肢体语言。所以,相机就成了我的工具,如此而已。对此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见了学院派的朋友也不回避。


话题又扯远了。其实我本意是谈照相手机和我的绘画之关系。《她们,2019》这个展览本来计划在去年举办,因众所周知之故,延迟到今年六月,终于可以分享于大家,对踊跃提供形象的诸位美女也算一个交代。美女都喜欢被拍,也喜欢被画。相机和我都是工具——既然同是工具,自然有其中的因果关系,这因果关系也可以倒置。如果对她们写生,我的眼睛即镜头,大脑是处理器,手是打印机。而用手机照片时,这个过程反了过来——手机已经把对象处理了一遍,传到打印机印成照片。上述过程系人工智能所为。而我接过照片,又用我的眼、脑、手还原为真人工。这样逆推,意义何在?


必须承认,数码时代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观看体验。小美女们忙于自拍,据说她们已不照镜子——手机摄影有大量滤镜,可以把自己整成想要的样子,其实就是一个人工智能合成形象——关键是自己承认这形象,别人也承认。她们通过镜头(加滤镜)来审视自身。现在哪怕在地铁上,也很少有人看你——人家在看手机。有很多前辈对此看不惯,但除了暴露自己年龄以外也没什么用。也有前辈注意到这种改变,比如大卫·霍克尼。他说:各种新的观看方式意味着各种新的感受方式。我很有同感。我仔细观察过手机摄影和我的眼睛所见有什么不一样。手机——它的芯片有各种算法,和人类的眼睛没有本质区别。或者说,它就是一个眼睛,也有自己的视力区间和个性。它处理了所见的世界,呈现在屏幕上,我们的眼睛越来越多地接受了经过处理的图像,在这一方面,我们和一位宋代的画家肯定大不一样。首先,我们看到已经是一个虚拟的二维图像。其次,以我经过写生训练的眼光,能看出色彩也被处理成一个特定的色调了。难道这不是艺术吗?


霍克尼进一步认为,照片不过是一种精致的抽象艺术。至少,我在手机照片里发现了风格——如同在绘画中。用自己的眼、脑、手把这种风格再P一遍是有趣的。


我没有霍克尼走得远,但我也发现用一些滤镜,可以瞬间改变画面的色调。何乐而不为?有些做模特的自愿者还想P自己的形象。我说,可以啊,这也很有趣。反正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处于虚拟世界中。



音乐与装置雕塑“樂:yuè ,lè,yào” 


展览名称

《樂:yuè ,lè,yào》

艺术家

何多苓、师进滇、孔祥东

开幕时间

2021年6月6日下午4点

展期

2021年6月6日至8月8日

展览地址

D空间

(成都市蓝顶艺术三期85栋一单元一号)



展览“樂:yuè ,lè,yào” 为音乐与装置雕塑展,将音乐与艺术作品在空间中融合。何多苓的装置作品与空间相互呼应,师进滇的钢琴雕塑作品与有声的真实钢琴形成视觉上的完美对比。孔祥东的钢琴演奏,不用常规曲目,根据空间感受即兴的情感表达。即兴音乐的加入是此次展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甚至音乐的回声、观众在空间内的活动都将是展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艺术家


何多苓

1948 年生于成都,中国当代最优秀的油画艺术家之一。1973 年毕业于成都师范学院美术班,1977 年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学习,后进入该院绘画系油画专业研究班,1982年毕业后在成都画院从事油画创作,1985年应美国麻塞诸塞州艺术学院邀请赴美讲学。现工作、生活于四川成都。

 

在绘画语言上,何多苓早期受怀斯等西方画家的影响,后在接承中国古典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油画语言的绘画性,融汇中西纯熟精妙的绘画观念及技法,淬炼出纯熟精妙的绘画技艺,形成优雅而蕴有诗意、单纯但又隐含神秘的绘画语言。

 

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铜奖,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摩纳哥政府奖等。在美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国内多个其他城市举办个展,并参加过在美国、法国、德国、捷克、摩洛哥、新加坡、葡萄牙等国家举办的中国艺术家群展。其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画廊和个人广泛收藏,包括中国美术馆、福冈美术馆、龙美术馆、松美术馆、澳门美术馆和余德耀美术馆等。





师进滇

师进滇的作品具有实验性和创新特质。他的作品将传统雕塑的重,实,坚硬改变得轻,透,敏感而脆弱。个人语言有鲜明辨识度。在国内外的艺术交流活动中,被广泛的受到好评和关注。近二十年频繁参加各种国际展览、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和空中客车、爱马仕等合作。作品被澳大利亚白兔艺术机构,韩国首尔博物馆,爱马仕,国家大剧院,台北文化东方等国内外机构收藏。





孔祥东

当今国际乐坛最优秀、最活跃的中国钢琴艺术家之一。国际互动创意者、公益慈善环保热衷者、孔祥东音乐机构创办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会长。曾囊括多个国际奖项和荣誉,是首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的中国音乐家。


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的观众亲身感受过他那激情洋溢的演奏。不论是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阿姆斯特丹的荷京音乐厅、洛杉机的大使音乐厅、东京的山托利音乐厅、还是悉尼歌剧院,有孔祥东的地方就有美妙的音乐,他以无可比拟的音乐魅力征服了每一个观众。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个世纪只能出一到两个,真正能激动人心的“天才钢琴家”和“一代天之骄子”。当今国际乐坛最优秀、最活跃的中国鋼琴藝術家之一。



丨布展中



他是一位把学习视为快乐源泉,认为有趣比有用更重要的新型学习者;


他是一位把音乐视为人类共同的宗教、“音乐是我们心灵唯一创口贴“的音乐传教士;


他是一位曾创办了国内最大的音乐艺术教育机构并肩负起中国钢琴艺术普及重任的音乐教育家;


他是一位实践着凭借科技追求“每个人都是天生音乐家“梦想的新媒体音乐文化的倡导者。






《何不怜取眼前人》谢礼恒 著17位艺术家的书房文心定价68元,特惠38元。扫码即可购。




往期精彩推荐







叶茂中画展龙美术馆(重庆馆)开幕
徐冰:属于你本应走的路,想逃是逃不掉的
钻天坡当代艺术展:探寻当代艺术的可能性
六讲专栏:日本古建筑简史
徜徉于笔墨与造化中的叶茂中
吕林诞辰百年艺术回顾展背后的忙碌与追忆
安藤忠雄:庭院的建筑
铁淋!铁淋!
全景呈现上海千年书法发展史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