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空间设计 | 是空间也是语言,激发学生去探寻答案

RAISE 顶思 2019-11-23

校园建筑就是学校的品牌形象和教育体验,是建筑也是课程,是空间也是教材。


学校,依然是教育发生的重要场所。而且不只是建筑和空间组成的一处静默场所,也可以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让参与者去发现、定义并获得启发,蕴含教育“语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本身。设计与管理运营一所学校,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科技在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育形态,包括学校的形态。如何将科技融入学校设计与运营之中,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者们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届RAISE亚洲国际学校大会放眼未来,开设了“未来学校空间设计”分论坛。四位中外资深教育者和行业领导者,带来了他们对学校、建筑、空间、场景、科技与教育的前瞻视野与前沿思考。

 

英国坎特伯雷国王学校国际部

校长 Geoff Cocksworth


坎特伯雷国王学校是英国最古老的学校之一。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育和艺术领域的教育就包括在内。学习应该耗费一些体力,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学生们需要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体验户外活动。所以学校需要绿地,并且得到充分利用。

 

近代以来,不仅是在英国,在中国、印度同样如此,教学往往都是在教室内进行。进入21世纪,课堂增加了很多科技手段,可以同时给上百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但是学生们之间缺乏互动。这样的学习是有欠缺的。

 

大部分的学习都是在课堂外和校外进行。数字化时代,网络和人工智能无处不在,越来越难将虚拟和现实区分开来,人们被沉浸式的信息所包裹。对于教育来说,学习可以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平台上进行,而不仅仅是在传统课堂的“秘密黑箱”中。教育已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人工智能、虚拟和增强现实、浸入式的信息,这改变了学习和教学的方式,教师和学校的角色将发生变化且需要新的技能,一些学校和教师可能会变得没有必要。但这也衍生出一些问题,比如孩子们沉溺与电子设备和虚拟世界中,缺乏交流和互动。

 

技术变革也会带来职场以及职场所需技能的变化。但现在的学校教育却没能教授雇主需要的不断变化的技能。这些技能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关于现实世界。

 

学生们其实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是我们可能并没有关注到。所以我们在设计学校的时候,不止要关注新的技术,也要关注到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和多样需求。能够为他们提供人文关怀,提供安全、保障和支持,并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美好与快乐。

 


这样的学校需要灵活性,需要考虑学习空间、室内和户外空间、社交空间、运动空间、玩耍空间等等的布局。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校舍建筑与物流、餐饮、安保、环境等功能,要兼顾外观、室内装饰、景观美化、用具陈设等设置。

 

教育建筑工作室

创办人 萧博思

 

教育空间作为教育的载体是很重要的,但在中国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并不是花更多的钱去建造更大的空间,多建几栋漂亮的建筑就是好的空间设计。教育空间设计的核心,是回到教育的本质,提供环境和体验,提供一个框架,让参与者去发现、定义并获得启发,让学生们去摸索并探寻答案,而不是被告知答案。

 

学校设计与教育设计,⼀个是实体环境,⼀个是氛围环境,两者配合才能产生完整的教育环境。以参与者的体验和自主性为设计出发点,将教育理念与空间理念相融合,这可称为教育场景设计。

 

“教育场景”空间逻辑和规划有四个特点:

  • 第一个特点,是通过研究师生的校园活动路径和节点,设计特定场景会参与的对象和相应的校园活动。

  • 第二个特点是活动导向型设计,以校园内活动作为设计的优先考量和服务对象。

  • 第三个特点是,“交叉-发现-感受”的流动体验,通过研究师⽣在校园内的活动线路,在交叉点创造适当的教育场景,创造多元丰富的第一人称校园体验。

  • 第四个特点是学⽣能够拥有第⼀⼈称的感受和学习体验,教育场景创造了⼀个个空间,学生在其中自己学习,自己找寻答案,成为⾃主学习者。

 


教育场景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生活场景、学习场景、社交场景、社区场景。它们的独特之处,是富有创造性的形态和体验。形态是指基于对⼀所学校的内在逻辑、校园生活流程、教学活动形式和理念的理念,生成为建筑及空间的设计。体验则是指以空间规划、功能组织和建筑形式,打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空间的体验就是教育的体验。所以校园建筑就是学校的品牌形象和教育体验,是建筑也是课程,是空间也是教材。


