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CADEMIC | 书法的建筑语构 - 清华建筑系三年级下大师班2020 Studio设计课程成果 (上)

时境建筑 时境建筑 2024-04-04


2020年的清华大师班书法研究Studio (点击详情)2021年的天津大学的中国古乐研究Studio (点击详情),刚刚完成2022清华大师班艺术研究Studio(点击详情) 之后,我们带来的是2020年的清华大师班《书法建筑语构》的回顾,这三篇完成了时境作为创作和研究的一体化实践的三部曲完整版。
Following tsinghua Master Class Calligraphy Research Studio in 2020, Tianjin University Chinese Ancient Music Research Studio in 2021, the latest Tsinghua Master Class art Research Studio in 2022 is coming!

大学三年级大师班课程是清华大学建筑系近几年开展的新的教学活动,时境建筑卜骁骏和张继元非常有幸在2020年和2022年两次被邀请参与学生的教学工作。
The third-year master class is a new teaching activity launched by th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t Tsinghua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Bu Xiaojun and Zhang Jiyuan of Atelier Alter Architecture were very lucky to b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of students in 2020 and 2022.

2020年的第一次课程探讨的议题为“书法的建筑语构”,试图借助书法中黑与白的启示,回到建筑的本源,建立最本质的手脑连接,让建筑师从线条与印记中读懂建筑,以及所有塑造建筑的抽象与具象的文脉。
The topic of the first course in 2020 is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of Calligraphy", trying to return to the origin of architecture with the inspiration of black and white in calligraphy, and establish the most essential connection between hand and brain, so that architects can understand architecture from lines and marks, as well as all the abstract and concrete contexts that shape architecture.






           01          


课程概况

Course Background



书法      x  建筑  = 



第1部分:创造性的经典剖析-建筑语构的定义


在快速城市化的语境下,当代建筑对建筑语言的理解与把握似乎是缺失的。我们是否真正能从建筑的母语——平立剖中读懂建筑?现代建筑是否还具有古典罗马建筑的抽象性?黑与白,这最抽象的建筑语言,是否还能定义一个时代?这个课题希望回到建筑的本源,建立最本质的手脑连接,让建筑师从线条与印记中读懂建筑,以及所有塑造建筑的抽象与具象的文脉。在黑与白的对话中,书法有着一个完整的世界。本课题想借助书法中黑与白的启示拓展建筑的定义。

这一学期的线上课的挑战也带给建筑教育新的启示:我们将利用这个特殊的机会,链接世界上各大名校的建筑师,提供线上讲座与评图,一起用西方建筑系统性分析的手法,重新解读中国古老的文化载体:书法。


第2部分: 书法的语构


书法的结构 structure in calligraphy
构图的结构 composition structure
美学结构框架 aesthetic substructure
非对称平衡 asymmetrical balance
重力结构的迁移 gravitational shift
系统的建立与打破系统 order and disorder
书法的动态 Dynamism in Calligraphy
时间与速度 time and speed
空间节律 spatial Rhythm
原型与转化 prototype and its morphology
动态迁移与动态平衡 shift and balance in motion
物理与抽象空间、横向与竖向空间 physical and metaphysical space/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pace
同一文体的多种形态 multiple reading of text
文体的创造性解读 creative reading of text
局部与整体 parts and whole
文字的维度:文脉/语构/潜台词/托词 multiple dimensionality in text: Context/syntax/subtext/pretext
横幅与纵幅 horizontality and verticality


三. 参考项目


纽约奥地利文化中心 / 雷蒙·亚伯拉罕 Austrian Cultural Forum New York / Raimund Abraham
苏州博物馆新馆 / 贝律铭 Suzhou Museum / I.M. Pei
卢浮宫扩建工程 / 贝律铭 Le Grand Louvre / I.M. Pei
日本咪厚博物馆 / 贝律铭 Miho Museum / I.M. Pei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 贝律铭 Museum of Islamic Art / I.M. Pei
阿布扎比卢浮宫 / 让·努维尔 Musée du Louvre Abu Dhabi / Jean Nouvel
美国华人博物馆 / 林璎 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 / Maya Lin
达尔文D.马丁之家访客中心 / 森俊子 Darwin D. Martin House Visitor Center | Toshiko Mori
蓬皮杜中心上海分馆 / 戴卫·奇普菲尔德 Centre Pompidou xWest Bund Museum / David Chipperfield
柏林新博物馆 / 戴卫·奇普菲尔德 Neues Museum / David Chipperfield
耶魯大學美術館 / 路易斯·康 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 / Louis Kahn
柏林犹太博物馆 / 丹尼尔·李博斯金 Jewish Museum / Daniel Libeskind


