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合集
#《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
1个
两汉之际,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来到洛阳,汉明帝建白马寺,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也充分说明了佛像和佛寺在佛教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经过两千余年的发展,佛教文化的核心内容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之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山东地区是佛教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北朝至隋代,在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以青州为中心的山东北部,包括博兴、临朐、诸城、青州、济南等地,形成了融汇南北风格的佛造像艺术体系。
▕ 疃子造像 东魏 山东博兴县疃子村出土
博兴是山东佛造像艺术的代表地域之一,艺术风格受到山东青州、河北定州等地佛造像的影响,熔炼出鲜明的区域特征,表现出巨大的艺术包容性。博兴佛造像材质多样,造型灵活多变,题材独特,而金铜造像多有纪年铭文,上起北魏太和二年(478年),下至隋仁寿三年(603年),绵延125年之久,发展序列比较完整,在区域佛造像中实属罕见。
▕ 蝉冠菩萨立像 东魏 山东博兴县龙华寺出土
博兴佛造像多为普通民众所施造,反映出早期佛教在民间传播发展的面貌和佛寺文化的兴盛。本次展览展出精品文物119件(套),分为博善兴佛、金像流辉、金像铭愿三个单元,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博兴佛造像兴起发展的历史脉络、雕铸工艺及其所蕴含的信仰追求。
▕ 孔钺造老子像 隋开皇十一年 博兴县龙华寺出土
展品中既有北魏太和二年落陵委造观世音像和王上造多宝佛像等山东地区纪年最早的金铜佛像,也有工艺精湛、艺术价值极高的北魏太昌元年冯贰郎观世音像、北齐天宝五年薛明陵造菩萨像等精品佛造像,更有反映当时佛道兼容现象的隋开皇十一年孔钺造老子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龙华寺出土疃子造像、卢舍那佛立像、白陶佛像等是首次出馆参展,尤其值得期待和关注。
▕ 螺髻梵王立像 北齐 博兴县龙华寺出土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2020年10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就是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具体入微地展示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深刻诠释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复杂进程和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巨大包容性。并同时出版同名展览图录《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
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
主编:王春法
出版:山东美术出版社2020.10
书号:9787533084592
装帧:精装16开230页
定价:560元
展览图录主要分为三部分,介绍了山东博兴地区出土佛造像蕴含的艺术、历史与思想内涵。第一部分“博善兴佛”收录了博兴地区出土的石雕、金铜和白陶造像,表现了博兴地区佛造像艺术吸收南北风格的包容性。
▕ 高业夫妻造太子坐像 北齐 博兴县龙华寺出土
▕ 一佛二菩萨立像 北齐 博兴县龙华寺出土
第二部分“金像流辉”介绍博兴龙华寺遗址出土金铜佛像在纪年铭文和题材上的独特性,展示了博兴地区佛造像所具有的历史价值。
佛坐像 北魏 博兴县龙华寺出土
▕ 弥勒倚坐像 北齐 博兴县龙华寺出土
第三部分“金像铭愿”分析了博兴地区佛造像在铭文与题材上的特点,论述了该地佛造像所体现出的民众信仰特点,进而探讨了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佛教对中国部分传统文化内容的吸收与融合。
▕ 冯贰郎造观世音像 博兴县龙华寺出土
▕ 阿弥陀否立像 北齐 博兴县龙华寺出土
《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由国家博物馆王春法馆长主编,附两篇专论,分别为“致敬与纪念——博兴县博物馆藏北朝佛造像收集的始末”以及博兴县博物馆馆长“试析北朝至隋博兴地区的佛造像题材——以博兴县博物馆藏带铭文佛像为例”。展品以山东博兴地区佛像精品为主体,重点展示佛像蕴含的艺术、历史与思想内涵,探讨博兴地区佛造像在北朝时期的演变历程,发掘这一时期佛造像艺术所展现的中国文化精神内涵。博兴佛造像不仅表现出艺术风格的交融,也印证了佛教中国本土化的演变历程。源自域外的佛教在本土化后被民众更广泛地接受,同时民众的观念也在佛教影响之下发生了嬗变。点击图片深度阅读:永恒的相会与离别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金沙热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