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来不是孩子吵,是我们忘了教“什么是安静”

2017-03-16 花时间 慢成长

我是花时间,香港资深编辑·童书译者·心理咨询师 

个人微信:baby_hours


最近,果果在早教课上接触的一个主题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早教班的音乐课是以4周为一个周期,更换一种音乐类型,同时也更换主题。听到老师通知“下周开始是古典音乐”时,我就很好奇课要怎么上。


2岁左右的小家伙正是每天精力充沛、活蹦乱跳的时候,以前学习过的主题,从猫王、Michael Jackson、Beatles到Disco、拉丁音乐等,都是节奏感强、比较欢快的音乐风格,很适合孩子们唱唱跳跳。甚至有时候一节课下来,连大人都跟着跳得大汗淋漓。


但古典音乐要“玩儿起来”可不那么容易。老师会怎么教?孩子们又如何学呢?而我最关心的是,两岁多的果果能听得懂吗?




到了下一周上课时,我惊喜地发现,古典音乐的主题比预想中有意思得多。老师会根据节选音乐的声音强弱、节奏的变化,带着孩子们做动作和游戏,从中体会“大声”和“小声”的区别。


例如,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大家在教室中绕圈走,起初音乐的节奏很慢,大家就慢慢走,后面节奏越来越快,所有人都跑起来。不止如此,不同乐器在曲子里展现不同的音色,大家也要用肢体演绎出来——如果是木琴响起,脚步就要轻盈点地,如果是鼓声响起,就一边走边跺脚。


虽然我玩儿得不亦乐乎,第一次接触这个主题的果果却非常“不给面子”。面对老师温柔的轻声细语,她非但不愿坐下来,还会闹别扭。中间有两次还演变为大声哭闹,影响了上课,被我带出来教室“冷静一分钟”。



下课后老师对我说:“第一次上这个主题的孩子都会有些不适应,因为强调“静”的时候比较多,还有许多对比,孩子理解需要点时间,多上几次就好了。”事实证明真是如此。第二次课上,果果的表现就发生了巨大转变,不仅全程都开开心心的,没有小别扭,还能跟着老师从头到尾完成每一个环节。


只不过是两堂音乐课,就让一个闹腾腾的小孩儿变得安静、注意力集中?!一定是我漏掉了什么。反省之后,我发现自己竟然一直忘了做一件重要的事——教会孩子“什么是安静”!



别怪孩子吵,你教过“什么是安静”吗?


可能很多家长和我一样,一方面为孩子成长到满地乱跑、流利说话而高兴,另一方面也时不时觉得小孩子真是很吵。


拿果果来说,高兴的时候可能忽然引吭高歌,看着孩子自信满满的小脸,家人总少不了鼓励一下,孩子对“大声唱”就留下了积极印象,有时会不分场合。孩子也很容易被环境影响,如果我和老公在说话,果果想插嘴,就会努力大声喊,想要压过我们的声音。


每当遇到类似状况,我们成人最常说的就是:“别吵了!”“别喊了!”“小点声!”“安静点!”或者,干脆拿个玩具给孩子转移注意力。我们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教孩子懂得什么是“大声”,什么是“小声”,什么是“吵闹”,什么是“安静”。


对三岁内的孩子来说,这些概念实在太抽象了,如果大人从来没有解释清楚,要自然而然学会是很难的。孩子就只能在爸爸妈妈一次次的责备,和做错事的愧疚恐慌中摸索,这个过程效率低又不开心,还可能造成心理伤害。



吵闹和安静,抽象的概念怎么教?


如果我们能将“大小声音”、“吵闹和安静”这样的概念教会孩子,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我,启发孩子感受周围环境的能力,还能免去生活中一些亲子互动时的摩擦,促进亲子关系,对于即将上幼儿园、进入集体生活的小朋友来说,还有助于孩子培养纪律性


不过,要怎么让孩子理解抽象概念呢?从孩子多大开始就可以教了呢?我结合早教课体验和教果果的亲身经验,总结了以下技巧给大家。


1、唱首歌吧


从孩子1岁~1岁半左右,就渐渐开始教“大声”和“小声”这样的概念了,大家要根据孩子发育程度(主要是语言理解能力)来决定启蒙时间。


现在很多人家里有早教机或者音乐书,通常都是可以调节音量的,我们可以分别用大声和小声来播放。譬如第一首歌用大一些的音量播放,和孩子重复提示说“音乐很大声,我们大声唱”,也用比较大的声音打节拍唱歌;下一首歌可以调小音量(一定要明显),和孩子重复提示说“音乐很小声,我们小声唱”,然后带着孩子轻声唱歌。


就算没有任何播放器辅助,我们也可以调节嗓音音量,唱歌给孩子听。甚至同一首歌中,也可以分成大小声。跟着字符唱唱试试吧!红色大声,灰色小声哦。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一直没有耳朵,一直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把熟悉的儿歌变幻音量和节奏来唱,还会让孩子觉得格外有意思呢。



2、做游戏吧


早教班有很多游戏,让孩子用肢体互动来感受声音变化,我觉是非常好的主意。孩子1岁半~2岁前后就可以做了,同样需要爸爸妈妈观察孩子的发育程度决定。


  • 打节拍

可以给孩子一个小鼓,用两只手拍。对孩子说“我们大声拍”,就一起用手掌大声拍鼓,过15-30秒,对孩子说“我们小声拍”,换成只伸出两手的食指,用食指拍鼓,手上的力度自然变小,声音也变小。


  • 绕圈走

如前文提到的,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我们也走得快,或者慢。根据乐器的音色和鼓点,我们的脚步可以或轻或重。


