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原之中你感觉到一种精气感,一种力量的源泉时时刻刻渗入你的心灵。
荒野这事,我只看到美,别人却看透了性灵
今天的分享来自高山老师,她是嘉年华上唯一一个无关野保的演讲者。邀请她的机缘来自荒野,我们带豹回家项目的科学顾问曹越是做荒野地图的,说到荒野概念的普及,他推荐的第一人选就是高山。
“她有特别强烈的热情和感染力,不遗余力地在国内推广荒野哲学。”
当我和高山沟通的时候,她的一句话打动了我:“荒野是一种审美,它可以替代宗教重建人们与自然的情感联结。”
在美国北德州大学哲学系取得博士学位的高山,现在在苏州大学教授哲学。所以今天我们是来聊哲学的。别害怕,你一定读得懂。读完以后,你就会发现那些看似与你无关的东西,其实不是无关,而是我们丢失了。
一起行走吧,找回那份属于我们的从容和幸福感。
另祝,周末快乐:)
嘉年华中的高山老师
文字出自2018年劲草生物多样性嘉年华北京站讲座,有删节
编辑:梗种熏、一山、阿飞
我今天谈的话题有点虚,就是谈哲学,荒野哲学。
我没有做很多公益,也没有直接从事保护,但是我做了很多促进大家对荒野审美欣赏的事。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分享我十年来追寻荒野哲学的心路历程。
我为什么痴迷于荒野?这种痴迷不是以前就有的,而是在一些特殊的机缘和接触后,才生长出来。我把狂热的爱,这种力量投入到科研教学,还有闲暇生活之中。
我的学术经历
先分享一下我荒野学术的历程,事实上我对荒野怀有极大的热情或者一种痴迷,一种宗教般的痴迷,但是“宗教般”不是借助任何上帝的力量,而是一种美的力量。
使我对荒野哲学产生浓厚兴趣的并不是来自实践,而是一本书,邓普顿奖的获得者罗尔斯顿写的《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中文了。
《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罗尔斯顿著
此书给予了我极大的好奇,以至于在看完后马上决定我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方向就是环境哲学。
这本书到底为什么会引起了极大的好奇呢?因为这本书介绍了一种观点:所有自然的,尤其是野生自然的动物、有机物、物种,生态系统都是有内在价值的,因此我们有义务去保护。
当时为什么特别好奇?因为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从小就接触自然,欣赏着它的美,例如田地间万物生长时,那种生命的旺盛,从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丽,但这种审美给我的愉悦与食物或自然中的玩具无异。
所以说那个时候的审美根本不是真正的审美,那本书让我对自然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也是促使我去美国继续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
图片来自搜狐
我去的大学叫北德州大学,这所大学拥有一个全世界排名很靠前的环境哲学研究项目,2015年,我开始在这里读博士学位。
但是去了以后我有点失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有各种各样的景点,历史名胜古迹等等,为我提供了丰富的闲暇生活。
但是来了德州,身边似乎没有任何景点,我就开始担心自己的闲暇,是不是只能在学习中度过了。
当时也不知道如何利用互联网找到美国人常去的“景点”,所以在那里有好几年,我基本上都是在室内学习,读了很多理论,但只限于理性思考,在情感上并没有很多共鸣,无法深刻体会为什么荒野作为物的存在能衍生出那么多的理论流派。
审美和面包,哪个在先?
但是一个特殊的机缘让我开始对理论充满了极大的兴趣,那就是Ricardo Rozzi教授在智利举办的田野哲学课堂。Ricardo当时在我们系教生态哲学。那么他发起的田野哲学到底是什么呢?
