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视角看待疫情,国际学校教师们的变通之道
作为教师,您是否想过“在这场疫情中,我的学生能学到什么?”这样的问题。其实,已经有一批高效率的老师们将项目式学习、非连续文本阅读、Steam课程、双语教学和疫情紧密相连。我们相信,正是各位老师及时抓住每一次的教学契机,年轻的一代们在未来面对未知挑战时,会比我们要有勇有谋。
文|田田
编 | Jade
自疫情爆发以来,我们能够看到众多国际学校的公众号持续地推送各自针对疫情所做的防疫宣传和教学调整措施,也能看到一些老师们通过个人公号和大家分享自己对疫情、教育上的思考,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让我们感受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此外,科学素养、思辨力、完整人格、双语能力、全球素养等等国际教育一直在倡导培养的能力,从来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止。反而,“疫情”成为老师们手头上鲜活的教学资料来源。
很多老师表示,设计与疫情相关的教学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所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真正做到学习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因此,我们搜集整理了一些实际案例,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激发各位老师更多的灵感,让我们更加了解疾病,更早结束疫情。
双语STEAM科普课程
作为上海万科双语中学部的科学课老师,Ms. Chen老师给学生们带来了和疫情相关的双语科学课堂,并且制作了相应的视频。所有课程中英文文档均上传在微信公众号上,学生们可以随时查看学习新的内容。目前已完成了三期主题,包括病毒大揭秘、超级防护、自由呼吸,第四期“我的防卫战士”正在制作中。
例如,在病毒大揭秘主题中,Ms. Chen老师将其分为了4期,循序渐进地讲述了病毒知识。
第一期:病毒到底有多大、病毒的结构、病毒是生命体还是非生命体 | |
第二期:病毒的繁殖方式、病毒的生长曲线、如何控制和检测病毒 | |
第三期:传染病原传播的途径、病毒在体外存活的时间、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 |
第四期:人类与病毒战争的未来、所有病毒对我们都是坏的么 |
Ms. Chen老师的在线教学视频截图,每一期的教学都配有专门制作的视频上传在B站上,供学生观看
目前,Ms. Chen老师还未收到学生们的反馈作业,但家长们说孩子对于医学领域的话题很感兴趣。Ms. Chen老师计划在这两周给孩子们布置具体的作业,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Ms. Chen老师设计的项目制研究性作业:
孩子们选择一个小报和一个模型:
一个模型可以是做一个简易的肺部模型或者是分享一个你家里的创意防护的好点子。
一个小报是可以选择一种病毒(例如噬菌体,植物病毒,或者像H1N9等)告诉我们它的样子,感染对象,造成的损失,有无一些新的利用价值或者是需要进行防护警惕的级别。
或者选择另一个主题:免疫系统里,特异性免疫,疫苗的诞生,原理与应用,为什么生病痊愈后的病人体内的抗体是对付病毒最好的特效药。
其实,早在设计这套课程之前,Ms. Chen老师在2月4日给班级学生的网络班会上就利用自身作为科学课老师的专长,深入浅出地把新型冠状病毒和疫情的缘由和救治原理解释了一遍,并呼吁学生们照顾好自己。
而后开发课程的原因也非常的简单,“我是年初一和亲友们筹了一批物资发往武汉五院,总算初四到了。后来就帮志愿者们到处寻找物资,然后还去生物试剂公司帮忙做包装志愿者。物资越来越难找,心里也很难受,结果就想起开发课程了。”
“我们的国民科学素养有待加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给孩子们做一些科普教育,当孩子们能正确认识病毒,正确保护自己和家人时,假如未来有类似情况发生,他们做的会比我们今天更好。” Ms. Chen老师如是说。
针对低年级的跨学科主题阅读
成都哈密尔顿麓湖小学在准备在线课程时,认为突发的疫情是最有价值的教育素材和契机,因此在在线课程的第一周,就结合疫情进行了主题学习。学校认为这样也能使孩子、家长和老师逐步适应在线课程的节奏和模式。
成都哈密尔顿麓湖小学的李老师向我们分享了阅读课的主题:
每个主题里都包含一个大概念、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
例如,“特别的2020春节”主题的大概念是通过可视化的表达支架,更有逻辑、简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学生们将掌握提取关键词的能力、能够用4W1H进行表达还有迁移表达能力,即能够在之后的任一时间段向人们介绍2020春节的大事件。
