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买的蜂蜜有没有一层白沫子?这到底是好蜜还是劣质蜜?

秦岭一白 秦岭一白 2022-06-22

你见过蜂蜜上漂浮着一层白色蜜沫吗?吃起来像奶油般细腻香甜。或许更多朋友经常见的是蜂蜜发酵的泡沫,反而被卖家忽悠成活性好蜜。


秦岭一白这期详细说下两者间的区别,让喜欢吃蜂蜜的朋友避免上当。


所有蜜种里,新鲜洋槐蜜最容易起蜜沫,特别是42度左右的原蜜。而低浓度水蜜也会有稀薄的蜜沫,但随着温度升高后,会开始产生气泡,这就是发酵。


看起来都是白色泡沫,但一个是美味,一个是劣质。喜欢吃蜂蜜的朋友一定要区分蜜沫与发酵泡沫,防止被无良商家忽悠。


1.蜜沫在摇蜜初期比较厚,存放时间久了会变稀薄。发酵泡沫在存放时产生,随着温度升高会增多。

2.蜜沫看起来洁白细腻,发酵泡沫则是稀疏的小气泡,颜色呈灰白色。

3.蜜沫口感像奶油般甜腻,发酵泡沫则有令人作呕的怪味。

4.蜜沫不产生气体,发酵产生泡沫时会有大量气体,具体表现就是胀瓶(塑料瓶)


如果买到有泡沫的蜂蜜,不会鉴定的话就放在常温下。如果泡沫慢慢消失,就是蜜沫;如果泡沫持续增加,那就是发酵。


另外,浓缩蜜是不会发酵的,因为高温蒸发掉了蜂蜜中的多余水分。所以,发酵蜜在散装蜂蜜中最为常见(详见秦岭一白水蜜篇)。


发酵是原蜜的典型特征之一,这也是前国标制定42度的原因。由于目前市场上水蜜比例很大,就有些卖家曲解泡沫是什么“葡萄糖分解”、“产生过氧化氢”、甚至还吹成“活性好蜜的标志”等。


作为消费者来说,如果你买的蜂蜜起泡沫、有怪味、还胀瓶。不管卖家如何说,总归就一句话:蜂蜜发酵变质了。我们再看看蜂业专家是怎么解释的。


蜂蜜发酵是由于耐糖酵母菌对葡萄糖和果糖所起的作用而引起的,其结果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蜂蜜发酵以后,带有酒味、酸味和厌人的腐败味,产生大量的白色泡沫,甚至溢出容器。——吴杰《蜜蜂学》


蜜沫在专业学术资料里的解释:蜂蜜中部分蛋白质和蜡类等多种物质,摇晃后有时会在表层形成细密的小气泡……。


说通俗点,就是把蜂蜜中的某些成分摇晃出来了。


秦岭一白问过很多蜂农,有些人明明摇出来的是极品槐花蜜,上面的蜜沫香甜浓厚。可惜,他们光知道是好蜜,却不知道这东西该怎么解释,也跟着网上的叫法说是过氧化氢。


因为有些卖家胡扯:泡沫是蜂蜜中的葡萄糖在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抗菌类的过氧化氢。他们还温馨提示:“收到蜂蜜后,要打开口存放,不然会导致发酵。”


真是搞笑,他们想敞口释放掉发酵产生的气体,以防止胀瓶而暴露出发酵问题。却忘了就算是成熟蜜,密封不好就会吸入空气中的水分而发酵变质。


虽然有些朋友常常被卖家的绕口令弄晕了,但要记着:蜂蜜的发酵与水分、温度、酵母菌三大因素相关,酵母菌大量繁殖会导致发酵变质,并释放出二氧化碳,产生气泡。


发酵是个无需回避的话题,需要对其客观对待,秦岭一白对买卖双方均给一条建议

 

卖家:只有卖高浓度的天然成熟原蜜,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大多数发酵问题。

买家:尽可能低温保存,进入夏季后将蜂蜜放入冰箱,降低蜂蜜发酵的温度条件。



其实,对于天然成熟蜜来说,一个月左右就能吃完的。每次用干勺子舀蜂蜜,吃完后密封存放好,只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是不会有问题的。但是水蜜就不行,气温升高时发酵很快。


最后申明一点:只有加工浓缩蜜不会发酵变质,但是浓缩蜜也破坏掉很多营养!天然成熟原蜜也会因为跨地域或保存不当而少量发酵。但是发酵就是变质了,卖家不应该回避或者忽悠消费者,这也是最基本的质量问题。


声明:秦岭一白公众号里所有文章全是原创,记录个人从业多年的一些经验感悟。近期,有很多公众号盗用本人文章,希望你们多少能修改一下吧,哪怕是换个图片也行啊!



往期蜂蜜科普


喝了这么多年蜂蜜,是不是感觉自己一直都被骗了?

一瓶真蜂蜜,到底应该卖多钱才合适?

国产蜂蜜还能不能吃?——6种蜂巢蜜的真相

国产蜂蜜还能不能吃?——调和蜜的真相

国产蜂蜜还能不能吃?——水蜜的来源

国产蜂蜜还能不能吃?——喂白糖事件

蜂蜜该如何鉴别真假?先看一个蜂蜜出口检测的故事吧!

秦岭深处最真实的农家生活,其实并没你想象的那么好!

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