  • 回声响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着,假装站在山谷中,一个扮成原声,一个扮成回声。先让宝宝扮成“原声”,对着妈妈喊“yo~ho~”,妈妈也回复“yo~ho~”,但声音要小一些,像回声一样。这样进行几遍,两个人可以交换角色。



3、学手势吧


手势语言在国外是比较流行的启蒙方法。在孩子会用语言流利表达意思前,可以教会孩子一些手势语言,方便交流。乍一听挺高深,其实大家的宝宝也都会,譬如孩子挥手表示“你好”,离别时用飞吻表示“再见”等,这都是手势语言。


手势语言从孩子1岁前就可以开始学了。果果是在大约10个月时,熟练掌握用手势表示你好、再见、吻别、抱抱等讯息,以及十个阿拉伯数字了。


孩子学会“安静”的手势很实用。例如1岁半后,果果从早教班的跳舞环节学会了将食指放在嘴唇上,表示禁声的“嘘”,所以,当她在公共场所大声时,我就会做出这个手势,问她:“还记得吗?安静要shshshhhh~~”果果就会停下来跟着我做手势,也开始“shshshhh~”刚才的吵闹就一扫而光了。



等孩子大些,还可以教孩子“停止”的手势,并和孩子约好,如果调皮捣蛋过了界限,就做出这个手势,示意停止。如果看到信号再不停止,爸爸妈妈会采取升级措施哦。这种方法的引入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4、读绘本吧


作为一只超级书虫,我自然三句话不离本行:)。绘本永远是我们陪伴孩子最好的、必备的工具。在教孩子“什么是安静”时,我欣喜发现了这套非常有意思的《好安静的书》和《好大声的书》。


两本书的内容完全相反,一本书在尽力阐释什么是“好安静”,另一本书在解释什么是“好大声”,两本书放在一起读,让孩子对反义词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这套书来自美国,读过一遍就发现作者非常用心。每本书都包含30个生动的例子,有30种安静,有30种大声。本来很难向孩子解释的抽象概念,有了场景,一下子变得浅显易懂了。譬如,什么是安静?



安静还是果冻掉在地上的那种安静;怕把鸟儿吓跑的那种安静。



孤孤单单等着被接回家的那种安静;在水底下游泳的那种安静。



而且举的例子都是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趣事,特别富有童真。例如:


安静是……

想一个为什么在墙上乱画的理由的那种安静;玩躲猫猫的那种安静。



大声是……

电影院里剥糖果纸,好大声;在图书馆里弹珠掉了一地,好大声。



打碎玻璃闯祸了,好大声;舞台剧意外跑出场,好大声。



细读下来,书中对“安静”和“大声”的讲解,又不仅仅是在说音量,更多的是场合,而且还与孩子的心情相关,有着对情绪和心境的体会。例如:


安静是……

把玩具熊藏起来的那种安静;睡前亲一下的那种安静。



第一眼看到自己新发型的那种安静;怕吵醒妹妹的那种安静。



大声是……

妈妈生气不说话,好大声;全都垮下来,好大声。



书里面还暗含着其他线索。每本书中的内容,看似没什么关联,但其实都是从一只小兔子起床开始讲起,以他睡觉休息作为结束,所以每本书其实都可以看做是小兔子这一天的起居生活。



这两本书还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这周五晚上我给大家做一个线上微课,和大家再细聊一下这套书吧。具体活动时间和停课方式,可以加我的个人微信。


如果你还有更多教孩子“安静”的好点子,或者亲子游戏和互动的方法,欢迎文末留言,和慢成长的诸多小伙伴儿一起分享。绘本专题请在下拉菜单“更多互动——花时间读”中查看。我是慢成长的花时间,很高兴与你在这里相遇。

本文作者:花时间。微信公众号“慢成长”manchengzhang123创始人。

海归硕士,原香港著名传媒资深记者,童书译者,四语妈妈。坚持良心做公众号,用优质原创传播科学育儿知识、推广儿童阅读及公益。相信做妈妈就是要陪伴孩子一起慢慢成长,希望能与有共同价值观的你成为朋友。个人微信baby_hours。

阅读更多绘本精读好文:

四语妈妈的绘本单,孩子0-5英文启蒙读什么都在这里!

家长英语不好怎么启蒙?要解决就这么简单!

嘘!千万别告诉孩子“天空是蓝色的”

买来的绘本孩子不爱看,怎么办?

孩子被嘲笑、被欺负了,怎么办

这只兔子红遍全球60多年,教会我们最珍贵的育儿理念,她的作者却悄无声息地走了…

我这样给孩子讲24节气,原来传统文化竟这么美!

现在关注“慢成长”,回复关键字,可以阅读300+篇原创育儿好文哦:

【选书】这5种书最好玩的书,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荐

【选书】如何选、怎么读?育儿达人的亲子共读秘籍:用童书为孩子打造一个幻想王国

【荐书】如何与孩子一起读绘本?0-3分年龄绘本推荐+阅读重点

【培养】你还在吝啬陪孩子读一本书的时间吗?我的小书虫养成记

【国外】日本儿童绘本和妈妈书籍介绍,看看有哪些好物!

【鼻塞】孩子鼻塞=感冒?别让误解耽误大事儿!

【咳嗽】美国《父母》杂志儿科专家详解没完没了的咳嗽

【分离】孩子有分离焦虑?别怕!

【陌生】你好哦,陌生人!如何处理宝宝的陌生人焦虑?

【安全】孩子要的安全感,你真的给了吗?

【鼓励】“你真棒!”、“好聪明!”你还在用错误的方式夸孩子吗?

【焦虑】孩子急躁、焦虑、爱哭闹?最重要的原因竟然是这个!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300+篇原创好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