四. 参考文献


论文字学 / 雅克·德里达 Of Grammatology / Jacques Derrida
词与物 / 米歇尔·福柯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 Michel Foucault
物质与记忆 / 亨利·柏格森 Matter and Memory / Henri Bergson
建筑四书 / 安德烈亚·帕拉第奥 The Four Books on Architecture / Andrea Palladio
虚拟帕拉迪奥 / 彼得·埃森曼 Palladio Virtuel / Peter Eisenman
现代建筑的形式基础 / 彼得·埃森曼 The Formal Basi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 Peter Eisenman
唱诗日记 / 雅克·德里达和彼得·埃森曼 Chora L Works / Jacques Derrida and Peter Eisenman
康定斯基 / 点线面 Kandinsky / Point and Line to Plane
永字八法 / 周汝昌
书法有法 / 孙晓云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 熊秉明
书法创作论—书法创作论之一 / 沃兴华
形势衍—书法创作论之二 / 沃兴华
论斗方创作—书法创作论之三 / 沃兴华
论手卷创作—书法创作论之五 / 沃兴华
书法创作过程研究—书法创作论之六 / 沃兴华
书法技法新论 / 沃兴华
书法美学 / 陈振濂
书法与当代艺术 / 沈伟



           02          


指导老师

Lecturer




卜骁骏,Atelier Alter Architects时境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及首席建筑师,哈佛大学MArch II 建筑学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纽约州注册建筑师。工作集中于参数化设计建造,其工业博物馆建筑三联作:英良石档案馆、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圣农博物馆,进一步推进了其在参数化建造领域的探究,并赢得了众多国际奖项,作品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发表并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展览及学术演讲。

张继元,Atelier Alter Architects 时境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及设计总监,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纽约州注册建筑师,英国RIBA建筑师协会会员。研究关注古代丝绸之路的艺术对建筑的跨学科影响。曾在柏林、纽约、首尔等地举办设计作品展,建筑实践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



特约建筑师

大卫·哥斯特,Maimar,库珀联盟,David Gersten, Maimar LLC,The Irwin S. Chani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of The Cooper Union

克斯托夫·汉斯,克斯托夫汉斯建筑事务所,卡塞尔大学,Christoph Hesse, Christoph Hesse Architects, University of Kassel

东吾 尹,PRAUD建筑事务所,罗德岛设计学院,弘益大学,Dongwoo Yim, PRAUD,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Hongik University

森下 有,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Yu Morishit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Designlab-Academy

赛琳 杨,OWMF建筑,新加坡国立大学,Yong Sy Lyng, OWMF Architectu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评图嘉宾






           03          


学生名单

Student List



周翔峰 / 邓志超 / 张雅沛 / 沈征宇 / 李钧泓 / 吴培

唐睿尚 / 罗华龙 / 杜尔金娜 / 霍语潇 / 谢锦荣 / 董骁




           04          


设计展示

Exhibition





●邓志超●

清华建筑学大三在读,汉语言文学双学位,有点儿喜欢语言学冷知识,所以报了这个studio。

  书法有形,建筑无形 





设计说明
这是一个关于东西方冥想空间相互对望的文化中心项目,它兼具了拉图雷特修道院访客中心、个人冥想空间与地景公园三重身份,是一个充满混沌,妥协与未知的设计。设计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对于拉图雷特修道院及周边场地的研究、对于书法语构的提取和最终方案设计。




