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七)
11月11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第七次读书活动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马院大楼107室举办。本次读书活动精读的篇章是《资本论》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一小节。由我院刘召峰教授和丁堡骏教授领读,我院研究生及其他院系学生10余人参与线下读书活动。此外,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近10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共同参与本次读书活动。
《资本论》的第二章“交换过程”明确了资本主义商品交换的社会必要条件,对价值形式的发展做了历史说明和补充。针对注释(40)“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既想使商品生产永恒化,又想废除‘货币和商品的对立’,就是说废除货币本身,因为货币只是存在于这种对立中。这么说,我们同样也可以废除教皇而保存天主教了”这段话,刘老师指出,马克思要在这里阐明的是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的产物,如果仅仅废除“货币”这种产物,就如同消灭教皇但保留天主教的做法,消除矛盾的前提应是消灭商品生产。丁老师则通过反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张来阐述问题不在于何种货币全球化,而在于消除金融称霸、消除垄断资本斗争的基础,指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性就在于其主张消除矛盾产生的社会根源。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指出金银之所以能成为货币,是因为它在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具有均质、价值量大、体积小、不易腐烂等优势。此外,针对教科书上把货币的本质界定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丁老师提出学界对此有争论,如卫兴华教授就曾在文章中指出马克思一再强调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一般商品”,而与货币相对立的其他众多商品是“特殊商品”,丁老师的补充无疑打开了同学们的研究视野。
马克思在第十五段阐述,“困难不在于了解货币是商品,而在于了解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刘老师指出这句话对理解第二章极为重要,“具体归结为抽象”是一个较为简单的过程,但“从抽象上升为具体”就是非常难的过程,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完成了后者,剖析了货币是从商品的内在矛盾中产生的,商品的内在矛盾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马克思在第二章最后一段指出,一种商品成为货币,不是因为其他商品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不是因为这种商品是货币,其他商品才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刘老师指出这里有三个层次,一是真相是什么?是金银只有在商品生产交换关系中才可能充当货币;二是本质表现出来的假象是什么?是没有商品生产交换关系,金银作为物品天然就是货币;三是人们被假象迷惑了,产生的错误认识是什么?是人们认为货币的存在是因为金银的物理属性,即拜物教认识。而货币拜物教之所以比商品拜物教“变得明显了,耀眼了”,不过是因为货币形式的假象只不过是在最简单的价值形式之等价形式中既已存在的假象的进一步发展。
从历史过程来解释货币的产生过程体现了马克思的理论逻辑是商品发展历史进程的表现,如马克思在第一章第三节中详细论述了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这一过程。刘老师指出,货币的产生是与商品交换的外部困难有关系,但根源于商品内在矛盾,所以最根本的内容是要明白这个假象,即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不是因为其物理属性、物质内容、物的性质,而是它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获得了社会属性、社会内容、社会性质。我们要明白货币的假象并不被它迷惑,用批判的意识来批判被假象迷惑的人的观念。拜物教批判理论一是要进行社会存在考察,解释商品、货币和资本的神秘性质是什么?二是要批判被迷惑的人的错误经济学理论?因此,我们可以从《资本论》的副标题——“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明白其两重含义,一是政治经济批判,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三章“货币和商品流通”主要说明了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流通是如何进行的,货币在其中具体充当了什么职能,马克思在本章中具体阐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这一节,刘老师指出要注意区分“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前者是货币“作为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而后者是“作为规定的金属重量”。
此外,两位老师还就马克思“人格化”的问题做了详尽的阐述,指出马克思所指的“人格化”主要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资本家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雇佣工人不过是劳动时间的人格化。老师们还通过蚂蚁集团的案例来反思现存金融制度的漏洞,给同学们以思想启迪。
此次读书活动,刘老师和丁老师不仅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了货币如何从商品的内在矛盾中发展出来,货币如何充当价值尺度职能等,还学习了学界前辈们的诸多观点,在古今思想的交融中共同领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
文字:马甜甜|新闻中心 梁慧
图片:新闻中心 张晓丽
编辑:新闻中心 马琪
//推荐阅读//
5.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书香马院”经典读书会第二十四期顺利举办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坚守|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