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 | 班级QQ群、家长订阅号……学校该怎样利用好新媒体?
导语
基于移动互联时代学校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校长金一民带领其教师团队,在诸多专家学者的指导下,从课程设置创新、教学结构变革、学习空间重组、师生主体参与等维度,深入开展了基于全息学习云平台的“小学全息学习的范型建构和实践推进”研究。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息学习:改变学习的面貌》一书即这一研究的核心成果。
本文表达了教育应该拓展空间的思想。在“互联网 +”时代,学校应利用好新媒体工具,使学生在有意思的社区学习中不断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线上、线下融通
时代的发展让我们必须适应学习方式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单一、有限,课堂上通过思维碰撞、言语交流虽能带给孩子灵动的知识学习,但是,随着下课铃声的敲响,学习就暂时停止了,课堂上的疑惑、课下的灵感闪现、课外知识的储备都难以得到有效的回应、处理。因此,我们要更多地运用混合学习法,结合与融通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学习,让游戏与游戏化学习的界限变得模糊。学习和玩不再有界限,它们同时存在。
在线课堂能成为教学的好帮手,运用微信等平台,可以让更多学生以更灵活的方式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我校在微信平台上推出“AT 微课堂”,将学习过程分解,并通过视频的方式形象地展现出来。“AT 微课堂”包含5~15 分钟的精华学习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专注地学习相应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AT 英语课堂
最先尝试这种方式的是英语组的王雪娟老师,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开办了一个“@ 英语自然拼读”的微信订阅号,第一期节目“单词中的绵羊音”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所有老师、家长和学生的热捧,在微信朋友圈中被频频转发。平时很普通的拼读与有趣的动画视频相结合,加上王老师标准发音的示范,真是让人看了还想看,读了还想读。下课后,学生只要能拿到手机打开微信,就能学习拼读,他们还会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甚至会带着长辈一起进行快乐的学习。
趁热打铁,王老师接着又做了一个小学英语一年级的同步课堂,把学校每节课的内容做成 5 分钟左右的短视频,每天晚饭后推送至订阅号中。这样,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一种语言只有通过反复的说才能很好地掌握。除了学校每周三节英语课,学生平时很少有练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家长们可以根据视频中的内容和孩子多多交流,让他们练习口语,这样他们就能时时刻刻感受英语学习的氛围,随时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
紧接着,很多学科的老师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因为,在全息学习的理念下,我们都希望让学生的学习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 40 分钟,我们需要把学习的时间不断“拖延”,让学生想学随时就能学,学了还想学。
“韵之声”广播
“韵之声”广播是语文老师徐韵春的微信课堂。她的第一期节目录播了由自己朗诵的《勇气》。平时只有在课堂上才能欣赏到的教师朗诵,现在都能反复听了,学生感觉很有意思。徐老师借着文章的中心——勇气,向学生发出诚挚的邀请:“想不想自己也来录制一段,过过‘主播’瘾,让自己的声音、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也能陪伴着小伙伴们?”于是,学生分别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文章:二(2)班的钱可言朗诵了《胡萝卜先生的胡子》,五(2)班的陆盈州很喜欢《风的声音》,三(2)班的朱弘嘉推荐了《爱花的牛》,四(3)班的朱李涵阐释了经典故事《犟龟》,二(1)班的张马莉和大家一起欣赏了《当一次小尾巴》。还有的学生更愿意挑战自我,带来了自己创作的文章:一(3)班李沈易小朋友的原创小散文《我爱春夏秋冬》,让人随着儿童的视角感受四季的变迁;六(8)班的秦誉庭创作的《常熟之美》,让大家在她的思路中、在她的声音中品味家乡带给自己的点点滴滴。这个平台成为大家朗诵文章、感受意境、感受情感的好“课堂”。接下来,徐老师通过平台开始邀请家长也来发发好声音,邀请身边爱朗诵的人都来参与,大家一起发声、一起提升。
数学“智趣园”
数学“智趣园”是数学组钱玉珠老师开设的趣味数学题在线课堂。原本在课堂上可能听得一知半解的内容,利用无时不在的微信平台,学生可以反复研究,与人探讨,直至掌握,学会举一反三。钱老师选取了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制作成系列小讲座,比如“分类数图形”系列,带领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感受数学之美。学生都非常喜欢这种形式,一期一期的趣味数学题拓展了他们的思路,让他们爱上思考、爱上数学。
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学校教育不能再局限在几十个平方米的教室空间里,我们要打破时空限制,将各种资源吸引过来,为学生学习服务,当我们感觉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时,我们的全息学习时代就真正来临了。
老师、家长一体
互联网的到来,让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各类知识更易获取,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受更为方便、高效和高质量的教育。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也更加便捷,其理念的交换迅速、直接,解决了很多因为沟通不畅带来的问题。老师和家长一体,也让学生在生活中更自然、更轻松地开展学习。家校共同为学生构筑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班级 QQ 群