对于拉图雷特修道院的研究着眼于1.83m×1.83m的个人尺度是如何掌控了整座修道院的空间和建筑元素的。与通常的所认知的“西方较为开放,东方较为内向”相反,拉图雷特修道院的空间无时无刻不令身处其中的人关注并审视人自身。而在书法中,我发现,笔画内部、笔画与笔画间、结体与结体间的互相影响和制约却仿佛形成了无形的张力,将四周的空白空间引入书法的内部。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文化中心选址在了修道院西侧的谷地,依照中国古代宗教空间的流线设计了一条地景公园,将提取出的书法语构纳入空间节点与飘廊的设计中,用书法的张力曲线将地景、远景、和新老修道院的身影都纳入到这些凝聚时空的空间节点中,形成了与自然交织,具有对山水画的理解和朦胧美感的冥想空间。

同时每一个漂浮的空间节点都设置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上,让人得以回望拉图雷特修道院,并希望能以此构成东西方不同宗教哲学体系下的冥想空间对话。整座建筑拥有两套动线循环。其一漂浮于树冠之上,空间尺度较大,起到访客中心的功能,其二则行走于地景之间,联通各个个人尺度的冥想空间。两种动线在尽端回转上升的读书室或者谷地尽头的湖边交会。




●导师点评

在对经典建筑的分析中,邓志超同学将拉图雷特修道院当做是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现代主义时代的转译,而他的设计意欲续写古典主义建筑的传统,试图从当代角度重现雅典卫城和拉图雷特修道院。他以1.83米的人体尺度去解读整个建筑,发现拉图雷特修道院的公共空间其实是无数个个人的内向旅程,回廊的设计帮助人们看到内心,这是拉图雷特修道院对建筑的重要贡献,这一发现也极大地启发了我们。



在对书法的分析中,邓志超在这一东方语汇中看到了拓扑空间,通过理解书法运笔中的张力与着力点展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过擦拭书法笔触的间隙体现书法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最后通过纵向叠加的书法结构表达了书法语汇转换为高层空间的可能。

邓志超的方案可以说是,由景观及建筑组成的离散空间。当人们观察周边古典建筑时,各个离散空间给人们寻求个人以及自我智慧的内向性,提供了冥想和沉思的空间,这是他独有的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方式。虽然空间是离散的,但通过路径的串联,建筑元素及构件均消融于景观之中。

如果今后还有机会,期望他可以用建筑语言极简并抽象地表达出书法分析中的拓扑空间,将书法的有形转换为建筑的无形。


●设计课Q&A


●Q1:设计过程中有什么重要的突破或转折点?

最大的突破应当是中期评图之前。当时需要我们将中期之前关于书法的研究图纸转化为三维模型。我当时主要研究的方向是书法笔画之间、间架结构之间和结体之间的张力。我抽取了一副褚遂良书法作品中的一列字,用张力曲线的手法来刻画这一列字所带有的张力的美感,最终画出了一张看上去像一个由张力曲线生成的书法的摩天楼立面图,可图纸终究是二维的,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我无法用三维的手法把这张图纸中的书法摩天楼模型做出来。中期评图之前甚至开始向老师说我怀疑这究竟能不能实现。

最终和老师达成共识,用不那么具有物质性的、透明的材质来尝试做这个摩天楼。之后我把字与字之间形成的纵向的曲线看作是摩天楼的玻璃幕墙,字体内部形成的密集曲线操作成螺旋上升的楼板或纵向切割的弧墙,甚至生成一些未知的构件,但我想也许应当尊重未知,并与未知共存,于是就原原本本地把图中有的元素尽可能具象化,当然在这个操作中失去了一些丰富性和准确度,其中几个局部最终成为了我后来方案设计的空间原型。

●Q2:这次设计课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最大的影响是老师们用一套完全陌生的训练体系撼动了我们之前接受的教育模式,为我开辟了一个新的富有创造力的场域。我们学习了cooper union的研究和设计方法,并惊呼原来有些人是这样做设计的。同时也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体味到尊重未知,研究未知,与未知共存的哲学。

●Q3:通过与导师们的接触,对建筑师这个职业有什么新认识?

