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 “酌”酒论英雄,俞敏洪对话企业家老友
近日,新东方市值涨幅近200亿,它的创办者老俞作为国内教培行业的首批开拓者和入局者,亲眼见证了民营企业的跌宕起伏,并与多名站在时代潮流浪尖的访谈者开启了一轮“酌酒论英雄”式的访谈,分享当年的创业初衷、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惑、创业故事和对人生等终极命题的感悟与思考。
文 | Kate
编 | Chris_guo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引领民营企业发展的开拓者。这些搅动时代浪潮的企业家有着跌宕起伏的创业故事,也有着对这个时代极为深刻的思考。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在腾讯近期推出的一档企业家随访式对谈节目《酌见》中,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与他的企业家老友们用一顿饭的时间,交流了当年的创业初衷、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艰难时刻和困惑。
在第一期《酌见》中,接受老俞访谈邀约的是执掌市值100亿的万通集团总裁冯仑。
对话冯仑:改造中国的梦想实现了多少?
在《酌见》第一期访谈冯仑的节目中,老俞抛给老友冯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不是从心底觉得自己老了?”
冯仑说,30岁是他的时代,那时稍一努力就干成了未来,现在稍不留神就干成了过去。他还谈到在选择与谁合作方面,有几点非常重要,第一是跟着谁做,第二了解时间成本和诚信对成本的重要性,第三寻找价值观相合的人合作。
老俞抛出的第二个犀利问题是,“你发射卫星是不是为了像世人证明你没有脱离时代?”
冯仑的回答也很坦诚,他直言在高中时受到历史老师的影响,已萌生改变中国的想法。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主动去找当时的军官和知青聊天,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想法。
在海南房地产处于蓬勃上升期时,他毅然选择下海经商,与当时同样意气风发的潘石屹、刘军、王启富、易小迪一起南下,赚到了第一桶金,并在随后做了几件影响中国的大事。
为改变和融合两岸关系,冯仑于在阳明山上盖了房;而后又成为美国世贸中心一号(自由塔)上的第一位租客,同时成为了发射国内第一颗私人卫星“风马牛一号”卫星的企业家。
他认为人生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别人的是非为是非,第二阶段是对事物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看法,第三个阶段是“让天下以我的是非为是非”。他坦言,自己还处于第二阶段,但华为的任正非已经达到第三个境界。
而对于企业家如何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话题,老俞认为,人是通过完成对物质丰富性的积累,来实现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如何把财富转换成永恒的东西,是企业家需要认真思考的话题,而能够随时间沉淀下来的一定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在冯仑身上,有着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和谦逊,他说如果有的书是米其林大厨的作品,那他的书只能算是普通人家的家常菜。
冯仑认为,感受痛苦的能力和痛苦的持续性沉淀能带来很多深层次的思考。在现代,一批写出深刻作品的作家中,也不乏经历坎坷者,比如用了六年时间创作了《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而缺乏深刻的思考可能会导致很多现代人陷入生存浅薄化的困局。
在尼古拉斯创作的《浅薄》一书中曾提到,电脑会以微妙和不确定性的方式对我们施以影响,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变得浅薄。在娱乐至上的时代,如何平衡娱乐与深度思考的时间,避免信息碎片化给人带来的伤害,也许是值得读者思考的话题。
那么,这个有着地产界思想家之称的企业家有过怎样的教育经历,又是如何为女儿提供启发性建议的?在和老俞的对话中,冯仑谈到,当年对他产生过深刻影响的是一本苏联教育学家写的《马卡连柯论教育》。在教育女儿方面,他对女儿做新媒体的建议是不要买流量,以保证与客户交流时赢得更大的议价空间。
“第一你买了流量,所有人都知道你买了,跟广告客户谈的时候,一定打折,你也不清楚这块到底值多少钱。但不买流量,客户会更信任你。你给他说一个数,他给你往上再加一个数”,冯仑说。
王小川:国内教育领域仍有许多场景未实现信息化
在与搜狗CTO王小川的访谈中,老俞就科技时代下的生命价值和年轻一代如何告别互联网生态内卷化,在人生旅程中找到精神归宿和追求展开了对话。
王小川谈到,当前中国在教育领域还有大量场景没有信息化。尽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早在2018年已经出现,但从一纸文字到实际落地,再到被学校广泛应用,仍有待时间检验。
