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哲学课,在中国教室里如何生长?

顶思 2021-11-12

儿童哲学的核心是引导儿童通过探究、讨论等形式发展推理、判断能力。P4C现在应用于全世界6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儿童课堂,旨在构建互相尊重和倾听的“探究团体”,从而发展儿童的4C思维。作为一种探究性的学习与教学方法,P4C尤其适用于IB学校,能够为高中阶段的“认识论(TOK)”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南京泰晤士学校的郑菲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儿童哲学课课程设计及课堂案例展示。


文 |郑菲

编 | 田菁


“儿童哲学”是南京泰晤士学校2019年春季新增的特色课程之一,目前在小学一至五年级开设,每周一节。该课程注重培养孩子的探究习惯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教授抽象晦涩的哲学术语或哲学理论。


课程开设以来受到学生与家长的广泛关注与喜爱,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哲学的教学目标、课程模式与教学内容等。近期,郑菲老师将分别在2019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和南京泰晤士学校主办的IBDP认识论课程研讨会上分享更多儿童哲学课程的相关内容(活动报名见文末)。



什么是P4C?


P4C (Philosophy for Children),即儿童哲学,1970年代由李普曼教授(Matthew Lipman)创立,其核心是引导儿童通过探究、讨论等形式发展推理、判断能力


P4C现在应用于全世界6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儿童课堂,旨在构建互相尊重和倾听的“探究团体”,从而发展儿童的4C思维(4Cs of P4C)——创造性(creative)思维、批判性(critical)思维、关怀性(caring)思维和合作性(collaborative)思维。


作为一种探究性的学习与教学方法,P4C尤其适用于IB学校,能够为高中阶段的“认识论(TOK)”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哲学始于惊奇,还记得孩子在年幼之时最喜欢问的“十万个为什么”吗?儿童正处于好奇惊异之心最活跃的阶段。好奇心(curiosity)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是由于超前学习、不正确引导以及过量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儿童在尚且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好奇心,这是教育的一种悲哀。而哲学教育正是保护好奇心的最好途径之一,它能够让孩子的思想拥有充分的翱翔空间


儿童哲学的课程内容是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既定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这门课程以生动的故事为媒介,而非照搬课本中的枯燥论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绘本、游戏、图片、动画、视频等,提出“大问题(big question)”(包括真理、身份、美德、知识、美与存在等)下属于他们自己的疑惑。几乎任何问题都可以引发有意义的P4C探究。一个好的哲学问题是开放的、共享的、值得讨论的,同时也可能是充满争议的——这意味着它将会存在不止一个答案,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

我可以说谎吗?

我为什么是我?

我们一定需要尊重他人吗?

好人会做坏事吗?

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吗?

……


为什么要学习P4C?



“好奇心”不仅是IBPYP所培养的十二种态度(Appreciation欣赏、Commitment承诺、Confidence信心、Cooperation合作、Creativity创造、Curiosity求知、Empathy包容、Enthusiasm热情、Independence自立、Integrity正直、Respect尊重、Tolerance宽容)之一,也是成功探究(inquiry)的关键因素。


如果一个探究没有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那么这个探究就不能称为属于孩子的探究,而变成了机械的流程。P4C正是希望在保护与珍惜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基础之上,培养他们对于宇宙、自然、人类及价值“跳高一层”作思考的能力。


首先,学习的动力并不能仅依靠问题来维系,同时要注重由问答产生的对于新知识的辨认、解释和使用。因此,P4C关注的是推理质量,而不是答案是否正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探究学习”这一IB理念,始终贯穿P4C的课程——教师作为引导者,就像知识助产士一样,帮助孩子澄清理解和深入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培养儿童“跳高一层”作思考的能力,P4C同样需要突出哲学的思辨因素,这些特点跟传统哲学的原则——推理的谨慎、定义的严格、概念形成中的逻辑以及论断的严密——是相互联系的。在讨论式的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Method)帮助孩子建立推理与反驳的能力,由一人提出问题,带动整个讨论,另一人同意或否定这一观点,通过举反例和发散思维提出一些假设,并验证、推翻或重新提出假设。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将得到持续不断的锻炼与发展。