Ricardo Rozzi,眼熟?眼熟就对了,在南极种“森林”的就是他。
图片来自www.bidinnovacion.org
他在智利的威廉姆斯港建立了奥莫拉民族植物园,这是一片受现代文明影响比较小的原生态区域,以前有土著的居民住在那里,但现在已经全部迁出去。这个植物园,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的一个纯粹原生态的荒原。
他发起的田野哲学课堂是我们哲学系学生的必修课。上课的方式就是把学哲学的,学艺术的,学音乐的,学美术的全部带到这片荒野之中。
那里面只有少量的步道,很多路都是丛林野径,要翻过好几座大山,经过许多原生态的湖泊,最后才能达到最高峰。晚上,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的人在原生态的河流边集体露营,头顶星空入睡。
图片来自New Scientist
这看起来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课程活动,只是在原生态的自然中,任由不同专业背景的人相互接触,但很多人的内心都因为这种素朴的简单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门课程强调的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它强调这样一种理念:仅有科学家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本,还要有哲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和艺术家,大家一起带着不同的视角走进丛林,展开各自的研究,并且将研究的成果转化成公众的语言,通过系列的田野实践,最终汇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Science Alone Won’t Save the Earth. People Have to Do That.
图片来自www.nytimes.com
这个项目已经有十几年了,非常成功,我也触动很深。回到美国之后我立刻决定我的博士论文题目就叫“自然审美作为环境伦理的基础:中西比较研究”。
其实,我在导师的课上曾经写小论文批判过我导师哈国罗夫的观点。因为他认为环境审美是环境伦理的基础。 当时的我批判什么呢,我说人最需要的是面包,生存先解决了然后再谈审美。
但是现在,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我的理念)已经完全反过来了。我认为人需要先有审美,然后再谈面包。
理解荒野需要文化的交流
作为学术的探讨,我也组织了很多论坛,主要是关于不同文化如何认识荒野,在不同的文化中荒野有什么样的地位。
这个是我组织的“荒野与内在价值”的工作坊,这也是中国首次在学术会议上以荒野的内在价值为主题来展开探讨的工作坊。我邀请了来自智利、日本、德国和美国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我组织的工作坊
在这里我只分享一个小细节给大家,参加工作坊的日本学者的故事让我很惊讶。
日本在一九三一年已经出台了《国立公园法》,开始建立国家公园,但是她说活到26岁也没有听说过国家公园这几个字。
这是为什么?因为国家公园建立之后没有和高校与中小学校建立联系,没有向公众辐射,去建立一些自然教育的平台,这是重要的原因。
云仙天草国立公园,日本最早建立的国家公园之一。图片来自wiki
另外说一说我在美国读博士期间的闲暇生活,我组织了“自然之友俱乐部”,但是和我们这个非营利组织自然之友不一样,我这个俱乐部就是把身边的朋友、各个国家的人都叫在一起,周末的时候去探索周围的荒野。那个时候没有什么自然教育,说来惭愧,我自己也比较欠缺动植物的博物知识。
但是我对荒野的热爱很强烈,那个时候我们就很简单,不认动物,只是让大家在荒野的小路上行走。
图片来自网络
我在自然保护区组织了很多这样的活动。在美国,自然保护区的荒野是比较原生态的,它就在我们身边,我开车大概5分钟就到了。
城市和荒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你随时都可以去,所以这就成了我日常的闲暇活动:和一帮人,一帮朋友到荒野之中去度过。
为什么想建立这个俱乐部?
