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民出身的外交官 —— 吴建民

钱文华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人物简介 /profile   


吴建民(1939-2016),资深外交家。1965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法语翻译。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55年去北京上大学前与母亲和弟弟妹妹合影

(后排右为吴建民)

从普通译员到外交部发言人,到驻荷兰特命全权大使,又到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驻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吴建民始终认为,爱国主义是外交官必须具备的第一品德,其次才是出色的业务水平。

记得那年深秋,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驻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吴建民大使,因公路过南京,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踏进新落成的南京中日友好会馆,在宁静中我轻轻按响了吴大使房间的门铃。他热情,健谈,深邃和睿智的目光显出儒雅的风度。话题渐次展开,那翻飞交涌的外交历史风云,那波澜壮阔的人生长河使我为之凝神,为之感慨……

峥嵘岁月,三十五载

官方与民间外交生涯

1939年3月,“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陪都”重庆,吴建民呱呱坠地。1946年,抗战胜利的第二年,7岁的他随父母回到老家江苏南京,就读于南昌路小学。在渴望和祈盼中,迎来了南京解放,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1955年,吴建民高中毕业前夕,北京外国语学院到南京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南京二中老师的极力推荐下,这位才华横溢的学子,终于成了一名新中国的大学生,时年16岁。

吴建民摄于1975年(供图:吴建民)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他投入了书籍的海洋,如鱼得水。1959年毕业前夕,又被外交部选中,进入“翻译班”继续深造,金色的风帆已高高扬起。1961年,年仅22岁的吴建民便提前走出了校园,被分配到外交部。不久,被调到匈牙利担任中国常驻布达佩斯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总部代表的法语译员。

无论是人生还是事业,1961年都是他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那一年,吴建民迈出了外交生涯的第一步。1965年8月,一纸调令,他回到了北京外交部。这4年,“见习生涯”,给了他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他法语水平得到了飞快的提高,还先后自学了英语、西班牙语。更为重要的是,在布达佩斯给领导当译员的过程中,他增长了外交才干。

在他的官方民间外交生涯里,吴建民先后担任过毛泽东、周恩来、陈毅、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法语翻译。周恩来总理评价说:“这个人很精干!”从普通译员到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驻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从热血青年步入人生之秋,他在外交界成长成熟,走向辉煌。期间吴建民曾有过尴尬与挫折,但留给他更多的是温馨的记忆。

新中国第九位外交部发言人

在“无冕之王”中展示外交才干

吴建民、施燕华夫妇摄于1968年

(供图:吴建民)

1990年12月,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首席馆员吴建民参赞陪夫人施燕华参赞结束了在布鲁塞尔的任期。翌年1月,席不暇暖的他就匆匆抵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外交部发言人。说来凑巧,差不多时间里,其夫人施燕华被任命为外交部翻译室主任。这是新中国外交部建部40余年来唯一的一对现职正司级官员夫妇。

采访吴建民大使,不能不提到他的爱妻施燕华。祖籍浙江镇海的施燕华,60年代初期便已是“北外”声名显赫的许国璋等一流英语教授的高足。大学毕业前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外”攻读硕士学位。

吴建民、施燕华夫妇合影(供图:吴建民)

未几,被外交部选中,以“实习”的名义来到外交部教育司翻译处。从相识到相知,1967年2月,施燕华与吴建民喜结连理。布托夫人、尼雷尔夫人、卡翁达夫人等世界各国女界名流成了她的朋友。施燕华也曾随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足迹踏及亚非欧美、大洋洲数十国。

1991年3月21日下午的北京国际俱乐部,中外记者正翘首以待,以一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7位外交部发言人的“尊容”为快。从这天的首次“亮相”,到1994年9月17日赴阿姆斯特丹履新,短短3年半的时间里,他先后主持了168场记者招待会。

回首往事,他坦率地告诉记者,外交部发言人实际上就是外交部的“嘴巴”,“责任重大”;当年担此重任,至今犹感“如履薄冰”。

他告诉记者,外交部发言人在台上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个人的才能,更主要的是集体心血与智慧,他每一次上台亮相,靠的都是外交部坚强的后盾。外交部新闻司下设的发布处,每周7天仿佛高效率、高精密度的雷达,在中国和世界上空不断地“扫描”,密切关注着国际舞台上的一个最新动向与变化,并认真记录下来,细细加以分析研究,然后及时与部内外各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进一步了解这些动态变化的来龙去脉,最后拟订出中国在这些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与看法。

