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性瞬间”,中国人没有真正读懂
“决定性瞬间”
中国人没有真正读懂
文:林路 编:先知书店
时间过得真快——2004年8月,途经欧洲的一个小镇,傍晚打开电视机,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眼前一闪,也让我心头一惊——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辞世:一个曾经对中国摄影影响巨大的摄影大师离去,“决定性瞬间”的经典论述却成为永恒。
的确,卡蒂埃-布列松在1952年出版的《决定性的瞬间》(由画家马蒂斯为他设计封面)至今仍被视为一部摄影的经典之作。
-01-
卡蒂埃-布列松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回顾展
为纪念卡蒂埃-布列松去世10周年,在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今年从2月12日到6月9日,举办了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最为完整而且全新的作品回顾展,包括500多件摄影、素描、绘画、电影和文档作品。
这一展览远远超越了以往我们对这位艺术家“决定性瞬间”的单一认识。在他去世后十年,数千件他留下的作品由基金会收集整理。通过对数量庞大的作品重新审视,展览将重新定义这位艺术家的创作生涯。观众将应邀进入卡蒂埃-布列松长达70年代创作之旅,从而确认这样一位属于现代主义关键人物在当代艺术史上的地位。
自从摄影家去世之后,无数的回顾展蜂拥而至,试图证明他的“世纪之眼”这一主题。固然,他是一个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目击了20世纪一些最为重要的事件,然而“世纪之眼”的评价显然显得过于豪华也过于简单。卡蒂埃-布列松确实建立了一种类型的摄影流派,同时也受到周围各种各样的影响。甚至于“决定性瞬间”的简单重复宣传,也会让人感到厌烦。
所以这个展览不想进入这样的俗套。相反,展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我们可以感受这位大师级人物不同凡响的光芒。所以展览不仅对卡蒂埃-布列松的粉丝是一次新的冲击,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也是一次极好的了解过程。
-02-
中国摄影
对“决定性瞬间”的误解
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卡蒂埃-布列松进入中国摄影的视野,无数中国摄影师为之眼前一亮,“决定性的瞬间”由此成为中国街头摄影的不二法门。
1980年代末,一位上海摄影家无意中拿到一本卡蒂埃-布列松的影集,如获至宝。他天天晚上揣摩,白天则骑着自行车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模仿拍摄,连相机也是一样的徕卡。
结果,一年后,他推出了一个影响不小的展览,让人们看到了卡蒂埃-布列松幽灵般的身影出现在上海街头——窥一斑见全豹,可见卡蒂埃-布列松对中国的摄影影响之巨。然而,从那时开始,卡蒂埃-布列松就决定了会被中国摄影误读。
理由很简单,那个时代的中国,不了解欧洲文化,更不了解欧洲摄影,只是从一些浮光碎影,暂时满足了视觉饥渴的欲望,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就如前面所说的那位摄影师,如今早就跳出了“决定性瞬间”的视觉形态,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恐怕就很能说明问题。
▲圣拉扎尔火车站背后,巴黎,法国,1932年 | 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经典照片之一
其实对卡蒂埃-布列松的误读是全方位的,比如从一开始,来自西方的“传说”就是:卡蒂埃-布列松的拍摄一气呵成,从不剪裁。对于这一点,人们一直深信不疑。记得20世纪80年代在上海有一个卡蒂埃-布列松的摄影作品展,展出的照片的两边都是135胶片的齿孔,借此暗示观众,他的照片没有经过剪裁。然而错了!
