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移民国外的中国父母会“鸡娃”吗?BBC跟拍3个华人家庭记录真相...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最棒的,不是吗?”
面对这个问题,萨莉思索了片刻,回答道:“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必须成为最棒的。”
BBC纪录片《英国的华人虎妈》中,萨莉直白地说出了虎妈的想法,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努力成为最好的那个。而华人家庭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被安排了严格的时间表,绝大部分时间被用来学习。
华人虎妈如此严格的家教和英国许多人的想法格格不入,但是如果了解她们的忧虑,也许就明白了这份严格背后的寓意。
文 | Luna
编 | Kimberly
7月7日,因疫情而延期的高考终于开考,社交媒体立刻被高考话题刷榜。
除了考生,高考期间最紧张的莫过于家长。为了讨个好彩头,不少家长都穿上了旗袍,寓意旗开得胜,口罩、手机壳、手套也都写上了祝福。
图源深圳教育
在上海的某中学考点,一对年过八旬的爷爷奶奶还开着残疾车送孙女赶考。奶奶哽咽地说,心疼孙女刷题到凌晨一点才睡,每天只能睡4、5个小时。
而孙女从小学到高中,仅补课的费用就高达100万。老人表示,希望孙女能考上清华,到时一起送她去北京。
而在海外,所谓的快乐教育也不是受所有人认可,尤其是华人家庭,华人父母为了督促孩子认真学习也一个个变成“拼命三郎”。
在2012 年,BBC曾出品了一部名为《英国的华人虎妈》的纪录片,跟拍三个英国华人家庭,展现华人的教育观念。在高考当下重温起来,也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华人家庭孩子的日常是排得满满的日程表
片中记录了三个家庭,三个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对孩子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
先是6岁的马修家。马修的妈妈萨莉来自中国广东,后来移民英国。
在马修的家里,墙上贴着一张行程满满的日程表。一周七天,马修每天都被安排了不一样的内容,从学习到娱乐都被提前规划好,时间精确到分钟。
导演让马修念了一下周日的安排,这天的内容整整有6项,行程之满让人咋舌。
在片中,马修的学习不是完全独自完成的,萨莉会亲自监督他完成诸如听写这样的作业。听写完成后,还会检查马修是否都写对了。
除了学校的家庭作业,马修还在课余参加了公文式学习。节目组就跟拍了一次他去学习的情况。
妈妈萨莉说,让马修来上课一是因为朋友的建议,二是因为国立学校的作业很少。
对马修来说,唯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度假的时候没有这样排得满满的日程表。
但是,即使是度假期间,马修的学习也不是完全停滞的,每天还需要进行一些公文式学习。
爸爸虽然也抱怨萨莉有时把马修逼得太紧,但他也认为,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遵守规矩的教育是必要的。
萨莉说,马修和小时候的自己比起来已经幸运很多,他并不是只有学习,他去过很多国家和地方。
而萨莉小时候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在父母看来,度假就是浪费时间。
而马修虽然学习的时间很长,但萨莉认为,他能够玩耍的时间其实是足够的。
第二个家庭的大儿子南森10岁,女儿娜塔莉6岁,另外,还有一个小宝宝。
在家里,妈妈薇薇安会轮流监督孩子们做家庭作业和练习乐器。每天光是监督孩子练习乐器就要花费3个半小时。
当被问到除了作业和乐器,是否还有别的安排,薇薇安表示,孩子们已经没有时间做别的了。
为了让南森更好地备考,薇薇安还将练习记录了下来,让他可以反复练习。
期间,节目组还拍到薇薇安带南森去皇家音乐厅观看郎朗的演出,就在出发前,南森还在写最后的科学作业。
在车上,薇薇安说,像这样的出行周一到周五是不会有的,因为孩子每天回家就是学习音乐、做作业、吃饭、洗澡和睡觉。
演出结束后,薇薇安和南森见到了郎朗,南森向郎朗问了一个自己很关心的问题:“一天花多长时间练习钢琴?”
