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国文明的印痕——窥探印度(下)

张国斌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张国斌 中国驻法国斯特拉斯堡前总领事,驻法国留尼汪首任总领事,先后在外交部非洲司、办公厅、礼宾司、钓鱼台国宾馆、领事司任职,常驻非洲8年、法国11年,走访140余国家,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30余国。

著有《外交官说礼仪》《新编公务员外事礼仪》《礼赢天下》《亮出最好的自己》《足迹》《绿岛仙踪》《皇家赌城》等。

往期精彩 点击阅读

古国文明的印痕——窥探印度(上)

#2 方园·长园·圆园——新德里观花小记

在德里停留的几天,来去匆匆。不过,此番印度之行,总统府内的后花园,可谓新德里风景线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景致之一。

建在瑞希那山上的总统府是新德里的中心,原名维多利亚宫,是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时期的总督府,印度独立后,改为总统府。总统府正门外,有一条绵延数公里的林荫大道,宽阔而笔直,称为“国家大道”,直通印度门,我们就是顺着这一路径到达总统府的。路上老李介绍说,沿途道路两旁排列着的是印度外交部、国防部等主要的政府机关大楼,建筑各具特色,肃穆壮观,每年1月26日,这里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国庆游行,来此观礼的印度人多达数十万之众。

这座据说是依照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宫修建的宫殿式建筑,远远望去就使人感到气势非凡,走到近前,更觉其宏伟壮观。总统府坐西向东,采用红砂石建造,整个建筑群为典型的英国皇家传统建筑风格,但其雕刻、壁画装饰等却大量地借鉴了印度教风格,尤其是那巨大的半球形圆顶,带有浓厚的莫卧儿王朝遗风,可谓中西合璧,堪称佳作。

总统府内还有一处十分有名的花园,是仿照莫卧儿王朝时代的花园格调而建,故名“莫卧儿花园”。据称花园每年2月15日至3月15日对游人开放,此时也是德里观花赏景的最好时节,故而开放期间,来此观赏的人络绎不绝。既然我们如此幸运,自然不能错过这一年一度的佳景。

当我们随着人流步入花园时,看到一队队身着整齐校服的小学生,由身披纱丽的女教师带领,也来游园赏花。也许,在风和日丽的春光里沐浴温馨的阳光,吸吮清幽的花香,对于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起热爱大自然的观念不无裨益吧。

有趣的是,莫卧儿花园分为形态各异的三个部分——方园、长园和圆园。绕过喷泉,步入方园,但见园如其名,果然四四方方,整齐有序。各式亚热带植物,错落杂处,繁茂茁壮。园中没有大型建筑,面积虽不很大,却给人以身处旷野之感。一畦畦花卉草坪,被喷泉和小径隔开,游人行走其间,就像漫步在花海里。纵目四顾,使人顿觉神清气爽。

方园里以牡丹花为最,但见或红、或粉、或紫、或黄、或黑、或白的各色牡丹花一齐绽放,争奇斗艳,真是雍容华贵,姹紫嫣红,不禁使我想起苏轼赞咏牡丹的佳句来,诗曰:“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晚唐诗人皮日休也有诗曰:“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迈过方门,进入长园。顾名思义,长园呈长方形,内有一条长长的花廊,廊外遍布红、白玫瑰,此外还有或乳白或深红的柳叶桃,以及秦馨、水仙、幽兰。廊内藤蔓吐出阵阵清香,与园中花儿的芬芳交织映衬,众人恍若进入了一座充满东方韵味的香料房。

最令我感到惊喜的是,在这儿居然见到了幽香扑鼻的气生兰花。到此方知,原来兰花分地生兰和气生兰两大类,我国的兰花均属地生兰,而印度和缅甸一带则多气生兰。而今有机会亲睹气生兰的丰姿,果然别有雅趣。这种兰花显得格外凝重,散发着一种使人醺然欲醉的香气。陈毅元帅的《幽兰》一诗有云:“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今得见之,果真如是。

长园中的建筑玲珑纤巧,亭台轩阁对称倚立,各具姿色。在这里,游园的人无论何时都可在清香扑鼻的绿荫下漫步,而不会受到日光的侵袭。

由圆门步入圆园,但见此地更是独具一格,别有洞天。圆园呈圆形,且内部陈设、装饰皆以圆塑形。这里四周是圆形的墙,中间为圆形的路,下面有圆形的湖。圆墙上爬满了各色牵牛花和爬墙花,还有诸多叫不出名来的亚热带植物,彼此缠绕攀缘,绿荫幽幽,十分宜人,就连墙角、道弯也遍布各式鸡冠花、翡翠般的仙人掌以及凤竹之类的花卉。在圆湖边,更有那以“凌波仙子”雅号著称的水仙和飘然若仙的凤仙花等。目光所及,姹紫嫣红,绚烂一片,十足一个花的世界,使人顿生“水花垂弱蒂,袅袅绿云轻”之感。

圆园呈圆形,据说是以此表示地球的缩影,由此不但可以看出印度人民对自然之美的守护与珍惜,更让人佩服他们如此丰富的想象力。

在明媚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来自各国的游人在方园的草坪旁看花,在长园的花廊中赏花,在圆园的湖水边观花。在这儿看不到追逐嬉戏、采花折枝,听不到高声喧哗,嬉笑怒骂,一切都显得那么清静有序。大自然慷慨地给予了人类一切,人类又巧妙地利用和改造了大自然。这,使我从中体会到了自然与艺术的美和力量,看到了印度人民在保持自己民族特点的同时所具有的创造性。由此不禁生出许多感慨:绿化环境,给人以美的镜鉴与熏陶,确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事啊!

