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只鬣羚,它没跑,我跑了
猫盟已经结束了在白扎林场的调查,当你们看到这篇推送的时候,我们正在回京路上忙里抽闲参观西宁野生动物园。
虽然我们已经离开了白扎林场这片神奇的地方,但我们要给你讲述的在行走中观察自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昨天在大猫的自然观察日记里(如果只认识高原上的雪豹,你就亏大了),他已经剧透了我见到了鬣羚,所以第一题的难度有所降低,请找出下图中的鬣羚——
不管你有没找到,我今天要讲的,就是我和这只鬣羚互相观察的故事
行走在荒野,直接看到野生动物绝对是可遇不可求的巨大福利,也是我每天都期待的,只要别是一只刚刚从冬眠中醒来的饥饿的棕熊就好。
到了调查的最后一天,调查网格已经被我们一个又一个地填满,红外相机也被分发到了森林兽道的树干上,山顶的大石头旁还有河水冲刷的沙滩上……在我们撤出之后,红外相机将像我们的眼睛,记录着动物们的故事。
这天我们开车从海拔3900米左右的林场,经过峡谷,盘上山坡,翻过4500米的垭口,又盘山而下,再经过极其狭窄的峡谷,来到海拔3900米左右的一个村子,有一种来到世外桃源的感觉。
红外相机代替我们暗中观察。
我们按照之前在地图上预设好的区域进发,走了一段之后,我发现山势收紧,兽道逐渐并拢,我觉得已经是理想的安放红外相机的地方了,不过向导告诉我,前面一公里的地方更好。虽然向导的见解时灵时不灵并不能全听信,但是对于相对陌生的区域,至少可以先去向导说的地方看看,不行还可以再回来。
鬣羚,就行走在这样的陡坡峭壁上
大概因为是最后一天,我的野外模式已经基本耗光了,再加上这天早晨一上来,就在大陡坡上爬升了400米海拔,这最后一公里我爬得格外艰难。不过当来到目的地的时候,我就感觉这段路没有白走。
当时我们是往一条山沟里走,沟底是水,我们从左侧山坡上的一条兽道进沟,起初左侧山坡比较平缓而右侧山坡一直比较陡峭没有什么明显的兽道,但随后,左侧逐渐从缓坡变成了陡峭的石山,而我们所走的兽道则变成了左右两侧山坡上唯一一条能走的路,这地方不放相机简直天理难容。但凡是个地上跑的,这里都绝对是必经之路。
立flag:这条路,什么动物都会走,不信咱们收相机看。
就在我刚放下包准备装相机的时候,夏凡看着峡谷对面的右侧山坡叫道:“这是什么?鬣羚鬣羚。”我也顺着她的方向发现了对面山坡上的这家伙,这是我第一次在野外见到鬣羚,红棕色的四肢和深色的身体,再加上脖子后面鲜明的白色长鬃毛,鬣羚是那种即便没见过实物都能令人印象深刻的动物。大猫之前写过他遇到鬣羚的故事:
他把鬣羚描述得像个道儿上混的大哥,但不知道是不是我遇到的这只年轻而温良,我感觉它更像是斑羚的杀马特好朋友,感觉仅限于一个温和无害的怪人这样而已。
与我互相观察的那只鬣羚。
起初它站在山坡上回过头看着我们,而后用看似笨拙但实为适应山地地形的姿势在陡坡上向上前进了一小段,然后就找了棵能挡住我们视线的树,躲到后面窝下了,然后,我在山沟这边沿着兽道前进了3米,就又能把它看个清清楚楚了……
比较感人的是,这只鬣羚没有选择跑走,直到我们装完相机它都还卧在那里,不过,我没有参与装相机,夏凡和向导装相机的时候,我一直用望远镜盯着和我隔着一条山沟但直线距离只有20米的鬣羚,起初夏凡还问我:“你还装不装相机了?”靠,开什么玩笑,有鬣羚看谁还装相机啊!
溪流和峡谷把两山分开,大概鬣羚也知道我没那么大本事飞过去。
我大概盯着鬣羚看了有十五分钟(夏凡说,起码有20分钟),直到他们装完相机离开,我才跟着一起离开那只鬣羚,到我走的时候,那只鬣羚已经不再那么警惕,卧在山坡上爱答不理地面对着我,有时候抖抖耳朵,有时候伸伸脖子或者轻微地动动腿。
在野外遇到没有急于逃跑的野生动物是非常难得的经历,如果有可能,我都会尽量减少动作且不发出声音地看着它们,直到它们发现我并不危险而放松警惕。
事实上我极其享受这样的时刻,当野生动物不再害怕,它们会展现出自然的行为,而这对于我来说,除了观察野生动物,更重要的是野生动物把我也当作了一只对它们无害的野生动物。希望更多野生动物能感受到人类的无害,希望更多人类能对野生动物无害。
从囊谦去玉树路上遇见的5只马鹿,你不会忍心辜负这样的眼神。巧巧 摄
PS:
联手装了63台相机的少女天团。
最后因为这头鬣羚,陈老湿单飞了。
- End -
不累半死能看见鬣羚吗?
- 路上的故事,也许你还想看 -
更多:
金猫 | 云豹 | 老虎 | 豹猫 | 宠物豹猫 | 黄喉貂 | 香鼬 | 猛禽 | 毒蛇 | 救助 | 北京华北豹 | 荒野 | 西双版纳 | 山西马坊 | 新龙 | 猫盟 | 长耳鸮 | 刺猬 | 长耳鸮 | 狍子 | 鬣羚 | 带豹回家 | 豹吃人吗 | 乔治·夏勒 | 个体识别 | 寻豹启事 |猫盟周边 |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猫盟
想看我的故事还不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