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田洋——外交官的特殊熔炉(下)
往期推荐
作者简介
王之栋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
牛田洋精神
李肇星自驻美国使馆回到外交部任职以后,受中央领导同志的委托,风尘仆仆,前往广东汕头考察。他怀着对牺牲战友的深深怀念,故地重游,再次温习了牛田洋精神。
有同志问,这曾影响一代外交官成长的牛田洋精神,将它梳理一下,到底涵盖哪几方面内容?这一问题很值得探讨,因为它确曾激励诸多热血青年拼搏于事业征途,并取得了成就。我想,还是结合牛田洋实践,特别是那场自然灾害的经过来谈,较为合适。
◎ 台风过后,汕头港六千吨巨轮被吹上了礐石山腰。
它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12级台风中心的风到底是什么样子?反正一人站立不住,更无从行走,要四五个人手臂挽着手臂,才能不断“跌倒了再爬起来”地艰难行进。
当时的海潮有多么猛?我趴在大堤防浪石墙看过,那一望无际的巨浪,像排排“一面倒”的房子,不间断地向堤岸压来,激起的浪花有两丈高,声声巨响震耳欲聋。人说台风中,汕头附近的一条轮船被海浪掀到山腰;驻地海军的救援船无法出港……然而,牛田洋人没有怕。
他们顶着风上堤,迎着巨浪堵决口,尽管有人被冲走以致牺牲……这种精神是什么?是拼搏。几十年来,牛田洋的外交战士哪个不是拼搏出来的,在艰苦的环境中孤身作战,在严正的交涉中与对手周旋,在“涉台”“涉藏”外交事务中与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斗争,惟有不忘拼搏和敢于拼搏才有取得胜利的希望。这种精神是老牛田洋人留下的传家宝,需永远铭记。
它是献身理想、忠贞事业的精神。我曾被组织派往特定地点认领牺牲战友的尸体。据说,人生命的最后时刻是什么姿势,其尸体就成什么样子。我发现,很多烈士尸体的姿势相同:他们都在右手半握拳、胳膊举过了头。这说明,烈士在牺牲前的一刹高呼着口号,表达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在那个年代是可以理解的。我记得,这些烈士由于一只手向上伸着,给他们换穿新军装时都格外细心,谁也不忍心改变那种姿势。
它是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精神。落水的同志沉着、顽强,都信心百倍地游泳求生。他们忍耐风浪造成的呼吸困难,不断喷吐咸涩的海水,躲开一个个漩涡,甩掉缠绕人脖子的水蛇,奋力向高山的方向游着,拼力维持宝贵的生命。
有的落水者是学航空的,更能发挥智慧,在水中就近捞起两根木头,搭成“十”字形状,身子趴在“十”字的“竖”上,两手抱住“十”字的“横”,利用航空学“抗扭力”原理,孤身漂泊几个小时,终于等到救援,获得了新生。
它是乐观主义的精神。牛田洋主要生产稻谷,田边有许多高大的稻草垛。稻草垛在三四米深的水里浮着,比游船稳当,因为草垛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底下绝大部分浸泡在水里,而且沉重得缠结成一团,不论多么猛烈的风浪也撕裂不开、摇动不得,个个稳如泰山。落水的官兵只要爬上草垛,便会安然无恙,只是“随波逐流”而已。
于是,有些战士无忧无虑地聊起天、唱起歌,或者不时地与“同舟共济”的水蛇、田鼠开开玩笑,用以消磨时间,等待救援队伍的到来。他们对生存充满信心,都知道,一旦潮水退去,便会投入长期紧张的战斗。
◎ 牛田洋重建工程指挥部的指挥员们在现场研究决策
它是忘我奋斗、不顾个人名利的精神。抗风抢险中荣立集体三等功的“学一连”同志,在奔赴拦海大堤时,每人只穿背心、短裤,并不顾及放在营房的个人钱财、细软。当整个营房被大水卷走,全连成了“一穷二白”,不仅没有人倾吐半点怨言、闲言,而且马上投入重建牛田洋的战斗。外交官容不得有个人名利思想,惟忘我工作,才不辱使命。
它是坦诚、公开,实事求是的精神。那个“小横堤”与第一道堤交接的“丁”字形地段,是“学一连”的守护阵地,也是大堤62处决口中最大的决口,长达90余米,大堤的石料、土方被冲得荡然无存。然而在此种情况之下,“学一连”为什么牺牲很小、绝大部分都能活下来?那是因为团指挥部及时正确的决策,让部队早撤几分钟,没有机械地按照“人在大堤在”办事。
这主要是当时参加团指挥所的“学一连”老连长宋勇军起了作用。在当时指挥所“撤”与“不撤”两种意见均衡情况下,宋连长站在“撤”的意见一边,并以其在牛田洋17年的实际经验和教训,阐明此种情况下必须撤退的理由,说服了前线指挥官,下了撤退命令。这才争取了时间,“学一连”同志经过团结互助,沿着“小横堤”,在台风潮水的追赶之下,跑了十里路,退到山脚脱险。那时,当我回头看时,身后已是一片汪洋。
敢于坦言自己意见、观点,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办事,这是立于不败之地和获取成功最起码的条件,也是成就事业最重要的前提。宋勇军这位老牛田洋战士,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启迪,使我们在多年外交、外事实践中,坚持、发挥了这一原则。
今天,时代已经不同了,探讨曾经被人颂扬的牛田洋精神,并不是想回到那个年代,并不是再提倡走那段路,那样的历史已经一去不会复返了。我是想,那精神到底是曾经锻炼过一代人的,它的某些精神实质,也许对当今社会有可取之处;尤其在一些物欲过分抬头的领域,可能还有提及的必要。
当然,人们不会误解,去过牛田洋成长起来的那些外交官,之所以取得喜人进步,并非全是由于牛田洋各种锻炼的结果。只是他们在那次锻炼的基础上,经由无数老一带外交官的传帮带,才得以在多年外交斗争实践中成长起来,不负重望。
-End-
文字 | 《我这个外交官》
作者 | 王之栋
图片 | 除标注外来源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