就我而言,导师的事务所Atelier Alter看上去是一个“狐狸”型建筑事务所,但实质上又是“刺猬”型的事务所。“狐狸”在于他们对不同的项目会生发展出各异的形式语言,很难总结他们的“设计风格”,这有别于很多签名式建筑大师,是一种更为当代的职业手法。同时,他们从场地生发出建筑语构的这一研究思路却在各个项目中是一致的,这是他们坚守的“刺猬”式宣言。

●Q4:有什么想吐槽或者点赞的?对以后的开放式教学有什么建议?

点赞老师们顶着时差给我们上课到美东时间凌晨三点!真的认真负责耐心又nice,课程结束后还和我们保持着思想的交流!Final review请了很多大佬,非常国际化,我也是被Zaha的老师指导过的人了。另外,老师的女儿们很可爱,助教姐姐也帮助我们许多。

吐槽的话是两位老师对于课程时间的安排和课程目标好像都有各自的想法,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角度,但同时也让我们有些陷入“夫妻双打”的纠结境地,以及很遗憾大师班没能尽情画手图和做手实体模型,希望以后再有无法返校的日子studio也能一起延后!









●董骁●

清华建筑学院三年级在读,一个习惯用纯逻辑思维做设计的“理工男”,也会偶尔被自己的脑洞吓到

     空   间   雕   刻      



设计说明

在这次“案例-书法-设计”的研究型设计学习中,我首先选取了西扎的加利西亚当代艺术馆。引起我注意的是西扎使用的一套楔形空间体系以及放射型控制线。楔形空间连接了功能空间,同时通过对透视灭点的弱化扰动或强调来营造出空间的复杂性和神圣感。而控制线则建立起了楔形打破旧的方格网之后新的建筑秩序,将线性独立的空间流线组织为互相挤压的、穿插的、具有一定“透明性”的空间。控制线也与城市有着很强的对话,在圣地亚哥这个基督教圣地,连接各大教堂的道路成为城市的控制线,次一级的世俗建筑在这种秩序之上生长出来,而这种清晰的生长逻辑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肌理。西扎的控制线相交于室外广场的一点,正是对这种宗教控制的一种打破。


在书法研究及设计中,我结合了之前的分析,并加入对伯格森生命冲力、时间整体性概念的理解,尝试将书法视为一个“一笔定音”的整体,研究书法间楔形架构的存在及其对书法的视觉重建,将书法视觉感受由线性的、格网的转化为黏连的、集团的,描摹出书法单个字的空间感受。


在具体设计时,项目定位是异地中国文化中心,利用城市生成的逻辑,在主要展厅的秩序上生长出各级次要空间,分别用不同的建筑语言对应城市的多元图景,并结合研究得来的书法整体的、独体字的空间逻辑对建筑空间进行组合和雕刻。选址位于加利西亚当代艺术馆背后公园的山坡上,在路径、视野上分别与案例、城市大教堂相呼应。




●导师点评

董骁的思路非常集中,研究始终围绕着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的楔形空间。由艺术中心的楔形空间引申出的多重透视角度分析,从而获得启发,使其建筑构成得以在欧几里得几何空间和投影几何空间之间不断转换。


找到楔形空间这一建筑语言后,董骁对整个空间构成进行了从城市到建筑尺度的透彻分析:将艺术中心的楔形空间转化到了建筑所在的场地,运用楔形切割手法对场地进行分析;艺术中心平面的楔形空间在他的剖面得以实现,复合尺度的楔形空间串联了城市尺度与建筑尺度的转换以及景观与建筑的过渡;剖面上的楔形空间同时带来了透视角度上的变化与移动,建筑尺度在视野中不断地推演重构;地面层抬起,使得景观自然地介入到建筑之中。

空间在建筑和景观中不断地挣扎、交错、构成,形成一个相互论证的过程,带给了空间极强的力量感,光影变化也参与其中,仿佛光影、结构、景观、功能、尺度等所有的元素都在相互参照、度量,论证着彼此存在的意义。

希望今后,董骁可以将此次挖掘出的建筑中的空间论证作为一个专题,从辩证的角度解答空间、功能、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它们引申到一个更外广阔的空间表达中去。


