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安慰孩子越哭,原来,我们都误会了“共情”……

吉吉pure 慢成长 2023-05-17

慢成长

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欢迎扫码添加我的私人微信

老公这几年跟着我“耳濡目染”,越来越懂得孩子哭时,得设身处地去“共情”,不能像以前似的,习惯性地就说“不哭不哭/这有啥的/没事儿了啊!


不过最近他很困惑,说是上周末我开课时,俩孩子玩着玩着抢起了玩具,弟弟没怎么着,姐姐哭得梨花带雨,老公瞬间想到,啊,得先共情!憋出一句——


“叶子,你是不是很生气?很难过?


结果不说还好,越说,孩子越激动!直接“借题发挥”哭了快10分钟。老公说,这共情我是哪用错了吗?怎么还越哭越厉害了……


不止是他,很多我的学员上过课,知道“共情”可以这么表达:你感觉(感觉词)……是因为(陈述客观事实)……你希望(表达需求)……”


但是呢,效果不稳定!有时候没压住场、没解决问题,就觉得挺挫败,尤其是本来希望家庭氛围可以改善,但家人一泼冷水浇过来,“我看还是吼一顿打一顿有用”,就更难受了。



随着大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学、重视教育,现在“共情”是个热词儿,但很多时候,我们却都误会了这两个字的真正意义

 

为什么“共情”了,却没能止住孩子的哭声、让孩子情绪稳定下来?

 

除了情绪要舒缓需要过程、不是立竿见影,还可能和这几个原因有关:

 

一、机械套句式,以“搞定对方”为出发点。

 

我问老公,你当时为啥要这么安慰孩子,他很老实地回答,“我想她别嚎了啊、发泄发泄差不多行了……”

 

呃,我反问他,那和你之前说,“别哭了啊,没关系的,多大点事儿”有啥区别呢?

 


共情最忌讳的,就是打着“感同身受”的幌子,实际却是为了控制孩子听自己的一旦“动机”不纯,孩子三下两下不按期待回应,咱们就很容易一夜回到解放前。

 

二、事儿没多大,家长想多了。

 

有时候孩子的哭,可能是自然反应,或者是一种策略,不一定需要每次家长都介入,或者表现得特别“感同身受”。

 

比如,两个孩子闹别扭,正好,能抓住这个机会,给弟弟妹妹/哥哥姐姐看看,爸爸妈妈向着谁!

 

比如孩子一摔倒,有的家长会着急扑过来,那个神情、态度,好像比自己摔了还心疼,其实是代入了自己的一些私人逻辑,比如童年时经历过同样的事儿、感受不好,就脑补自己孩子一定也是同样的感受。



这个时候孩子有可能明明不疼,也选择顺势多哭一会儿,要么想来点甜头没准能提些要求,要么因为家长的反应,觉得自己是挺可怜,把自己想成“受害者”。

 

三、之前累积了一些情绪,一并爆发。

 

有时也不一定是说错了,只是孩子激烈的反应,可能是“旧账新账一起来”,把在学校、在家里之前压抑的一些情绪一并抒发出来。

 

这其实是件好事,不意味着我们做得不好,因为,从早上上学被催、到白天举手发言老师却没被老师叫、到晚上玩秋千小伙伴说不和自己一起玩……很多事情都能引发情绪,即便是大人,也很难将这些堆积及时清理出去。

  

在我自己也踩了很多坑以后,我更深刻地意识到,无数老师和我说过的那句话:

 

共情负责的是连接,而不是解决问题。

 


是的,它会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但绝不意味着只要共情,孩子就能不哭、冲突就能化解,而且,它是真的要求我们放下身段、好像钻进孩子的身体里一样,去感受她的感受、去体验她的体验。

 

——不管,引发这情绪的原因,有多么幼稚、多么不值得“小题大做”。

 

 

霍思燕之前在综艺节目里和儿子嗯哼的这段互动,我觉得特别的棒:



当嗯哼因为踩到玩具大哭起来,霍思燕不但第一时间蹲下来拥抱他,还共情到儿子的感受“太疼了,太疼了,这么尖的玩具踩到肯定会疼啊!



甚至,还自己轻轻踩了一下玩具,再一次肯定了嗯哼刚才的情绪,“真的太疼了,完全能体会到你刚才那么痛。

 

 

也许你会说,万一没有那么疼,孩子会不会看到妈妈这个反应,像你刚说的第二点,觉得自己可怜或者借题发挥啊?

 

这又回到了前面说的,共情只有参考句式,但没有标准句式,任何时候,我们的态度,都比我们说了什么,更为重要

 

态度是恳切的、关心的,孩子就会感受到那份连接与爱


曾经看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位精神病人,认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就蹲在角落里,每天不吃不喝,像一只真正的蘑菇一样。

 

很多人觉得,应该去劝他吃饭,告诉他你不是一只蘑菇。

 

但只有一个医生蹲在了病人旁边,告诉他,“自己也是一只蘑菇”,然后一会儿蹲着,一会儿又起来走走、一会儿又吃饭。

 


当这个病人问他,蘑菇怎么能动呢?医生说,蘑菇当然能动。

 

当医生吃饭时,病人又问他,你怎么可以吃饭啊?医生说,“不吃饭怎么长大?