这是由巨大的文化震撼所推动的。到美国读博士时,我发现我们中国人相聚的方式一般都是吃火锅或者大家分享食物,我觉得这样的一种聚会方式也很好,这反映了我们中国的农耕文明,通过分享食物,谈论食物,在餐桌上通过一定的礼仪来建立情感的链接。
但是我就想,我能不能改变一下这种互动的方式呢?生活应该需要更大的空间和更大的舞台,而这样的舞台最终是在荒野中的小路上找到的。
来到苏州大学后,我依然延续这样的方式。但是苏州的荒野比较难找。独墅湖,我每天行走,独墅湖虽然也很美,但是它和荒原之中的自然,给人心灵上的触动是不一样的。
在荒原之中你感觉到一种精气感,一种力量的源泉时时刻刻渗入你的心灵。
苏州的环境打断了我长期以来的线下活动,所以我就开始做儿童哲学。把孩子们带入周围的荒野,这是我们独墅湖的一个地方,两年下来带了不少孩子,我们每两周聚一次,做一些简单的自然观察。
我每次给小孩讲解自然的时候,小孩讨论的氛围比我们大学生还要好,特别热烈。
老师带领儿童走进荒野
离审美还缺一步
关于荒野哲学的研究在国外是非常发达的,至少有六七十年的历史,并且出版了大量的关于荒野哲学的著作。
J. Baird Callicott and Michael P. Nelson合写的荒野研究必读书目The GreatNew Wilderness Debate
而我们中国对荒野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但是荒野作为一种哲学性研究,还是非常少的,因为大家很多人认为荒野没有意义的。
但是我觉得现在中国,尤其是这个实践已经兴起来了,而且非常热烈,这两天听讲座,我感受到了大家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巨大的热情,尤其是大家在周末时间还到这里来,都说明我们民间的热情已经充分掀起来了。
但是理论上还是非常欠缺的,但是我觉得实践上已经给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舞台,比如说我们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国家公园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护原生态的荒野。
国家公园管理局刚刚开始建立,2018年4月10日才进行了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揭牌仪式,民众对国家公园很难一开始就生起一种尊严感,或者说拥有一种很大的热情。
国家公园管理局揭牌仪式,图片来源见水印
但国家公园在美国民众中掀起的热情是巨大的,而且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尊严感。所以荒野事实上是一种文化的概念。如果脱离文化去研究荒野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为什么它是文化的概念。
荒野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文化创造了荒野,美国在建国之初想找到一种文化自信的根源,比如说美国刚刚建成的时候很多地方不如欧洲文化,怎么在一个新创立的国家找到一个民族立足的根本、自豪与荣耀感呢?
文化虽不够丰富,但是美国有荒野,最后在荒原中找到了民族的自信根本。
另外这也是国家历史文化记忆的载体,是美国在征服荒原的过程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在美国如果把荒野都没有了,那么他们民族的根就没有了。就像中国如果古建筑都弄没的话,都是现代化高楼大厦,我们民族记忆的载体也就没有了。
最后荒野文化是工业文明,带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反思,尤其是美国在短短的时间建立了城市文明,大家都觉得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很丰富的,后来发现并没有幸福,这才意识到荒野保护的一个重要性。
另外荒野的概念是什么?实际上《美国荒野法案》有一个定义的,第一个定义是由自然力控制的,人类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的。第二个有独立的原始的游憩机会,这个游憩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说的消遣。
比如说大家一起聚餐、去卡拉OK,是消遣,但是游憩和消遣不同,游憩可以让人的身心、精神都得到一种提升,这种提升是在荒野之中完成的。
这个游憩相当于远足在荒野之中,或者骑马,划小木船,露营,像这些活动美国组织了很多,比如组织大家在月光之下大家聚在一起玩成语接龙,在荒野之中的幸福和城市之中是非常不一样的。
荒野地区的释义(图片来源:http://www.tntrv.com)
为什么要保护荒野
要荒野保护,我们需要一种理论,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呢?我们没有它可以活的好好的,这时就需要一种理论的出现。
生物学家利奥波德认为荒野是未改变的自然模式,可以作为一个健康土地的范本,我们通过荒野可以衡量我们文明走得多远,我们对自然的改进有多远。
历史学家说荒野提供了一个机会——了解那些曾经占据这个星球的多数人对自己及其世界的看法和机会。另外还有社会学家认为,荒野提出了精神自由,为自由的人类精神留下了位置。
而心理学家认为,荒野经历具有一种使文明造成的过度复杂的生活简单化并缓慢下来的能力。
