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兰臻:在教书育人之路上臻于至善

陶玉祥 人民教育 2023-09-18


民小编说

从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到带领一个工作室团队的名师,从最年轻的教研组长到学校党委书记,不管什么身份、什么职务,她都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的第一要务,在杏坛路上奋楫笃行、臻于至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兰臻的故事——

“兰老师,谢谢你!”教师节快到了,又有许多带着思念、问候和感恩的信笺从各地飞来,这是兰臻一年中最有成就感的日子。“从教以来,我有幸得到许多荣誉,但学生的一声‘兰老师’是对我职业最大的嘉奖。”


兰臻,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来自畲族的一名女教师。名字中的“臻”字,是父亲为她取的,寄予“日臻完善”的希望。从17岁执教杏坛开始,她便不断向“做一名好老师”奔赴。从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到带领一个工作室团队的名师,从最年轻的教研组长到学校党委书记,不管什么身份、什么职务,兰臻都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的第一要务,在杏坛路上奋楫笃行、臻于至善。她说:“既然选择当一名老师,若爱,请深爱;若教,就要全力以赴。”



讲好课、教好书,站稳三尺讲台


1988年,17岁的兰臻以优异的成绩从龙溪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该校附属小学担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刚入校时,老校长带着兰臻参观了校园,当时校园还在修建,条件并不是很好,但老校长告诉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你现在是学校最年轻的老师,是个教学的‘好苗子’,你要多向学校里优秀的资深老师学习,争取快速成长。”一颗努力向上生长的种子在兰臻心里悄然种下。


工作第二年,兰臻获得了代表学校参加省市习作教学比赛的机会。“我当时非常惶恐,因为我是最年轻的,也没有什么赛课经验。”一开始,兰臻对自己并没有信心。学校三位资深老师与她组成了备课组,反复磨课,让兰臻的教学设计越来越成熟完善。但赛课除了事先的准备,更考验临场的发挥。正是兰臻的年轻,让她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她的教学思维更加活跃,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更加生动。这样自然的课堂生成,让刚满18岁的兰臻获得了一等奖。


后来,兰臻成为教研组长,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研讨中,对语文教学也有了自己独到的感悟。1998年,兰臻参加全省阅读教学观摩比赛。彩排时,别的参赛老师都运用了丰富的多媒体技术,兰臻带去的还只是美术老师手工制作的幻灯片。但当时的兰臻便认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课堂最重要的还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兰臻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线贯穿这节课始终,教学效果出奇的好,又获得了一等奖。


这些实践经历让兰臻快速成长。“上课如果只是被预先的教案或眼花缭乱的形式牵着走,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她开始思考课堂的本质,思考语文教学的内核——让教学设计脱下僵硬的外衣,关注学生如何学、学得怎样,回归真实的课堂、真正的语文。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一个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在兰臻心中渐渐萌芽。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被称为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呼唤新型课程设置、新型课堂方式、新型师生关系。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兰臻和许多教师一样,参与了各级各类的课程改革培训,汲取着海量教育教学理念所带来的养分。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兰臻负责实验班的教学工作,担任大胆实践课改先锋的角色。“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这一本源问题,又成为她不断反思、不断研究的内容。新课改以来,兰臻听课节数不下1000节,写下的研讨笔记和评课记录不下10万字。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研究,兰臻提出了自己的教学主张:本真语文。“‘本’即以语言为本,重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真’即以人文为真,强调文以载道、人文情怀。”兰臻告诉记者,“本真语文”践行着“语用”为本与“情智”为根的语文教学观。兰臻把语文课堂演绎成情感、对话、感悟、开放的课堂。她带领学生在富有语文味的活动、情境和任务中,训练听说读写各项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体会文字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引好路、育好人,孕育满园桃李


兰臻优异的教学成绩,让她在当地小有名气,许多家长慕名而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她的班上就读。但是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兰臻发现家长看重的只有孩子成绩是否提高,他们觉得只要把书读好了,其他都不是问题。


“这就本末倒置了。”在兰臻看来,对于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各方面打基础的阶段,试卷上的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首先是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这是会刻在骨子里的东西,能够引领孩子走得更远。”兰臻说。


小学是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阶段。在成长初期,兰臻始终把培养家国情怀放在育人最重要的位置。


“孩子们,兰老师这张穿着民族服饰的照片,你们知道是在哪里拍的吗?”参加完全国两会后,兰臻立刻带着自己亲身的学习体会,走上思政课的讲台。如何让两会上所关注的内容也能被小学生感受和理解?兰臻用孩子喜闻乐见的语言,引导大家从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中感受国家大事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我爷爷说他看病会省一些钱。”“我们上学的环境越来越好。”课堂上,孩子们畅所欲言,许多回答让兰臻倍感欣慰。


“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都不热爱自己的国家,那我们的教育必定是失败的。”兰臻想要孩子们明白,国家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爱国不是喊口号,而是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作为学生,认真学习就是一种爱国。


有教无类,各显所长,是兰臻执教生涯中始终贯彻的育人理念之一。在兰臻心目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和不凡的,各有各的特点,而她就善于利用学生的特点去弥补他们的不足,对学生加以正向的引导。