 

然后这个病人就真的开始吃饭,几周以后,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例子和表达虽然看起来荒谬,但这个医生依然不带评判地去“共情”了这个病人,并且因为这份理解和共鸣,最终让一个人有了内在的重生力量

 

就像你处在一个低谷,好像掉进深坑沮丧又无力,此刻我们最需要的什么呢?

 

不是别人在坑外面站着冲你喊,“加油啊!你可以的!”那意味着,你不可以沮丧、无力、你太懦弱。

 

而最好的安慰,难道不是你能下来认真地陪我待一会儿,然后告诉我,“你不孤独”么……


 

不过要锻炼共情能力、真正共情到“点”上,也是不容易的,核心在于,要把偏见和预判先放一边,敞开新大门迎接无限的可能

 

 

曾任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美国心理学家亚瑟﹒乔拉米卡利,在几十年的共情研究中,总结了几个小tips,非常实用:

 

1、使用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的问题是说,可以少去问一些带有明显指向性、预设了答案的问题,因为你很可能猜的不对。

 

比如你刚剪完头发,发型师递给你一个镜子,还没等你发话,发型师就说,“这个发型是不是让您显得更漂亮、您不觉得这个发型和您的脸型超搭吗?


这些问题其实不是真正的问题,是不需要回答的,因为问的人已经替你做主给出了“结论”。

 


而开放性的问题,是说不要带着预设把话题引到某一个方向,而是多一些猜想、多保持好奇

“我注意到你哭了,是发生了什么事呢?

“你有点……生气了吗?或者有些不舒服?”(语气要更多是好奇的、关心的、询问的)

“还有吗?能告诉我更多信息吗?

……

2、放缓节奏

 

我们自己有情绪的时候,会陷在情绪本身和直接引发情绪的事情里,但这却不是一个被共情的好时机。

 

想要共情的信息被充分的接收到、避免思维被情绪裹挟,可以试着把节奏放缓,比如,聊聊这件事往前、往前、再往前,都发生了什么事儿

 

比如遇到小叶子放学后和同学玩滑梯闹别扭、在气头上时,我会倒带到放学的时刻,她们是怎么牵着小手一起出来,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时还会倒带更多,到白天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上次一起玩发生了什么。

 

这样一是有助于我们了解前因后果,二是可以借由回忆、生动地描述画面,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因为这个时候,她需要动动脑去回想,这个动作,会帮助她平复情绪,更容易听得进去我们“共情”的话语。

 

3、表情模仿

 

在心理治疗中,很多咨询师会运用“生理同步”法则,就是从身体语言(下意识的姿势、表情、动作),来获取一些关于情绪的线索,因为,身体的反应,要比头脑更“诚实”

 

有个简单的方法,我们立马可以去做:

 

如果你不确定孩子此刻是什么情绪、什么想法,可以尽量让自己的面部表情去精准的模仿孩子的表情,然后,等着头脑或内心浮现出,为了呼应这个表情,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情感。

 

大家可以试一试,会比我们肉眼去看,有更多直观的体验我跟着孩子皱眉时,明显感觉,我对愤怒的情绪,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

 

而科学家也证实,面部肌肉的改变,代表着你的自主神经系统也在发生变化,所以当我们想要更多共情孩子、帮孩子调整情绪,可以在陪伴、共情之后,试着去做一些微笑的、平静的表情,能帮孩子缓和情绪

 


共情很神奇,但也确实不容易做到,如果大家过程中发现不管用,千万别灰心,试试放下期待。

 

共情讲究“心诚则灵”,越是想达到目的,越容易弄巧成拙,而越是设身处地不在意结果,反而越容易收获惊喜

 

就像亚瑟说的这句话,仔细感受,多么美:

 

“共情的实质是把你的生活扩展到别人的生活里,把你的耳朵放到别人的灵魂中,用心去聆听那里最急切的喃喃私语。

 

别着急,慢慢来


吉吉叨叨:


在微博给大家准备了过年大礼,抽6位,各送一套下图中元旦开团的Hidehanky拜年服


今天晚上就开奖啦,微博还有很多日常陪娃的小视频、儿歌,欢迎大家来关注(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或直接搜索我的微博@吉吉pure


 —END—

你好,我是吉吉
一个喜欢掏心窝子分享的二宝妈一个致力让所有人看见所有人的写作者、教育者慢成长是我和花时间原创的亲子号会持续输送解决方案、希望与勇气想围观我们的日常欢迎添加我们的私人微信请一定记得备注一个理由哈👇👇



关注慢成长,还有更多吉吉和花时间用心写的文字:


N E W   A R R I V A L正  在  团
充电暖手宝取暖器泡脚浴桶除甲醛洗衣机、沙发、羽绒服清洁剂除螨贴魔力擦、去污清洁剂、冰箱除菌棒、下水道疏通棒
 如果觉得有启发,就点一下 在看” 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