现代苏格拉底反诘法


除了批判性思维、想象力与创意之外,具有哲学素质的人也往往懂得合作与对话,并借助与他人的合作与对话来发展自主思维能力。P4C教学方式强调形成一个“哲学教室”,这个教室就是一个“探究团体”。


由于学习者在探究过程中扮演主体的角色,因此必须主动参与探究,主动思考,并且反省整个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在自由表达个人意见以外,儿童更应学习如何合理地表达以及尊重每个人公平的发言机会,认识到“聆听他人说话与表达自己意见同样重要”。


因此,在P4C的课堂上,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便于沟通、共同认同的基本规则(ground rules):例如轮流发言、不打断他人、当别人发言时看着他/她的眼睛认真倾听等。教师也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合作对话的语言结构,帮助孩子组织自己的语言,如:

我同意/不同意你的观点……

你的意思是不是……?

但是……

另一方面……

我相信……

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你能不能再澄清一次/说得清楚一些?

你能不能举个例子呢?


一言以蔽之,儿童哲学课程强调积极的提问、合理的质疑、有序的辩论、审慎的反思,让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养成注重逻辑与证据的思考习惯,并意识到他人的意见也可能是正确的。儿童哲学并非肤浅的拔苗助长,其本质是以哲学为载体来推动儿童各项核心素养的发展,有助于呵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提升智力发展的宽度与深度。


接下来所展示的课程模式与案例,将凸显儿童哲学课程如何着重培养孩子倾听、关爱与思考的能力。IB十大培养目标中的积极探究(inquirers)、勤于思考(thinkers)、善于交流(communicators)、胸襟开阔(open-minded)、懂得关爱(caring)等品质都将通过课程的实施而得到锻炼与发展。


课程模式



一个完整的P4C课程模式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01

第一阶段:准备(ready)

围圈而坐,这样每个人都能看见彼此。

1. 热身活动(start activity):互动与游戏。

2. 刺激物(stimulus):图片、影片、故事、音乐、物品、绘本等。

3. 思考时间(thinking time):给予学生一分钟的安静思考时间。


02

第二阶段:各就各位(steady)

1. 形成问题(question forming):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分组讨论,请孩子在纸上写下或轮流表达他们想要提出的问题,鼓励孩子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看到了/听到了(I see)……、我认为/我想(I think)……、我好奇的是/我想问的是(I wonder)……

2. 提出问题(question airing):每人(组)说明自己的问题,以及为什么想出这一问题。

3. 选择问题(question choosing):学生投票选择一个想要讨论的“大问题(big question)”,可以多次反复投票。


03

第三阶段:开始(go)

讨论学生所选择的“大问题”。

1. 开篇(first words):请提出这个“大问题”的小组或学生提出第一个观点,开始探究。

2. 中段(middle words):讨论进行15分钟左右暂停,请学生们思考至今为止他们讨论了什么,总结之后,建议接下来讨论的聚焦点,并继续。

3. 终章(last words):确保每人都有机会贡献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总结自己从这样的探究讨论中学习到了什么。


04

第四阶段:反思(review)

再次强调基本规则(ground rules),获得探究社区成员的全体认同。请孩子们自我评价今天的表现:我们有没有提出一个有趣的想法或问题?是什么让这个问题有趣?我们可以怎样让探究变得更好?


课程设计



我们认为P4C最好的课堂模式是将哲学思维与探究单元UOI自然融合,P4C对小学六大超学科主题提供了深度探究的策略与方法,我们希望泰晤士的每一位老师都学会通过P4C的课程模式帮助学生对超学科主题进行深入地探究和思考。


因此,在课程设计方面,P4C的小学课程内容可为不同年级设计不同主题,并根据PYP包班教师的课程进度,将每周的儿童哲学课程融入IB的六大超学科主题。例如:


除此之外,课程设计也可以按照主题分类,以年级分层递进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例如同样讨论“什么是差异?”,引导者可选择不同程度与类型的刺激物帮助孩子提出并思考不同问题(如下表)。当然,这些问题未必需要按照年龄分类,一年级的儿童也可能提出十分深刻的哲学问题。因此,课堂内容可以灵活多变,而不应过度束缚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向和流程,哲学的思辨特性也可以作为一种课堂讨论模式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通过借鉴不同国家的P4C课程安排,南京泰晤士学校本学年的P4C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探讨儿童所关切的问题。每节课堂都以不同的绘本、影片、故事、互动游戏或探究活动触发儿童的讨论兴趣,鼓励他们思考生活中不同的话题,以及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将独特的想法表达出来,并学习聆听及尊重他人的意见。话题讨论的顺序与课时安排是灵活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课堂将保护儿童的思维乐趣,并培养他们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课例分享与展示


01

课例一:我是谁

(1) 如果现在有一个恶魔要取走我们的身体部位,只留下一个,你会留下哪个身体部位代表自己?为什么?

(2) 全班同学都选择了留下了不同的身体部位,现在把这些部位组合成为一个新的人,该听谁(贡献的身体部分)的呢?

(3) James,你非常喜欢打篮球,如果有一天你醒来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完全忘记了打球,你还是James吗?

(4) Rena,如果有一天你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突然失忆,连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不认识了,你还是Rena吗?

画“自己”:你会用什么代表自己?

(二年级学生作品)


02

课例二:什么是公平

分组游戏“你比划我来猜”。输赢之后,小学四、五年级自己制定游戏规则,随机抽取其他小组的规则进行游戏并修改其中的不公平之处,讨论他们心目中的公平与不公平到底代表了什么。


小学一至三年级绘出自己心目中的

公平与不公平之事


03

课例三:一样与不一样

大家一起走出教室,试图在春暖花开的校园里寻找答案——“世界上究竟有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当同学们得知这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17世纪末提出的问题时,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很肯定地认为“一定有”或是“绝对没有”。然而,通过户外搜寻,有的小朋友却在同一棵树上发现了“一模一样”的树叶,从而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也有小朋友仍然坚持认为无论多么相似的两件事物(比如书包、作业、铅笔、橡皮……),一定可以找到细节上的差异。大家将自己捡到的树叶做成标本,塑封制作为书签,在课堂上互相举例,尝试证明自己的观点。

◁ 热身活动:反义词游戏

二年级课堂讨论


04

课例四:道德

学生用“好”“坏”“对”“错”“善”“恶”六张纸牌为不同生活场景涉及的道德问题进行投票,并通过小组讨论写下各自的道德标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接着进行小剧场活动,班级分组表演六个场景(1. 为了让爸妈高兴,所以考试作弊;2. 为了背行动不便的同学,下楼摔了一跤;3. 工作了一天很累,所以不想让座给其他人;4. 保护动物协会成员殴打虐待动物的人;5. 老板让员工天天加班,最后加发年终奖;6. 没有钱给家人治病,所以去偷钱),展示各自的处理方式与判断,并讨论其中的道德冲突。


此外,二年级与四年级的学生对电车难题兴趣盎然,激烈讨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四年级分组讨论场景


五年级的小剧场表演

(左图为考试是否能够作弊、右图为公交车是否应该让座)


如何解决电车难题


05

课例五:整体与局部



一年级热身游戏:一笔添画(每人只能画一笔)



其他课例:

我看见、我注意到、我想问……


▷ “盲人摸象”故事与问题投票


附录:课堂参考资料



郑菲老师将在2019顶思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

工作坊上做主题演讲,敬请期待!

欢迎扫码参加大会


6月21日,郑菲老师也将在南京泰晤士学校主办的IBDP认识论课程研讨会上分享更多儿童哲学课程的相关内容。


扫码获得更多活动信息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 中国国际学校图谱(2018版 中/英文)

重磅

 国际学校服务商名录(2018版)

免费

 国际学校升学指导报告(2018版 中/英文)

国际学校课程创新报告(2018版)

专业发展

 SHPAE创变管理者国际校长培训(第二期)

NEW

 国际学校品牌传播与危机管理

NEW

● 2019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学培训

NEW

 2019国际学校教学主管培训

NEW

社群活动

● 2019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

NEW

 顶思会 | 分类管理新政下的国际学校发展与运营

NEW

人才招聘

顶思人才—国际学校精准猎聘服务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相关链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