#3 国父·圣雄·传道士——甘地陵前的沉思

提起印度,很多人大概会立刻联想起一位苦行僧式的人:他剃着光头,赤裸着上身,皮肤黝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一有空就纺起纱来。他的装扮和行为是如此“离奇”,就像他本人一样,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矛盾的载体:表面上看,他像是个怯弱而无决断的人,然而,内心里却有一种不可屈服的精神,决不妥协,也不掩饰过失,更拒绝一切诡计和权术。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他……他被人尊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更有人称其为 “印度自由的建筑师”。

1946年的甘地与尼赫鲁

他就是鼓起印度三万万人民的革命,动摇了英帝国主义的根基,把过去两千年所积蓄的最强的宗教原动力,引入人类的政治中的一个奇特的人,被称为“圣雄”的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

在印度近现代历史上,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中,甘地的出现不啻于一道闪电,一个传奇,抑或也是一出悲剧。他是虔诚的宗教信徒,糅合了在印度影响甚广的佛教与印度教教义,独辟蹊径地创造出“非暴力不合作”的民族自救方式,终生身体力行。他是印度独立运动的一面旗帜,毕生主张自力更生,坚持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受到无数信众的景仰与爱戴,但却倒在印度教极端分子的暗枪之下。甘地倾其一生教导人们借自力更生赢得独立,以和平的方式召唤和平。这位身体瘦削、神情坚毅的老人,用羸弱的身躯“传道”,奏响了印度发展的新的序曲。

作为印度人民的精神领袖,甘地虽已逝去,但他永远活在印度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印度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亚穆纳河畔的甘地陵前,缅怀他的不朽业绩。

甘地陵墓位于红堡附近,这里是甘地当年遇刺后火化遗体的地方。在一个春日的午后,我们来此凭吊,寻访甘地的遗迹。

这片陵园并不大,但空旷、肃静。位于陵墓中心的甘地棺冢由几块黑色大理石砌成,放置在凹型陵园中央的平台上,周身洒满鲜花,不时有访客上前献花、敬礼。尽管游人往来不绝,但没有喧嚣嘈杂的痕迹,人们大都对着棺冢行注目礼。偶尔有父母在向孩子讲述甘地的故事,此外便是压迫人心的沉静。

甘地陵

面对漆黑的棺冢,我亦陷入了沉思。印象中,甘地是一个极端坦白的人,虽较多宗教色彩,却也正是他的特色。甘地的不抵抗正是其“抵抗”。他用不抵抗主义作为“抵抗的手段”对付他的敌人,有相当数量的人对此有误解。实际上,一般的不抵抗是把国土拱手让人,而甘地的不抵抗却是向敌人投掷了许多无形、有力的炸弹,使英帝不敢马上蚕食印度,而有所恐惧。

除了政治上的建树,甘地还是一位哲学家,他的许多言论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甘地说:一个人要努力感化别人,在感化的过程中,便不能和他亲密。忠实的友谊是一种灵魂的合一,在人世间那是很少见的,只有在性情完全相同的二人之间,友谊才真正可贵而能永久不变。朋友之间能互相感染,所以在友谊中是不能指望一个人绝对地感化对方的。在甘地看来,一切专一的亲密关系都要避免;因为一个人为善很难,堕落却很容易。要和上帝交朋友的人,必须始终孤独,不然便应该以全宇宙做他的朋友。

在求学时代,我也曾对这个古老的国度、这个伟大的人物充满好奇,也曾对甘地近乎偏执的行为肃然起敬,但一种不解却时刻萦绕于心:信念与意志的精神力量如何得以创造奇迹?如今踏上这片土地、亲临甘地陵园,于联翩遐想、万端感慨中,我似乎悟到了什么。那是一种无可名状的感受,答案就在前来此地的每位悼者的心里。

新德里之春,万紫千红。在如此宜人的季节,无论是造访那容易使人联想起当年玄奘西天取经故事的库图布高塔,还是修建于16世纪的莫卧儿王宫、庄严肃穆的甘地陵,无论是参观那比巴黎凯旋门更饶幽趣的印度门,还是欣赏牛与汽车并行的新老德里街景、游览春意盎然的总统府花园,都是极有意趣的。只可惜公务缠身,每到一个地方只能做短暂的停留以及蜻蜓点水式的观赏,不能尽享风光、遍览盛景。

然而,尽管行色匆匆、走马观花,但在新德里浮光掠影的几天,收获颇丰,古国印度给我留下的美好印象,至今如在眼前。事过境迁,每每翻看当时做的笔记、欣赏在此地的留影,思绪很快又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春季。不知如今的印度是否风姿依旧?相信经过岁月的洗礼, 她一定更胜当年的美丽!

【注:本文写于1984年】

— END —

文章来源 |《足迹》

作者 | 张国斌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