夏露老师巧借班级 QQ 群,将班主任工作化繁为简,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多正能量。平时,她会留意 QQ 家长群的聊天,还会通过平日和家长的接触,去发现一些和学校理念相接近、非常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然后加以引导,鼓励他们在家长中多传递正能量。
新学期里,夏老师所带班级要参加全市整班性写字比赛,写字老师季老师每天中午过来指导。刚开始听到经验丰富的季老师来教写字,家长们是很欢迎的。但时间久了,随着写字作业量的增加,家长们就开始在群里抱怨。看到这些,夏老师心里很理解家长,但是练字不花时间确实也练不好。于是,她私下发微信了解了家长群群主的意见。群主的想法是:“苦是苦一点,但练字必须经历这个过程。”夏老师鼓励这位家长:“其实我挺理解你们家长的,但季老师教写字这个机会真的难得,群里太需要你这种正能量的声音了。”于是,这位家长在群里发了这样一段话:“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最像它。练字炼人,我们家小金正好借这个练字的机会改掉一些身上的坏毛病。”群主这么一说,家长们的聊天就充满了正能量。有的说:“写一手好字受用一辈子。”有的说:“平时想报写字班都报不上,现在能系统学习,机会真难得。”夏老师趁热打铁:“练好字很重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我平时会早点布置作业,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们。”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写字课,夏老师坚持在群里直播季老师写字课的内容,家长们看了,纷纷在群里留言:“没想到季老师的写字课这么生动有趣!”“小时候要是遇到季老师就好了。”……有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练字这件事开展得很顺利。
家长订阅号
除了大力倡导纸质阅读之外,我们也不可能回避学生通过网络随时进行信息共享、资源获得、话题交流。二年级小易同学的妈妈就申请了一个“读吧”微信订阅号,发布亲子阅读的录音和文字内容,和大家一起读绘本、聊名画、读音乐。热爱读书的家庭,一起慢慢地走在了阅读之路上。
订阅号推出了“小古文专题阅读”专辑。小古文语言生动凝练,节奏分明,最适于诵读。因此,每期的“一起读小古文”,主要从“诵读”“品味”“浅析”三个方面进行尝试。小易先进行小古文的诵读,从初读,到理解后的朗读,再到最后的背诵,层层推进。在诵读中,小易的妈妈适当穿插点拨,通过对关键词的意义解释,帮助大家理解全文。至今,“一起读小古文”已推出了《道边李苦》《夸父逐日》《春》《宋濂嗜学》《曹冲称象》《郑人买履》《日时》等 20 多期。
此外,“读吧”订阅号还做了“主题阅读”的专辑,其中有诗词的赏析,有主题的阅读,注重跨界融通。比如,在“著名的狐狸们”这一期中,通过亲子对话,把和狐狸有关的故事,如寓言《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狐狸和葡萄》《狐狸打猎人》等故事,包括整本书《列那狐的故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小狐狸买手套》《小狐狸阿权》《狐狸的窗户》《小王子》等推荐给大家,最后以高洪波有趣的儿童诗《我喜欢你,狐狸》结尾,很快就燃起了听众们阅读的欲望。另外,“边塞诗”“春天的诗”“李白诗中的月亮”等,都用了“群文阅读”的概念来赏析名诗。“立冬说冬”从汉字“冬”说到古诗文《问刘十九》,“九九消寒图”从《九九歌》聊到冬天的节气,每个孩子在冬天都画完了一张“九九消寒图”。每次订阅号发布的新内容,小易的语文老师都会转发在班级群中,并运用到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她在班级也开展了各类有趣的语文阅读活动,家校一体,丰富了孩子的语文生活。
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离不开平日的知识积累。书籍是智慧的源泉,家长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在现代社会,读书已成为学习型家庭最好的生活方式。为了让孩子拥有更美好的明天,我校将读书活动引向家庭,在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开展评选“书香家庭”的活动,充分发挥家庭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平台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这个活动很多家庭都积极参与评选,从这些家庭的评选材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家庭作为一个小型图书室,作为一个书香萦绕的温馨场所,对学生成长的有利引导。
读书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在,利用零碎的时间,与家人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共同探讨阅读的收获,往往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学习储备。“书香家庭”读书活动,正在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时刻开展的成长活动。
文章节选自《全息学习:改变学习的面貌》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2月出版。微信编辑时文章略有改动。
《全息学习:改变学习的面貌》
金一民 等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2月出版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进入“微商城”购买图书!
内容简介:何谓“全息学习”?借助金一民校长与其团队的梳理,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全面”的学习。全息学习让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学习的资源。二是“全体”的学习。学习是人的生命内涵的充实与扩展。三是“全局”的学习。全息学习包含指向结构性、整体性的学习,指向生命整体发展的学习。本书全面反映了学校开展全息学习探索与实践研究的整体过程。全书结构清晰,语言朴实,观点新颖,辅以大量视频案例介绍,实践指导性强,对各地中小学校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往期文章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点击“阅读原文”去微商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