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老师的困惑:如何“控制”我的课堂?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教师博览 Author 杨聪
课堂“控制”出现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师不知道如何去“导”的问题。
文 | 杨聪
编 | Chris_guo
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子说:我是小学老师,对学生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对他们“紧”了,平时上课根本没有几个人回答问题,对他们“松”了,他们就骑到我头上来了。郁闷啊……
这位网友所说的情况比较普遍,这样的“问题”时常困绕着一些教师,特别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
其实,问题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他们积极活跃,成为展示自我的主角是必须的,再说多数孩子本身就有这个天性。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何况一个班级的人数又不在少数,如果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恰如其分的“控制”,课堂表面上看似热闹,实质难免出现杂乱。
反之,如果“控制”过头了,那课堂看起来很有纪律,但又可能宛若一潭死水了。因此,教师的“主导”尤为重要了。
可以说,课堂“控制”出现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师不知道如何去“导”的问题。如同文章开头那位网友一样,年轻教师容易陷入师生关系的两个极端。
对此,教师应该如何去“导”,才能实现对课堂的有效“控制”呢?我觉得以下三点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实践的。
01
让学生遵守“游戏规则”
还是服从教师的“命令”
很多时候,所谓课堂上的“纪律”都是教师制定的,有些还是教师上课时临时想的,而且“纪律”的内容基本上是限定学生不能做什么,却极少指明学生可以做什么。只要学生妨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意愿,就会被“鉴定”为“违反纪律”了,甚至有些教师连这样的“纪律”都没有向学生说明,一切凭自己说了算。
这样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从属位置,其课堂主人的意识与教学主体的地位无从体现。教师这样的“控制”如同社会上的“人治”,而非“法治”。
“人治”靠的是教师一厢情愿甚至是强制的“命令”,一旦教师不在,“命令”也就形同虚设难起效力了。而且这样的“命令”迟早会压抑学生,促使部分学生尤其是所谓的“问题生”出现对抗和叛逆行为,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将导致师生关系的破裂。
如此一来,教师时常挂在嘴边口口声声强调的“课堂纪律”就会被学生理解成专门对付他们的一种“专制”的代名词了。
这么说,难道课堂就不用“纪律”了吗?
不,当然要“纪律”,但这种“纪律”应该是由师生一起商议,共同讨论出来的一些“规则”,来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这才谈得上有“群众基础”,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主动去接纳并乐意去执行和维护。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是这样设置情境引导他们的:
班队课,我问学生:“为何要在校门口的公路上画斑马线呢?”
学生答:“我知道,那是‘人行道’,是让我们这些行人过公路用的!”
“如果我们过公路不走‘人行道’好不好?”我接着问。
“不行的,我们人这么多,很容易被车撞着的,上学期没有画上‘斑马线’,不就有一个六年级同学的脚被车轧了吗?”
“画上‘斑马线’让我们走‘人行道’,是为了行人和司机更安全……以前没有‘人行道’,大家都是乱走的!”
……
“说得对!”我肯定了他们,“有了交通规则,大家的行动不但方便,而且也安全了。你们再想想,自己知道或做过哪些事和活动必须要有规则才行,否则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了?”
“老鹰抓小鸡、跳橡皮筋等游戏也有规则。”
“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各种球类活动都有规则。”
我总结道:“是啊,生活中很多事情和活动都有自己的一些规则,这些规则可以让每个参与者都能更好地进行活动。现在,我们这么多人在一个教室里也需要一些‘规则’来让课堂的教与学能灵活而又有秩序地进行下去,所以,我们有必要一起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规则来……”
接下来,我就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条上,然后收上来共同对这些想法进行讨论、梳理、修改,整理出有代表性的作为课堂上的“规则”,让大家遵守。
在这些规则中,下面几条是最根本的,因为它指出了师生在课堂上最普遍的四种行为——“说”、“听”“讨论”和“插嘴”的注意点:
1.无论是老师,还是某个同学说(包括提问和回答问题),全班同学都必须保持安静,认真“倾听”。如果谁有想法或不同意见,也要在说的人把意思表达完之后,才能“起立”进行“插嘴”。
当想“插嘴”的同学比较多时,要按“起立”的先后顺序一个个说,不要抢着说。当话说好了就可以自行坐下,不用等着老师示意了。如果在听的过程中又有了想法,还是按上述的要求进行表达。
2.站起来说的同学要尽量做到面向大家,眼神要和大家交流,而不能只单单看着老师(或某个同学),不能只对着老师(或某个同学)说。尤其是不能把老师当作课堂的中心,让自己和老师成了“两人对话”,把同学们忘在了一边,这样其他同学也会不耐烦,难免就会吵了。
因此,站起来说话或提问的同学要把开头语“老师”改成“同学们”,这样的说法能够直接引起同学们的关注,使他们能主动地参与到你说的话中来。另外,坐在左右两边的同学“起立”时要适当地侧过身,而前面的同学“起立”时也要适当地转身。
3.当老师要求大家自由讨论时,同桌或前后桌可以坐在位置上自由安排;当老师指名同学汇报讨论结果时,那对“说”和“听”的要求就以上述的一二两条为准则。自由讨论(包括其他形式)的开始和结束,要看老师的示意,比如用语言:“现在开始!”“请大家安静!”等等,还可以配合表示“开始”和“安静”的手势,同学之间也要互相提醒。
4.有的“规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根据利弊,可以在师生共同商议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添加和删除。
02
遵守“课堂规则”和展示“学生个性”是不矛盾的
看了上述的四点规则,或许有些教师会说,这样的条条框框会不会限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使课堂变得机械死板了呢?
