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成长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时间过得挺快的,早几年不觉得,可现在听到好多家长陪写小学生作业要吐血的恐怖经历,越来越有代入感了于是,越发想提前做准备,帮孩子养成一些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其中,专注力是我很看重的:做一件事就投入一件事,做一门作业就专心完成,玩什么也尽量享受其中有始有终,多好啊!但当孩子大了,他们需要一些更“高级”、“主动”、“有意识”去专注的能力,我今天会分享3个有意思的小方法,多陪孩子一起练习,能明显看到孩子专注力的提升。在说方法之前,我特别想分享的是,这几个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都与“专注”的本质有关:大家仔细想想,做什么事就投入什么事、不分心、不三心二意,这……不就是一种“活在当下”的能力么:)对的,是我们成年人常常听到的话,类似的词,还包括“正念”、“心静”等等——可是,孩子也能正念、静下来吗?我最初也有怀疑,但通过和小叶子一起实践,对孩子的能力深信不疑。(公众号:慢成长)事实上,孩子玩自己喜欢的东西时,都挺活在当下的,而我们可以让孩子更有意识、更主动地去练习“专注”的能力,就像锻炼肌肉一样。以下,是我和小叶子经常一起练习的方法,借鉴于荷兰的一位专注于正念养育的老师Eline Senl,这些针对孩子的方法,连正念创始人Jon Kabat-Zinn也特别肯定,5岁左右甚至更早,就可以开始练习了。这个练习,主要是让孩子感受呼吸,所有专注、正念的基础,都和“觉察到正在呼吸”的能力有关,因为在呼吸时,如果能将注意力带到你的呼吸上,你就回到了当下。但相比一板一眼的练习呼吸,孩子需要更有趣的方式,所以用“青蛙”,就特别能吸引他们了。现在疫情宅家,我通常会在午饭后1小时左右,和小叶子一起做这个练习,这时候弟弟睡了,客厅特别安静,更适合做练习。我也会告诉家人,我们在“当青蛙”,过程中别来打扰。“青蛙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它有很棒的跳跃能力,但也可以非常非常安静地坐着。虽然它能发现周围好像时不时地有声音,在发生着什么事,但它一般不会马上做出反应,而是静静的坐着,呼吸,节省它的能量。它的脑子里也会有好多好多的想法,可是,这些想法都不会把它带走,它就是随着呼吸,静静地坐着、非常安静。慢慢吸气的时候,青蛙的肚子鼓起了,呼气,肚子缩了回去,再鼓起,再落下……”小叶子非常喜欢“青蛙”的设定,它一开始听说“青蛙”,立马就学着跳起来,却是第一次知道,原来青蛙,也可以很安静。能坐下、双腿伸直甚至交叉盘坐更好,但也不用拘泥形式,小叶子一开始是蹲着练呼吸,为了鼓励她,我也是允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像讲故事一样,缓缓地说出引导词,邀请孩子摸摸小肚子,感受鼓起、落下,这样,她就更能掌握呼吸是什么感觉、什么节奏。同时,我还会鼓励她,“青蛙能做到,你也可以做到,你只需要全神贯注、注意呼吸、关注、平和、安静就可以了”。说的时候,声音尽量轻柔,因为语气、态度、身体语言这些“非语言信号”,同样可以传递“专注”的信息。这个练习我特别的喜欢,因为自己也是“正念”和“呼吸练习”的受益者。不管外界发生什么,又引发了自己什么情绪,当我们能专注呼吸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的中心,外界的影响会变小、会很快过去。而对孩子来说,除了专注,这个练习还能让他们“定”下来,更少冲动、有更多的内心调节和控制能力。当孩子感受过呼吸,我们就能在日常孩子有情绪的时候,邀请他们觉察自己的呼吸状态了。比如看电影产生害怕情绪的时候,呼吸是不是不自觉的屏住了?高兴的时候呢?(公众号:慢成长)这样孩子就知道了:情绪会影响呼吸,而反过来,呼吸也可以调节情绪。我告诉小叶子,“呼吸是你拥有的一个、可以让自己变平静、变开心的魔法。”专注还意味着能够集中注意力,以及不带偏见的对一些事物进行观察。