兰臻曾遇到两个性格迥异的学生。一个叫张伟强,学习成绩不错,但性格十分内向,不发言不讲话;另一个叫张劲奕,性格外向,胆子大,但就是爱调皮捣蛋。


张伟强喜欢看漫画,于是兰臻鼓励他用录音的方式将漫画内容讲述出来,利用午读时间,让班上其他同学也能享受精彩的漫画故事。因为是自己的爱好,张伟强讲述得很生动,同学们津津乐道,共同的交流话题也随之建立起来。张伟强慢慢有了自信,整个人也松弛不少。在兰臻的继续鼓励下,他开始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后来还参加了合唱比赛。


考虑到张劲奕胆子大的特点,学校一次“故事大王”的比赛,兰臻决定让他参加。但张劲奕当时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兰臻为指导他费尽心思,对故事内容逐字逐句做示范,硬是让他克服了方言的影响,成了小故事大王。张劲奕在名校就读研究生时,给兰臻寄来一封信,他在信上说:“动静分明”是您给我的第一条评语,它提醒了我外向的性格需要较强的自我约束力。许多年后,我还将它铭记在心。


“当老师时间越长,越明白教育是慢工出细活,要善于观察孩子,要耐下性子了解孩子,找到教育的规律。名师不只有高超的技艺,而是要对每一个孩子都充满爱。”兰臻说,在学生一生中六年的陪伴并不长,但小学的六年,老师可以发挥的意义却很大。“很多以前的学生,他们或许已经忘了我教授的知识,但当再次相遇,总能把我对他们成长的影响如数家珍。”



带好队、建好校,守望一方净土


2013年,兰臻语文名师工作室成立。已经独当一面的兰臻,不再局限于自己发光发热,还希望将能量传递给更多后辈。于是,她带领着一群拥有教育理想的青年教师,培训、磨课、教研……沿着专业成长的道路不断前行,让语文教学的内核散发出光芒。


作为学科带头人,兰臻白天上完自己的课,又忙着去听其他老师的课,细心记录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放学后,等学生都回家了,兰臻又召集工作室的“徒弟”一起开会讨论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怎样更好地引导提问?学生没有预设的反应,问题出在哪里?每一个环节兰臻都要细致推敲。语文教育如何推动每个孩子的发展?导与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课堂中的种种问题也都成了她带领老师们做研究的课题。


磨课时为了让老师更清楚地知道如何改进,兰臻亲自示范上公开课,还特意回到家找出自己“压箱底”的教学视频,打包装进信封,专程送到老师手里。课件、讲稿,兰臻都会一遍又一遍地审,提出问题,反复修改。“兰老师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理念,更是她对教学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对教书育人这份使命充满敬畏。”工作室学员黄慧敏老师告诉记者。


兰臻常常对工作室的老师说:“课堂是老师的主阵地,怎么守住语文的本质,体现真实的课堂,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需要我们毫不松懈地专心教研,才能将语文教学之路走得更长、更远、更有诗意。


在兰臻的指导下,很多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教学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和成绩。现在,兰臻又带着工作室成员奔走在边远乡村,送培送教,帮扶共建,助力更多乡村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对于送教下乡的课,兰臻更是要求严格。工作室成员送教的每一节示范课,兰臻都亲自把关。一次,兰臻听了一位送教老师的课后,觉得整体方向上存在问题,虽然临近送教时间,但兰臻坚持整改,否则就不要上。一位老师对这位“师傅姐姐”大为感慨:“平时看兰老师是一个轻松自在的人,谁想她在教学上一旦认准了,不但严谨,还是一个‘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


“作为基层老师的引路人,他们对名师好课充满期待,我们送出去的课首先要保证质量,给予他们正确的引领,而不只是完成任务。”兰臻说,送教课程的质量够硬,乡村教师才能有更好的专业提升,更多的乡村孩子才能享受更好的教育。


2017年11月,兰臻担任学校党委书记。如何用党建引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是兰臻开始思考的新问题。她推动建立“三联系、三示范”制度,即一名党员联系一名非党群众、联系一名学困生、联系一个班级,创建共产党员示范课、共产党员示范班、共产党员示范岗。“学校要形成教书育人的浓厚氛围,党教融合非常重要,党员教师需要凝聚起老师们的正能量,引领团结向上的精气神,共同为上好课育好人努力。”兰臻说。以党员示范建强教师队伍,形成学校管理有先锋带头、教师教学有先锋示范的良好氛围,漳州实验小学的“红色”效应和头雁效应更加凸显,党旗在教育一线高高飘扬。


如今,老校长口中那个“好苗子”已经长成了“弘道”“正德”“厚生”的大树,荫庇着未来的从师之路。兰臻说:“教育之路于我,一开始是涓涓细流,尔后奔腾向前,飞越瀑布,翻过险滩,河面渐渐开阔,最后水流平缓,森森无际,汇入大海中。”回望35年的杏坛路,兰臻的教育理想如初,并带着爱的气息,越发闪耀。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3年第17期文章作者|陶玉祥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天津和平区:以项目化教学为教研工作赋能 | 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典型经验⑤
美国科技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经验 | 关注
新生家访怎么访?做到这“6个有”,赴一场家校的温情沟通 | 支招
甘肃:“教研学评”一体化,让每一位教师在赛课中磨炼教研水平 | 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典型经验④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