后来发现,那幅被人们反复引用的“跳跃水塘”的经典之作,恰恰是经过剪裁的画面。这一切起因于一本画册——卡蒂埃-布列松的《照相剪贴簿》。这本画册是由卡蒂埃-布列松基金会主席、也是卡蒂埃-布列松的夫人马琳·弗兰克(去年也已经去世)在大师去世后整理出版的。很久以前她就知道卡蒂埃-布列松有一本“剪贴簿”,曾经放在他母亲公寓的一个旧的皮箱中,找到后将其藏进了家中的书橱里,不想引起人们的注意。
卡蒂埃-布列松一直无意中含糊不清地说起这是一本非常珍贵的照相簿,因此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当这本剪贴簿的真实面目在大师去世后得以还原,让人们看到在1946年,也就是卡蒂埃-布列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出之前,他是如何理解“决定性瞬间”的。
打开画册,我们不仅得以看到当年卡蒂埃-布列松的拍摄过程,同时还可以通过底片的排列,理解这位大师级人物在瞬间把握中的思考方式,这些详尽的资料足以写一篇详细的论文。然而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有两幅并置的照片如同给了我重重的一击:这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那一个跨越水塘的经典瞬间,曾经被写进无数的摄影教科书,告诉人们卡蒂埃-布列松是如何通过他的快门完成最终的“致命一击”。
然而两张对比的照片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我们一直以为以“决定性的瞬间”闻名世界的卡蒂埃-布列松并不是如传说中的从不剪裁照片,而是大幅度地对这张画面进行了“决定性的剪裁”。尽管画册的文字告诉我们,这是卡蒂埃-布列松唯一剪裁过的两幅作品之一——但是大师还是剪裁了,事实不容置疑。
我突然发现,其实剪裁还是不剪裁,对于照片本身来说,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照片本身最终向观众传递出什么样的信息。比如,人们一直认为卡蒂埃-布列松是一位现实主义的抓拍大师,然而从本质上说,他却是一位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摄影实践者。
▲新招募的国民党士兵,中国北平故宫,1948年12月
-03-
不被政治观点束缚
才能真正读懂“决定性瞬间”
晚年的卡蒂尔-布列松也承认,他的作品也深受当时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前些年在芝加哥的一家博物馆看到一个展览,题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巴黎的艺术和摄影”,将卡蒂埃-布列松的作品和他同时代的现代素描、绘画、版画等进行比较,更加凸显了这一时代的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力。
2014年,在纪念这位大师去世十周年的巴黎展览中,更是将重点放在了“重新定义这位艺术家的创作生涯”,进一步说明不仅在中国,整个世界对这位大师级人物的尊重是远远不够的!
在大师离去后的十年,我一直还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卡蒂埃-布列松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摄影真实与否,根本上在于拍摄者对世界的态度、对被拍摄者的态度,被拍摄者对于世界的态度,以及日后观众对真实的要求和理解。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远非我们简单的认识系统空间可以容纳的。
但是至今在中国,一些权威依旧借助公众平台,通过不伦不类的冠名以国家级或国际级的摄影比赛,将一些表面上以“决定性瞬间”为符号的、主题单一、思想平庸的作品推上获奖的峰巅,通过简单化的符号编码,让无数不明就里的人学会了模仿、结果却放弃了对个性创造的真正追求。
荐读(请点击标题):
★对“最熟悉的日本”,其实我们误解最深★莫言获诺奖的,到底是部什么作品,为何有人要攻击,他们看过吗?★“窑洞对”:逃不脱的“历史周期律”?★斯大林女儿为何放弃优渥生活投奔美国?★深入骨髓: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张维迎:市场经济的最大受益者,其实是普通人★他是中国两百年来思路最清晰的领导人★奥威尔与《一九八四》★大萧条的11个特点★今年高考语文又考《红楼梦》!一本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张维迎和张维为,你信谁?★鲁迅的这些话,仿佛就是说给今天的人听的!★《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读懂现当代中国的珍贵史料★里根:如果正义足够勇敢,那么恶魔将失去力量★木心: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穿透真相的迷雾:有些话,只有《剑桥中国史》敢说★知识分子没有“沉默的权利”
★三种典型的“中国式”逻辑★绝版:1938年影印版《鲁迅全集》,真正的“全集”★国士无双:不该被人们忘记的伍连德★沈志华:历史的转折,美苏冷战的最后一根稻草★该不该信任任泽平?★沉默是最高的轻蔑,讲真言是最大的勇气★有知识而无良知,是一场灾难★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四十年★不要活在童话里★酒局识人术,你说的每句话都在暴露你!★人类绝大多数的灾难,恰恰是自以为最聪明的群体造成的★疯狂的绞肉机:法家文化
★孙立平:没有中西之分,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别★民国最后的精神贵族:《南渡北归》作者岳南倾情推荐★以确凿的史实纠正人云亦云的讹错★在糟糕的时代里,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一群人★日本有一个很悠久的传统,就是研究中国★一位县委书记的中途离场★一切建于荒谬的高墙,终将倒于荒诞★伪精英的六大病征★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要活在新闻里★守住良心的“一厘米主权”★商鞅虽死,其强国之术流传至今
★惨烈朝战:《最寒冷的冬天》★80年代人的勇敢,是现在年轻人不曾有过的叛逆
★辛亥110周年,我们应该汲取怎样的历史遗产?★一个人不讲道理的7种表现★阴谋论为什么这么流行?
★《长津湖》火了,但想知道真实历史还是得看他的作品
★ 苏联xx简史
★一个国家的“精神名片”:各国如何庆祝国庆?
★历史深处的民国:想了解近代百年,有它就够了!
★一场声势浩大的永别——读完我泪流满面★“天才作家”王小波居然是撞墙而亡?葬礼上竟无同行肯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