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是一条特殊的战线——留守驻安哥拉使馆的岁月

张宝生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张宝生 历任外交部美大司副处长,驻葡萄牙大使馆二等秘书、一等秘书,驻安哥拉大使馆参赞,驻莫桑比克大使。


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于1993年初曾说:外交工作不完全是在优越条件下进行的,有的地方条件比较艰苦。

外交是一条特殊的战线,有生死的考验、战争的考验、动乱的考验,是很严肃的、很艰苦的工作。1992年我在安哥拉的一段经历,使我们对钱副总理这段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1992年6月,我奉命第二次到安哥拉工作。当时,苏联已解体,冷战已结束,但安哥拉的内战却并未休止,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正在酝酿着。




形势急剧恶化

1992年,西方多党民主风潮向非洲大陆劲吹,导致许多国家政权更迭,局势变得更加动荡。安哥拉历经16年内战后转入多党民主政治,但交战双方敌对情绪依然未消,竞选集会上双方唇枪舌战,同时夹杂着各地区起伏不定的武装冲突,局势很不稳定。



1992年9月,安哥拉举行全民大选,此后,形势就急转直下。


9月29日、30日,安哥拉进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民大选。联合国核查团、西方国家、非洲国家及不结盟运动派出观察员监督此次大选。

表面上看,大选气氛平静、秩序井然,首都罗安达的枪声比往日稀少了许多。然而,随着选票统计结果逐步公布,形势日渐紧张,首都接连发生枪击、爆炸事件,恐怖事件的规模与频率均呈递增趋势。

一天,住所公寓楼的哨兵提醒我说:“大使先生,这些日子没事别出门。”可见当时形势之紧张。在此期间,安外长多次召集使团通报情况。在会议进行中,常常有连珠炮式的机枪声从附近传来,震耳欲聋。




到10月中旬,面对形势的恶化,各国驻安使馆进一步减员,一些东欧、非洲使馆,甚至少数西欧使馆都暂时关闭,停止工作了。而此时,中国驻安使馆一人未动,而且一切工作仍照常进行。

当时安国内尚有我国驻安劳务人员380余人。我们及时向国内通报情况,请示汇报。当向国内报告形势危急,拟撤部分馆员时,即得到明确指示:“尽快撤离”第一批人员,并安排好第二批人员适时撤离。




三天三夜激战

印度尼西亚驻津巴布韦大使曾作为不结盟运动主席团代表来安观察大选情况。当他10月6日离安时,我曾开玩笑地说:“你是作为和平使者来的,但愿你走时不要把安哥拉的和平也带走。”此话不幸语中。

10月31日下午两点,枪炮声与往日不同,密集而又激烈。先从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简称安盟)集居的旅游饭店附近打响,然后向全市扩展,而且枪炮声越来越猛烈,到第四天才渐渐稀疏。



战乱情景


战斗打响后,我馆人员被炮火分割为三处。大部分同志住在使馆。使馆地处政府与安盟的一个交战中心,左前方200米是安盟领导人萨文比的官邸,后面200米是安盟总书记处办公所。

大使官邸只有我们三人,这是一幢公寓楼,楼内住着不少政府部长和执政党政治局委员,这是战斗的主要目标。该楼左前方100米是内政部所在地,再往前100米为警察总局。因此,这一带也成了战斗最激烈的地方。

还有三人为经商处同志,他们住处附近有安盟同政府谈判首席代表的住宅,也是一大交火中心。不难想象,在首都三天三夜的激战中,我馆人员的经历该是多么惊心动魄。



战乱情景


战斗打响那天,英国大使在官邸设午宴,请了使团长摩洛哥大使和非洲五个葡语国家之一的佛得角大使,联合国秘书长驻安哥拉特别代表安斯蒂女士也在场。

战斗打响后,安女士和几位使节全被困在英国大使官邸。当时,津巴布韦大使在气氛紧张时已迁到旅馆住宿,后来觉得形势有所缓和就搬回官邸过夜。冲突爆发后,一些士兵冲进他的官邸,把他绑架作人质,折磨了数日。被绑架作人质的还有英国、保加利亚等国外交官。




在激战中,巴西使馆、俄国大使官邸的大玻璃或被打碎或被震破,成为透风的大楼。子弹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大使官邸、使馆穿堂而过。

中国使馆在使馆区的尽头,即便如此,墙面上也留有斑斑弹痕,使馆围墙外的弹头、弹壳俯拾皆是。最为惊险的一幕是曾有块灼红的弹片越墙入院,落在距我们两位同志一米远处,并急剧旋转,万幸的是有惊无险。




