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一个只会“念稿子”的人,做出了美轮美奂的艺术大片
将美传递给另一群人,既言传,又“意会”,可真是难如登天——但有部纪录片却真真正正地做到了。无须说“之一”,它目前就是国内讲艺术、讲美学最好的纪录片作品:
走近《局部》、走近陈丹青,您将体味到所未见的美学“盛宴”。
文、编 | 玉关虎竹
当前,国家越来越强调“美育”,即审美的教育。
这当然是个宏阔的命题。不过,正如欣赏一幅画,我们总是可以先从“局部”看起。
2015年仲夏,文化品牌“理想国”继梁文道的书评类节目《一千零一夜》后,推出“以画家之眼观看艺术杰作”的系列纪录片《局部》,迄今已完结三季。
主讲人陈丹青,为我国著名当代画家、艺术家、作家以及文艺评论家。
▲ 陈丹青
节目没造什么声势,甚至可说冷门,不过凡是观看过的受众无一例外地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在口味愈发“刁钻”的豆瓣平台,《局部》甚至被打出了9.6的高分。
听上去很夸张,但将这几季节目来回看了很多遍之后,我们反倒感慨:这样的评分,名副其实。
绝妙的
视听盛宴
一部讲艺术的纪录片,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到观赏愉悦,那实在是不知道在讲什么。
《局部》之使人观感舒适,视觉享受,难以简单用文字形容:
1
美轮美奂的大制作
○ 镜头跟随陈丹青的背影,穿越各大展馆、教堂。从观者看来,亦仿佛置若其中、身临其境。
镜头一推一摇间,似在时空与历史间穿梭。
○ 制作团队后期很是花费了一番功夫,视觉的最终呈现与艺术作品、历史注解完美融合,秀气而不花哨,雅致而不做作。
○ 让艺术作品“活”过来,令人大饱眼福!能用上的技术,摄制组几乎全安排上了。
○ 《局部》团队获得了很多展馆、教堂的特别拍摄许可。平日热闹的艺术场所此时寂静冷清,专门让位给升降机与摄影师。
局部、整体,整体、局部——精美绝伦的美术就这样被细致入微地记录下来。
陈丹青本人也兴奋地站在台上,拿相机“扫描”眼前的一切。下了梯子,他发了好一番感慨:
“高 高在上的大壁画,几百年来,只有三种人能够登高平视。哪三种人呢?画家本人,壁画修复师,还有被特许的摄影师。
这次,我也获准爬上梯子了,有一次甚至是升降机,终于贴近、平视部分大壁画!
宗教年代,为了威慑与教化,所有壁画就像教堂的空间设计一样,尽可能高上去,高上去,作为宏大的图像,必须仰望,只能仰望。一个又一个世纪过去了,绘画本身的魅力被远距离视线隔开了,推远了,模糊了。
可是想想吧,当你从十厘米距离,甚至更近,凝视乔托、科萨、马索利诺,第一次,他们的全部微妙、神奇、雄辩,就在眼前。”
幸运的是,《局部》以影像永远地凝固了这份美好。这也是影视作为“第七艺术”的独特魅力吧。
2
“心思细,本事大”
拍《局部》时,陈丹青自嘲自己是个“只知道念稿子的人”,主要功劳全靠导演。先无须纠结这句自嘲的话,不过,导演谢梦茜的确是个有“神通”的人。
○导演谢梦茜与陈丹青合影
用陈丹青的话说:“导演谢梦茜,心思细,本事大。我随口提到的什么,十之七八她都搜到资料,植入影像。”
难怪,节目中我们竟能见到那么多奇奇妙妙乃至奇奇怪怪的视觉资料,真不知道她都是哪里找来的。
在《绘画的放纵》一集中,提到古代画家的颜料装在猪尿泡里,导演谢梦茜竟找到原型图片,就连陈丹青也说是第一次领教。
“她还找到了生产锡管颜料的年代和发明者,原来是个美国佬。更有不少我想都没想到的资料,她也顺手查获,编入节目,猛一显现,活见鬼!”
莫奈与雷诺阿的珍贵片段也被找到——雷诺阿坐在轮椅上,用绷带缠紧手指捏住画笔,叼着烟凑上脸去,由儿子点燃,随即喷云吐雾……看到此情此景,陈丹青也“欢喜大笑、流下泪来”。
○ 坐在轮椅上的雷诺阿(印象派重要画家,1841年生于法国Haute-Vienne的小镇里蒙)
“心思细,本事大”的导演和她的团队为本部纪录片解决了一切技术上的问题。
但仅仅如此,是做不出一部“神片”的。我们还不得不回到陈丹青,去探寻这个“只会念稿子的人”。
只会
念稿子的人
上述图文略微展示了《局部》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但更重要的,这部纪录片还是一场思想的盛宴。
陈丹青这份稿子,“念”得实在太好。
○ 陈丹青的名作:1979至1980年间完成于拉萨的《西藏组画》,“直接引领了国内向欧洲正统油画溯源的风气,大幅度地超越了苏俄的油画技法及单一美学。”
身为画家的陈丹青,在《局部》里所呈现的敏锐认知与细腻洞察,是其它同类节目所大大缺乏的。
他的视角之独特、情趣之奇妙、见解之深邃,话里行间处处流露、款款道来。
1
审美的“现场”
陈丹青在这个节目里的角色,不像导游,也不像老师。
他无意于向观者传递任何讯息或知识,把这个节目变成某种教学现场,而更像个有点痴迷的老先生,在手里摩挲着生命里的爱物,告诉观众他究竟为何迷恋它们。
“这个节目让大家看画,但我不会仔细解说。为什么呢,我看画讨厌有个人给我讲,因为我也长着眼睛。
我同意贡布里希的话,他说美感是需要引导和学习的,但我不是导游,不是讲解员,不是教授,我不喜欢这个视频变得像在上课。文艺复兴画家,敦煌的画家,他们上了什么课?上过什么学?”
