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王希富:回忆勤行二荤铺的手艺
二荤铺的肉类菜,刀工稍显粗放。比如切肉丁,就可能带有边角碎料混在其中,上浆用糊,需要稍厚稍硬,过油后便显得颗粒均匀,吃起来也就适口。做丸子,便可使用碎料或添加辅料,吃之反觉得松散适口。
文|王希富
插画|郑莉
到二荤铺闹个“穷人乐”
京城的二荤铺是颇受百姓青睐的,因为其可做鸡鸭鱼肉等平常原料的可口饭菜,且物美价廉。一般百姓可以解馋饱腹,吃个滑熘爆炒,享受一下生活,或约三五好友,吃顿好饭,闹个“穷人乐”。
二荤铺还可以自带原料,请店家加工制作。比如,您带二斤猪肉,可以一斤做干炸丸子,一斤炸成四喜丸子用料。干炸丸子,撒上椒盐,坐下就吃,或烙两张家常饼,或来二两白酒,都可以吃一顿好饭解馋。再带回大丸子做成四喜丸子,或丸子炖白菜,也是很不错的饭食。此类经营便称为“炒来菜”。所谓“来菜”,就是饭座自己带来原料加工的菜。
二荤铺的价格便宜,做工实在适口,又可以随意加工外带,因此在较为低层的饮食业别树一帜,做得有声有色,火爆一时。
二荤铺的店面一般不大,也就是一两间门脸,没有宽敞的餐厅可以摆桌吃饭。其规模恰如奶茶铺,皆是几张方桌,配上条凳,所以不适合设宴请客。
一般来说,二荤铺不做大菜,所制作的多半是京鲁菜中的火候菜,但不是家常菜。因为当年所谓家常菜真是家庭妇女或厨子做的京菜,是非常适口的,因此二荤铺一般不卖家常菜。当今,京城不少酒店为招揽顾客,经常打出家常菜或老北京菜的名头,其实有的无非是借“老北京”为噱头,显示自己的菜品好吃,真要是吃到嘴里,有的确实无法和当年的二荤铺相比。
二荤铺的厨师和食客
二荤铺的厨子也是学徒三年磨练出来的内行。记得父亲在世时,常对一些来给孩子进饭馆学徒找门路的家长说,先让孩子进二荤铺,那也是真手艺,出了师再进八大楼,孩子少受罪。因为,孩子在二荤铺学徒三年,必然比八大楼还累,但是手艺不如八大楼精细,一般容易入手干活,少挨打骂;到了八大楼,手艺有了基础,比刚来的力把儿强得多。
师傅们常说:“多学了三年徒,早赶上到头灶。”可见,二荤铺虽然饭菜品类少,但是厨师的手艺还是硬整的。据父亲说,早年我家的几个舅舅到八大楼之前,都在二荤铺耍过手艺,滑熘爆炒个个精通,到了八大楼,比刚入行的学徒强多了。
二荤铺是饭铺中规模最小的,店堂也比较拥挤,但投资少,周转快。经常与下层人打交道,比起八大堂和八大楼,二荤铺的食客更容易应酬。
京城二荤铺的常客大都是劳动阶层的苦力人等,拉洋车的、蹬三轮的、推排子车的、窝脖的、赶脚的、掏粪的、送水的、做小买卖的、打卦的、算命的……稍微再上层的人士,那是真好二荤铺这一口,比如真有教书的先生、买卖的账房、打鼓的、写字的、店铺的伙计也接长不短地到二荤铺吃饭。吃饭的人吃了就走,很少有摆谱、找茬和闹事儿的。
二荤铺的菜品
二荤铺的菜品一般不列菜谱,由跑堂的口报菜名。
大多是火候菜和大众所喜爱的菜品,价钱不贵,口味十足,如干炸丸子、焦熘丸子、滑熘肉片、爆三样、抓炒腰花、干炸里脊、焦熘肥肠、糟熘三白、熘肝尖等;
比较费手的如扣肉、四喜丸子、扒肉条、坛子肉也做得滋味深厚;
汤类有酸辣汤、木须汤、鸡蛋汤、里脊片汆黄瓜、高汤卧果等;
鱼虾类可以吃到炸虾、熏鱼等;
素菜如焦熘饹馇、炸饹馇、炒麻豆腐、烧豆腐、烧茄子、辣白菜等。
有的菜品还成了二荤铺的名菜,如肉脯徐的烂肉面,百景楼的软炸腰花、炸肝肠、扒肘条等。
