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毛姆小说经久不衰丨他在爱中矛盾着——既相信真正的爱情的存在,又强烈怀疑它的价值。

周颖 送信的人走了 2023-01-11

论毛姆的内在精神矛盾

毛姆创作之初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在日后的创作过程中弥漫着叔本华式茫然的思想。其对女性的看法,创造的目的都包含了个人的内在精神矛盾。这种内在的精神矛盾既是毛姆创作过程中暗含的主线,又是对毛姆所处时代的真实反映。 


一、精神际遇――毛姆与叔本华 

说起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威尔斯等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们。但是笔者认为,要了解领悟毛姆的众多小说,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著名哲学家亚瑟・叔本华。叔本华是一个彻底的宿命论者,“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徘徊;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他的悲观主义倾向显而易见。 

一个作家的创作往往被另一个作家所影响,而这影响一旦形成往往是巨大而深远持久的。即使是当这作家的写作手法日渐纯熟形成自己的固有特色之时,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仍不难发现那些隐藏着的最初的思想痕迹。同时,我们应当了解,毛姆之所以是被叔本华影响而不是被其他的文学家或哲学家影响,是有他的个人原因的,而这原因,几乎决定了毛姆的性格悖论和写作历程。 

毛姆年幼,父母俱亡。由于身材矮小,严重口吃,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还遭到冬烘学究的无端羞辱。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一个人在孩童时代留下的阴影往往是终生性的。加之毛姆所处的时期,英国处于资本主义走向垄断的动荡时期,阶级分化加剧,社会陷入了物欲带来的精神困境。这种时代的悲观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了个人身上。而叔本华的父亲易怒忧郁,母亲冷漠私自。叔本华曾经回忆:“父亲只注意那辆残破的四轮马车,女主人-我的母亲忙于交际,找乐子。”可见叔本华的忧郁气质和悲观主义倾向和他的家庭环境不无关系。叔本华甚至说:人生是充满暗礁和漩涡的海洋,我们可能永远也到不了幸福的彼岸。相似的人生境遇使得毛姆对叔本华的思想有一种深深的同体认同感。“人间聚散离合的无从解释使毛姆与叔本华在灵魂上陷入了一种同质的孤独。”毛姆即刻在精神上接受了叔本华的思想。 

二、渴望和厌弃的矛盾――关于爱情 

毛姆自幼丧母,母亲这个位置的空缺却给他的内心留下了永远无法修复的伤痛。按常理来说,毛姆对于女性的温和柔软应该是渴望的,但是我们却发现在毛姆的小说中不乏对女性的奚落,如:“女人是男人混乱的起因,她们贪得无厌,焦虑不断,冲突不停,满屋子的暴风雨。” 

毛姆对女性的嘲讽之辛辣,语气之不屑都是作家中极少看到的。不难想象毛姆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叔本华对女性看法的影响。爱情的一波三折和母亲的不负责任使得叔本华对女性的态度日渐尖刻起来,认为她们的思想“既愚蠢又浅显”。叔本华的女性的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毛姆。再加上毛姆其貌不扬,毛姆自己也承认过,在恋爱中,他不是被爱的哪一个。毛姆在爱中矛盾着。既相信真正的爱情的存在,又强烈怀疑它的价值。爱情的不顺,叔本华思想的影响,自卑和大男子主义的矛盾混合体,使毛姆的女性角色创作流于灰暗和偏激。 

三、严肃与娱乐的矛盾――关于创作的目的 

毛姆曾在美国的一次演讲中讲到:小说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目的在于娱乐。很少有知名的作家会公开宣称自己创作小说的目的是为了娱乐。多数作家视其写作历程是包含着使命和责任的。如詹姆斯・乔伊斯就曾表明:我创作的目的是为本国的精神道德史写下自己的一章。而毛姆认为娱乐性才是重要的。所以有些评论家认为毛姆的作品缺乏某些现代作家的那种深刻性与艺术性,毛姆也自认为自己只是个较好的二流作家。[3]令人费解的是,在经受过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后,在对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性有过深刻认识之后,毛姆为什么仍会认为小说甚至艺术应服务于娱乐性呢?娱乐对于毛姆来说意味着什么?毛姆认为,“文学如果不能为人提供娱乐,便不是真正的艺术。“因此,毛姆更关心的不是内容的深化而是情节的冲突。”尤其是在他的短篇和剧本中,毛姆执意寻求人生的曲折离奇,擅长于故布疑阵、巧设悬念,热衷于描述各种山穷水尽的困境和柳暗花明的意外结局。”这种戏剧性是毛姆看来是文学愉悦读者所必须的。 