郎朗回答:“练琴的时间根据年龄来定。8岁时,我每天练习8个小时;现在长大了,每天就练习2个小时。今天为了准备演出,练习时间加长到了4小时。”
郎朗还鼓励10岁的南森每天练习3小时钢琴。回家路上,薇薇安也激励南森,要每天练习钢琴,成为像郎朗那样优秀的人。
第三个家庭的小姑娘朱丽叶年纪更小,妈妈凯特来自台湾,爸爸迈克尔是英国人。
当节目组在采访凯特和迈克尔的时候,朱丽叶也没有闲着,小小的她穿上围裙,在一旁画起了画,而家中墙上已经挂了很多她的画作。
凯特和迈克尔两人对待孩子的教育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观念。
凯特认为,中国父母相对于西方的父母,会给孩子更多指定,同时要求也很高;西方父母则倾向于让孩子更放松。让他们自由发展。
这一点从对孩子未来的规划上就能看出来:爸爸迈克尔笑哈哈地说,孩子开心就好。
妈妈凯特则希望孩子以后可以成为一名牙医。
接着,节目组和凯特一家一起来到台湾,探访了凯特的母亲。在台湾,为了让朱丽叶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一家人还特意为她祈福。
回到英国时,朱丽叶收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凯特和迈克尔,包括小小的朱丽叶都很高兴。
这时,凯特已经开始规划朱丽叶今后的学习。
凯特拿台湾的孩子做榜样,认为既然同龄人已经可以学会加减乘除这类数学知识,那么说明朱丽叶也可以学会。
另外,体育、音乐、中文课也不能少,开学以后每周都要上课,作为校内学习内容的补充。凯特说:“这非常重要。”
一旁的迈克尔说着,他觉得这样的安排对孩子来说有些早。随即,就被凯特用自身的经历反驳了。
凯特说,“我3岁时就很喜欢钢琴了,和我相比,她起步算是晚的了。”
严格的家教源于华人的自身经历
要探究这些华人家庭为什么对孩子的学习如此看重,大概可以从家长们自身的生活经历中看出些端倪。
一方面,这些家长自己从小就受到父母的严格管教,在学习上狠下功夫,最终获得在英国生存的“能力和本领”。他们自己就是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例子。
首先是马修妈妈萨莉,从小她的父母就告诉她,必须努力学习,而且,老师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萨莉那时认为,听父母的话是很正常的。
萨莉父母的教育观现在看来,称得上是极端。学习在他们眼中的份量重得难以言喻。
此外,父母为了萨莉的学习,也是不惜花重金让她能够接触多元的文化与艺术。萨莉提到,6岁时,父亲找人给她做了一把小提琴,甚至不惜花费一年多的工资为她购买了一架钢琴。
马修爸爸的经历则有些不同,虽然他的家人并不像萨莉的父母那样逼迫自己的学习,但他自己的经历让他有了不得不让马修苦学的理由。
马修爸爸回忆,童年时的自己非常不自信,安静、害羞、自我意识薄弱。在学校读书也非常困难,因为他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因此,他甚至受到来自老师的奚落,这让当时的他非常难堪。
他不想让儿子马修经历一样的事情,因此,在马修的学习上,虽然主要是萨莉在监督,但他作为爸爸,也是能帮就帮。
凯特从小也接受家人严格的管教,妈妈每天都要检查功课,看她进步了没有,有时甚至还会安排抽查。这样的学习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在小学阶段最为积极,最终家中三个孩子都获得了硕士学位。
迈克尔的情况则大为不同,称父母对他的期望就是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别说检查作业了,他自己甚至都不写作业。
变化的未来,让家长更加坚信学习的重要性
节目组虽然是本片的记录者,但除此以外,这部纪录片也不断追问着父母们:
这样严格地学习监督值得吗?看着一个个年纪尚小就不得不背负沉重学业压力的孩子,家长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马修的爸爸虽然在家中不怎么亲自抓孩子的学习,但他对于妻子萨莉的做法表示认可,并且他认为,现在的生活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艰难,英国的国力优势也在渐渐衰退,学习是为了未来拥有一技之长,可以更好地生活。
薇薇安则认为,学习的过程非常重要,因为让孩子们明白,只要努力就有回报。
薇薇安坚信,不管做什么事都是需要努力的,所以,不管在监督孩子学习的时候有多艰难,她都不会对“努力学习”这件事产生困惑。
有时,薇薇安也会反思,自己会不会做得太过了,把孩子逼得太紧。特别是当孩子们一遍遍练习,却又一遍遍被要求“再来一遍”,最终情绪崩溃,哭着说“我做不到”的时候。
但随即,她又说服自己,一定要让孩子坚持,否则他们就会半途而废。
不过,薇薇安也不是要孩子们做到十全十美的魔鬼妈妈,她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只要孩子们认为自己达到了练习要求就可以了。