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

校长 李海林

 

对比国内外一些校园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校园是以行政为中心设计的,学生的日程校园生活流程并没有考虑进去,导致需要在围绕着行政中心的各建筑间多次往返。


未来的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学生分散在各个地方,所以没有中心。在分区设计方面,中国的学校需要有两个转变:一个是功能分区要改为师生的活动分区,二是要由单一中心到多中心的设置转变。

 

而建筑空间的设计,一要注重建筑形态的多元化,让学校的建筑由平面建筑向立体建筑转化,由单面建筑到多面建筑的转化,由分割性的到过渡性的转化,还有分属空间向公共空间转化。二要考虑建筑空间的教育性,让孩子愿意在里面读书写作做活动,能够自主学习与探索。

 


如果说建筑有语言的话,这种语言在教育建筑里面更为突出。学校的建筑是无声的语言,每天诉说这个世界怎样的。学校建筑要有教育性,能激发学生们探索的兴趣,把要传达的教育信息蕴含其中,能够辅助教育功能的实现。学校的理念和办学模式在最底层,要受到学校建筑空间的制约,校长也需要接受学校建筑空间所划定的疆域来考虑办学内容和形式。

 

关于学校的环境设计,很多的中国学校在设计上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就是追求整齐划一、气势宏伟。这样的设计风格太单一,常会给人以压迫感。国内一些分散、移步换景的学校环境设计,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包括荟同华盛顿和深圳校区在内的新建学校的设计,也可以看到可喜的变化。

 

学校是有灵魂的,学校设计决定了学校灵魂的长相。教育不应该把学校设计的权力交付给建筑师就万事大吉,校长是学校设计的第一负责人,而不是工程部的项目经理。

 

欧艾斯中国

执行总裁 王月华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一所漂亮的学校建设好,还不足以完全能够吸引优秀的老师。还需要通过设施管理,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在设施管理上,首先要注重合规,要把师生的安全放在核心地位;第二是通过“触点”(Touchpoints)的概念帮助大家管理学校的空间;第三是体验度,怎样让师生身处漂亮的环境同时也能有好的体验;第四是要持续打造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师生更好地面对工作学习和他们真正要面对的事情。

 

设施管理的概念在亚洲和中国都还比较新鲜,很多学校的老师和朋友都没有听说过,很多人认为跟物业管理一样,只是管理设备。事实上设施管理涵盖的范畴很广泛,从设备管理、后勤服务、安保服务、环境景观服务、技术支持、活动支持等等,也包括前期的风险评估,及怎么打造学校等前期的深入合作和学校的管理。

 

“触点”的理念可以从设施管理的层面为大家提供服务。从到达学校、进入学校,在学校里学习、活动,在学校用餐,到离开学校,每一个“触点”都为师生提供好的体验,可以帮助师生解决所有的后顾之忧,让师生专注于各自最核心的事务。

 

体验度对于学校的运营很重要。很多学校愿意加大投资增加师生的体验度,但并不是所有的投资都可以带来相应的效果。学校要非常清楚地知道,怎样找到一个好的契合点,增加的投资能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每所学校的需求、格局、布置都不同,提供设施管理服务的企业,如何定制化为学校提供服务,就非常重要。

 


根据调查,只有55%的人认为自己所在的工作场景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这个数字其实是很低的,如何持续打造一个好的环境,增加大家的工作效率也非常关键。


设施管理的技术化趋势越来越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变得很关键,智能化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智能化管理,整个学校的空间和环境变的非常不同,也会极大提高环境的体验度。技术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但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中国国际学校图谱(2018版 中/英文)

重磅

 国际学校服务商名录(2018版)

免费

 国际学校升学指导报告(2018版 中/英文)

国际学校课程创新报告(2018版)

专业发展

 2019顶思“创变管理者”国际校长研修课程

NEW

社群活动

 RAISE亚洲国际学校大会&国际教育资源博览会

人才招聘

顶思人才—国际学校精准猎聘服务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相关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