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英大使馆
作者简介
谢君桢 曾任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副总领事、外交史研究室参赞等职。
孙中山伦敦蒙难室
当我在伦敦繁华忙碌的街上步行时,发现沿街某些房屋外墙上钉着一块深蓝色圆形的搪瓷牌,上面刻着某某人名和年代。英国朋友告诉我,这是文化遗产的标记,凡是挂牌的地方都曾是某位历史名人的故居或是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地方。
1984年,作者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门口,当时使馆在伦敦波特兰广场31号楼房办公。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座落在伦敦西区波特兰广场49-51号,在我使馆的外墙上也有一块深蓝色圆形搪瓷牌,上面刻着“孙逸仙博士,1896年”。原来,100多年前清王朝驻英国公使馆就设在此处,中国革命的先驱、推翻清封建王朝的革命党人孙中山先生曾在此蒙难。这里记录着中英关系史上一则动人的故事,它反映了中英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先生逃亡国外。清朝政府把孙中山作为头号叛逆犯,悬赏一千两银子通缉。北京总理衙门除了在国内到处张榜通缉捉拿外,还通报各驻外使馆密切注意孙中山的行踪。
1896年,孙中山辗转来到伦敦,立即被清廷使馆盯梢。清公使龚照瑷设下圈套,派人以同乡身份与孙中山拉关系,诱骗孙到公使馆附近将其捕获,并把孙囚禁在使馆顶层一间装有铁栅栏窗户的小房间里。他们封锁消息,密谋把孙中山装进一个大木箱,并以7000英镑高价租一艘2000吨的轮船,押送孙回国邀功领赏。
孙中山被囚禁在使馆小房时,只有使馆清洁工柯尔每天给他送饭。孙中山亲笔向康德黎爵士写了一封求救信,央求柯尔帮助送去。柯尔见义勇为,设法把信送到康德黎爵士家。
康曾是香港西医书院教务长,孙中山早年在此书院上过学,康是孙的老师。康得知孙中山被清使馆私下逮捕后,多方奔走,设法营救。他先向英外交部和警察局求助无果,就借助报界披露孙中山被清使馆非法诱捕消息,在伦敦引起了强烈反应,报刊舆论一致谴责清使馆违反国际公约的行为,几百名同情中国革命的英国群众到清使馆门口示威游行,要求释放孙中山。
在这种形势下,英政府也向清使馆提出交涉,在各方面强大压力下,清使馆在囚禁孙中山12天后,不得不将其释放。孙中山在回顾这一段经历时说:“予之知有政治生涯,实始于是年;予之以奔走国事,而使姓名喧腾于英国之口,实始于是地。”
1986年,作者在新建使馆二楼孙中山先生蒙难室。右一为孙中山先生铜塑像、右二为康德黎爵士铜塑像。
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这次革命经历和中英人民友谊这一篇章。1933年起,将孙中山被囚禁之地开辟为“孙中山蒙难室”。
中国驻英使馆馆舍因历经百年,楼内房间破旧,墙皮剥落,楼梯倾斜,下水管道锈漏,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重建。
按照伦敦城市规划部门的严格规定,中国使馆新馆舍门面和高度要保持原样,北京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们呕心沥血、精心设计的新馆舍地面共六层,地下两层。为了方便华侨和我访英代表团参观,把原来在顶层的孙中山蒙难室改建在使馆二层楼,保持原来的样式。
这是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小房间,里面陈列着孙中山和他的老师康德黎的铜制胸像,还有一个装上铁栏杆的窗户。胡耀邦总书记1986年访英时,特意到中国大使馆参观了孙中山蒙难室,并书写了“孙中山先生蒙难室”八个大字,以示对这位中国革命先驱的敬仰之情。
中国驻英使馆新馆舍