●设计课Q&A

●Q1:设计过程中有什么重要的突破或转折点吗?请描述一下前后过程

有三个重要的突破点。第一个是案例研究转入城市研究的时候发现,分析出来的建筑控制线体系与城市肌理生成有着某种潜藏的关系,这个发现在选择研究方向上给了我很大帮助;第二个是在分析书法时,长时间都困于表象而不能触及书法内核,在阅读Henri Bergson的《Matter and Memory》一书后得到很大启发,转向对书法的整体性及字的互相关系的研究;第三个是在书法研究转入设计的时候,按老师的建议跳出了逻辑思维,凭借感性印象画了一幅由书法得来的空间透视图,得到老师的认可后最终确定了利用书法塑造空间的手法。

●Q2:这次设计课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之前的设计课中我一直以为感性和理性是对立的两者,使得多次从单方面入手得到的设计结果都不尽人意。这次设计课,我认识到了这两者并不是割裂的,理性的逻辑分析需要感性的迸发,就像老师总结的“尊重未知,与未知共存”。而如何控制思维的发散,如何理性地驾驭这种未知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此次设计对我的设计思路有着颠覆性的影响。

●Q3:通过与导师们的接触,对建筑师这个职业有什么新认识?

一直都说建筑师需要很广的知识面,通过这次课,我对这一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在对书法的研究中不断融入历史、哲学、艺术等概念及知识,整个研究的侧重点不断地在各领域中变换,这让我认识到了建筑师的设计成果远不只是反映美学思考,更是包含着对人文方方面面的考量。

●Q4:有什么想吐槽或者点赞的?对以后的开放式教学有什么建议?

想吐槽的是两位导师几近对立的教学手法,张老师总是发掘我们汇报中的闪光点并给出一些未曾设想的建议,不断地给我们加油打气;卜老师则是带着很强的批判性思维审视我们的想法,言辞也很严厉,常常有被泼冷水的感觉。但是两位老师的特色很完美地互补了,也是个值得点赞的地方。

再有想点赞的就是两位老师在这么特殊的时期能够坚持克服时差问题指导我们,除了两次评图,平时的课程也穿插了很多建筑师的专题讲座,给设计思路带来了很大启发。

对开放式教学的建议是,或许可以利用线上的优势,针对性的邀请一些建筑领域之外的嘉宾,比如这次书法研究就可以邀请书法家来分享和指导。







●张雅沛●

热衷电影、摇滚、文文学、游戏和废墟探索,为之经历的一一切都在引领我重新认识建筑

Their City, Our City




设计说明

在案例分析阶段,我选择了帕拉迪奥的马焦雷教堂,主要分析其建筑尺度的空间韵律和城市尺度的对景关系。通过展开教堂的墙面得到柱列和拱廊在空间上的微妙变化,这种线性的节律吻合了威尼斯城市空间中公共建筑的分布。


在书法分析中,我将不同字形演变的轮廓叠合并作连续的剖切面,得出一系列有建筑潜力的空间原型,并用插画的方式诠释它们。


进行到具体基地和项目时,我试图结合之前的发现,创造一个中国文化中心。首先我决定将我的项目设置在一个岛上,这对如何处理场地内建筑物间的现有关系提出了挑战。我选择了六个视点,希望我的岛屿能作为和谐的因素参与其中,成为一个旁观与反思威尼斯既有秩序的所在。另外,我绘制了城市的四处剖面来进一步论证该岛选址的合理性,在每处剖面中,现有建筑和选址都完全符合帕拉迪奥提出的几种完美比例。


我将对笔划的研究转译成建筑空间和流线关系的新可能,但我不希望自己的设计是直用某个字的笔划轮廓生成的,我希望用于雕刻空间的“笔划”能带有某种威尼斯和中国印象,从而得到一个同时属于两座城市的建筑,人们身在其中可能会对自己的真实所在感到困惑。下面是我方案的5处剖面。一个立方的体量被类似威尼斯运河的流线所切割。运用在实体中挖去规则几何体的手法,以及使用圆形穹顶都是属于威尼斯的笔触;而中国的部分在于,人在其中体会到的在巷道穿行的感受。人们可能会迷失其中,但也因此会更多地去探索这个神秘的空间。




