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柏林电影节精选丨金熊奖导演稍微失手的影像实验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首先要祝贺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他在刚结束不久的柏林电影节上凭着一部大尺度之作《倒霉性爱,发狂黄片》拿下本届的金熊奖,成为名符其实的柏林嫡系成员。尽管并没有这种说法,但是裘德深受柏林青睐是不争的事实,从2009年他的处女作《世界上最快乐的女孩》开始,先后有六部作品入围过柏林各个单元,其中更入围过两次主竞赛,2015年《喝彩!》拿下最佳导演银熊奖,然后就到今年这部金熊之作。近年来,裘德保持着相当旺盛的创作力,去年他有两部同时入围柏林“论坛”单元,没想到时隔一年,又有新片出手并轻松拿下大奖,实在令人赞不绝口。



其实,我对这位罗马尼亚导演的认识来自两年前的《野名留史又如何》,他在作品中运用各种影像素材和实验手段,在不同类型的风格里自如地穿梭表达,简直令人眼花缭乱,却又给沉重的大屠杀主题增添喜出望外的新意,这是他的作品我最欣赏之处。而去年这部《大写印刷体》同样是一次影像实验,不过这回的冲击力显然不及气势如虹的史诗作品《野名留史又如何》。影片根据罗马尼亚80年代一桩反动标语案件改编成舞台剧进行排演,在演绎的场景间隙里穿插着不少当年罗马尼亚的电视节目以及政府宣传片,展现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社会幸福面貌。


▲具有间离效果的剧场表演


用舞台剧这种虚构形式演绎历史真实案件的手法跟《野名留史又如何》最后高潮一幕在广场上重演屠杀犹太人的段落十分相似,然而,这回裘德却没能将过去(历史)与当下(现实)连结起来(也许是缺少现场观众的观看反应?)。其实,当年这桩反动标语案牵涉的人物和细节都是真实无误的,舞台上的演员也表演得很传神。导演利用布莱希特的间离手法,传达出那个年代里秘密警察对人民的残酷监视对待,学校教育对学生思想的禁锢。而肇事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亲情,他和同学之间的友谊也遭到专制统治的侵蚀,这些都让我历历在目。



费解的是,导演在剧场表演的间隙里毫无预警地插入80年代的电视节目(联欢会、老歌MV)和政府宣传片(交通违章者采访、齐奥塞斯库接见授勋官员的典礼、阅兵仪式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纪录素材与案件内容没有任何联系,如果说只是为塑造和渲染时代氛围,这些频繁切换的画面只显得太过零碎而不断分散观众对案件的关注度。


▲具有间离效果的剧场表演


裘德在此没能建立起两种素材间的准确联系。观众自然会在观影过程中不禁产生疑惑:为什么不直接用纪录片形式还原当年的案件呢?导演是在质疑影像的真实性吗?从这一点出发,似乎能找到一些指向不明的答案。电视上播放的影像在真实性上存疑,而充斥着虚假表演的剧场却演绎着真实事件;事实的真与假在两种不同介质的媒体/影像里呈现出耐人寻味的效果。导演似乎想借助这种形式实验来唤起观众对历史档案与影像真实性的思考。不过相比起这种意图,当年案件的冲击力显然更为强烈,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也更开阔。裘德这次的影像实验显然没能达到《野名留史又如何》般震撼人心的程度,颇为可惜。




电影作者



赵婷:《哥哥教我唱的歌》《骑士》

米兰达·裘丽:《亿万富翁》《爱情我你他》

洪常秀 《逃走的女人》《江边旅馆》 《草叶集》
吉约姆·
布哈克 《南法撩妹记》《七月物语》 《金银岛》

杰茜卡·豪斯娜 鬼饭店》《神迹疑云》 《小小乔》

奥尔默·欧默 捷克青春梦幻物语——奥尔默·欧默祖作品

查理·考夫曼:《纽约提喻法》《失常》《我想结束这一切》

索菲亚·科波拉《触礁》《牡丹花下》《绝代艳后》

马可·杜拉: 《所有死者》《好孩子》 《天空之默》《生前之日》《苦差事》

帕布罗·拉拉因:《杀手夜狂热》 《后事》《智利说不》《神父俱乐部》丨《追捕聂鲁达》

路易斯·帕提 《红月》《死亡海岸》 《无边夜色》《阴影之山》

杰罗·布斯塔曼特:《哭泣的女人》《震荡》丨《火山下的人生》






观点·访谈



伍迪·艾伦否认HBO纪录片《艾伦对决法罗》中的性侵指控

柏林电影节2021:最值得期待的10部电影!

凯拉·奈特莉:我不再和男导演合作拍摄性爱场景

昆汀:《好莱坞往事》中最棒的一幕比《沉默的羔羊》结尾还要恐怖!

《死亡幻觉》导演理查德·凯利透露诺兰的一个小提示使影片更容易看懂

《七宗罪》并不是一部约会电影:埃德加·赖特的个人十佳观影体验名单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为何咒骂大卫·芬奇和《搏击俱乐部》?

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可以分开对待吗?

索德伯格在2020年观看次数最多的电影是哪部?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