战乱情景


伴随三天三夜激战的是武装抢劫。瑞典大使官邸、保加利亚使馆等被洗劫一空,迄今仍是外交悬案。

一天,我在住处向同楼邻居、安教育部长了解形势时,我们从阳台上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场乘乱打劫的情景。这位部长不无愧色地对我说,这是警察在抢住家的东西。

我们使馆的左邻是美国石油公司俱乐部,门中停了两辆小轿车,在战斗打响的第一天就被抢、被砸了,最后仅剩下车壳,连车轮都被卸走了。

也曾有武装歹徒在大白天前来砸我馆大门,靠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与同志们的沉着、坚定,我们顶过了这股恶浪。但是,我国在安的中建公司仓库被暴徒们抢得精光,好在看守仓库的四位工人未受到伤害。



战乱情景


三天多的激战之后,全市各处仍然可听到断断续续的枪声和爆炸声。11月3日一早,我乘车赶赴使馆,一路上遇到多起武装群众的拦截盘查。

沿途举目四望,到处是残垣断壁、瓦砾成堆,被弹片霹下的树枝树干横七竖八地散布在道路两旁,未及时运走的尸体和还在燃烧,冒烟的汽车残骸比比皆是,连垃圾箱里也塞有尸体,腥臭味扑面而来。

到使馆后,刚准备向国内详细报告近几日情况,我国驻安几家公司的30多人也来到了使馆,要求保护。他们大都惊魂未定,有的一进来就抓住我的手嚎啕大哭。我们打开了大小客厅、对外餐厅,先让他们安顿、平静下来。随后召开了各公司负责人会议,了解情况,组织安排好他们的住宿与生活,部署撤离的方案。




在这些人中,有两位是台湾公司的人员,我们给予了特殊的安排,当他们从使馆挂电话向台湾方面报告情况时,那边竟不知安哥拉发生了激战,也无法提出下一步的对策,这两人顿时急得直掉眼泪。

战斗打响时,我馆第二批人员尚未撤走,剩下了10条汉子。这10人要负担起30多人的吃、住、安全、撤退等大量的事务。




严峻的考验

在驻在国战乱时刻受命留守,坚持工作,这是光荣的任务,是党的信任与重托,同时也是严峻的考验。


效果图


当时,安哥拉的情况是战争、动乱加瘟疫流行,形势发展难以预测,撤离途径十分困难,周围环境又十分恶劣,如果没有以身殉职的思想准备,是难以接受留守使命的。

使馆领导根据国内指示,从忠于祖国、坚持革命气节的高度提出了要求,并指出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外交官,不仅能在常规条件下工作,还要能在危急、艰难的环境中坚守岗位,克服各种困难,去完成任务。




精神的力量能变成物质的力量。留守同志不因人少而降低思想上的要求,大家没有把留守当作看摊子,成天躲在使馆内混日子,而是迎着困难,顶着压力,保证使馆工作的正常运转,并寻找机会积极主动地做工作,争取开拓新局面。

大家不仅努力做好已经很繁重的本职工作,还兼了好几份其他工作,努力做到同心同德,共赴危难,经受考验,不辱使命。在此期间,不仅及时向国内报回了安局势的发展动态,还抓住时机积极开展安方工作。

1993年2月,安总统会见我,详细介绍了西方怎样干涉安内政、向安政府施压,希望中国增加对安情况的了解与理解。然后,安政府又决定在华开设大使馆,在加强对华关系上采取了许多切实措施。




力量的源泉

在安局势日趋紧张之时,我馆10月14日向国内报告拟撤离部分人员,次日即得答复,国内要求“尽快撤离”家属和部分人员。

请示时,我们在撤离时机上并无把握,也未下决心,使馆内部在撤与不撤的问题上甚至有不同意见,国内的指示帮助使馆领导下了决心。第一批人员于10月22日下午离安,31日中午就爆发了激战,这说明国内指示何等及时、正确。




首都激战后,安内战重燃,全国再次陷入混乱,形势发展一时不很明朗,我们正是按照国内指示,妥善处理了到使馆寻求保护的我驻安各公司30多人,并安全撤离我馆第二批人员。

留守人员遵循国内指示,坚守岗位,排除困难,渡过了难关。我们在留守期间,国内多次指示要“保证安全和健康”。当国内得知安瘟疫四起、霍乱流行,而驻在国又缺医少药时,专门给我馆空运来预防疫苗。




1993年元旦和春节来临时,国内发来专电向留守人员祝贺新年,并对使馆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应变、部分撤退和留守任务给予肯定,赞扬大家“发扬了‘文装解放军’的优良传统”,表现了为外交事业献身的可贵精神。

这是多么亲切的关怀!这是何等巨大的鼓舞!当我将专电内容传达给留守同志时,大家热泪盈眶,人人心中涌动着一股股暖流。





- end -

文字 | 《世界知识》1999年第16期

 作者 | 张宝生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