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批“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初审结果出炉,“跨过高考”能否成就人才加速发展?

Mina 顶思 2021-11-12

2020年12月31日,清华大学推出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数学领军计划”)。该计划因其选拔年龄最小至初三年级,且可“跨过高考”引发社会关注。目前,该计划初审环节刚刚结束,接下来2-3月将进行评测考试。记者发现,市面上已经出现针对该计划的非官方培训班。


自高校自主招生取消以来,如何抓住新的升学“捷径”仿佛成了新问题。那么,“数学领军计划”是新的“升学稻草”吗?看似诱人的“跨过高考”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顶思针对该计划采访了K12领域知名学校的数学教师和涉及高校人才选拔的专业人士为我们呈现计划背后多维度的解读。


      文 | Mina

      编 | Kate



随着我国国力及世界地位的提升,全球范围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其中亟待解决的,就是基础科学的发展。很多时候我们在应对挑战时表现被动,归根结底是因为核心技术及底层科技的发展仍受制于人。


许多来自科研一线的专家反应,目前的创新多追求“短平快”,我们习惯于“快速再造”,却缺少从0到1的“创造”。技术创新繁荣的背后,极易被人“釜底抽薪”,卡住了脖子。缺乏知识创新的积累,会让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后劲不足。基础研究没有重大的发现,产业发展也多为短期繁荣。


这一次“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数学领军计划”),则又再一次强调了基础科学的人才培养。



“中国科技发展了这么多年,很多方面还跟在别人后面跑。归根结底,忽视了基础科学。基础学问做不出来,应用科学也做不到第一流。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在任何一个科技水平顶尖的国家,数学都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中国培养出最顶尖的数学家。”丘成桐曾对媒体谈到了发起此次计划的初心。


01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但目前孩子们对基础学科兴趣不大


在丘成桐的眼中,数学在任何有理性推理的学科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实力也往往影响着国家实力。可以说,几乎所有重大科技发现都与数学的发展进步有关。


“数学有时会被认为是一门语言,它有着自己的逻辑与符号系统,其作为基础学科的工具属性也比较明显。”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曾获全国数学高三联赛一等奖,先后被聘为北京数学解题能力展示主试委员会委员的新府学外国语学校运营校长姚宇堃在谈到数学时讲到,所有理科研究方向都要以数学作为核心工具去使用,与之对应的,其他领域如物理等学科也会对数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一些数学模型其实是基于针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而推导发现的。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不过目前学生却普遍对数学等基础学科缺少激情。


现在的孩子对基础学科兴趣不大,更多将基础学科当作工具。孩子们的现状多为苦于学习,在他们眼里更多的是学业,很少会以学科角度看问题。”UWC常熟世界联合学院的数学老师夏子健提到,目前大多数孩子学业负担较重,数学又是一个慢功夫,回报周期比较长,很多人不愿意做。


除此之外,夏老师还反映目前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抱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如果在基础学习中一味的追求计算很有可能打击学生的自信与自尊心,这样也不利于数学学科的发展。


基础教育中的数学


“其实,中国基础教育的数学教学还是可圈可点的。”夏老师提到,虽然中国的数学学习是“出了名的难”,但目前中国的数学学科考试,包括高考,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他提到,我们的数学更强调纵深发展,讲究深入复杂的计算与推导,通常需要许多步骤。而国际教育中的数学教学面比较广而不深,难度自然没那么“折磨人”,且题目会被解体成许多步骤以支持学生得到最后的答案。“中国的数学确实可以挑出好苗子,因为它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多步问题的能力,而国际教育的数学培养问题相较于中国高考多较为简单,而未来世界需要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姚校长同样也谈到了本土的数学教学。他认为,诸如口算、心算的训练其实也是一种思维品质的锻炼。是对学生思维有序性、敏捷性、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一种训练。其目的并不是偏要把计算器可以解决的问题复杂化。


理想的培养路线是,为有能力、有野心的学生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对于其他学生更多以培养兴趣、体验数学为主,平时学习内容、考试题目不要太难。”夏老师说出了自己理想的数学学习模式。


那么,如果我们要发掘好的“数学苗子”,这样的孩子一般会具备什么品质和特点呢?