1983年冬我赴伦敦,在中国驻英国使馆担任一等秘书,负责新闻事务。当时我馆49-51号馆舍被拆除重建,我们都在波特兰广场31号馆址办公,两处馆舍在同一条街上,步行几分钟就可到达。1986年春新馆舍基本建成,我们就迁往新建馆舍办公。
1986年春,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新馆舍建成,这是新馆舍的外景。
新使馆气派不凡,进入大门之处,地上铺大理石,正厅墙上悬挂了一幅漓江风景的山水画,气势更是不凡,雪白色的大理石楼梯直达二楼。沿梯级拾级而上时,人们可看到有绿色、白色和红色大理石,分别铺在地面、楼梯及二楼的大堂上,据说这些大理石来自中国六个省。
二楼招待会大厅地面铺着黄纹大理石,由三扇雕刻着精细的大木门与大堂隔着,大门两边有雕花木刻,全部是向日葵花,给人以一种既有朝气、又具有中国独特色彩之感。
招待会大厅可容纳500人,大厅的尽头,则是一幅万里长城国画,所画的万里长城蜿蜒在崇山峻岭,气象万千,其气势磅礴。长城之前是白色大理石砌成的花槽,衬托起来,更是“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乃是集体创作,落款用红色写着“中央工艺美院”六个小字。
招待会大厅的左侧,有三个小厅,一个名之为“绿厅”,人们看不到天花板下的墙线装饰,看似图案,实际不是图案,而是商朝时代的象形文字,这些古字现在已没人使用,只用来装饰。绿厅内绿色的墙纸,打蜡的地板上放着两套深绿色和浅绿色的沙发,给人一种恬静高贵之感。另外一个厅,天花板灯饰的灯槽全是飞天壁画图案,古雅美丽。
这三个小厅均可作为小型宴请的场所,三个厅之间用活动的雕花木门隔开。如果举行大型招待会,例如国庆节招待会,把大厅和小厅之间的木门全打开,大小厅连在一起就可容纳五六百人。
1986年夏,胡耀邦总书记访英就是在这个招待大厅举行答谢宴会的,英首相撒切尔夫人和其丈夫、英外相杰弗里·豪爵士等高级官员应邀出席。
作者夫妇在新建使馆二楼招待会大厅长城国画前。
本文前面已提到新建馆舍地面六层,地下两层。按照英国习惯地面第一层称为底层(Ground floor),电梯按纽的符号是G,第二层称为第一层。
地下室一层是有100个座位的电影厅、餐厅和厨房、仓库,地下室二层是暖气、水管房和健身房。地面上底层是传达室、大门门厅和几间会客室,第一层是招待大厅和三个小厅,第二层以上是办公室,还有若干套套间宿舍和客房等。
中国驻英使馆的特点是独门独院,集办公、食宿和对外招待宴请于一体。大使夫妇单独有大使官邸,不住在使馆内。首席馆员即政务参赞夫妇住在使馆内。由于新馆舍供住宿的套间有限,而我馆外交官较多,大部分外交官夫妇都住在馆外的两处住所。
发现先进的窃听器
按照英方的规定,为确保外国驻英使节的人身安全,英方需要了解大使办公室的所在位置,以便对周围环境加强警戒和保护。为此,我馆新馆舍的内部设计布局如大使、政务参赞的办公室,英方事先都清楚。
我馆新馆舍由北京建筑设计院设计,但土建工程全部包给英国一家营造商负责。1986年春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内部装修除了二楼招待大厅由国内派工匠自己做外,其余内装修仍由英国公司完成。
驻英使馆举行春节联欢会。图为作者与同事在猜谜走廊上。
当英国工程师和修建工人们全部撤离新建馆舍后,国内派来的安全检查小组到达伦敦。他们用仪器仔细检查馆舍内的会客室、招待厅、办公室甚至洗手间等各处,终于在一间办公室内发现一个极为先进的窃听装置,它装在一个极为隐蔽、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这个装置对声音很敏感,并有长效电池,可使用若干年,当外面发来启动讯号时,它即开始工作,当它收到停止讯号时,它马上停止工作。
我检查组不动声色,发现后不去动它,当然这间办公室不会有人使用。过了一段时间后,国内指示撤除窃听器,并带回国内研究。这个窃听器究竟由哪国、哪个部门安装的,还是一个谜。
-End-
图文 | 《从板门店到芝加哥》
作者 | 谢君桢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