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2021开年演讲:相信成长的力量
本文整理自俞敏洪开年最新力作《俞敏洪:我的成长观》新书分享“相信成长的力量”上的演讲。
文 | 俞敏洪
编 | 玉关虎竹
从2020年到现在2021年,中国防疫工作又开始紧张起来,这就像我们的人生,总是不可能一帆风顺地走到底,总要有几个来回才能让我们得到更好的结果。
今天围绕《俞敏洪:我的成长观》,我想和大家聊聊成长的话题,主题叫“相信成长的力量”。
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看到树的成长、花的成长、可爱的小狗小猫最后长成老狗老猫。如果把“成长”这个概念用在人类除身体的长大和年龄的变老之外,用作我们思想的成长、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经验的成长,这种成长用在人身上才是最恰当的。
我们经常说长大和成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人是能够超出自己肉体的成长来引领自己更多的其它方面的成长。天鹅不远万里飞越喜马拉雅山到了热带地区,到了春天回归又飞回去,我们觉得天鹅是横空万里,觉得这种是很有志向、很远大的,其实它只是一种自然的迁移行为,为了后代繁衍,必须避开严寒去过冬,夏天再回到草原的行为。
我个人认为,只有能够真正意义上引领自己走出自己的局限,走出自己现有的眼界,并且走得更远更高才是成长。人的思维是可以飘向远方的,比如人心中能产生我们常常说的梦想、渴望、更加美好的生活等等一些东西。
人既然生而为人,就要利用人这个优势——人是能够让自己变得比现在更好,甚至好到了你可能原来根本没有想到的地步。从农村田头开始,因为有了要上大学的梦想,后来人生又产生了很多其它的梦想、冲动、渴望,就这样连着过来,一生其实可以走出你自己想象不到的距离。
比如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从来没想过我能上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的时候我也没有想过我会做新东方,做新东方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到会把新东方做成美国的上市公司。18岁之前从来没有离过农村的一个孩子,从来没有想到后来还可以走遍中国,乃至世界的山山水水。对于一个在上大学之前几乎没有怎么读过正经书籍,只是在教科书上,高考复习题上来回做文章的孩子,我没有想到后来我也能够阅读那么多的书,跟那么多的朋友进行交往。
你是想象不到自己的空间会有多大的,而这个空间的大来自于什么呢?其实来自于你自己内心的一种希望自己不断前行的一种冲动也好,一种内在的热情。生命中遇到一些艰难困苦的话,除非是我得了绝症,最后没办法治疗。否则在生命中遇到一些艰难困苦的话,其实不能算是特别糟糕的事情,因为在这种艰难困苦中间你可能会产生很多渴望、产生很多梦想,并且你能锻炼自己克服艰难困苦的能力,一种生命的冲动,到最后我们寻找更加美好的一种生活。
什么不是成长
既然我们讲成长,我想厘清的一个概念是到底什么不是成长?我想讲几个不是成长的概念:
第一, 在同一层次上做不同的事情。
比如今天你做行政、明天做人力、后天又做市场,但你永远在同一个层次上工作,永远在基层或者永远被别人指挥着做,不管做什么不同的工作,但是由于不用动脑,在工作中你学不到真正的经验和真正积累起来的智慧,即使做不同的事情,也不是成长的概念。
有些人的确一辈子换了多个工作,甚至有的换了十几个工作,但并不是对这个工作真的感兴趣,也没有在这个工作中不断地深挖下去,让自己变成这方面的专家,而是频繁地换工作,这个东西跟成长无关。
成长是什么?成长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就是让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的价值都得到提升。内在的价值提升就是让自己变得积累更多的聪明、智慧、才华和才能,外在价值的提升就是别人看你的时候觉得你这个人会越来越值钱或者越来越值得尊敬,这就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提升。
第二, 在不同地域工作也不一定是成长的概念。
比如有的人在上海打拼两年,到北京打拼两年,又跑到石家庄(现在大家不敢去了)再打拼两年,尽管你在不同的城市遇到了不同的人,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的成长。成长是一种内涵的提升。
第三, 做任何事情都在同一个思维层次上。
很奇怪的现象是我们发现人是会变老的,但有些人的思维能力和思想能力是不提高、不会提升的。你会发现有些人一辈子就生活在褊狭、偏执、固执的自我思想意识中,有些人总是会坚持认为自己的观点、看法才是正确的,别人的永远是错误的。这样保持在同样的、甚至单向性的思维层次上,不管换多少工作或者不管他换多少环境,因为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就意味着看问题永远不会变得更加敏锐或更加通透、更加宽容、多元地来思考问题,就意味着其实并没有成长。