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学生的“个性”是否真正得到健康的发展和展示,在课堂上主要是看学生是否有表达的机会,是否能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是否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表达时间和空间。
一直以来,有些教师的课堂恰恰就是在上述的这些方面存在问题。他们要么是因为没有相应的“规则”作保障,使得课堂的“说”与“听”,以及所谓的“讨论”变得杂乱无序。如此的“个性发展”已变成自由散漫的一盘散沙,连教师自己也因此苦恼不已。
要么总是在学生说的“内容”上苛求,总想着学生的“说”能符合自己的喜好,凭自己的脾性来评定学生的童心童语,以致闭塞了学生的真实表达,甚至还会让学生因为害怕而没了表达的欲望。
如此的课堂,学生除了循规蹈矩或亦步亦趋或沉默寡言之外,还能有什么良好的“个性发展”呢?
因此,我们只有具备适当的“课堂规则”这个外在形式,才谈得上保障学生“思想个性”这个内在实质获得真正的发展,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可能是扎实的鲜活的有效的课堂。
当学生从这些“规则”中逐渐体会到它给大家的“说”、“听”,乃至“思”带来益处时,学生就会愈加重视和维护这些“规则”。此时,即便教师不在,班集体也会自觉自动地运用这些“规则”来评判个别同学的违规行为,以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已有“课堂规则”这把丈量的尺子了。
只要我们读了魏书生、李镇西等老师的书,就不难发现,他们也是很重视这类“规则”的制定的,哪怕在开始阶段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因为一旦有了这些“规则”,那么以后的教学和管理也就会如鱼得水、事半功倍了,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民主意识和班级主人的观念特别强也是与此息息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让学生遵守“课堂规则”和展示“学生个性”是相辅相成的。
03
让学生遵守“课堂规则”成为一种习惯
1.教师的“立场”要鲜明
刚开始实施这些“课堂规则”时,学生还不是很熟悉,容易忘记,教师就要有耐心地反复强调时常提醒,尤其是教师的“立场”要鲜明,切不可含糊不清敷衍了事。
比如:坐着倾听的学生如果有人没保持安静,或者没等人家讲完就“插嘴”而且“插嘴”时没起立,教师都应该立刻让课堂暂时“停止”,及时指出个别学生的“违规”行为,并且让他马上改正。
同时也提倡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如果发现类似问题,也要马上提出和制止。只要教师持之以恒,不多久,便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2.教师要用好自己的“表情”
当学生能按“课堂规则”进行“听”“说”“插嘴”和“讨论”时,教师除了用语言而且也要用“赞赏”“微笑”的表情给予肯定,反之,教师就要用“严肃”“批评”的表情给予否定和阻止。只要教师“立场”鲜明,再配以一目了然的表情,时间一久,学生的行为就能从中得到积极的强化。
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于行为一贯到底的重复,在上述两点中,一旦教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而松,时而严,那所谓的“课堂规则”就会成了“纸上谈兵”了。即便课堂教学正在津津有味地进行着,只要出现“违规”行为,教师也要及时提醒和制止。
另外,当教师用了“严肃”和“批评”的表情之后,要是学生改正了,教师就不能继续带着这个表情上课,而应该“转化”成温和微笑的表情。教师这样做,就是等于用无声的体态语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在这点上教师不妨让自己具备“相声演员”的表情变化能力。这对于引导学生正确地投入学习是很重要的。
但现实中有些教师往往做不到这点,一旦被个别学生的“违规”行为打搅了,就会一直唬着脸,带着怒气上课,甚至把接下来的上课当成了个人的情绪发泄,这是教师情绪化的表现,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把他们当作了“出气筒”,这绝对是有害于学生在课堂上良好习惯的养成的。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状况的如何,有时就是教师自身状况的体现!
04
关于是否要“处罚”的问题
在“课堂规则”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违反的,不外乎两种情况:一则是无意的,大多是忘记了。对这类“违规”的学生,教师只需时常提醒,他们便能主动改正,毕竟好的“规则”是有利于每个人的。因此也就没必要“处罚”了。
二则是故意的,表面上看似针对“规则”,经观察分析,就会看出这类学生“违规”的背后一般都有另一种目的,他们要么是所谓学习上的差生,被教师忽视;要么和同学关系不好,没有什么朋友,在品行上有些“问题”,被多数学生孤立;要么在生活和心理上存在“困惑”和“压抑”,寻求排遣和发泄等等,我觉得这些学生的“违规”行为的本质不是在抗议“规则”的不行,如果因此而“处罚”他们,等于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甚至还会雪上加霜。
所以,教师应当把精力花在课堂之外多去关注、关心和帮助这类学生,只有化解了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的“问题”,在课堂上他们才可能遵守“规则”。当然,这类学生毕竟是少数,教师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而否定了“规则”对大多数学生所起的作用和带来的好处,否则就是犯了因噎废食的错误了。
对于“处罚”,我只有这样的观点:处罚是手段,如果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是可以用的;如果用得不好,就可能起反作用。所以,处罚要三思而后行——慎用!
来源 | “教师博览”微信公号
作者 | 杨聪(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灵江小学教师)
往期精选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768001
北京:010-533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