●导师点评

张雅沛通过两种理解空间节律的方式重组了马焦雷教堂:首先,她将教堂展开后得到了一系列线性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光线这一介质,通过阴影角度变化理解这一古典教堂的空间节律,如此获得的对教堂的感性认知使得她的方案有着很强的连续性;其次,从城市尺度分析河道时,发现了沿河而建的散落的建筑物形成的另一层面的城市空间节律。两种不同尺度的空间节律让张雅沛的项目选址在河道上应运而生,构成了与马焦雷教堂、城市文化建筑以及河道的对话,描绘了新的城市景观。

在书法分析中,她引入了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作为链接东西方文化的载体,切实地回答了她设计的异域文化中心的空间意义。

在她创造的空间中,有很多通过多维视角观察得到的时空交错点,使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威尼斯碎片化的空间。课程中,我们建议她将建筑尺度融合于威尼斯的立面,而她通过各个透视点所形成的建筑剖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她似乎在建构当代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其中有街巷、河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最后,她将自己对威尼斯的空间感受穿插于整个建筑,用不同碎片化的空间与元素相碰撞,组合出了属于她的新的建筑空间。过去威尼斯的空间是基于欧几里得几何的,而张雅沛同学用投影几何理论和建筑语言重组并固化了威尼斯的欧几里得几何空间,感受丰富且具有极强的启发性。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将自然实质性地介入建筑并影响建筑的根本问题,比如空间、结构、流线等,希望今后有机会,可以继续完善。


●设计课Q&A

●Q1:设计过程中有什什么重要的突破或转折点吗?请描述一下前后过程。

距离最终评图还有两天时,我的方案仍然不尽如人意,又不希望在大师班留下遗憾,所以最终决定从头开始。回想之前处于瞻前顾后的状态,在反复的自我否定中拖慢了了进度。极限状况下从零做起,只能逼迫自己用直觉感受之前的研究如何能产生新的空间句法并运用到建筑当中。虽然过程很痛苦,但走出来之后欣喜于自己突破了过去习惯的手法。

●Q2:这次设计课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还是直觉的解放吧。以前倾向逻辑清晰的推导,现在觉得直觉比理性先抵达也不是坏事。另外,我个人很喜欢这种“研究+设计”的模式,以后有机会还会尝试。

●Q3:通过与导师们的接触,对建筑师这个职业有什什么新认识?

持之以恒的学习和提升。算不上是全新的认识,但此次之后更清晰深刻了,不管是两位导师,还是被邀请来做讲座和评图的各位嘉宾,大家都致力于在实践中融入对新领域的探索,这种态度很打动我。

●Q4:有什什么想吐槽或者点赞的?对以后的开放式教学有什什么建议?

对于这个题目既想点赞又想吐槽吧……在大师班设置这样一个偏研究的studio很赞,接触到一些非清华的思维和操作方式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经历。想略微吐槽的点是时间问题,八周还是稍显仓促,有些问题没有特别深入和透彻地区思考。对之后的建议是,希望讲座模式可以沿用下去,跨越空间的知识交流真的很动人。







●周翔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2017级本科在读,现阶段关注于自身建筑理论体系的构建

     書 · 築    




设计说明

本次开放设计的任务是通过运用从书法研究中得出的独特语构来进行文化中心的设计。首先是经典案例和地段的选择。我选择的地段位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以传统江南园林闻名的苏州老城区。同时,我决定将拙政园作为自己研究的经典案例。根据老师的讲解和前期的调查,我发现拙政园的空间和现代较为流行的混沌理论及拓扑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对拙政园游线上的动态视线关系的研究,我提取了一个抽象空间模型,为后期设计做好准备。


我计划将自己的方案场地放在拙政园和狮子林之间的传统街区——潘儒巷之中,这里巷弄密布,是典型的传统苏州城市肌理。场地选在这里的主要原因在于连接两座著名园林,使项目起到修补断裂的城市园林肌理的作用。经过后期的调整,场地又横跨苏州老河道,与拙政园、苏博隔东北街相望,从而既将建筑与运河直接联系起来,为后期的河景设计做好铺垫,又为修复东北街历史街道肌理作出贡献。