第四, 一个人在最初的艰苦以后就会进入某种舒适区的状态。
舒适区的状态其实很多人都能感觉到,比如说我们有了一份安定的工作,这份工作也不会太容易让你失业,比如说大家都当了公务员、当了中小学的老师……一般来说只要你工作中不犯大错误的话你就不会失业,你就能拿一份稳定的工资,慢慢地你会有一点点积蓄,可能是买个房子、买个汽车,最后在同样的一个城市环境有一批非常熟悉的朋友,在自己的城市环境中建立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亲友关系等。重复同样的爱好,比如总有一批熟悉的朋友打打麻将、打打扑克,或者是一起喝喝酒、聊聊天。这种东西实际上都是一种很舒适的状态,这种状态我们把它叫做人生舒适区。
很多人走到人生舒适区后就不太容易从舒适区中走出来, 人是很容易待在舒适区的,所谓地温水煮青蛙嘛,不知不觉慢慢地在舒适区的过程中你可能就失去了斗志,或者失去了向外延伸的这样的一种欲望,失去了你愿意接受挑战,拓展自己生命新的维度或者新的生命地平线的一种状态。
我们很多人就会有一个错误的感觉,我是不是换个工作、上个大学、旅游一下、改变一下工作环境、城市,是不是就算是成长了呢?当然,这个东西有可能给你带来很多成长的契机,但是这些行为本身其实也不一定是成长的标志。
我们以旅游为例,原则上旅游就是一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不同的风俗民情的交流,我们旅游可以去吃当地美食、享受当地美好风景。但有多少人真正地在旅游中真的得到了眼光的提高、胸怀的扩展、视野的增加,包括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的增加呢?
你能不能从一件事中得到成长,其实完全自于这件事情中,你自己预设想要有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有一个什么样的诉求。我刚才说过人是被目标和诉求和渴望所引领的这样的一种动物,所以这个非常地重要。
成长,到底是什么?
成长到底关乎于什么东西?我想说几个要点:
个人成长是对自己的一场革命,这个革命是从内到外的一种革命。所谓的外在革命是进入不同领域,学习不同新知识,最后让你产生一个新的外在/外表的提升。但最重要的是内在的革命,人类的每场革命都是思想观念的革命,每个人的进步和成长都是对自己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提升。我们人类的成长与否不是由我们的身体来作为衡量标准。
当然,在这个前提之下,我还是对所有的读者提出来我们要尽可能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这件事情真的非常非常地重要。确保自己身体的舒适性,要恰当地每天多锻炼身体,让自己身体保持在更加健康的状态,要有充足的睡眠,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个大家都需要。
运动活动使你的血液更新速度会变快,也使你的身体会处于更加有活力的,或者更加舒适的一种状态。更重要的我们要更新的是我们的大脑思维,每次突破都是一场对自己过去的否定和对未来的再造的过程。每一次成长都是我们思维的更新,我们对某种事情看法变得更加地敏锐、更加地广阔,或者更加地有长远眼光。
人生有“三识”
我经常说人生有“三识”:知识、见识、胆识。
总体来说,成长的维度一个是知识的提升,我们从小学、高中、大学,就是一种比较好的知识的提升。
见识有时并不跟知识有必然关系,所以中国企业家有的只有初中毕业、高中毕业,但能把企业做得非常大。很多博士毕业的人做企业反而把企业做倒闭了,所以这就是在做企业时候的经验和见识不同的结果。
我喜欢用我自己的例子来讲,我老母亲十几天之前刚刚去世,我在网上发了一篇回忆我母亲的文章,得到了几十万的点击量。我母亲尽管没有文化,但她是一个有见识的人,她知道我的孩子未来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所以小时候她就要求我读书,要求我上高中,要求我上大学,就是一个农村妇女她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一个成长的路径。
这种见识使我后来有了机会上大学,有了机会成就今天的自己。但是这个跟文化水平没有关系,并不是因为我妈是大学教授或我妈知识非常丰富才会有这样的见识。见识和知识是可以分开的。当然,越有知识原则上应该越有见识,如果到最后越有知识变得越没见识,那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胆识就是你敢于不敢于突破自己,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所谓的胆识就是勇敢地做一点你原来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有胆量投身进去,有的时候我们经常说纵身一跃。但所谓的纵身一跃是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任何万全之策,这个世界商业没有任何100%有保障的体系让你去了以后不受任何损失,所以它是一种选择。什么叫纵身一跃呢?纵身一跃就是你后面的那个东西,跳进去以后,可能前面的好东西,给你带来安全感的东西可能会失去,但一旦你选对了,可能就会带来巨大的成功,你没有选对的话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失败,这种东西它叫做纵身一跃。
