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SC年会有趣洞见:唾液检测心梗,肠道菌群关联29种健康状况,男女心脏结构不同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2021-08-21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在近日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20 年会上,一些研究虽然与临床实践应用仍有距离,却带来了很有意思的医学洞见,也得到了ESC的推荐报道和业界关注,包括对常见健康杀手“心梗”的创新检测手段、近年来热门的肠道菌群、对心脏结构的基础认识。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最新进展。

液快速检测心梗



心肌肌钙蛋白是检测心肌损伤重要生物标志物,但该检测的常规耗时为1小时。因此,对于胸痛患者,院前进行简便的肌钙蛋白检测将有助于快速识别高危心梗患者。在ESC年会上,来自以色列索罗卡大学医学中心(Sorok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的团队报告了创新唾液检测方法可在10分钟内检测到心肌肌钙蛋白I(cTnI)。

这是一项小型可行性研究,纳入了来自心肌损伤患者(经血液测试确认心肌肌钙蛋白T呈阳性)的33份唾液样本,以及来自健康对照者的13份样本。其中分别有25份和9份样本进行了预处理,以去除唾液中最常见的蛋白质α 淀粉酶以及其他杂质。所有样本通过血清检测仪进行分析——这一步有些像验孕棒,如果唾液中存在肌钙蛋白,则显示两条杠,否则为一条杠。

以1ng / mL为可检测的下限阈值,在33名血液检测阳性患者中:25份经过预处理的唾液样本有21份检测结果为阳性,这意味着敏感性为84%,4份唾液阴性样本对应患者的血液cTnT水平都较低(<155 ng / L);未经预处理的唾液样本则阳性率较低,敏感性只有6.25%。

而对于健康个体来说,唾液样本检测结果都为阴性,即没有误报。

总的来说,预处理组的准确性达到了88.24%,未处理组的准确性为33.33%。


图片来源:Pixabay


基于这些数据,研究团队认为,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心肌损伤患者的唾液中存在cTnI ,而且现有血液检测平台也可以从唾液样本中检测出cTnI。”后续研究将探索心梗后肌钙蛋白会在唾液中存留多长时间,并进一步验证这项检测技术的漏诊率(敏感性)和误诊率(特异性)。目前,这项技术已准备在200名患者和200名健康对照者中进一步测试。

我们希望研发出可支持在患者家里、社区诊所、偏远地区小医院或在救护车上用于早期、初步诊断的检测选择。”研究第一作者,索罗卡大学医学中心Roi Westreich博士介绍,“在这些环境中,高精度不是必须的,但灵敏度和特异性是重要的性能参数。”


纽约西奈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Roxana Mehran博士点评表示,“尽管这项研究规模小且有局限,但仍是一项非常有趣且重要的研究。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唾液测试在家庭中就诊断出心梗,将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目前这项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未来潜力巨大。”

英国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Nicholas L. Mills博士同样认为无创检测是有意思的技术创新,但他也提醒,心电图检测也始终作为急性胸痛患者的一线测试,以结合肌钙蛋白检测结果来进行临床评估。

肠道菌群与29种健康状况有关



已有不少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和健康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于既往单个研究关注少数病种,这项研究的优势在于,直接在同一人群中广泛探索了肠道微生物组与多种疾病和其他健康特征的关联。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 Groningen)Hilde Groot博士表示,“这谨慎地支持了微生物组及其代谢产物与多种疾病状况有联系的观点。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确定多种健康问题的共同机制。

研究团队采用了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422,417名个体的相关数据,包括遗传分析、健康特征和疾病信息等。其中遗传信息还用于估计其肠道菌群的成分。研究团队解释,“此前有的研究表明,人类肠道菌群的组成可以通过遗传变异来解释。因此,我们没有直接测量微生物组,而是通过遗传变异信息来间接评估。”

研究团队共关注了肠道菌群对人类影响相关的3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其中7个SNP与29种健康和疾病结局显著相关,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心力衰竭、肾衰竭、骨关节炎、体重指数(BMI)、炎症、腰臀比、饮酒频率等多个具体指标。

▲7个SNP与29种健康和疾病结局显著相关(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

进一步通过孟德尔随机方法分析,发现11种细菌丰度增加与这些健康结局很可能存在因果关系。比如,较高水平的鲁米诺球菌(Ruminococcus)与高血压风险增加有关,梭菌(Clostridium)可能会影响血小板计数。

Hilde Groot博士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群可能在维持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有助于我们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当然,研究团队也承认,目前仍需更多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以及其中的因果关系。

不同性别和年龄,心脏结构都不同



这项来自英国心脏基金会(British Heart Foundation,BHF)支持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心脏形状和结构的差异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两性患心脏病的风险不同。

研究团队观察了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影像研究(UK Biobank Imaging study)的667名健康人的心脏结构,包括309名男性和358名女性。基于心脏磁共振(CMR)扫描图像,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CMR放射组学”的创新心脏特异性图像分析工具包,以获得关于心脏的更多详细信息,该工具包主要用于左心室(心脏中负责将血液泵送至全身的部分)的扫描。

当研究人员比较心脏纹理和形状的众多指标时,他们发现,在男性中,心脏肌肉主要由更粗糙的纹理组成,而女性的心脏有着更细腻的质感。他们还观察到男性和女性心脏的整体形状存在显著差异,在考虑到体型因素后,男性的心脏肌肉表面积更大。

男性和女性心脏形状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但纹理差异在所有年龄组中仍然存在,并在老年组中差异显著。

图片来源:123RF

主要研究成员之一,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Zahra Raisi-Estabragh博士说:“目前医院中可用的图像分析工具不能完全分析心脏结构的复杂细节。我们需要能够更详细地观察心脏,以便能够真正理解心脏在男性和女性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在心脏病的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我们的技术有潜力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使用我们的成像工具包来更快更准确地诊断心脏疾病,提高我们对未来心脏疾病风险的预估准确度,并更好地理解心血管疾病的潜在过程。”


题图来源:Pixabay

参考资料(可上下滑动查看)

[1] ESC2020 Abstracts 218355: Development of saliva-based cTnI point-of-care test: a feasibility study

[2] Saliva Troponin Test for MI Has 'Huge Potential,' But Still Early. Retrieved September 4, 2020, from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36882

[3] ESC2020 Abstracts 218873: Human genetic determinants of the gut microbiome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health and disease: A ph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4] Gut microbes could unlock the secret to healthy ageing. Retrieved September 4, 2020,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8/esoc-gmc082520.php

[5] Gut Bacteria Linked to Cardiovascular, Other Health Conditions. Retrieved September 4, 2020, from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36649

[6] Architecture of the heart different between women and men and with age. Retrieved 2020-09-02,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architecture-heart-women-men-age.html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微信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推荐阅读

血压降一点点也大有裨益,开降压药不应只看血压!牛津35万人研究挑战传统观点

NEJM:预防1/3主要心血管事件,痛风老药秋水仙碱治疗慢性冠心病再添证据

两篇NEJM:靶向MET通路,特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持久缓解

《柳叶刀》子刊:持续应答率超97%!泛基因型丙肝新药治疗亚洲患者安全有效

ADA更新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初始联合治疗,优先考虑新型药物改善心肾风险


点“在看”,分享医学新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