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之星专访丨刘勇锋:热爱难以藏住,梦想不可辜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020年度本科生学术之星已经揭晓
有人点塔千层,始于暗处一灯
满天的繁星为人们指引方向
夜幕下的灯火助人们看清路途
如是,一颗颗“学术之星”
也希望能够将自己的能量发光发热为人所知
更希望将这光辉与温度
为后来更耀眼的星芒们点亮一束光
科济公众号推出“学术之星”专访系列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刘勇锋的学术之路
刘勇锋
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刘勇锋深知环境科学对祖国建设的重要性,围绕厕所革命与长江大保护两大议题将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观基层百态,寻诗和远方,他希望毕业以后加入西部计划,进一步诠释环境人的使命与担当。
刘勇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四本科生,入党积极分子;获国家奖学金等奖学金三项,同济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曾是长江环境样品库YESB志愿者、五星级社团金音笛艺社主要负责人;累积参与3项国家级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发表SCI论文3篇(均为JCR Q1区),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另有2篇论文处于审稿阶段,申请国家专利2项。曾获节能减排国赛三等奖,互联网+市赛铜奖、校赛金奖,挑战杯省赛一等奖,上海市知行杯二等奖等科创比赛荣誉9项。
投身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三段科研经历贯穿了刘勇锋的本科生活。
他的第一段科研经历要从大二说起,大二时他进入了马利民教授课题组,参加组会、参与实验,进行初步的科研探索和科研训练,与课题组师兄师姐合作,做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修复与去除的相关研究,发表二作SCI论文3篇,另有两篇论文处于外审阶段。
正是因为课题组的科研启蒙,让他逐渐走进科研,与此同时,他负责申报了同济大学SITP项目,目前项目已经结题,并且研究成果已经撰写成稿,正在进行二次修改,完成后会进一步投稿。
刘勇锋的第三段科研经历其实更多来源于生活实践。刘勇锋来自西部,对西部地区农村厕所现状有较为直观的了解。总书记提出要厕所革命,作为一名来自于西部的环境学院学生,他关注着乡村厕所革命与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后来有幸得到周雪飞教授的指导,而周老师正好承担着乡村厕所技术研发与应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工作。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他和团队成员独立设计了新型源分离农村改厕产品,做出了实物模型,一代代改厕产品的更新和设计见证着刘勇锋在这个项目上付出的时间和创意。他们针对西北、东北等“高、寒、旱”地区设计改厕产品,解决这些地方“水厕不适用、传统旱厕卫生差”的痛点问题,期望助力于此项民生工程。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他同步开展论文撰写与专利申请工作,最近刚好完成了一篇厕所粪污处理模式研究的论文,已投稿至中文核心期刊。
在他的团队不断打磨产品,完善项目的同时,还参加了各类科创比赛,并获得了节能减排大赛国赛三等奖、互联网+市赛铜奖校赛金奖,挑战杯省赛一等奖,挑战杯同济校赛铜奖以及格兰富环保科技竞赛一等奖等奖项。
结合前期的工作,他还带领团队成员选取华中地区,对其农村厕所粪污管理和利用模式的案例进行研究探索,目前正在完善论文,这篇文章将会投稿至《环境卫生工程》期刊。同时,为了进一步推进落实他们的产品,他的团队正在申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绿苗计划,争取能再有所突破。
你认为本科生怎样展开学术研究?
刘勇锋:我觉得首先要注重培养科研能力,尽早准备,比如学习数据库使用和文献检索、学习专业的文献管理软件、学习规范的论文写作、学习所需要的数据处理软件和绘图制图软件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核心的科研能力,早学早受益。另外可以多关注一些学术讲座,师兄师姐的学术科研干货分享等等,选修一些科研训练、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相关的课程,总之途径和资源千万条,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要花时间去训练。
其次,本科阶段我觉得寻找科研兴趣十分重要,可以多去尝试不同的科研项目,找到喜欢的方向就主动联系导师,一般都是可以和导师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一起合作开展科研工作的,这样的话对本科生而言,无疑是科研创新训练的最高效方式。
最后,还得提一点,科研就是需要甘坐冷板凳,大多时候在实验室的大量重复工作都是没有直接的成果产出的,科研会有许多曲折,这就需要我们有正确的心态,看似重复无用的实验操作,虽没有带给我们显性成果,但隐性的锻炼终究会有用武之地。可以偶尔发牢骚抱怨,但不可一直抱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付给科研的时间,一定值得!