薇薇安认为,华人父母总是认为,只要努力,孩子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就,如果不是这样,那只能说明孩子的兴趣不在此。
“只要找准孩子的兴趣点,他们努力过后一定会有成果的。”
凯特理解的华人父母的管教方式则源于已经经历过的生活的压力。她的祖父母以务农为生,需要老天赏饭吃。
凯特的妈妈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如果不想务农,就必须认真读书”,这样的观念在她心中生根。但是,即使不务农,也并不意味着生活就有完全的保障,生活依然处于危机之中。因此,她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努力读书。
理解这一切的凯特觉得,虽然自己的童年称不上幸福,但是也绝无后悔。
现实正在印证华人虎妈的忧虑
片中的南森,最终拿到了威斯敏斯特和伊顿两所学校的录取,这个结果足以羡煞旁人。当节目组问薇薇安的时候,她说,每个人都在努力,所以自己的孩子再怎么努力都不为过。
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不让孩子们开开心心的呢?这样父母也会轻松一些。”
薇薇安反问道:“当孩子们无事可做的时候,他们真的会开心吗?”就算是恋爱,过了冲动的蜜月期,人仍然要面对现实,面对那些不得不处理的事,每个人都必须工作。
而当马修表现很好的时候,每个月都能得到一辆最心爱的小汽车。萨莉不是个会宠溺孩子的母亲,她说,必须得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免费的。
她们的忧虑不无道理。首先从这些家庭自身来看,移民英国之后要想稳住脚跟,或者更上一层楼,学习绝对是最直接的方法了。视频评论区也有不少赞同的声音。
甚至还有以自身经历论证的。
确实,在国外,针对华人甚至亚裔群体的歧视一直都存在。
以澳洲为例,从澳洲疫情开始,针对华裔的歧视案件就有近400宗,形式有辱骂、肢体攻击、吐痰等。
正如马修爸爸说的那样,未来是不断变化的,孩子现在的刻苦学习是为了日后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可以生活得更加轻松和体面一点。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这样高压的学习状态对于孩子来说是很不合理的。
一方面,孩子天性爱玩,应该有更多的自由去享受和探索生活;另一方面,家长的要求过于严苛,甚至不舍得说出一些夸奖孩子的话,这样的教育会不会伤害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成为性格有缺陷、社交无能的考试机器或是工作机器。
在中国,情况也是相似的。许许多多的中国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都使尽了方法,想方设法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考试,通过高考和大学过上幸福生活。
但相应地,对于考试制度以及唯分数论的批评从来都没有停止,甚至还诞生了“小镇做题家”这样的群体。
他们多是来自村镇的寒门弟子,通过“题海战术”或师长的压力与管教取得优异成绩,从而进入名校。但进入大学后,其中的一些人却逐渐从“学霸”的位置跌落,甚至失学即失业。
豆瓣一条6月8日的帖子吐槽道: “对于小镇做题家来讲,读大学的几年好像一个美丽的梦。”
还有人说:“大学四年怎么度过不比前面十二年的教育轻松。”
这两种观点看到的是传统考试制度下教育的利与弊,也都是值得关注的。
考试中的高分或许是升学时的敲门砖,但考试、教育更大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在未来有能力生活,有能力更好地生活。一次考试是否真的就能决定一生,是有待商榷的论点。
把孩子视为独立个体,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独立的品格、自信的性格,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这或许是每个教育者、家长在陷入“考试恐慌”、“分数恐慌”时应该停下来思考的问题。
往期精选
一位海外陪读妈妈的自述:美式“鸡娃”VS中式“鸡娃”,本质上有哪些不同?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国学生如果能克服这“三个短板”,前途不可限量 ...
钱颖一: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仅存的优势荡然无存
过度拼娃的代价:孩子常青藤毕业,却被公司开除……
朱永新关于未来教育的15个预言,颠覆你的认知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