02

好的数学苗子:

“天赋是加成,但坚持和恒心是根本”



丘成桐在谈“数学领军计划”的时候曾经表达过低年龄段人才的优势:“为什么要小孩子?因为他没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墨守成规的观念。我发现不少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满脑子就是固定地跟着人家走,有一种瞻前顾后的心态:怕交不上卷子、完不成课题、毕不了业。相反,小孩子不会有这些杂念、顾虑,会更勇于在真问题上探索。”丘成桐坦言,把招生对象放宽到初三年级,这种“无所顾忌”是他更为看重的学生素质。


谈到学生的素质,采访的几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天赋与学科上的优势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恒心与耐力。夏老师指出,天赋与好苗子不能划等号。数学学习需要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走。在他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天资聪颖的确存在,但很多孩子走不到高层阶梯就放弃了。“做数学必须要认真。很多人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除去天赋以外,孩子们还要吃得了苦。天赋只能代表一些机会优势,更多的还是要靠后天的恒心和耐力,否则很难成材。”姚校长对天赋与恒心的关系持相同的观点。不过他也提到在培养过程中也要充分地尊重学生,“有天赋,有能力,但如果孩子志不在此,也不要勉强。


03

“3+2”的五年计划,是在培养专才吗?


在“数学领军计划”的培养环节中,采取的是“3+2+3“的本博衔接。前三年进行数理基础课程学习,第四、五年进行科研训练;而博士阶段则是三年的职业科学家学习训练。项目介绍中还有一句:“3+2阶段学习期间不得转入其他专业。”


谈起对于“数学领军计划”的期待,夏老师希望其应该是跨学科,可融合的。“身为基础学科的科学家,必须有一个开阔的眼界,应多元化发展。如果只进行单一学科的研究,未来看问题的角度会非常狭隘。”


姚校长相信,该计划不会只针对数学单一方面。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针对整个科学研究领域,或是以数学为主的研究。”数学领军计划“应该是培养”一批学科探索者“。


“我相信数学领军计划之中会有一定的筛选,并不是简单的在五年之后去判定学生的成就。它应该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计划,会更加关注培养对象长期成就或终生成就。所以该计划的功利性会弱一些。”


“不是纯数学”,“长期发展”,“非功利”确实是此项计划需要向社会释放的信息。


长期从事高校人才选拔方向研究的学匠-新高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立军针对招生简章做了解读:除去对数学抱有浓厚的兴趣之外,考核内容方面还涉及到了中英文阅读,除去数学学科,中学阶段的物理、化学等科目也会考察。除此以外,以丘老带头的学术大师还会在培养环节中定制数学史和科学史的课程,也会吸纳学生参与应用项目。


三年职业科学家的学习训练,这个信号很重要。该计划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在科技上有提升作用,在各个领域可以应用的科学人才。”张院长强调。


04

“跨过高考”背后的解读


“数学领军计划”每年招生不超过100人,录取至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清华大学也将成立专门书院,从本科连续培养至博士研究生阶段,“3+2”阶段学期期间不得转入其他专业。


在推出“数学领军计划”之前,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自2018年设有“丘成桐数学英才班”,面向高二、高三学生招生,每年约录取30名学生。与“英才班”不同的是,此次“数学领军计划”对招生对象年龄进行了下调,“主要招收高一、高二学生,特别优秀的初三学生也可”,并表示通过考察的学生“无需参加高考,参照保送生录取方式单独投档录取”。


除去之前英才班的30人,这次清华又准备扩充100人规模的数学领域人才。而年龄下调至初三之后,会不会有大量的初中生加入到招生计划中呢?


顶思对此也请教了张院长。张院长坦言,初三学生群体因为面临现实的升学原因预计报名人数不会太多。此外,今年是“数学领军计划”推行的第一年,学校、家长、学生在认知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较容易把该计划与竞赛生等同起来。


从目前选送的学生来看,学校还是愿意推荐在奥数上获得奖项的学生。张院长与江苏、北京、辽宁、河北等知名的高中的校长做了关于此项目的沟通,学校推荐和动员的学生大部分是高二的学生,以及部分高一的学生。学校校长坦言,初三和高一学生还没有打好基础,等水平够了再申请。从目前各地学校统计的不完全数字来看,这次英才班和领军计划班的考生量不多,3000-4000人左右能参加综合测试,按照以往英才班的比例看,能进入专业测试的学生量差不多在1/4或1/5左右。


不过,“数学领军计划”绝不等同于竞赛生选拔。通过招生简章我们得知,“拥有突出数学潜质和特长,有志于终身从事科学研究的全球中学生”是此计划的招生对象。丘成桐也曾对媒体表示,“要对数学真正有兴趣”。