2019年,他和团队成员前往重庆武汉上海三地调研长江大保护相关议题,实践获得了科蓝教育奖学金社会活动优秀奖。
2020年暑假,他围绕江苏省界牌镇做了厕所革命实践调研,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探索建设美丽乡村的路径。主要通过现场勘查走访界牌镇红旗河、界牌河等河道沿岸居民,同时监测了28个河道断面,采集168个水样样本进行水质分析。现场调查发现,界牌镇旧区仍存在排水管网不完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排、生活垃圾无需倾倒、厕所简陋、粪污排水未纳入管网等问题。结合调研结果我们最终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得到认可,项目最终获得了上海市知行杯二等奖。
总书记曾对厕所革命和长江大保护作出重要批示,回顾刘勇锋的科研与社会实践经历,作为同济环境人,刘勇锋牢记使命,躬行实践,将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聚焦国家需求和民生关切,围绕着厕所革命和长江大保护两个大议题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落地实践,知行合一,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牢记使命,全面综合发展
在学业科研之余,刘勇锋也充分利用上海地域资源参加各类大型展会,同时也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校期间曾担任五星级社团金音笛艺社主要负责人,参加各类文体活动。
当然我也没少折腾,有过一段合伙创业的试错经历,作为合伙人,参与河南省晞芽橙创科技有限公司创立。
有什么想要寄语学弟学妹们的吗?
刘勇锋: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注重基础学科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打牢专业基础。同时,要特别注意去寻找自己的兴趣,更加有针对性地去学习,有自己的侧重和目标,迷茫很正常,但一定要多去了解发掘自己,听从内心,找到自己的志向与兴趣所在,避免持续性迷茫。要把学习变得主动,变成求知欲望,当你需要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发现你缺乏相应的能力和知识储备,然后再去主动学习,这样就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这点很是关键,我觉得也是学习的至佳境界,不感兴趣的东西咱可以不触及,不好学的知识咱可以慢慢学嘛。同时,也希望大家热爱生活,自信快乐,不要怕走弯路,有心人天不负,有静默付出必有收获,收获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是需要我们去感知、去领悟罢了。
人各有志,志各不同,真心祝愿大家一切顺遂,不负韶华!
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谈及毕业以后的计划,刘勇锋坚定的表示,自己将加入西部计划,前往西部地区基层从事三农扶贫工作。从西部来,到西部去。勤练本领,综合发展,愿有朝一日,可服务西部、服务社会,兑现曾给自己的承诺,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为什么选择毕业以后加入西部计划呢?
刘勇锋:可能很多朋友并不太了解西部计划,故作简单普及:自2003年起,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团中央与教育部、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基层开展1-3年的教育、卫生、三农、扶贫等志愿服务。研究生支教团大家应该熟知,主要是赴基层支教。但我选择的并不是支教,而大概率是以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去新疆基层开展三农工作。也欢迎更多的朋友们了解西部计划、加入西部计划。青年人接续助力,西部地区就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注入,我们共同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贡献力量。
这是一个多次被问及的问题,怎么说呢,这应该是我在合适的时间规划的一个任性的选择吧,早在2019年5月的那次“青春在西部闪光”主题报告会上,我了解到西部计划项目,而作出决定已是2020年2月。毕业离开同济,我将选择大学生西部计划,没那么高尚,但也不至于有多么功利、卑微甚至虚无。我只是觉得我还年轻,一年的时间不长,去大美西部开展基层志愿服务,收获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和志愿者朋友们一起接力奋斗,为当地发展贡献青年人的一点微弱力量,何乐而不为。生活与人生没有既定的模板,随心之所欲,所得即为内心之富足与精神之独立。我想去的地方有很多,西藏、新疆、青海,都是离天很近的地方,我幻想着去看大漠孤烟,品箫曲悠然,幻想着冰川草原上马头琴音的旷然升起。我更期待着能够将所学融于实践,知行合一,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多一些静默时光,深入基层探真知干实事。观基层百态,寻诗和远方。
他走进社会基层发现问题,并希望用环境科学的力量解决问题。热爱难以藏住,梦想不可辜负,他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祖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从西部来,到西部去。
更多学术之星专访
请关注同济大学学生科协
微信公众号
“科济”
知乎专栏
“科济实验室”
抖音账号
“同济学生科协”
览学术之星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