在书法研究阶段,我选择了“飞”字作为自己的研究基础。在前期各种方向的探索以及将阿拉伯书法同汉字书法进行对比之后,我决定从汉字独特的“计白当黑”概念入手,围绕汉字结体及余白中蕴含的流动性展开研究。本阶段最后,我从研究中抽取出了属于自己的动态书法语构,并利用这套语构对园林中的空间元素进行了一系列演绎推导。


最后进入建筑设计阶段。在进行了基本的功能组织以后,我将上一步得出的书法语构代入建筑平面,从而衍生出一个具有流动性的新平面。从这一张新诞生的平面出发,考虑到前期的各种研究,我开始思考应当运用哪一种实际建构的语汇来落实自己的方案,并最终选择了“柱林”来诠释空间中无处不在且随机随意的流动性。通过河上“桥”、巷里“园”等不同次级空间的建立和组织,我希望在呼应经典、照应文脉的前提下发掘一种更具现代意义的新空间。



●导师点评

针对拙政园,周翔峰选择用投影几何理论来理解其景观中的拓扑空间。针对书法,他解体其中蕴含的空间语构,同时从跨文明的角度引入伊斯兰书法,并将时间和空间所蕴含的意义用建筑的手法呈现出来。对书法中拓扑空间的研究延伸出了新的拓扑语汇,启发了建筑平面、剖面的构成方式,引发了空间尺度、材质、结构的转化。

平面是建筑的基础,其抽象的语言可以阐释建筑的一切。周翔峰的平面有着无限的转化为建筑实体的可能。对书法语汇的分析,在平面呈现出了新的空间的尺度、渗透感、形式与空间次序。其平面的抽象意义很强,但直接转化为形体时却失去了抽象意义,还需要进一步放慢速度,回到平面,理解建筑的本质。课程中,周翔峰还分析了巴瓦自宅中由横平竖直的空间分隔所构成的拓扑空间,这些丰富的拓扑空间同样也体现在了他的平面构成当中。公共或私密的空间都不再基于欧几里得的几何结构而是拓扑的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革命性。由于二者都是线性的空间结构实体,建筑可以无缝地融合在运河的城市肌理里。

周翔峰此次研究得出的建筑语汇极具东方韵味也有着很强的书法特征,但仍需真正理解墙体语汇中的疏密关系、对城市与建筑的界定,以及室外与室内空间的定义,使建筑语汇真正地转化到实体建筑空间当中。


●设计课Q&A

●Q1:设计过程中有什么重要的突破或转折点吗?请描述一下前后过程。

设计中有两次最难忘的突破点。第一次发生在第三节课上,在这之前,我分不清老师所说的mapping和diagram,每次画出的分析图都显得特别浅显,研究的内容也总是停留在“前人之述”,没有多少自己对拙政园的见解。于是课余时间我一直在研究拙政园空间的动态性,想要明白为什么它的游览体验和西方经典建筑有这么大的不同。第三节课前一天,我从拙政园的众多流线中提出一条,试着切分出许多节点,确定出每一点能看见的主要景观,然后把视野范围涂了色。一系列工作做完后,我突然发现自己画的草图有了那么一点意思,于是顺着这个思路做了下去,最终得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二次转折是在书法语构的研究过程中。那时好像怎么也不能明白老师的意图,所以拿出的成果总是缺了点意思。有一天看到同学研究汉字“张力”的图解时,猛然醒悟,是不是自己研究的“计白当黑”也可以先具象出来?于是课后又胡乱尝试了一番,发现做出的东西虽然有些随意,但还挺好看的——只要能勾起自己的兴趣,我就愿意不断深化下去。最终这一难题就被攻克了,我也义无反顾地将想法发展了下去。

●Q2:这次设计课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可以说是“了愿”吧。第一节课上老师问我们选他们的课的原因时,我就直言“想要通过这一系列研究进一步完善自己对建筑的系统性理解”。经历了八周高难度的尝试以后,这一心愿的的确确得到了满足。不仅是老师的耐心讲解和引导,还有同组同学的设计都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启发。

●Q3:通过与导师们的接触,对建筑师这个职业有什什么新认识?

