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感受衣食住行(上)
作者简介
王昌义 1936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60年在外交学院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先后在西亚非洲司、新闻司和驻外使馆工作,历任科员、副处长、处长;1982年任新闻司副司长;1983年至1989年先后任中国驻吉布提和驻叙利亚大使,1989年至1993年任西亚北非司司长,1993年至1995年任外交部部长助理,1995年至2000年任中国驻以色列大使。
以色列是个移民国家,宗教色彩浓厚,这些给衣食住行带来很大影响。如果出席以色列人举办的“服装秀”、“食品秀”……就像观摩一场国际大赛。
01
以色列人穿着比较随意。男士正式社交场合穿西服,有时也不系领带,平时大多穿翻领衬衫。有些部长等高级官员在公众集会场合,或到电视台讲话也穿件衬衣。夏天,气候炎热,外国使节到包括外交部在内的政府部门谈工作,办公室虽有空调,但是可以不穿西服,主人也是这样。如此,我们使馆夏天举行一般社交活动时,主人和客人着装也不是十分讲究。
年轻人更加自由,平时多穿牛仔裤和T恤衫,妇女也不可以打扮,穿长裤或裙子都可以,舒适简单。也有追求时尚、使用外国名牌的情况,但不多见。
大概由于国内市场小,又不讲究穿着,一些大城市很少有外国名牌服装的销售点或专卖店。出于同样原因,以色列尽管在有些科技方面水平先进,有自己的品牌,但是在服装制造业方面没有可与欧美媲美的品牌。服装公司很少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常常是一些国际顶级品牌后面的生产商。可以说,绝大部分产品都是以别人的品牌销售。在国外较有名气的高特斯公司也只生产泳装,以及与泳装配套的短上衣、裙裤和衬衫。
在一些大的节日,有时犹太人也穿各种有原居住地特点的服装。
阿拉伯男子
阿拉伯妇女
最有特点的还是耶路撒冷那些正统派犹太教徒的着装。他们穿黑色衣服,头戴黑色毡帽或貂皮帽,耳朵上沿留着长长的卷发,连鬓胡子和下巴胡须之间有一个缺口。在经学院学习的孩子们也留着长卷发。在履行宗教仪式时,有些人头上还带着经匣(一个装着犹太教经文选的小盒子)和祈祷巾(带花边的方巾)。
戴着经匣的教徒在祈祷
多数犹太人在安息日或其他宗教节日,衣着整齐,头戴无边圆顶帽,有白色、黑色和蓝色的,并用小发夹别着,以免掉下来。
在犹太教圣地哭墙祈祷时,男女分别站在两边。男士必须戴小圆帽,女士必须头戴头巾,不能让头顶裸露朝天,否则就是对上帝的“大不敬”。就连外国人参观哭墙,也会被要求戴上帽子,可以是小圆顶帽,也可以是其他式样的帽子,只要盖住头顶就行。
作为少数民族的阿拉伯人,不少人仍穿本民族的服装。男士头上包着花格子头巾,穿着大袍和灯笼裤;女士全身裹得非常严实,佩戴一些金银饰品,只有一些职业妇女穿着比较随意。
德鲁兹男子
至于德鲁兹人,男子常常头戴高腰白帽,身穿长袍,留着浓密、漂亮的八字须,或连鬓须。女子则头系白色头巾,身着素色长袍。
02
以色列人在饮食方面的最大特点就是“宗教味道”浓。
早在《圣经》时期,就有过7种圣餐:小麦、大麦、橄榄、葡萄、无花果、椰枣和石榴。今天,这些虽不是主要饮食,但仍是人们常吃、爱吃的食品。小麦粉制作的面包仍是主要主食;大麦常用来制作啤酒;橄榄和橄榄油深受喜爱;葡萄酒除了日常饮用外,更是宗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椰枣曾用来制蜜,现在是常用的甜点;晒干的无花果也是流行的食品。在新年,通常吃石榴。
犹太饮食的“洁净”规定很严格。猪肉、食腐动物、贝类、无鳞鱼不能吃。每顿餐不能同时食用肉制品和奶制品,不准将这两种食品放在一个盘子里。不可饮酒,“洁净”的葡萄酒除外。为了保证实施这些规定,有专门的宗教机构和人员负责监管。经他们批准,食品才能冠以“洁净”的标签。
领导人出访外国时,携带专门制作“洁净”饮食的厨师和设备,或者事先被告知访国接待人员只需准备鱼和蔬菜等。也许某个领导人私下可以吃非“洁净”食品,但在公开场合和宴会上不能这样。否则媒体一曝光就要引起麻烦。
