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BC追踪这些孩子33年,记录了英国寄宿学校残酷的真相……

玉关虎竹 顶思 2021-11-13

33年前,在一所精英男子学校——拉德利学院里,一群男孩首次被记录到摄像镜头中。33年后,当年的男孩们已经长成男人,并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在顶级寄宿制公学受教育的经历,到底会对一个人产生多大的影响?


BBC的珍贵影像为我们呈现出了这些拉德利学子们隐秘的心路历程,孤独,压抑,焦虑,得意或失意——他们获得了一些东西,也缺失了很多……这甚至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文 |  玉关虎竹

编 | Chris_guo



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一部纪录片《寄宿学校:从男孩到男人》,时间跨度长达33年。


纪录片将视角锁定在拉德利学院(Radley College)——英国四大全寄宿男校公学之一,与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哈罗公学 (Harrow School)和温彻斯特公学(Winchester College)齐名,大约18%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去牛津、剑桥读大学,堪称精英学校中的精英学校。



33年前的孩子们长大后,有的成了作家,有了成了CEO,有的成了医生,还有的继承了祖上的爵位……他们的下限非常高,可以说,从精英学校走出来的孩子在社会上确实不同凡响。


在这部纪录片开头,学霸唐纳德·佩恩拿到了拉德利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这个“10岁就知道自己很聪明”的孩子接过了老师递过来的苹果酒,开心地庆祝,并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家里报喜。



他的表情是如此地腼腆而又欢欣雀跃。然而镜头一转,时间来到现在,成年的唐纳德一脸苦涩对着BBC记者说:“大家知道我取得了最高奖学金,都期望我有好成绩,他们会觉得,唐纳德肯定能行,没有问题,可事实上并没这么容易……”



一所声名斐赫的寄宿制公学,在这些男孩成长到男人的历程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01

在秩序与竞争中成长


“你们能够直视别人的双眼,微笑着说‘早上好’‘下午好’,这是我所看重的事情;我也希望你们和别人说话时,不要把手插在口袋里;我希望你们都能穿上干净的鞋;我想知道,你们有多少人的指甲是干净的……就是这些小细节,将伴你们终生,因为你们来上学是为了一件事——获得良好的生活习惯。”拉德利学校的舍监给新来的一批孩子们发表了语重心长的讲话。



这样的讲话反映了传统英式教育最显性的特征:强调规则与秩序,重视礼节与仪式。规矩通过从孩子们起床开始的每一个细节得以体现,并几十年如一日地内化于心。



也正因如此,不论是多么有个性、叛逆的孩子,走出校园时都带着明显的公学烙印。例如:影片中违反校规在学校创作搞怪漫画的詹姆斯,成年后娶了一位“小时候进过少管所”的妻子。


这位妻子对丈夫的评价是,很幽默,但也礼貌得有些过头。“总是第一个去开门,总是把谢谢挂在嘴边。”



在拉德利这样的学校成长起来的孩子,礼节几乎是一种条件反射,不由地反映在行动上。


除此之外,拉德利还注重另外两样东西:学术和体育。这里的孩子们同样重视考试排名,“当你觉得可以考二三名却只考了第五名,你便会反思自己,并继续努力。”佩恩在采访中这样回忆。


体育实力和考试成绩同等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更能使一个孩子闪闪发光。在拉德利学校,体育优异的学生是可以进入到名人堂的。影片中的佩恩便获过此殊荣,这让其他孩子时隔几十年仍然印象深刻。提起佩恩时总是“那个混蛋样样精通,成绩和体育都很好。”



在这所寄宿制公学中,竞争成为一种常态,甚至不同宿舍之间也存在着竞争。整个学校几百个男孩子,他们的成长正是处在这样一种竞争中。这样的环境下,没有人可以“闲着”,每个人都得努力奋进。


懂得秩序,在竞争中成长,这就是拉德利这样的顶级寄宿制公学带给学生“最宝贵的财富”。然而,表面的光鲜之下早已暗藏阴霾。


02

令人艳羡的背后,问题丛生


在外人看来,公学的学子们个个贵气、前途无量,但也有人看出了背后的问题。比如在英国心理治疗师尼克·杜福尔眼中,严苛制度下的寄宿生活给这些年轻的学生带来了毁灭性的终身伤害。