然而只要是认真拜读过《人生的枷锁》、《刀锋》等作品的读者应该都能发现其中都无一例外地弥漫着对人生迷惘的追寻,对复杂人性的描写与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思考。它们所表达的主题,蕴含的思想远远超过了娱乐这一目的。并且这种弥漫的迷惘和矛盾不是毛姆个人的,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西方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与虚伪的物质世界使人产生了深刻怀疑。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时代精神。从这一点上看,毛姆的创作是非常严肃的。可见毛姆在创作目的上也充满了矛盾性。娱乐是想达到的目的,严肃是无法摆脱的态度。娱乐是想对抗生活的重负,可是生活的重负已然超过了娱乐。 

结言:从叔本华到自我探索,从菲利普到斯特里克兰德,无处不体现着毛姆的内在反复与挣扎。纵观毛姆的创作,其中对世界复杂性的揭露、人生追求的迷惘和抗争以及求索意义的真诚仍可以产生持久的吸引力。而这种吸引不仅是来自于表面文字,更多的是来自于我们对自身生活道路同样迷惘的选择,对自身矛盾清醒而无奈的认识。我想,这大概是毛姆小说经久不衰的魅力之一吧。

毛姆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中学毕业后,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肄业。1892至1897年在伦敦学医,并取得外科医师资格。189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1915年发表长篇小说《人间的枷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毛姆赴法国参加战地急救队,不久进入英国情报部门,在日内瓦收集敌情;后又出使俄国,劝阻俄国退出战争,与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有过接触。1916年,毛姆去南太平洋旅行,此后多次到远东。1920年到中国,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并以中国为背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彩巾》(1925)。以后又去了拉丁美洲与印度。1919年,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问世。毛姆于1928年定居法国地中海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去英、美宣传联合抗德,并写了长篇小说《刀锋》(1944)。1930年,长篇小说《大吃大喝》出版。1948年以16世纪西班牙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卡塔林纳》出版,此外又发表了回忆录与文艺批评等作品。1954年,英国女王授予其“荣誉侍从”的称号,他成为皇家文学会的会员。1959年,毛姆作了最后一次远东之行。1965年12月16日于法国病逝。



随笔评论小说精选:

送信人一周年   |    你有收到过信吗?

2017年送信人集锦

洛夫 | 感受诗歌之美

余华 |  消失的意义

陈超  | 好的诗歌,像真佛,是有“后光”的

余华  | 一个记忆回来了

弗洛斯特:论诗的形象 | 诗歌创造形象,这形象始于愉悦,终于智慧

鲁西西  | 当我饶恕时……

你只读过《牛虻》,却没读过伏尼契

雷平阳  |  写诗就是说人话,应该让一个个汉字活起来

爱默生 | 梭罗的一生

梭罗   |   我为何生活(徐迟 译)

霜白   |   一些画,一些话之二(孤独)

马尔克斯   |   影响我一生24本小说

蒙田随笔

胡安·鲁尔福 :回忆与怀念

爱伦·坡:诗歌原理 | 诗是有韵律的美之创造,诗的惟一裁判是审美力

波伏娃 • 我想要的是生活的一切

瓦西里·舒克申   |   太阳·老人·少女

庞培  |  诗歌的觉醒

川端康成   |   诺奖演说谈禅悟之美

虹影   |   在东京拜访一事无成的鲁迅

查尔斯·西密克 | 诗七条和诗十首

阿米亥   |   是什么使我写作?

川端康成    |   伊豆的舞女

艾先    |   从北京到西藏

刘心武  丨 让我们来说说王小波

张鹏远诗学笔记十条  丨  学会减肥,才能成为一个好胖子。

顾城   |  学诗笔记

庞培   |   杨键:葬礼归来

剁手书单 | 理想国译丛20种

止庵《插花地册子》片语抄

洛夫谈诗

赖纳·马里亚·里尔克    |     论艺术

巴山丘庄   |    刘敬魁诗歌评述

张爱玲的残酷之美

余  华  |   灵魂饭

止庵   |   鲁迅与废名

余 华   |   飞翔和变形

余 华  |   否 定

陈言  |  小说写作札记

米沃什访谈  |  诗的艺术

余  华  |   音乐的叙述

余 华  |   字与音

余  华  |   色  彩

青蛙读诗 | 中国人不需要月亮

余 华  |   灵  感

余华  |   写作的捷径就是一个字

四篇演讲  |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马克•斯特兰德《保持事物的完整》译读

歌德   |   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纳兰评《森子诗选》  |   梦已失信梦中人

李敢  | 札记三则(二)

文学志  |卡夫卡微型小说二十六则

李敢读诗 | 生之枯萎

耶胡达·阿米亥谈诗歌艺术

性欲和爱情的区别

张爱玲:爱憎表

读茨维塔耶娃

张远伦:神是人的最高人性

日本著名俳句和俳句的幽玄之美

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诗人呢?

刘年 | 诗歌,是人间的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