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动物居然因为吃得太好,只能生男孩
啦啦啦啦啦~我是塞洛克
鸮鹦鹉蠢萌动图好多人都看过,呆胖呆胖的样子让好多人都觉得它们是鸟界的哈士奇。
上图这货叫塞洛克,是个认为自己是个人类的人工养大的鸮鹦鹉小伙子。塞洛克同学生于1997年3月23日,一开始是由他的鸮鹦鹉妈妈照顾的,因为在三周龄时候呼吸道感染,他成了史上第一个人工手养的雄性鸮鹦鹉。塞洛克被如此重视是因为鸮鹦鹉是一个极其濒危的物种,它的成长也见证了动物保育工作者们为鸮鹦鹉保育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14天的小塞洛克
今天我们来聊聊曲折又幸运的鸮鹦鹉保育故事。
鸮鹦鹉也曾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殖民者登岛之前的新西兰,蝙蝠是这里唯一的哺乳动物。因为缺少捕食者,岛上的动物都过着安乐的生活。鸮鹦鹉便是其中的一种,傻傻萌萌。不用躲避捕食者,鸮鹦鹉把自己吃得胖鼓鼓的,也不会飞,大多数时间就像是背手闲逛的老大爷一样晃晃悠悠的在地面觅食。它身上自带甜甜的香气,以方便在同类间进行沟通。
稳如鸮鹦鹉
同时,鸮鹦鹉还特别有好奇心,啥新鲜事都想凑上去凑个热闹。导致到后来,鸮鹦鹉看到人类或者捕食者时,不是呆住不动,就是拖着圆滚滚的身躯穿过草丛,掩耳盗铃般地接近“危险”。
看热闹去喽~~
因为这种与世无争的仙境般的生活,鸮鹦鹉曾经在新西兰数量很多,而且寿命也很长,可以达到90岁。它在择偶这方面也是特别严格有趣,每年到了发情期,晚上雄性鸮鹦鹉都会上山发出吹牛角一样声音,又因为数量很多,夜晚繁星,远山鸟鸣,想着就很壮观。这时,雌性鸮鹦鹉就会选择最优秀的雄性,没碰上喜欢的也绝对不会将就,反正能活那么长,今年不行明年再说,直到找到对的鸟为止。因为这种择偶观,鸮鹦鹉们的繁育率也不是很高。
把周围的土弄成碗行,用特殊的“碗系统”帮助共振,奋力高歌求偶的雄鸮鹦鹉
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因为殖民者的到来而粉碎了。殖民者登岛带来了捕食者,比如猫、狗、鼬和老鼠。并且鸮鹦鹉羽毛漂亮柔软不掉色、肉多又好吃,成为了殖民者和欧洲贵族喜爱的东西。毫无防备的“傻白甜”鸮鹦鹉即将遭受灭顶之灾。于是,自人类及其他新登陆的捕食者发现这个大胖“宝贝”之后,它们的数量“唰唰”地下落。直到1992年,世界上只剩下52只鸮鹦鹉。
不过“傻白甜”鸮鹦鹉还是幸运的。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鸮鹦鹉保育项目从1894年就开始了。
曲折跌宕的保育之路
步骤一:清除外来捕食者
最初,人们开始尝试保护这种奇特的鸟,但圈养的方式以失败告终,而人类带到岛上的白鼬等捕食者使得野外的鸮鹦鹉没有安全的栖息地,入侵物种一旦占领了这个区域,想再清除就太困难了。
被捕食的鸮鹦鹉残骸
因此,人们一方面在努力限制外来的捕食者,另外一方面在其它岛上给鸮鹦鹉寻找新的栖息地,先期的一些被选中的岛屿由于距离主岛不够远,时常有白鼬游泳过去,最终只能放弃。现在,在远离主岛的三个小岛上,鸮鹦鹉重新拥有了安全的栖息地。
说来简单,但鸮鹦鹉保育项目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步骤二:保护服务精准到个体
虽然拥有了安全栖息地,可事情远没那么顺利。面对仅存的这大约52只鸮鹦鹉,保育团队开始了密集管理,相机监控到个体,并且成年鸮鹦鹉都需要佩戴无线电发射器。工作者24小时轮班换岗,每分每秒都不能出错,尽最大可能保住剩下的每一个鸮鹦鹉。从此以后,鸮鹦鹉们就像是住在“楚门的世界”里,生活环境是天然的,但是每时每刻都在监控保护之中。
保育工作者24小时监控小帐篷
妈妈离开后也被人守护的鸮鹦鹉雏鸟
步骤三:均衡饮食营养,调整性别比例
在各种精心保护下,鸮鹦鹉的数量还是不见起色。胖滚滚的鸮鹦鹉们光吃不繁殖。并且一开始不知道为啥,即便是孵出了小鸮鹦鹉,它们中雄性比例奇高,这对于继续恢复数量的种群来说极其糟糕。这时还有致命的疾病来捣乱,许多小雏鸟都会遇到像塞洛克一样的问题,最后丧命。
毛茸茸的鸮鹦鹉宝宝
所以,到底哪出了问题?
