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日文化趣谈——枯淡、闲寂、物哀

刘德有 外交官说事儿 2020-09-17


说到日本的传统文学艺术,如俳句、茶道等,往往离不开わび、さび、ものの哀れ(枯淡、闲寂、物哀)这些日本独特的美学意识。

我有一次受邀参加“里千家”在北京举办的新年茶会。茶会上准备的点心叫做“雪间草”,形如其名,圆圆的白色小点心上点缀了一点绿色,洋溢着早春的气息,十分优美。正好那时北京街头处处尚有残雪未化。茶会的安排真是非常符合季节的特点。

茶会的主人给中国客人讲述了千利休的美学观。千利休虽然提倡わび、さび(枯淡、闲寂),但也能从被早春残雪掩盖的小草嫩芽中看出一线希望。在此基础上,茶会主人还介绍了藤原家隆的一首短歌。




花をのみ待つらん人に山里の雪間の草の春を見せばや


苦待花报春,莫若觅山间。

雪下青青草,春意早盎然。



等我。🎈





第15代掌门人千宗室(现鹏云斋千玄室)曾做出如下解读。わび(枯淡)一般常被认为是“寂静”的世界,但实则不然。わび(枯淡)中也有“动”的一面,如同雪下春草的发芽,而这蠢蠢欲动的わび(枯淡)正代表了日本人的气质。わび(枯淡)并不是只有“静”、“无”、“暗”,还有生气勃勃的“阳”的一面。同时发挥好わび(枯淡)的两种精神特质,茶道才会有生命力。

这一观点和中国提倡的辩证法,凡事不能绝对化,不能仅从事物的单一方面来判断,要看到事物两面性的思考方法是一致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中日两国人民在看待事物方面的重合之处。





其实,无论わび(枯淡)还是さび(闲寂),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难以理解的概念。《日本国语大辞典》中解释わび(枯淡)是“茶道、俳谐中讲求的闲寂情调趣味。朴素中带有沉稳感的寂静”, さび(闲寂)是“蕉风俳谐的用语,起句、接句中以闲寂感为基调的幽微深沉的审美情趣。……有古雅苍劲之感。闲寂的情趣。朴素而有情调。”

中文里,さび和わび分别被译为“闲寂”、“幽寂”、“幽玄”,“枯淡”、“寂寥”、“古雅”等词语,但总让人觉得还不够贴切。




沈德潜(1673—1769)是清代文人、学者。苏州府长洲县人。67岁时终于考上进士。乾隆帝非常欣赏沈德潜的诗文和才学。沈德潜97岁去世,受追赠为太子太师。


清乾隆皇帝的老师、诗友沈德潜,曾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传统有所议论。其中之一就是欣赏“古澹”即“古淡”。“古淡”也通“枯淡”,可以说和日本的わび、さび(枯淡、闲寂)亦有相通之处。

沈德潜在《乔慕韩诗序》中指出,汉苏武、李陵的诗作以及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才代表了不追求华美的“古澹”传统。他写道:“味则泊乎不觉其甘也,格则浑乎不觉其奇也。音则泠泠乎不觉其倾耳动听也。”

翻译过来,意思大概就是“诗情淡泊令人觉察不到其中甘美。格律规整令人感觉不到奇特之处。声音清越,却不引人动情侧耳倾听。”他主张,作品要有韵味,而不是在形式上标新立异,音律上令人称奇。这一主张正与わび、さび(枯淡、闲寂)的理念相一致,也与从中国传入日本的禅宗思想相通。





说到日本另一个美学理念ものの哀れ(物哀),实在是很难解释清楚。我问过好几位日本人,应该如何理解ものの哀れ(物哀),也没有得到一个能让人恍然大悟的易于明白的回答。中国研究日本文学的专家们将ものの哀れ(物哀),翻译为 “触景生情”、“触景伤悲”、“愍物宗情”、“感悟兴叹”等词,但总不免有隔靴搔痒之感。

举个以前的例子,有次中日文学家在东京召开研讨会。会上日方一位发言者说日本文学的特质是ものの哀れ(物哀)。中方的翻译很为难,因为这是中国没有的理念,没有恰当的对应中文,最后没办法,翻成了“日式悲哀”。虽然讨论还在继续,但中方参与者都没太理解有点懵,所以最后会场的讨论气氛并不热烈。

这也让我想起了,广为日本古诗爱好者喜爱诵读的一首诗歌,唐朝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ち 烏鳴いて 霜天に満つ

紅楓の漁火 愁眠に対す

姑蘇城外の寒山寺

夜半の鐘声 客船に到る


每年12月31日都会有很多日本游客特意来到苏州寒山寺听除夕夜时敲响的“夜半钟声”,其中还有人因此留下激动泪水,由此也可看出日本人对这首诗歌的喜爱之情。


寒山寺大钟

《枫桥夜泊》为何能如此强烈地打动日本人的心灵呢?

关于这首诗的由来,有种说法是,作者张继科考失败,沮丧忧郁中来到了苏州,正好看到诗中描绘的情景,诗兴油然而发,写下了《枫桥夜泊》。所以诗作的点睛之处就是“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愁”字,和科举不第的诗人苦旅忧闷的心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本居宣长曾在著作《石上私淑言》中阐述“あわれ(哀)”,是“从所见之物所听之事中用心体味出的情感”。我认为《枫桥夜泊》的诗中,蕴涵着本居宣长的“物哀观”。所以,这首诗才能如此触动日本人的心弦。

从这些例子出发,我想虽然ものの哀れ、わび、さび(物哀、枯淡、闲寂)是日本人的传统美学观念,但它们和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互通之处。只不过在中国,这样的理念没有被归类在某一艺术领域内加以研究。

总而言之,中日文化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还有彼此互通的地方。这就宛如地下水,不知在哪处就相互连通了。










本文作者

刘德有

1931年出生于大连,日本文化专家,记者、翻译家。

1952年任《人民中国》翻译,编辑。

1955年到1964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人做翻译。

1964年到1978年作为《光明日报》和新华社记者在日本工作15年。

1986年到1996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

著作:《时光之旅》(時は流れて)《战后日语新探》(戦後日本語新探)

译著:《祈祷》(祈祷,有吉佐和子)、《山芋粥》(芋粥,芥川龙之介)、《突然变成的哑巴》(不意の唖,大江健三郎)、《残象》(残像,野间宏)等。









文字 / 人民中国

图片 / 网  络

编辑 / 小  哈







延伸阅读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