“找找记记”是特别好的方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观察、记住一些东西。
老师会事先找到森林里的几个自然物,给我们10到20秒的时间快速记忆,然后我们要在同一片树林里,去寻找到一模一样的东西回来,找到最快的团队获胜。
现在在家里也可以玩起来,简化成把几个小物件(3-10个)放在托盘上,根据数量,请孩子看15-30秒,然后遮住托盘,让孩子说出来。小叶子一开始的时候有点抗拒,担心自己记不住几个,这正好是个好机会,我告诉她,我们的想法念头并不总是正确的、我也没法都记住,但如果集中注意力,会比不专心时,记住得要多。果然,虽然她一开始不是那么想尝试,但试了发现并没有那么难,也明显看到她更专注、也更有进步了。这份“集中注意力可以带来好处”的体验感,会验证“念头不总是正确的”这句话,让她减少评判对自己的干扰。小叶子甚至还自己发明了新玩法:把乐高积木盒子蒙住,我们俩闭眼去摸“两块长方形”、“3块正方形”、“一块鸟嘴形”,简直不要太开心!后面还可以再逐渐加大难度,多一些物件,孩子自己就会发现,集中注意力,真的变得更容易了。3
感官游戏:我从外星来。
专注还代表着一种觉察能力,想要更好的沉浸、感受此时此刻,需要提升自己在当下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五感”。
我和小叶子做了这个“我从外星来”的游戏:
“宝贝,想象你来自外星,是个刚刚到地球的外星人,这里有好多有意思的你不知道的新玩意儿。闭上眼睛,我会在你的手里放个东西,你要去摸摸、听听、闻闻、甚至尝尝,最后睁开眼睛,感受下这是个什么东西。”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袋的坚果宝,取出里面的一个杏仁:“摸一摸,它比较光滑?还是有褶子有点粗糙呢?”如果孩子词汇量比较丰富,能直接回答是什么触觉,我们直接问就可以,小点的,可以问我这种选择题。她仔细地嗅嗅,“嗯,我不知道”,我继续问,“是淡淡的,还是浓浓的味道?”“好,现在睁开眼睛看看吧:它长什么样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名字啊?”其实这东西,她早就知道,也不是那么爱吃,但在游戏的过程中,因为有悬念、要不停的调动五感,小叶子兴奋多了。类似的,葡萄干、核桃仁、开心果,这些都可以拿来让孩子摸摸看看闻闻甚至听听。(公众号:慢成长)“五感”类的游戏,都特别适合培养孩子的专注,我们平时太依赖视觉了,所以适当的蒙眼、闭眼,专注的听听、闻闻,是很必要的,能让其他感官的敏锐度,变得更高。我和小叶子,在大自然里玩过这篇“深度自然游戏文章”里提到的“声音地图活动”:闭上眼睛感知声音的方位、内容,在白纸上画出来。家里也是可以进行的,比如外面有汽车声,厨房有炒菜声、楼上有脚步声、房间有空调声等等。我去尼泊尔旅行时,买了一个钵,主要是自己平时用来静心,轻轻敲一下,它会一直振动,而振动,就会有声音。小叶子很好奇,所以我们无意间发明了一个“听钵声”的游戏:敲击一下,我和孩子一起专注听钵的振动声,越来越小、越来越微弱、好像没有了……但声音是不是真的没有了呢?摸一摸钵,啊,还在振,说明我们还可以对声音感知的更敏锐。一连玩了4次,小叶子越来越“竖起耳朵”、听的过程越来越专注、谁都不可以轻易打扰,而每次,我们的判断也都更精准,每一次都更接近振动末期,过程也很享受很好玩。专注力的培养真的没有那么玄妙,每个人、在任何年龄都有能力主动习得。当我自己受益于正念、静心,我越发觉得,送给孩子这样一份礼物,是极好的。写作业更专心只是其中一面,更多的,是我们这一生,终将面临很多起伏和不确定的事,这些就像海浪一样,会让我们恐惧、悲伤、无力……而我特别喜欢一句话:
一个喜欢掏心窝子分享的二宝妈一个致力让所有人看见所有人的写作者、教育者慢成长是我和花时间原创的亲子号会持续输送解决方案、希望与勇气想围观我们的日常欢迎添加我们的私人微信请一定记得备注一个理由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