原本我以为主持这一次课的职业建筑师们会对我们方案的完整性和可实施性提出很多要求,没想到我们组的两位老师偏偏非常看重设计的抽象性。原来也有一些职业建筑师在一直探索建筑新的可能性,一直用做研究的心态完善着建筑学科自身的体系,追求着一种更有意义也更不“常见”的建筑和空间——这一点让我这个建筑专业的学生很受感动,也让我看到了职业建筑师的另一种潜力。

●Q4:有什么想吐槽或者点赞的?对以后的开放式教学有什什么建议?

对老师们的耐心点一万个赞,常常是学生都受不了的时候老师仍然在坚持,并且一直push我们往更深的维度发展。虽然我们前期经常一节课就长达6个小时,但实打实收获到的知识非常多。课程结束以后,老师还解答了我一直埋藏于心的疑惑,让我对“设计”的理解从之前的“面面俱到”变成了“做出属于自己的突破”。这些都要归功于两位老师对于学生的责任心和同理心.









           05          


导师感言

Tutor's Testimonials



  

张继元                         卜骁骏


AC:“书法的语构”这一题目十分抽象也很具有实验性,请两位老师简要说明题目的设置出于怎样的考虑?以及为什么选择“书法”这一元素作为切入点?


卜骁骏:首先,因为我本人是从清华出来的,所以就更知道我们缺什么。我个人的感觉是,我们的教育体系需要一些更核心层面的创作,而不是说看到一些比较好的作品,转而捏造一个自己喜欢的房子或者题材。而张老师是Cooper Union的学生,Cooper Union的教学体系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也确实因此产生了很多世界级的大师。所以这次我们借鉴了Cooper Union的体系进行课题的整体架构。选择“书法”作为切入点是因为,书法是一个文化综合现象,相比于同类题材,它的复杂程度以及跟文化的相关性更强,再加上张老师本身对书法有着较深的了解和兴趣。


张继元:建筑是关于线条、关于实体和虚体的,书法也是。在最抽象的层面里,书法和建筑是紧密联系的,对于书法的探究,有助于我们去重新思考建筑最根本的问题。我们定义建筑最根本的命题是:建筑是怎样构成的?在用一砖一瓦搭建之前,建筑其实是线条、印记、文脉这些抽象关系,这是建筑最关键的问题。经常会有这样的评论“This is very architecture or this is not architecture at all。”当我们判断它非常建筑或不够建筑的时候,看重的是它对时间和空间的定义,它是否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结构。如果一个建筑只是building,而不是architecture,也许是因为它只是满足了功能的堆叠,而并没有在空间和时间上做定义和重新架构。


再者,如今整个时代的教育或者工作模式,都受到电子化的影响,当电脑时代刚刚来临的时候,Dore Ashton(Cooper Union教授,建筑评论家)就跟我讲过一句话,他说电脑时代会抹杀我们的记忆,会让我们忘记书写。现在我把书法拿出来,也是想重新把人和手、笔、脑的连接带回来。


AC:面对这一课题,同学们有怎样的反应?又是如何去理解这一题目的?


张继元:学生们一开始的反应还是很强烈的。大家都处在一个正青春的年纪,很想去做一些有突破性的事情。我们一开始也问过同学们为什么选择我们的课题,有的是本身就热爱书法,有的是觉得这个课题会问到一些最基础的理论性问题,想一起去探究……这些都非常好,因为在本科三年及这个阶段需要这样非常纯粹的学术上的探求。







                

以上内容版权属于Studio的同学和老师。

欢迎转载,转载须联系时境建筑。

The copyright of the above content belongs to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of studio. 

Welcome to repost , repost must contact Atelier Alter Architecture.

                











垂询:info@atelieraltercn.com

工作:hr@atelieraltercn.com

网站:  http://atelieraltercn.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