原因居然是雌性鸮鹦鹉伙食太好了。
保育组织为了保障鸮鹦鹉的营养,专门给它们设置了采食台。直到2002年科学家发现,雌性鸮鹦鹉投喂食谱营养含量太高,鸮鹦鹉们在营养充足的时候会倾向于繁殖雄性后代。
于是,为了平衡性别比例,鸮鹦鹉的采食台被调整成为雌性专供,只有发射特定信号的雌性个体才能打开采食盒。在雌性个体采食时,采食台还能自动记录它的体重。这样,雌性鸮鹦鹉的饮食做到了依个体调整,并在繁殖期前会吃的稍微清淡点,自此鸮鹦鹉性别比例开始慢慢恢复。
带有信号接收器的采食台,当带着无线电发射器的雌性鸮鹦鹉走近时可以进行识别。下面的绿色平台可以在鸮鹦鹉采食时称体重并记录
可是还有个问题,有的时候鸮鹦鹉好像对繁殖没有什么兴趣。保育工作者也是非常苦恼,好的环境我们人类提供给鸮鹦鹉们了,可繁殖这件事只能靠它们自己,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直到05年,保育团队发现可能鸮鹦鹉的繁殖与岛上的一种树木的果子有关---芮木汨柏的果子(rimu fruit)。当年果子结的多,鸮鹦鹉们下蛋就多,可是如果果子最后成熟的少,则蛋孵化的就少。具体原因现在仍在研究中,但至少保育团队每年计划时也有了依据。
吃果子ing
不同成熟程度的芮木汨柏的果子
就这样,慢慢的,鸮鹦鹉的数量开始恢复起来。2009年是个芮木汨柏果子的丰收年,鸮鹦鹉们的数量达到了125只。2017年鸮鹦鹉的性别比例基本平衡。种群的个体总数今年也达到了149只。
1980-2017年的鸮鹦鹉性别比例
今年塞洛克同学也21岁了,因为被人类养大,他认为自己也是个人类,并且对于鸮鹦鹉同伴也没有任何交友和恋爱的兴趣。所以塞洛克就留在了人类的身边,有了自己的工作——鸮鹦鹉保育项目的宣传大使。现在的他在新西兰是家喻户晓的明星。
而最终受益的是野外的鸮鹦鹉种群。
尝试与人的脖子繁衍后代的小塞,这。。。
蠢萌的鸮鹦鹉并不是真的傻,而是对原有生活环境的适应性演化。人类的到来给它们固有的生存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可控且危险的元素,使鸮鹦鹉们更容易受到危害。幸好人们醒来的还不太晚,但是萌萌的鸮鹦鹉背后有多少保育人员的汗和泪。
不会飞可是我会爬树还有滑行啊~
在今天,仍有许多动物因为人类的影响而走向灭绝,动物保护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希望人们能有机会在犯错之前停下自己的脚步,亡羊补牢难免劳民伤财,生态友好地发展是我们应该期待的美好未来。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
-END-
----- 关于保育故事,你还可以读 -----
扫码赞赏好故事
更多:
金猫 | 云豹 | 老虎 | 豹猫 | 宠物豹猫 | 黄喉貂 | 香鼬 | 猛禽 | 毒蛇 | 救助 | 北京华北豹 | 荒野 | 西双版纳 | 山西马坊 | 新龙 | 猫盟 | 长耳鸮 | 刺猬 | 长耳鸮 | 狍子 | 鬣羚 | 带豹回家 | 豹吃人吗 | 乔治·夏勒 | 个体识别 | 寻豹启事 |猫盟周边 |
长按二维码关注猫盟
看球去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