“数学领军计划的这群孩子,我希望能够胸襟更大,不只是进行数学单学科的培养。”丘成桐对外表示。


除此以外,“跨过高考”也是一条非常诱人的培养路径。记者发现,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非官方组织的针对该计划的备考特训班。



不过,张院长指出,如果要把该计划视作一条便捷的升学通路,这条道路并不好走。各位家长、学生还是要理性对待。“不要盲目的把它做成一个便捷的升学通道,然后逼自己的孩子去做这件事。”


近日,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数学领军计划与丘成桐数学英才班的初审结果已经陆续发出。已有家长在网上晒出了通过初审的通知。



不过,初审只是对学生提交的材料做综合评审。除评审结果为“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入围认定之外,初评“通过”的学生还要参加综合测试。综合测试之后还有专业测试、心理测试以及面试、体质测试等等。基本上可以说是“过五关、斩六将”,并不容易。


“虽说计划招生规模在100人,但本着 “宁缺毋滥”的原则,第一年通过的人数不会太多。”张院长表达了他的看法。


坊间透露,该计划的最后一关,将由丘成桐丘老亲自把握。


05

未来高校或有更多选拔计划出现,

基础教育面临新挑战


在接下来的2月至3月,入围“数学领军计划”的学生将会迎来综合测试及专业测试。这样的选拔考试以后每一年都会举办。对于学生们来说,每年都可以考,相当于多了很多次可以同大师一起做研究的机会。


“在未来,可能除了清华的“数学领军计划”,还会有更多的高校就不同基础学科方向做多元的选拔。”张院长预测未来各高校可能会出现人才选拔全面开花的现象。


张院长另外还指出,依政策趋势,未来人们一定会越来越重视基础学科,高中教育或义务阶段教育也将慢慢与高校融合贯通。


不过,自主招生取消之后,类似“强基计划”、“数学领军计划”的推出,对于高中以及基础教育的学校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目前,许多学校还患有“自主招生后遗症”,社会上对于名校的执念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彻底改变,“升学率”,“清北率”依旧是社会对“好学校”的认知标准。无论是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还是在校长们的年度目标中,名校录取率依然是工作重点。中学阶段既要保证教学目标,教学考核,有余力的情况下,还要发掘和培养学生在某些学科中的强项让其脱颖而出。


想要在兼顾教育公平的情况下培养、挖掘优质的学科人才,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就是“分层教学”。身为国际学校的教育人,姚校长与夏老师自然对分层教学有着更深的感受。夏老师指出,分层教学在诸多方面都充满挑战。学校是否支持,老师是否具备分层教学的能力与心力,这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优秀的师资还大量缺乏,怎样在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上得到保障,这不是一件随口说说的事情。


姚校针对分层教学也分享了自己学校的经验,他指出,分层教学应该是流动性的。“分层教学不应该是一锤定音式的,我们可以把分层教学更多设置成一种激励机制。”他提到,目前新府学对于分层教学采取的是“有条件录取”,在录取至”优势班“的时候会给学生们设置小目标,如果条件达到了则可以留下。“分层教学有很多小的方法和小工具,要善于利用起来。”姚校对顶思说到。


人才选拔的方式多样化之后,就会倒逼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下狠功夫。


此外,“作为学校,还是第一时间研读政策,去作深入研究。校长、管理者都要去作研究。去理解国家的政策发展导向,及时作出调整。”张院长也提出了他的观点。


往期精选


义格教育孙涛:在教育内卷中突围,家长说“你做的就是我想要的学校”


清华附中隔空“补给”,广州教育添新篇!


2021年度灯塔升学指导官召集令


蓝湾未来领导力学校校长石国鹏:承认未来的不确定性,才能引导孩子坚定地生活


剑桥放榜,中国大陆地区斩获123枚Offer,上海成为牛剑录取双冠王!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2020 中国国际学校图谱


2020 国际学校薪酬人才趋势报告


专业发展

2021升学指导证书课程


 iPGCE国际教师资格证课程


社群活动

2021海南国际教育峰会


2020第五届国际学校人力资源峰会


2020第三届RAISE大会


人才招聘

顶思人才-国际学校精准猎聘服务


顶思国际教育行业联合校招


会员服务

SMILE学校会员计划


● 思选服务商会员计划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