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斯诺

方可成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1972.2.15

“我羡慕你!我羡慕你走过的道路。我常想,如果当时我也像你一样留在延安,我今天的境况将是怎样的呢?”

——埃德加·斯诺

1972年2月15日,斯诺在瑞士日内瓦病逝。巧合的是,那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新年——这个被中国改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美国人,直到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好像依然在“表达”自己与中国的缘分。

不到三天后,尼克松总统就离开华盛顿,前往北京,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展开历史性的会面。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与美国著名记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和夫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斯诺原本打算在大批媒体聚集到中国之前,就提前赶往中国报道这一至关重要的事件,但遗憾的是,他的身体无法令他实现心愿了。

这位活了67岁的老人,是在1971年11月下旬确诊胰腺癌的。那时,来势汹汹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肝脏,但斯诺本人并不愿意承认病症的严重性,他甚至在临终前的一个月写信给兰登书屋,表示自己动了手术:“只要继续进行适当的休息,恢复抵抗力,再经过一个月左右,我的健康状况就可以恢复到比较正常的水平。”

他最放不下的当然是那个将要再次迎接巨大变化的中国。“此时不能在中国,当然让我深感沮丧,但我以后或许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斯诺在写给周恩来总理的信中说。

斯诺当然会在中国留下更为长久的影响,但他本人已经没有办法再踏上这片东方土地了。

1月,医生对斯诺的病情做出了悲观的预测。妻子洛伊丝立即写信给马海德求助,详述了病情并附上了医疗报告的副本。尽管身在瑞士,但斯诺夫妇对中国的医疗更加信任,洛伊丝甚至一度以为,中国人来救治,可以出现“奇迹”。

1960年,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会见中国工合主要创始人,埃德加·斯诺(右三)、路易·艾黎(右二)、马海德(右一)。

消息传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那里,两位领导人决定全力救助这位老朋友。他们最初考虑租一架飞机,接斯诺到北京医治。为此,马海德和另一名医生被先行派往到瑞士探视,但那时斯诺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无法承受十多个小时的空中飞行。于是,计划改为从中国派一支医疗队到瑞士进行救治。

在瑞士,斯诺和马海德以病人和医生的身份相遇。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两人之间的友谊也非常深厚——1936年,斯诺在宋庆龄等人的帮助下到达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根据地陕北苏区进行采访时,与他一起艰难跋涉打旅伴正是马海德。不同的是,马海德留在了陕北,而斯诺则回到了北京。

“我羡慕你!我羡慕你走过的道路。我常想,如果当时我也像你一样留在延安,我今天的境况将是怎样的呢?”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斯诺这样对马海德说。

我们可以将这段话视为斯诺对中国的一种表白。不过,平心而论,如果斯诺留在了延安,他将能够和共产党走得更近,但是他将不会拥有如此巨大的声名——他的那些为他赢得声誉的描写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书,需要在一种独立的环境下才写得出来。

当时,中国医疗队把斯诺家改造成了一座“临时医院”。斯诺的另一位老朋友黄华也赶到了这座“临时医院”(当年在北京,黄华是与斯诺夫妇常有往来的燕京大学学生之一,1936年,他又是陪同斯诺和马海德在陕北访问的人)

三十多年后,当年在陕北的三个人又在瑞士相遇了。

1970年8月下旬黄华陪斯诺重访保安,在毛主席故居前合影。

当黄华赶到时,斯诺伸出瘦骨嶙峋的双手紧抓住他和马海德的手,用尽全身气力说:“啊,咱们三个‘赤匪’又凑到一起了。”(1936年,他们三人一起在延安时,斯诺常把反动派咒骂红军为“赤匪”当作笑料。)

这是斯诺最后的回光返照,不久之后他就陷入了昏迷,并于2月15日安详去世。

世界各地的唁电纷至沓来,其中不乏政要人物,最重要的当然是来自中国的悼念——毛泽东、周恩来,还有宋庆龄。

洛伊丝将斯诺最后的日子记录在了一本书中,并寄给了宋庆龄。“我边看书边流泪,仿佛每一页都出现埃德的面孔。”宋庆龄后来写信给洛伊丝说。

斯诺与宋庆龄

这位让中国共产党得以结交许多老友的伟大女性,将在之后的岁月里与更多的老友“告别”。

在遗嘱中,斯诺说:“如果你们不反对,请让人把部分骨灰送到北京,并告诉他们我热爱中国。我希望,在我死后,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在世时一直希望的那样。美国赋予培养了我,我希望,我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哈德逊河畔,河水将由此流入大西洋,流到欧洲,流到人类所居住的一切地方,我感到自己是人类的一部分,因为我知道,几乎每个地方的善良的人都是人类的一部分。”

这份遗嘱显示了斯诺的人生情怀——一方面是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真挚感情;另一方面,则是一种世界主义的精神。对一个国家的爱和对全人类的爱,在他那里从来不构成矛盾。

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斯诺之墓,位于未名湖畔,叶剑英亲笔题字。(图片来源:文从沈梦视点)

如斯诺所愿,他的一部分骨灰被埋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那里曾经是燕京大学的校园。这位临终前依然心心念念想着要回到中国的美国人,从此可以长眠在这所中国最好的,也是与中国命运最息息相关的校园里,感受一代又一代优秀年轻人的气息。

斯诺的去世,标志着“第一代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开始陆续告别历史舞台,与此同时,“第三代老友”正逐一亮相。

— END —

文章来源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作者 | 方可成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