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IGF观点 | 统一全球ESG标准有共识,也有挑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Author 文丨胡文娟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传统的财务信息,还需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非财务因素纳入考量。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和中国“双碳”战略持续推进,国内资本市场对ESG的关注日益升温,关于ESG投资的讨论也逐步从“WHY”过渡到了“HOW”。要开展ESG投资,就一定要有数据,但是当前投资人要找到客观的、可量化的、可比较的ESG数据十分困难,原因之一就在于尚未形成统一的ESG信息披露框架和指标体系。4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对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委员会(ISSB)计划年底出台的ESG信息披露准则做出评论,他认为这套标准很可能会被全球采纳,且会对中国企业未来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证监会释放的这一信号,一时间让关于ISSB以及ESG报告标准化的讨论异常热烈。ESG信息披露的全球标准真的要来了吗?就相关问题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中财绿指首席顾问、新浪意见领袖、财新ESG30人专家施懿宸,他表示统一全球ESG报告标准是大势所趋,但标准化之路可能会充满艰难曲折。


一、何为ISSB?欲意何为?

当前,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认识到了ESG因素是公司估值、风险管理甚至监管合规的重要衡量标准,纷纷将企业ESG表现纳入投资决策。然而难以回避的是, ESG信息披露仍然是当前ESG投资生态系统的一大薄弱环节。施懿宸表示,数据是ESG投资最核心、最底层的支撑,是投资人评估企业非财务风险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但目前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并无强制性ESG信息披露机制,也没有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这很大程度上导致ESG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缺陷。“统一ESG报告框架与标准,是解决ESG数据挑战的关键环节,也是大势所趋。”施懿宸认为,ISSB的可持续发展披露标准若成功颁布,ESG投资的底层数据困境将有望得到改善。


然而制定ESG标准,ISSB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近年来,国际上已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ESG相关信息披露体系,主流标准包括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标准、SASB(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标准、TCFD(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指南、IIRC(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标准、CDP(碳排放信息披露项目)标准等。其中,GRI标准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披露框架,在欧洲企业中尤为普遍;采用SASB标准进行一般性披露则在美国企业中较为流行,包括通过TCFD标准披露气候相关问题。


ISSB是2021年11月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上正式宣布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制定一个高质量的、具有可比性的可持续发展披露标准的全球基准,为投资者和资本市场提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风险和机遇信息——覆盖ESG三方面重要议题。后来者ISSB为何会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巨大关注?为何外界包括很多专业人士会对其“一统ESG江山”充满期待?施懿宸认为,隶属IFRS使得外界无法忽视ISSB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IFRS名为国际会计准则基金会,其广为人知的是下属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成功建立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为全球很多国家广泛采用——在超过一百多个强制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中,这些会计惯例是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的法律要求。当前,IFRS新成立的ISSB与IASB的关系为并驾齐驱,其欲意为使可持续发展报告变得和财务报告一样举足轻重,让非财务信息和财务信息互为补充,全面满足投资人和资本市场的需求。


施懿宸表示,受益于姊妹机构IASB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ISSB对全球ESG信息披露的影响也受到了极大关注。他认为,“未来如果ISSB的标准完成制定且被各司法管辖区采用,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将会变得同财报一样,会从自愿性披露逐渐变为强制性披露,而且还需要经过第三方审计。”


二、量化ESG的财务影响有困难

ISSB的成立为全球ESG标准统一带来了可能,但对于其前进道路上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施懿宸认为不容乐观。


成立伊始,ISSB就宣布将于2022年6月之前将气候披露准则理事会(CDSB)及价值报告基金会(VRF)整体并入;今年3月下旬,IFRS基金会与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达成了一项关于ESG标准的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ISSB与GRI下设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GSSB)将在未来工作中相互协调与合作。可见,ISSB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在整合若干现有ESG披露框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


尽管有前人作为基础,但施懿宸认为,由于各个标准制定机构的出发点、关注点不同,现有的ESG披露框架和标准在指标体系、侧重点和目标等方面都各具特点,要从众多标准中整合出一套,需要非常多的协调与合作。他同时表示“现有的ESG披露标准多为一些框架性、原则性的准则,在指标设置上有很大差异。ISSB如果要设立原则性框架会比较容易,但若要制定一个与财报的财务信息标准一样的可量化、可比较的ESG报告标准,其难度就会非常大。”