一般世俗人士,包括公务员,饮食比较自由,并不严格遵守“洁净”习惯。有些人喜欢吃海鲜,也饮烈性酒。
以色列人喜欢饮国内生产的葡萄酒。产量最大的三个名牌依次是:“卡尔迈勒”、“巴尔干”和“戈兰”。“卡尔迈勒”是最早的牌子,始于1882年,酒厂设在靠近特拉维夫的里翁·雷茨雄市。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本·古里安和第三任总理爱什科尔年轻时都曾在这个酒厂工作。这个市的市长每年要举行一次国际葡萄酒节,邀请外国使节和国外知名葡萄酒生产商出席,以便扩大影响和进行交流、合作。
葡萄酒也有是否“洁净”之分,绝大部分是“洁净”的。按教规,犹太人要饮“洁净”酒。凡是“洁净”酒,都经过有关宗教机构的检验,并在酒瓶上盖章或拉比本人签字。
犹太人对生产“洁净”酒有严格的规定。首先,葡萄树在生长前三年结出的葡萄不能使用,必须将花蕊或长出的葡萄除掉,第四年长出的葡萄才能用来酿酒。每隔七年期间,葡萄园必须休耕一年,园内不能种植其他蔬菜或水果。其次,在酿酒厂内,所有有关器物,包括酒母、添加剂和陈芳设备都必须是“洁净”的。从采摘葡萄、酿酒、包装到开瓶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被确认是严格遵守犹太教规的犹太人。
2018年3月1日,在以色列中部城市霍隆举行的普珥节化妆舞会游行活动。(新华网记者 陈文仙 摄)
不同宗教节日,往往准备不同的食品。比如,普珥节是狂欢的节日。据《圣经》故事,犹太美女以斯帖是波斯国王的宠后。国王宠臣哈曼欲谋害境内的所有犹太人,并得到国王同意。以斯帖得悉后,成功说服国王赦免本族人,并治罪哈曼。犹太人为纪念以斯帖,庆祝自己的胜利,在这个节日大吃大喝。桌上有几样传统食品:
“哈曼的耳朵”,是肉馅团子或三角形的甜食。吃它,以发泄对哈曼的仇恨。
“以斯帖豆子”,以斯帖在王宫不吃异族的“不洁之物”,而以豆子充饥。节日这天通过食用豆子,纪念以斯帖的大智大勇。
烤火鸡,“火鸡”在希伯来语中意同“印度的鸡”,讽刺波斯国王蠢如“印度鸡”。
新年是欢乐和吉祥的日子,要吃各种带有多子多福、甜甜美美、上帝保佑一类象征的食物,不吃酸的、苦的,也忌讳吃花生、瓜子、核桃等坚果,因为“坚果”在希伯来语中同“罪恶”有关。
犹太饮食的另一特点是“国际味道”浓。犹太人由于来自世界各地,带来了原居住地的烹调方法。
在饭店中,最常见的就是阿拉伯饭菜。穆斯林和犹太人的饮食有许多相似之处,犹太人也喜欢吃阿拉伯饭。主食首先是小麦面包(大饼),然后是大米、鹰嘴豆和蚕豆。最普通的蔬菜有茄子、西红柿、青椒和葫芦等。最重要的烹调油是橄榄油,大量使用药草、香料和洋葱等调料。伊朗的水果和扁豆烧肉、黎巴嫩的红辣椒鱼、约旦的烤牛羊肉串、叙利亚的油炸小馅饼、埃及的葡萄叶包米饭、北非的肉和蔬菜烩硬小麦面粉等,都是以色列人的家常菜。餐后有各种甜食,除水果外,就是各种蜜渍糕点和奶油、干酪糕点等。
此外,希腊的茄子、干酪和肉制的烤饼、罗马尼亚的大拇指形状的肉末小馅饼、保加利亚的炖蔬菜杂烩、南斯拉夫的盐水泡过的白菜叶包肉、匈牙利的土豆炖牛肉、波兰的有馅面条和饺子,还有俄罗斯的肉末、蔬菜或水果饺子和印度的栗子烧鸡等等,都是部分犹太人的佳肴。
政府官员宴请我们的“官餐”既简单,又实惠。一道汤、一道蔬菜沙拉、两道主菜(通常是烧三文鱼、羊排或牛排)、咖啡或苦茶,有时有冰淇淋甜点,主食就是面包。长于精雕细琢的犹太人,看来并不在烹调上多下功夫,难怪有人说,以色列的烹调既有特点,也没有特点。
至于那些源于世界各地的特色菜,我们很少在“官餐”或大饭店中见到,有时从有关国家的移民或外交官的家宴上可以品尝到。
许多犹太人喜欢吃中国饭。中餐馆的数量仅次于犹太餐馆和阿拉伯餐馆。在有的小城市,我发现也有中餐馆。开设中餐馆的除了从中国内地去的人以外,有香港、台湾同胞,甚至还有越南人、泰国人。不过,这些中餐馆很少有地道的中国菜,多数已同当地居民的口味相近。
未完待续~
图文 |《中东散记》
作者 | 王昌义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