“为‘逆行者’颁奖”主题的大概念是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在这一主题学习中,学生需要知晓“逆行者”们的事迹,从实例和绘本中理解到什么是责任感,并且意识都在疫情阶段保护好自己就是责任感的体现。
学生的阅读作品,图片源于教师提供
能够看到这次的阅读主题同时是对社会大事件的复盘,李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希望从以下六个方面培养孩子成为人格完整的人:
埋下品格力的种子——责任感。通过逆行者的事迹让孩子们切实地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思辨能力。让低年级的孩子借助疫情中的元素玩事实与观点游戏,并经游戏力将知识迁移到更广阔的生活范畴中去区分事实与观点,让家长也明晰思辨教育在复杂的世界里,是孩子正确的认识自我、更客观地认识社会以及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命题。
医学通识教育。科普类绘本大量产生,转换成课程文本,让孩子敬畏自然生命科学,对医学知识产生最初的认识。
信息素养教育。通过表达力支架,让孩子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创造性表达是信息素养较高的层次,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准确地表达自己观点,支持进一步表达新颖大胆的观点。
亲情教育。课程中穿插大量亲子互动,绘画、游戏、阅读、特别是增加了情人节大胆说爱的特别版本,让爱的教育填满亲子教育的空白。
全球公民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在推动全球公民教育(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GCED),《中国教育报》也曾于2016年做过《将“全球公民教育”作为课程主流》的报道。
它强调的是跟让孩子初步建立公民意识,作为全球所有的公民,不管愿意与否,都置身于一个全球的世界,生活在一个全球社会,承载着全球公民的新身份,我们与自己的社区、城市、国家以及全球人类在各方面依存和关联,这是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教学设计的想法,李老师表示,这个题材是阅读素养学科做融合课程的极好载体,因为学习的本质就是联结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希望通过这个阅读语音课程,也能让家长明了清晰阅读学科乃至整个学校的教育理念。
聚焦口罩的非连续文本阅读
来自杭州娃哈哈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五年级的中文教师李老师, 设计了一个与疫情相关的非连续文本阅读。并采用了问卷回答的形式来检查学生们是否正确掌握了相关知识。
在教学中,李老师给到学生们的参考资料中有两张海报,分别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口罩的标准、武汉疫情中医护人员需要什么级别以上的口罩、口罩什么时候戴什么时候换等常识,不仅给小朋友们进行了一番科普,也让他们能够在疫情期间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己。
使用的海报之一,图片源于教师提供
所有的参考资料都是非连续文本,学生们是否能够提取与整合信息,并能在最后的问卷回答中运用所获得的有效信息,是这次学习的主要目的。
通过对孩子们答题情况的分析,李老师发现大部分的孩子了解了如何判断所在场所的感染风险级别,并能选择为自己或他人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也更清楚应该如何正确佩戴口罩,了解N95/KN95的区别等科学信息。
不过,根据实际教学过程,李老师也进行一番反思:
1 | 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评价不准确,考虑不周,技术操作指导上不够。 原来,在非连续文本阅读中,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阅读方法是圈画,标出关键信息。 因为这次是线上阅读,其中有一个孩子询问“能否把文本与问题同时打开,边看边答”,她能够同时在 iPad上打开两者。 据此,李老师联想到可能大部分孩子是读完文本后,像闭卷考试一样作答,会遗忘一些信息。 |
2 | 在李老师的中文课上,有从小在美国长大,三年级回国的孩子,他们不太会主动关注关于疫情的新闻,和国内孩子相比,两者在这次阅读前的已有知识不同。 |
冠状病毒项目式探究学习