紧张忙碌的工作,就是为了每周两次的记者招待会。吴建民调侃说,“那时,新闻司发布处,仿佛已成了我的‘大脑’。”

初任大使

郁金香王国建功业

1994年9月17日,以外交部发言人身份随时任国家主席访问俄罗斯、乌克兰、法国归来不久的吴建民,就匆匆赴任郁金香王国。他是新中国第7任驻荷兰特命全权大使,也持节登程,出使卢森堡大公国。吴建民、施燕华伉俪双双荣膺特命全权大使重任,这在中国,及至世界外交界是不多见的。据说,他们是当时新中国驻世界各国现任大使中的第一对大使夫妇。

“世界上还没有一所专门培养大使的学校,使馆的作用是什么?我的观点,第一是调研,了解驻在国有什么长处,对国内有什么需要;第二是沟通,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情况,向中国人介绍外国的情况;第三是建议,经过调研分析向国内提出促进两国关系发展及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建议。”吴大使很谦虚,他自认为是芸芸大使中的新手,“一切都需要学习、摸索”,“学无止境啊”。

刚到荷兰时,他就发现荷兰的农业生产相当不错。荷兰的高产农业起步很晚,1945年二战后还搞过配给制,搞过农业合作社,国内还出现过饿死人的情况。荷兰地少人多,跟中国的情况很相似。为深入了解荷兰在农业发展上的经验,1995年1月,他专门考察了位于阿姆斯特丹附近的一个农场,并拜访了荷兰政府的农业官员。

这位农业官员告诉吴建民大使,“荷兰农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投入和优越的农业政策,得益于我们的农业合作社。世界上有两种合作社,一种是政治性质的农村合作社,我们荷兰也搞过,失败了;另一种就是我们目前正在实行的经济型的农业合作社。”经过多方的调研论证,他给国内提供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建议中央派一个高层次的农业代表团到荷兰考察。

适逢国内农村工作会议,1995年10月,中央便派出了以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为团长的访荷代表团。代表团的考察相当成功,归国考察报告中不少观点先后被中央正式采纳。

日内瓦履新

接受国际人权斗争风雨的洗礼

1996年6月,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西方反华势力的第6次“中国人权问题提案”又一次提交这里的会议进行投票表决。结果“27票比20票”,正义战胜了邪恶。此时此刻的吴建民大使,在接受众多大使祝贺时,回想起奋斗在日内瓦的日日夜夜,禁不住流下了胜利、喜悦的热泪。

1977年在联合国会议上

他是在1996年1月赴任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之职的。日内瓦是南北双方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人权交锋的大舞台。各国都派遣了自认为本国最出色的外交官常驻于此。

抵达日内瓦的第二天,他便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他找来使馆的老同志听取经验介绍,了解人权斗争现阶段的状况;翻阅“大宗”的档案材料,了解前5次我国人权斗争取胜的情况与经验。此刻的吴建民真已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当时,不少发展中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遭遇与中国十分相似,用他的话说是与中国“同病相怜”。因此,如何与他们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横加干涉,便摆在了他的工作议事日程上。

他的第一步工作是正式登门拜访这些国家的常驻日内瓦代表,表示向他们学习,讨教经验。共同的语言使得他们的关系迅速热络起来。

当时就有一位发展中国家驻日内瓦代表向他提议:“我们是否可以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驻日内瓦代表召集起来,经常保持联络,共同磋商?”胸有成竹的吴建民当即表示同意,并提出由对方来召集。

事隔几天,这位代表告知他,该国国内同意他的提议,但不主张由他来召集,并说最好由中国挑头。吴建民毕竟是吴建民,他当即向这位代表建议:“我们是否可以采取变通的办法,不搞召集人制度,大家轮流‘坐庄’,由你物色合适人选?”“此法可行”,这位代表当即表示同意。

1997年,吴建民在日内瓦国际人权大会上发言

几天以后,第一次聚会在中国使馆如期举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驻日内瓦代表大叹苦经,非常希望在座的各个国家能联合起来。此后,这种非正式的聚会在其他几个发展中国家的使馆中又举行了多次。吴建民大使说:“这种聚会非常成功,对1996年6月我们在人权斗争上取得胜利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这也离不开外交部的正确指导和兄弟馆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采访结束时,吴建民大使满怀深情地告诉记者,是祖国和人民培养了他,他要一辈子为养育自己的人民和祖国做事情,要经得起考验。


(注:文章写于1997年,文中所涉及职务均为当时职务。)

-end-

文章来源  \ 《江海侨生·半月刊》

图片 \ 网络   作者 \ 钱文华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倾听外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