二荤铺的素菜很讲究手艺。如焦熘饹馇,将饹馇切成小指条粗细,下热油锅炸焦;锅留底油,煸葱、姜米出味,撒酱油呲水乳化出香气,对汤,调口味,勾芡,下饹馇条翻炒,撒韭菜段,点明油,出锅。这类素菜比一般的荤菜还叫座。讲究的便可以加上肉丝,即肉丝熘饹馇,更胜一筹。
还有一种熘素丸子,是将炸好的豆面丸子在卤汤中卤好入味,再入炒勺,下底油起锅,加汁勾芡,撒蒜泥。口味很像摊贩卖的“卤丸子”,但比之口感要浓香得多。这类俗菜在庄馆或摊贩中都没有卖的,是二荤铺独到的手艺。还有的二荤铺,能制作几样闾巷菜,绝对是其中的名品。
在二荤铺吃饭,有时不吃菜,只要烙饼、花卷,配一碗汤,也算一顿好饭。所配汤品自然也是便宜顺口就行。比如酸辣汤,内中不过是猪血条和豆腐条,白汤或开水下料,点醋提味,酱油提色,调口味,勾芡,撒胡椒粉,点明油,撒青蒜末出锅。
还有鸡蛋汤,放底油,葱起锅,炸酱油,呲水,放汤,调口味,勾芡,甩鸡蛋,撒明油。一大海碗,足够下一顿饭的。再简单点,撒豆苗,便是“高汤卧果”。
记得京城有一家饭庄举办满汉全席,头一道便是“高汤卧果”,虽然汤必然是真的高汤,二荤铺无法相比,但是,高汤卧果之名也算是上了满汉全席的名单了。
二荤铺的面
二荤铺的面比切面铺又高一等。肉丁干炸、大肉丁炸酱、肉片卤、素卤、酸菜羊肉汆儿、芝麻酱面、花椒油面、穷三样面都各有风味。面条从头路条至二路条、葛条、帘子棍儿,粗细分明,口感筋道。菜码有掐菜、豆嘴儿、芹菜末、菠菜段、白菜丝、香椿末、青蒜末,应时当令。
其中,虾米居的炸酱面很有名气,面条筋道柔韧,粗细由人。炸酱中的小碗干炸用的是肥瘦相间的肉丁,葱油起锅,炸中不对水,直到炸起蜂窝,不煳不生,酱香四溢,装入小碗,连面码一起上桌。虾米居还善炸大肉丁酱,使用已经煮熟的白肉,切成拇指大的肉丁,葱油炸酱。多是苦力人等吃此类炸酱,配头路条,吃起来确是满口香。除此,还有鸡子儿炸酱、小虾米炸酱、葱花炸酱等。
后来成为饭庄的“灶温”,早年也是二荤铺,且善做打卤面。此类面又分肉片清卤、肉片混卤和素卤。混卤是用葱油起锅,再煸肉片,肉味浓香,但是卤汁浑浊,口味香浓。清汤卤直接放汤,不起锅,再加肉片、木耳、口蘑、黄花菜,调味后勾芡,甩鸡蛋花,蒙花椒油,此类卤汤汁清澈美观。在庄馆里,清汁卤用上好白肉汤或鸡汤,二荤铺则用骨头汤或开水。
二荤铺的经营之道
二荤铺的经营之道是在平常中取上乘。所谓“平常”,就是菜品平常,不是山珍海味,也不是精工细做。
原料以猪肉为主,做法以煎炒烹炸为多。以猪肉为例,宫廷菜要求必须专户专养,其饲料必是专供。此类猪肉价格比普通猪肉价格要高数倍。八大堂、八大楼所用猪肉也是专地专户饲养为多,比一般市场所供猪肉价格要贵许多。其他南北干鲜、特定地产之物,皆属“名产”。这样优选的原料必然不同于大路货。比如仁和碾房的白面、西红门的小磨香油、密云的小枣,其他如猪肉、青菜、大葱、黄酱和其他调料等,无一不是定点供应。
但是,二荤铺菜价低廉,不可能享受定点供应,而是要选择价格偏低的原材料,加工取料也比较粗放。仅拿一块猪肉加工为例,在宫廷菜的原料选择上,御膳房厨师就会拿掉一半不良原料,留下的肉要整形切边去角,改刀拉肥留瘦,至少又去掉一半。这样的选料,肉价自然比二荤铺高出三倍到五倍之多,再加上人工、店面、家伙、家具的差异,成本就会高出许多。
二荤铺的厨师必须掌握二荤铺的用料、刀工和配料的特有手艺。一般来说,二荤铺的肉类菜,刀工稍显粗放。比如切肉丁,就可能带有边角碎料混在其中,上浆用糊,需要稍厚稍硬,过油后便显得颗粒均匀,吃起来也就适口。