从教育信息化的机遇来看,未来主要存在五个机遇点,一是系统产品开放化,二是基于大数据平台的SaaS服务,三是立足不同细分场景的产品细化,四是机遇场景下的数据提炼和复用,五是公立校和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的加剧。
科技未触及的领域—人类情感层面的深层沟通
在访谈节目的片头,老俞谈到了一个概念 —— 光谱宽度,表明两人的物理距离虽近,但心理距离很远。人与人之间尚存在沟通上的隔阂,对于复杂的人类情感,AI在理解这方面的能力则更为有限。
尽管AlphaGo能够在围棋技术上以3;0的成绩战胜世界冠军柯洁,但在对弈过程中,却少了棋手之间互相博弈和高手棋手之间彼此欣赏和相惜的乐趣。
在最强大脑舞台上,百度研发的小度已能对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话题进行解答,并给予一定的情感回应,但对于像老俞与多名企业家老友这样面对面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以及更深层的情感交流和沟通,AI在科技方面能做到的仍然有限。
在李开复2018年提到的10个未来不会被AI取代的工作中,就包括AI研究员和工程师等技术含量偏高的职业,以及建立在创造力和想象力基石上的小说作家和需要人文关怀及深度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教师行业。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些职业相对应的专业将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当然准入门槛也会相应提高。此外,对于一个企业的核心领导者和管理者而言,其所具备的人格魅力和打造强大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能力,也是科技永远无法取代的。
在片中还出现了一个片段,是俞老师谈如何在有限生命量内实现更大的生命浓度。比如,在1665年瘟疫席卷英国的时候,牛顿在自我隔离期间就确立了牛顿第一、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而同样在新冠疫情发生期间,一些国际教育学校开始结合疫情对学生进行灾难教育和推出与疫情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普及相关知识与常识。此外,还有一批关心教育行业的企业家通过线上短视频的方式去分享自己对教育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对于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量内实现更大的生命价值,俞老师和小川老师认同的观点是无法改变大环境和自身基因的情况下,能带来改变只有个人后天的努力。
也许是刚开始创办新东方时的艰辛仍历历在目,俞老师鼓励年轻一代要学会吃苦。同时,他也建议年轻人多读书,通过阅读来完成疗愈的过程,同时避开低层次的纠结。
在交流中,俞敏洪和王小川还与学生们谈到了内卷化的问题。有学生反映,在互联网996的生态下,职场中的互联网从业者有不少放弃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而出现内卷化的现象。对这个问题,俞老师和小川老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也许对于这个普遍存在的社会化问题,还有待年轻一代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俞敏洪提到在同一个导师指导下,可能会造成学生在大脑思维模式上的趋同。但随着MOOC的兴起,同学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已不再局限于校园和某几个导师,而是能通过广阔的互联网平台学习和吸收来自全球的领先知识。再加上生活阅历的增加、周围同伴和创业者的影响,都会对个体思考同一件事带来不同的启发,从而碰撞出新的火花。
科技浪潮之巅下,技术红利让部分人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自动驾驶技术开始代替司机的角色,一些餐厅出现了为客人送食物的机器人 …… 一连串的变化在不断刷新我们对未来科技的想象。也许,俞敏洪与王小川的一番对话能为年轻一代如何把握科技机遇,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在有限的一生中实现自己认可的价值带来更多新的思考与启示。
在新一期《酌见》节目中,第三位受邀嘉宾是李宁品牌创始人、李宁集团董事长兼联席行政总裁李宁。在这期的对话中,李宁分享了其在由冠军向企业家转型道路上的故事。在后续几期访谈节目中,老俞还将与比亚迪董事局主席王传福和华谊兄弟传媒董事长王中军进行深度访谈。
往期精选
留学美国,比疫情更值得担心的是“精神瘟疫”
十国最新政策盘点|疫情期间留学?先收下这份贴士!
建在山顶的世界名校:“快乐”往往是假快乐,而精英则是真精英
《万万没想到》:做VUCA时代的智识分子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 2020 中国国际学校图谱
● 2020 国际学校薪酬人才趋势报告
专业发展
● 2021升学指导证书课程
● iPGCE国际教师资格证课程
社群活动
● 2021海南国际教育峰会
● 2020第五届国际学校人力资源峰会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 思选服务商会员计划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