我举个例子,美国有一个心理学家曾经在几十年前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实验。他把很多精神病人全都带到荒野之中让他们做一个非常简单的活动,就是大家背着很重的包在荒野之中爬山、行走。
这个活动结束之后,至少一半的精神病人恢复了健康,其中一个精神病人在活动结束后痛哭流涕,称这是我一生做的最好的,最棒的事情,所以说荒野对人的精神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荒野中行走 图片来自:cederbergridge.co.za
哲学走进荒野
卢梭大家都知道。卢梭并没有特意地关注荒野,而是关注文明。在卢梭那里,荒野首先代表人性中非常美好的,一种非常自由的状态,荒野的人不会为了权利,不会为了功利去以身体或尊严为代价做一些事情。
另外还有道德,就是纯天然的道德,就是怜悯心。卢梭在一个“孤独浪子的遐思”中有一些段落比较触动我。他说“我努力地想让这一代人来理解我,但是发现不太可能,然后我寄托于下一代,但是发现下一代人依然无法理解我”那怎么办?很多人可能会抑郁或者自杀,但是他没有,他在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寄托。
卢梭晚年还专门写了植物学的专著,由此他找到了一种存在感,一种幸福的感觉。
卢梭的肖像 via wiki
另外像浪漫主义的哲学家事实上对荒野的保护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说,在19世纪的20年代和30年代,对自然历史的研究开始流行起来,妇女和她们的丈夫一起参加当地科学与宗教的学员讲座。
对植物、地质和矿物的学习加深了她们对自然的欣赏,对植物、动物、乡村和野外价值意识的增长,加上改善城市环境的需求,推动了中产阶级妇女去从事积极的环保运动,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
哲学理性主义学派同样发现了荒野的价值,并通过科学的角度来发掘荒野的内在美。
比如荒野中捕食与被捕食,大家都觉得按照人类的标准是非常残忍的。但这个学派通过科学来阐释,认为正是因为有了捕食和被捕食才有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这也是美。这是一个基本论断。
这只豹猎杀了一头牛作为晚餐。
还有一个论断呢,一个东西不管我喜不喜欢它,我可能特别讨厌它,但如果它有价值,我就有义务来保护它。这是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强调的。但是这种观点在中国文化很难接受。
比如学生会问我老师我即使承认了荒野的价值,但是我为什么一定要保护它?这里面就有一个文化上的差异。所以我们中国建立理论还不能依靠这种,因为如果按照这种理论的话,即使我承认了,大家还是没有激情来保护。
所以我们必须从中国文化出发,来建立我们中国的荒野哲学学派。
荒野之美,有无可名状的幸福感
关于哲学走进荒野,我非常想提的还有艾默生、桫椤和缪尔,尤其是缪尔。缪尔是美国国家公园一个推动者。
约翰·缪尔,最伟大的环境保护者之一。图片来自网络
缪尔就是一个非常热爱荒原的人,有一个传记描述他,说他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热爱者,尤其是荒原热爱者,他一生唯一的目的是把大家带来荒原之中来欣赏自然的美,对美国的生态保护起到了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美国塞拉俱乐部的创始人。
他从苏格兰移民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家知道威斯康星被称为荒野之州。我在威斯康星大概待了将近一年,周围的荒野基本走遍了,在那个荒原中的体验,就好像有一种能量进入你浑身每一个毛孔,直击心灵的最深处。
而且这种情感是和人交往之中那个情感都不一样,这种东西一直给你持续的激情,但是这个到底是什么,我自己也好奇。这不是宗教的那种惊奇感,所以我下一步要写的著作就是荒野的惊奇感到底是什么。
缪尔的著作《夏季走过山间》,抒写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图源:京东
最后我想介绍下我创立的环境人文研究中心,关于我介绍所有的东西都涉及了。它是一种学术闲暇,就是我大概每两周都会邀请一些世界各地的学者聚焦荒原,聚焦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哲学,还有从保护实践,从社会学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下我们的公众号:环境人文在线研究中心,很多在线学术活动和公众讲座都会在这个平台发布。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非常感谢,我期待我们中国能够集合各方面的力量,从政府到民间,再到哲学,再到美学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我们野生动物保护还有荒野保护大业,谢谢大家!
- END -
.........关于荒野之美,你还可以读.........
更多:
金猫 | 云豹 | 老虎 | 豹猫 | 宠物豹猫 | 黄喉貂 | 香鼬 | 猛禽 | 毒蛇 | 救助 | 北京华北豹 | 荒野 | 西双版纳 | 山西马坊 | 新龙 | 猫盟 | 长耳鸮 | 刺猬 | 长耳鸮 | 狍子 | 鬣羚 | 带豹回家 | 豹吃人吗 | 乔治·夏勒 | 个体识别 | 寻豹启事 |猫盟周边 |
长按二维码关注猫盟,并且给我们标星哦!
荒野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