结婚某种意义上是纵身一跃,不管你们两个人之间关系多好,但是你实际上是没办法100%预测你们两个人结婚后,必然能够婚姻幸福一辈子,有可能中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意外,但你不能因为这种某种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就决定我这辈子不再结婚了,当然这也是一种个人选择。再比如说你去创业也算纵身一跃,因为创业做成功了可能会变成中国著名企业家,但是做失败了以后可能会血本无归。这些东西某种意义上叫纵身一跃,这样的东西是需要我们的胆识,需要我们有勇气面对。
所以成长的维度有知识、见识、胆识。当然,见识、知识、胆识能不能把它做好,就涉及到你看事情的眼光、胸怀、层次、格局、思维能力等等。用外在的方式看的话,涉及到了你的活动空间能力有没有,以及资源聚集能力有没有。活动空间能力就是你能够让你的活动半径更大,这就意味着你可能会碰到的机会会更多一点。如果活动空间大了以后,资源聚集能力很自然地就会越来越强。因为资源聚集包括了你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你能够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可能跟你相关的信息。信息和数据现在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成长是什么呢?
成长是我们对于人、对于事情、对于世界的认知的不断地提高和改变螺旋上升的过程。直到最后你在某种意义上就说你的认真水平、判断水平、思维水平,做决定的能力在不断地提升,你所犯的被人看来是愚蠢或是不该犯的错误的错误率到最后越来越少的过程,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成长的过程。
成长是成熟而不圆滑,老练而不世故,进取而不鲁莽,果断而不愚蠢,平凡而不平庸,探索而不迷惑,孤独并不孤单,失败不会气馁等等。人的成长就是临危不惧也好,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应付的能力也好,都是成长的一个外在的标志。
成熟而不圆滑。成熟,是做事情比较周到,也比较能够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但并不是圆滑。圆滑是所有你的行为都是基于保护自己的行为,甚至不顾你自己人格的前提下,让这件事情对自己有利,这不是成熟的标志。成熟的标志是能够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并且为自己争取利益的同时,为自己团队的成员,为社会的进步也能做出进步。
老练而不世故。一个人到了三四十岁以上的年龄还显得很幼稚,大家觉得这肯定不是成熟或成长的标志。但如果发现一个人到了三四十岁以后变得很世故,以至于他不再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再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不再坚持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就不是老练,而是世故。
进取而不鲁莽,人是需要有进取精神的,进取精神不是在不加思考的前提下一头投进去。如果你在一个错误的道路上行走的话,你越进取,离开正确的方向就越远。所以对我们来说就是所谓的进取是要在思考问题正确,或者对未来前进的方向基本上有把握,并且知道这个道路如果走不通的话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的一种思虑的前提之下,再纵身一跃进取往前。
果断而不愚蠢。所谓愚蠢就是有时我们做事情很果断,不经大脑思考。所谓的果断有时会出现几种情况:一、是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说什么;二、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从来不去考虑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听不进别人的话语;三、总认为自己做的决定才是对的。这种表面上果断的雷厉风行或是说做就做的行为,有可能是一种愚蠢,因为你并没有真正动脑子去思考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后果,你的决策所带来的对你人生、对周围人、甚至对社会、对事业带来地某种深刻的甚至更长远的影响。