不过,这些伤害十分隐匿,常以普通人察觉不到的方式显露出来。从BBC这部影片中的深度访谈中,我们可以窥见其中的一些迹象……


阶层明显,“帮派”林立


就像《哈利波特》中巫师之间也有鄙视链一样,拉德利这样的公学也存在着明显的阶层划分。


“有些人一看就知道家境殷实,你只要开学的时候看看那些车就好了。”成年后的蒂姆·哈克利说,他操着一口约克郡口音,被同学排列在学校阶层的最底层。“也不算是对立团伙,只是学生们会分为各种帮派。一走进拉德利的餐厅,就能看到几桌都是那些受欢迎的孩子。”



孩子们朝夕相处,形成各种小团体很正常,但有的时候会带来一些严重的问题。影片中,特纳姆公爵的儿子大卫也就读于这所著名公学,他们家的历史可追踪到17世纪,但如今已经没落了。16岁时,大卫从拉德利退学,成为该校史上少数中途退学的学生之一。据他说,他“受够了别人的指指点点”。


亲密关系的缺失


33年后,在拉德利成长的男孩们,如今已经成为成家立业的男人。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上,相当一部分人表示,不会再考虑寄宿制公学


詹姆斯的妻子说:“那要谁来给他们拥抱呢?如果他们只能自己拥抱自己,那我会很难过的,因为那该是我的任务啊。我明白那是最好的朋友,我也听说你能认识一辈子的朋友,他们会在未来帮助你,但我觉得那并不能代替有爱的家庭环境,情商还有安全感。”


这些拉德利男孩们,显然严重缺乏这类情感。


蒂姆现在已经是香港一家资本集团的总裁,至今未婚。他说,拉德利教给了他如何独立,可他的情感生活也正困于这“独立”两个字上。BBC犀利的采访表明了这一点:


蒂姆:“离家前往寄宿学校是件很糟糕的事,因为你每天都要和外人接触,不能每晚回家找妈妈,你只能靠交朋友来让自己不那么难过,但与此同时,你也会变得更加戒备,你不能让别人看到你的弱点,你会关闭一切情感,到现在人们还会批评我冷酷。”


BBC:“为什么在那种地方不披露情感?”


蒂姆:“因为那是软弱的表现。”


BBC:“一旦示弱会怎么样?”


蒂姆:“可能有人会利用你的弱点。”


BBC:“你是不是把自己照顾得太好了?”


蒂姆:“也许吧……”


的确,男孩们进入到了全英国最顶级的公学,接受了最好的教育,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远离家人,得不到父母的拥抱与呵护。这种亲密关系的缺失,造成了他们对于爱的认知偏差。比如蒂姆,就成长为这样一个过分独立,但不知道如何去爱的人。


成功,但并不快乐


从小就被视为学校风云人物的佩恩,回忆起在拉德利的生活,却一脸郁结,甚至在镜头前痛哭出声。学霸光环的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佩恩确实是一个优秀的拉德利学子,这在影片中处处都有体现。不仅考试厉害,奖学金拿到手软,田径运动也大显身手。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的优秀成为了一种负担——他不是天才,为了保持住所有人心目中那个佩恩的形象,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可是,这种热情可以保持一个月,半年,却很难保持几年。渐渐地,他的负荷满了。而不管是父母还是同伴,没有人能够倾听他内心的声音。到后来,他甚至出现了幻觉,“碰到一棵树的时候也想象着怎么带球过人。”


“我的几个朋友问我,‘你的傲气去哪儿了’,‘你以前那么有活力’——然而,我对生活的热爱就那样消失不见了,失去了动力,一切都变得辛苦。”



压力无处释放的佩恩,曾经患过重度抑郁症。这片阴影一直沉在他心底,久久挥之不去。多年后,他搬到了阳光明媚的澳洲,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他不想孩子们再重蹈覆辙——成功,但并不快乐。


结语


教育是长期的过程。不经过时间的沉淀,很难发现问题所在。谁能想到,令很多人艳羡的英国贵族公学里,却掩藏着对学生心理影响一生的负面作用呢?


从BBC精心制作的这部影片可以看出,秩序与表现永远都不能成为一所学校评价体系中的全部。如今,一些学校开始招收女生、引入心理支持系统、提倡构建和谐亲子关系,正是对这一传统教育模式的积极回应。


毕竟,从贵族公学走出来的孩子,即便人生光鲜,可如果并不快乐,那么这样的教育也不成功。


往期精选

多地控制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河北易县将压缩至5%以内


活动预告|第三届“零零国际诗歌奖”颁奖典礼暨《零零诗选2020》新书发布会


让学生穿汉服、背古书、习古礼,这就是传统文化教育吗?


TIPS2021大会开幕在即,我们做了一个谨慎的决定……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768001

北京:010-53382767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