扣肉无法掩盖碎料,只得将碎料放在垫底之中,还显得碗中物料整齐丰满。
做丸子,便可使用碎料或添加辅料,吃之反觉得松散适口。
肉丁炸酱经饭座同意或要求,还可以做“炸荤素”,内中加入炸豆腐丁。
炸丸子,特别是个头较大的四喜丸子,便可以根据饭座的需要添加辅料,如加入馒头、南荠、山药之类,不但成本低、个头大,还松散入味。
熘肉片便可以“宽汁”,带白坯面,吃完肉,还可以拌面。
总之,除了炒“来菜”之外,还可以为顾客变通省钱吃好饭。因为二荤铺不比庄馆,庄馆字号大,有声誉,不能随机应变,一律按行规做饭;二荤铺便有“自家饭铺”的感觉,可以按顾客要求,变通手艺的一些规矩。不过,变通虽然省钱,但依然还是有一定限度,不能离谱到把京菜做成大杂烩。
京城二荤铺名馆
京城二荤铺不是千篇一律的格调,有不少也做出了特色和名菜。比如朝阳门外日坛斜对过的“肉脯徐”,原来是做烂肉面的,代卖肉丁馒头、炒来菜,属于二荤铺之列。所谓“肉脯”,便是烂肉面所浇的烂肉。他家的肉脯并不是真正的“烂肉”,称“肉脯”自然比“烂肉”整装得多,吃起来烂糊适口、味道纯浓,故此有名。
更由于门面临近运河之二闸,当时漕运粮帮常在此吃饭喝酒,因此肉脯徐名满京城,甚至传到江南。京城不少二荤铺都随之卖烂肉面,比如东四牌楼天宝轩、隆福寺灶温的烂肉面也很有名。但是,后来都逐渐撤菜不卖了,或有的转升为饭庄。
二荤铺掌柜虽然不如大庄馆那样有头有脸,但是乐得躲在小屋成一统,挣了钱,又不招惹是非。所以,在京城各类买卖的商海里,地位最低的二荤铺却也能久盛不衰地经营着。比如,西长安街的龙海轩、阜成门外路北的虾米居、西四牌楼南路东的龙泉居、煤市街的百景楼等,此外,还有鸡鸣馆、迎门冲、耳朵眼等。二荤铺中有不少家设在大学附近,西单附近的二荤铺还承担政府机关的伙食包饭。甚至有的教师、职员还在二荤铺宴请朋友吃家常饭。
民国后期,这类小馆逐渐萧条于饭铺之中了,但是,二荤铺的菜品和经营特色依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现在的餐饮业贪大求全和摆谱求洋的不少,在菜品的烹饪技术上,却赶不上当年的二荤铺。思考其中的原因,一是务实精神不够,二是求巧意识太高。在如今的京城,开一个地道的二荤铺,在龙争虎斗、名缰利锁,但依然功夫不深、口味欠缺的餐饮业里,或许能闯出一条百姓称道的特色餐厅之路来,也未可知。
作者往期文章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全文)
一键下单新刊
▼▼▼
好消息
我们已经开通了“号内搜”功能,只要在公众号后台的菜单栏,选择“知识库》号内搜”,输入你关心的关键词(如牛肉)进行搜索,即可精准获取历史消息中的精彩内容。
扫扫获取更多美味!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餐饮杂志,创刊于1980年,发行遍及海内外。
微信号:ChineseCuisine1980
商务合作:010-63044739
投稿邮箱:zgpr1980@163.com
本微信号所有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提前沟通,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