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圣依不被儿子待见的雷区,我们每天也在踩啊……

吉吉 慢成长 2020-08-20

 

最新一期《妈妈是超人》里,黄圣依因为想要处理好和儿子安迪的关系,带儿子去做了一个沙盘游戏,通过这个游戏,专家可以推断孩子无法表达的潜意识,以及和父母的关系。

 

专家说,安迪在众多玩具道具里,选择了武器装备,又在沙盘周围建立起围墙,表明他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防御性很重。


 

而当黄圣依想要帮助安迪在沙漠中开凿出一条“水路”,安迪不久就选择填满了这条“水路”,专家解读说,这是安迪在向妈妈“告白”,他还是渴望亲近的。




专家问黄圣依:“是不是很少陪伴孩子。”黄圣依答,是,尤其是1-3岁,没有怎么在孩子身边。

 

关于黄圣依母子的疏离、以及她对儿子的不了解,咱们之前已经写过了黄圣依又㕛叒叕让儿子尴尬了……,孩子童年时缺失陪伴,是影响安全依恋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但这位沙盘专家跟着还抛出了一个好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为什么安迪明明内心渴望与妈妈亲近、却经常故意抵抗、不愿意配合——

 

“你和安迪说话时,是不是有比较多命令的口吻?”

 

确实,短短几集节目里,黄圣依和儿子说话都显得很“生硬”,比如叫儿子出门,她会说:


“快点穿好衣服外面很冷。”



和儿子拍大头贴安迪不肯,她拉着儿子胳膊说:“快点快点到你了!”



基本模式就是:发出指令、请孩子执行。虽然语气并不严厉,但却是居高临下的身份,大人是权威小孩子要服从的关系,没有给安迪任何的空间去选择、去做决定,难怪安迪不愿意配合了。



其实黄圣依踩的这个“沟通”雷区,在日常我们与孩子的互动中,是很常见的。

 

拿我们家来说吧,在所有的家庭成员中,我公公是最“宠”小叶子的,通常小叶子和爷爷出门,想要个零食、玩具啥的,爷爷都会忍不住买买买。

 

可爷爷又会很挫败,和我们抱怨,“咱们家我对小叶子最好了,基本要啥给啥,不像你们说不买就不买,但她怎么好像最不待见我呢?



其实问题就出在“说话”上。

 

爷爷通常是这么和小叶子互动的:

 

摆好碗筷,“小叶子,饭好了,过来吃饭了!”

 

要关电视了,“小叶子,不能看了,我关电视了!”

 

小叶子在地上玩,爷爷坐在沙发上,“玩啥呢?跟我说说!”

 

估计小叶子的反应你也能猜到,她通常会选择——无视、没反应、假装没听到。如果爷爷语气稍微凶点,小叶子就会用哭闹、瞪眼或是说“不”的方式反击。

 

一来二去,爷爷觉得很委屈,好像自己在孙女心中没啥地位啊,尤其是和我们一对比……


 


其实我家爷爷真的是无意识的,他肯定希望孩子和自己亲啊,但事与愿违的原因,在于一层微妙的认知: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孩子的“关系”。

 

要打开孩子的内心、请孩子配合指令,不是简单粗暴地“说说说”、发号施令就好了,而是我们内心有没有真正想要去尊重孩子、平等地对话。

 

就像对待大人一样。



有阵子我写稿,老公喊我吃饭时好像我总是“听不见”,其实除了着急多写点,还有个重要原因是,他说话语气不够好,类似这种,“吃——饭——了!!!!”让我有种被催促命令着、内心很堵的感觉,所以更不想配合。

 

老公见我没反应,就会更烦,表达更没耐心。

 

转折点出现在我们沟通之后,我说你明明是关心我,能不能慢一点、温柔一点说,他就改了方式,会走进书房轻轻摸摸我的背部,用邀请而不是命令的口吻说,“老婆,饭好了,咱先吃再写吧。”

 

我就被一种奇怪的气场吸引、乖乖地走了。



代入孩子的世界,何尝不是如此呢,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啊,你把我看作是平等的人来对待,我也愿意还以尊重和配合。

 

所以我们会在和小叶子沟通的时候,把她看作一个同样需要被尊重、地位平等的“人”,而不是啥也不懂听话就行的孩子,当这个视角转变,我们就会更愿意蹲下来和她“对话”,更愿意配合拥抱、抚摸的肢体动作,语气也不自觉地变温柔了。

 

孩子呢,不会百分百地配合,但相比命令她,合作的意愿明显更强啊!