来自佛山的王飞雪老师带领着180多名学生在线进行了冠状病毒的项目式探究学习,这一课程已经累计1000人学习了,并且孩子们以他们的视角对新冠病毒进行了视频、海报、绘本等多种形式的宣传。
王飞雪老师从冠状病毒的热点出发,将此次项目式探究学习分为8个话题,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科普病毒与动物知识、学习饮食文化,树立正确的饮食观等。
同时,设计了以下8个主要任务:
任务一:聊聊最近发生的事。方式:视频、 工具表格
· 任务二: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方式:阅读各材料文章及相关链接、关键词
· 任务三:辨别真假新闻,了解媒体的功能。方式:看新闻、聊新闻、孩子主导组织线上讨论
· 任务四:此次疫情对我们的影响(个人的和社会的)。方式:情绪游戏、角色对换
· 任务五:明白有效的防护措施。方式:深入探究各口罩的防护原理、根据学到的知识自己设计防护口罩
· 任务六:正确的饮食观。方式:探究中国饮食文化、分析其中利弊、形成自己的饮食观
· 任务七:我的领导力。方式:访谈政府采取的措施(以自己所在城市为例),分析并思考自己会采取什么措施
· 任务八:社会贡献。以孩子的视角对疫情进行宣传
学生作品,图片源于教师提供
王老师希望通过这次课程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引导孩子关注新闻并培养批判性思维,了解时事激发同理心。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她也发现了几个明显的问题:
● 这是师生第一次在线上实施PBL,参与人数太多,年龄及水平(有些学生做过PBL,有些则是第一次)参差不齐,导致探究学习深度不够。
● 很多孩子对身边的事关心太少,缺少一种理念——世界上发生的事都与我息息相关。
● 孩子们不太懂分辨各种信息的真假,容易人云亦云。
王老师的反思其实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教育任重而道远。
当各行各业都在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时,作为教师也身兼责任,应该辩证的看待问题,并且,借此机会带着孩子对一些复杂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深度学习能力,激发社会责任感。
除了以上分享的教学内容,能够引申出的和疫情相关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包括四个方面:
1
可以谈谈科学。比如,生物学科的老师可以教孩子认识什么是病毒、病毒隐藏在哪些地方,为何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口罩为什么能预防感染等。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更容易引发孩子对于生物科学方面的兴趣。
2
可以谈谈历史。历史学科的教师可以带学生了解人类是什么时候发现的病毒、人类都遭遇过哪些重大疫情、疫情给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等。以史为鉴,使孩子更加全面、客观、理智地看待疫情,看待当今世界发生的一切。
3
可以谈谈政治经济。政治经济学科的老师可以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此次疫情为“国际突发卫生事件”对我国有何潜在影响、政府的职能、市场资源配置等话题出发,引导学生了解现实社会。
4
可以谈谈伦理道德。相关学科的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生命的价值,那些歧视武汉人和中国人的人们的心理是怎样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应该是怎样的。疫情之下,更能展现一个人的文明与道德。
无论是线上学习还是线下学习,能够推动学生深入学习,不是形式,而是内容。想要推动学生深入学习,得让他们先主动思考。
在当下的疫情期间,学生们对新冠肺炎的思考,其实已经形成了,最简单的问题就包括“为什么不能出门?为什么要戴口罩”等等。在真实情境中产生的问题,就会有后续的学习过程。
正如一土学校中学部的学术校长韩东在近期的公众号文章中所说,对于正处在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形成阶段的中学生来说,灾难亦是成长的资粮。而不仅仅是未成年人需要从这场疫情中学到有用的东西,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从而能够更好的面对未知的危险。
备注:感谢以上各位老师对本文的支持。也希望有更多老师能够和我们分享真实有趣的教学案例。欢迎在本文下方留言互动分享,让教育看得见。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