平凡而不平庸。我认为我们做人是可以平凡,其实平凡更加正确的表达方法应该叫平淡、朴实、朴素。我们大部分人就是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对我们来说平凡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平庸。平庸某种意义上就是自己再也不动脑子去让自己的生命有所提升,心甘情愿地陷入懒惰或者迷盲中,不愿意自拔。同时愿意让自己生活在一个并不是那么高质量,但是又不愿意去摆脱一个环境的状态。平凡只是一种心态,平凡是我可以不穿名牌衣服,我也可以先住小房子,甚至可以住租来的房子,或者可以先不买汽车,先骑电瓶车。但你内心依然追寻未来自己更加美好的前途或更加美好的生活。
探索而不迷惑。所谓迷盲是可以的,但迷惑就是不知道东南西北。迷盲是在探索中间暂时还没有找到方向。
孤独而不孤单。人可以享受孤独的生活,孤独的生活中可以有很多思考。但孤单是感觉到形单影只,好像全世界就我一人。比如说太孤单了,打个电话让朋友一起去撸串、打牌、参加一些无聊的活动,总而言之就是你就不想一个人待着,这样你就很难进入一种深度的思考状态。
还有很多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气馁、放弃,这也是一种不成熟的标志。因为成熟的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上各种艰难困苦、挫折,甚至是不幸,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产生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你的态度,就带来了未来对于你的生命到底是提升还是继续待在低层次痛苦中间的一个不同的状态。
我常常喜欢讲,中国古代文人最优秀的作品都不是在一帆风顺的时候,或者说有很多不是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写出来的。苏东坡在流放到黄州之前,其实是没有太多的名篇出现的。我们今天背的苏东坡所有的优美的文字,都是在他被流放后写出来的,《前后赤壁赋》也好,“大江东去浪淘尽。”也好,“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样的词也好,基本上都是在流放后,因为遇到了人生的困境,在人生困境中间他就去思考、去升华,最后把它变成了优美的文字重新传递出来,变成了中华文化的璀璨的明珠,是永恒的篇章。
所谓的成长是什么呢?我做一句话的总结,叫做“一种对生命的深度、高度和意义不停地追寻。”我个人一直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一次生命,我们因缘聚合,偶然的某种状态成了我们自己。你父母把你生下来,早一点晚一点可能就不是你,生出来你现在生而为人,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让每一天过得更好,让我们一生加起来能够活得更加地精彩、更加地充实,当然也包括更加地幸福和快乐。这至少是我个人的一个人生态度。
在人生的思考中间,我觉得一个人如果要成长的话主要是几个关键词:思考、选择、目标、行动、进取、挑战。
我刚才讲的内容在《俞敏洪:我的成长观》书中也涉及到,这本书是我在疫情期间演讲精华的集结,这本书的文字也足够能代表我对人生成长、个人学习的一些心得和态度。
关于成长,最重要的还是几个要素:
第一,成长是个人的选择,无关乎他,甚至某种意义上无关乎周围的环境,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选择。
第二,成长是一种有意为之的行为,不是潜意识的成长,也不是自然的成长,我们不是动物和植物,我们必须是有意为之。
第三,成长是要我们付出努力的,我们如果不努力、不上进,我们当然就不能成长。
第四,成长是要我们付出代价的,因为不抛弃原来的东西,甚至有些拥有的东西不抛弃的话你就不可能成长。
往期精选
沈祖芸:知识型组织出现的今天,学校教育应如何带给社会更多确定性?
67封牛津Offer被收入囊中,探寻“牛剑最大赢家”背后的传奇故事
牛津放榜, 内地共斩获130枚offer,上海战绩最喜人!
牛津学霸校长谈国际化教育:怎么打破四重“围墙”?
“勤王”大军占领白宫,美国还是留学圣地么?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 2020 中国国际学校图谱
● 2020 国际学校薪酬人才趋势报告
专业发展
● 2021升学指导证书课程
● iPGCE国际教师资格证课程
社群活动
● 2021海南国际教育峰会
● 2020第五届国际学校人力资源峰会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 思选服务商会员计划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