 


要让孩子“听话配合”,还有一点特别重要:我们有没有及时地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和自主权呢?

 

“快来吃饭!”“该洗澡了!”“赶紧睡觉!”是单一的指令,要求孩子照我们说的去做,但如果长时间都只能说一不二,孩子会觉得没有什么空间,又是在命令自己了。

 

所以我会经常给孩子选择、或者启发孩子自己去思考。



比如之前写过小叶子总让我抱,我用了“A或者B、你来选择和决定”的方法,很多场合,当我想叫小叶子配合时,我都会给出至少两个选项:

 

不肯穿衣服,我会拿出两件,问她,“这件黄色的和这件蓝色的,你要穿哪件?”或者直接拉她到衣柜前,“你要选哪件?你来决定。”

 

前阵子咱慢成长开团雨衣雨鞋雨伞,包括我现在给小叶子买东西,经常会拿着图片让小叶子自己选,“你想要什么颜色?”“这两个图案你喜欢哪个?”



当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温柔地告诉孩子怎么做,随着她越来越大,我会把决策的空间一步步放大,除了希望让孩子更多的做主、给她更多的权力,还希望,通过一些“怎么”“什么”的问题,让她逐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前两天老师在幼儿园小群里发了个室外篮球活动视频,里面有个小叶子的同学,篮球被其他同学抢了,在哭。

 

相比直接告诉孩子玩具被抢了要怎么做,我问小叶子,“如果你的球被抢了,你会怎么做?”



小叶子顿了顿,“再去拿一个。”

 

“嗯,很好,还有吗?”

 

“告诉老师!”

 

“嗯嗯,还有吗?”

 

“抢回来!”

 

“嗯,你可以要求拿回属于你的东西,还可以大声严肃的告诉他,‘这是我的,请~你~还~给~我~!’”

 

小叶子笑了,一字一顿重复了我的话。如果我一开始就用“说教”或者“灌输”的方法,恐怕就不是这个结局了。

 

我及时地鼓励她,“真好,你自己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

 



大概就是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孩子配合后能够及时感谢、鼓励她帮助强化这些正向的思考与行为,所以相对来说,小叶子还比较自立、愿意尝试解决问题。

 

我在送她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也很惊讶面对同学抢玩具,她能淡定地立马抓了其他玩具塞给同学,成功地换回了自己的。

 

其实孩子在童年时,即便经历了安迪这种与妈妈近似“亲子中断”的痛苦,也仍然本能地对妈妈有着亲近、合作的渴望,所以,哪怕我们陪娃的时间再少、有很多现实的无奈,千万别再人为地关上和孩子沟通的大门——我们好好说话,孩子才会听哦



—— End ——





- 作者介绍 -


吉吉,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微博/个人公众号:吉吉pure;微信:mancz321

现在关注“慢成长”,回复关键词,一起做靠谱爹妈:

【共情】“讨厌妈妈”,当孩子说了这样伤人的话,我该怎么办?

【夫妻】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爸爸和妈妈好好说话

【哭闹】孩子哭闹时很多家长这么做,真的对吗?

【吼叫】面对孩子犯错,不发脾气有那么难吗?

【惩罚】“孩子不听话,惩罚一顿就好了?”“呵呵……”

【情绪】想要孩子情绪稳定,自己却做不到?当妈一定要试试这3个方法!

 ↓↓↓ 点击阅读原文,送你一本实用育儿秘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