那么,《局部》实际上成为了陈丹青个人的“审美现场”。
全片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也不讲道理,陈丹青只是静静地做分享,有时连吐出一串金句,但从不大惊小怪。
他时刻承认自己也是无知的,在意大利圣墓园里撞见陌生的大画,他说自己很惭愧,以前从未见过。转而又觉得大欢喜:
“你熟悉一位画家,终于站在真迹前,是大快乐;你完全不知道一位画家,忽然撞见了,更是大快乐。那种惊讶、欢喜,等于变回小孩子。”
○在巴赫明亮的G大调组曲(Cello Suite No.1, Prelude )中,陈丹青用他那冷静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把我们带到他视野中的美学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中的配乐极为讲究。“制作团队从各国、各时期、各种曲式和器乐的海量资源中,提取几秒或几十秒,为影像叙述提供情绪、节奏、过渡、衔接或突然的转折。”
2
“凡·高拿不到我们的准考证”
美是对理性的偏离。
这话未必人人赞同,但在陈丹青的“审美现场”,三季而来,这可以说是他的主旨思想。
“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而是直觉,是本能,是骚动,是崭新的感受力,直白地说,其实,是可贵的无知。”他如此说道。
陈丹青讲凡·高,不讲“星空”“麦田”,而是拿出他80年代在纽约弄到的一幅小画:
“海边的渔夫”
— 凡·高初习作品
就着这幅凡·高初习的作品,陈丹青说梵·高的迷人,就是一个字:憨,上海话叫作“憨大”。
“不要小看这个字,我自己画画,我知道,你要画得巧,不很难,你要画得憨,太难了。巧,可以是才华,可以靠磨炼,憨,却是天性,是奇异的禀赋,怎么也学不来的。”
他又顺便提到我国的美育,简直是不动声色地调侃——“相信如果凡·高拿着1881年到1883年的那些“破画”跑来中国美术学院参加考试,恐怕拿不到我们的准考证。”
可转而又言辞犀利:
“可是,每次看这类中国式的素描,我就想死。我宁肯一辈子不会画画。在我看来,中国考生被逼着描绘的这种素描,是一条绝路,一场灾难,是望不到边的垃圾……”陈丹青说。
3
捻之即来
虽说陈丹青强调自己做节目只是“瞎扯”,绝非教学,但他这“瞎扯”,过分广博了一点。
所谓“融合”在《局部》好像并不存在,或者说不漏痕迹。陈丹青谈画,谈美学,谈历史,谈文学……取之即是,捻之即来。
例如陈丹青讲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却又提到委拉斯开兹20岁进宫当皇家画师的经历;提到曹植、李贺,法国的兰波;提到莫扎特、圣·桑,身子还没发育,就写四重奏和交响曲;提到毕加索20岁前后的玫瑰色时期;提到与王希孟同属皇家画院的张择端,以及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提到前几年出现在北京拍卖行,元代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
他的视角随着时空肆意游走,气定神闲,思绪毫不喘气。
观众们却也并不会觉得“头晕眼花”,因为他所进行的作品间的比照合乎逻辑,暗自互通。
于是观众终于明白,为什么艺术是本能、直觉。别的所有的一切,如历史、国别、性别、媒材等,终归是基于美的直觉——世界各地、古今中外的美,大有不同,却又“惺惺相惜”。
4
艺术的恻隐心
陈丹青先生讲艺术,有温度,有恻隐心。
《局部》系列第一季有一集叫《人民的胜利》,他讲到有过“历史问题”的画家蒋兆和。
一生颠沛流离、命途多舛,被诋毁、污蔑、伤害、批判,“只因为他画了《流民图》”。
○ 《流民图》,蒋兆和历时两年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中国人物画,全画卷以一片瓦砾为背景,刻画了一百多个深受战争灾难之苦的难民形象,描绘了战乱中劳苦大众流离失所的惨状。因战乱、政治等种种原因,此画几度被损毁。
○ 晚年的蒋兆和。背景图为正在被扫描的毕加索画作《格尔尼卡》。
陈丹青将《流民图》《格尔尼卡》加以对照,并给出如此评价:
“这两幅关于战争灾难的画,我更爱《流民图》,并不因为我是中国人,而是,这幅画的血泪,这幅画的真挚,这幅画的力量,我以为,胜过《格尔尼卡》。”
《人民的胜利》可能是《局部》三季以来最动情的一集。陈丹青对着镜头问道:“如今千千万万的中国学生,还有哪怕一个人记得《流民图》,记得蒋先生么?”
他习惯在节目里把话说到七分满,然后灯光打暗,影片结束,把答案留给镜头前的人。
不少粉丝留言说,听陈丹青聊蒋兆和先生,看完已是泪流满面。
# 参考资料:
1、看理想,《局部》全三季(优酷)
2、陈丹青,《局部》随笔/画册,北京日报出版社
往期精选
“公民同招”挺进最后一公里,民办学校绝不“躺平”!
中小学校“五项管理”督导全覆盖,“小切口”撬动学校管理“大改革”!
培生教育推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英语教育
这所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学校”,把课程设计玩出了新花样
《未成年人保护法》今日上新!这些新规与孩子息息相关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海南国际教育发展现状与展望
2020中国国际学校图谱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768001
北京:010-533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