相较于更为广泛的利益相关方,ISSB聚焦于投资者的需求,目标是为资本市场提供有关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风险和机遇。然而,投资者是对定量指标有较大需求的。当前可持续性信息多为定性和定量混合披露,而且定量信息有限且披露口径不一致。“财报是从财务角度编制的,其数据通常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但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单位通常不是货币,且很难统一。例如,我们会用脱贫人数衡量扶贫项目的绩效;用种植树木的棵数衡量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绩效;用减排吨数来计算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效果等。”施懿宸认为,可持续发展内容非常多元,要全面反映企业实际情况,帮助投资者做出量化评估是有挑战的。


除了希望能够统一指标披露口径,施懿宸指出,投资人更加希望披露的ESG信息能够与公司财务风险和财务回报挂钩,也就是说,希望能通过报告看出ESG实践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对于环保人士而言,可能只看碳排放的吨数就可以了,但对于遵循市场逻辑的投资人而言,这类信息可能是无效或者说对投资决策不产生影响的。因为碳排放数据无法直接跟公司估值、财务风险等挂钩。”


施懿宸表示,ISSB聚焦投资者需求,其暗含目标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信息“加工”成影响财务决策的数字,其方向是对的,但转化过程会有很多困难和问题。以计算碳风险为例,施懿宸进一步介绍说,“同样的碳排放,在不同企业、区域和国家,其财务风险也会存在差异。例如,在非强制减排的国家,企业面临的碳风险就会比强制性减排的国家低。”他表示,转化过程用的财务模型和方法学不统一,计算出来的财务风险和财务机遇就会不一样。尽管统一转化过程很复杂、也最难,但施懿宸认为这也是最有价值的,“想让金融从业人员关注ESG,就必须让他们看到量化的财务影响,否则ESG报告对他们而言只是看过而已”。


三、无法用货币衡量的价值观

除了在量化ESG财务影响方面存在挑战,施懿宸表示,在提高ESG数据可比性、一致性方面也有很多困难要克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是不同的,这跟社会制度、法律法规、文化习俗、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有很大关系。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一:无贫穷为例,发达国家可能根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有些国家例如非洲一些国家还处在脱贫阶段,对于这些国家的企业而言,消除贫困就是非常重要的ESG指标。”施懿宸表示,即便分出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两大类,位于同一市场的ESG披露指标也会有很大差异。例如,倡导性别平等可能会跟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文化有冲突,所以该地区在披露性别多样性的指标方面就会有困难。


对于非财务信息为何如此难以统一和量化,施懿宸用“实然”和“应然”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表示,财务报表里的数字是“实然”,即事物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但可持续性信息其实是“应然”,即应该是怎么样的意思。“应然”是伴随着世界观、历史观、社会观等而来的一套价值判断系统,以期待企业如何发展。“讲到‘应该’大家就会有很大分歧,因为你觉得是应该的,我可能认为是不应该的。”施懿宸强调,没有办法用货币衡量的,基本上都是跟价值观有关的。


针对以上困难和挑战,施懿宸建议ESG信息披露标准化之路可以实行“分步走”。首先从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框架开始,即先在ESG方向和原则上保持一致,然后再细化到一个个具体的披露指标,最后是披露ESG实践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他认为,现阶段ESG标准可以是也应该是框架性或原则性的,只有等国家间或者市场间的差距缩小后,实现ESG的标准化才会相对容易些。


“不同国家承诺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有早有晚,印度宣布2070年,中国是2060年前,欧洲大多国家则是2050年。碳中和时间表不一样,原因就在于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大家的步伐不一致,能力不一样,社会需求也不一样。” 尽管时间点不同,但所有国家都在向实现碳中和前行。为此,施懿宸认为,统一全球ESG标准也需要一个融合的过程。可以先求同存异,相同的部分先强制性披露,不同部分可以自愿性披露。


本文原载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相关文章:

1.IIGF观点 | ESG: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另一条路径2.IIGF观点 | ESG尽责管理在私募股权投资应用的相关思考3.IIGF观点 | 关于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理事会(ISSB)的相关信息披露内容的解读4.IIGF观点 | ESG信息强制披露政策的影响研究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白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