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通外事 | 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在南通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黄正平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黄正平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2001.05-2010.05任南通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总有一些记忆深镌脑海,留在历史的长河,涌动不息。

2020年9月4日晚上,已经比较迟了,着手写此文,其实此文也有了四五个月的筹划。的确,一直未有机会来好好写写2007年在南通举办的第九届亚洲艺术节。今晚上,星期五周末,此时已是10:46pm,愿意坐下来开始写写这件事儿。

说来话长,那是2005年3月,我随文化部团组访问台湾。在台湾期间,与文化部一众官员成了熟人,其时任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港澳台司副司长的张爱平告诉我,文化部有个区域性国际节庆活动叫“亚洲艺术节”,每年举办一届,第七届第一次交给辖区市,由广东佛山市承办,言下之意我听出来是希望南通能接手办一届。现在想来,那是一种信任,一种责任,需要一种担当。

曾记得,已故陈逸飞先生说过,作为走向世界的城市应当有举办国际性艺术活动的经验。回通后,我在忙于筹办南通博物苑百年苑庆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庆典活动的同时,向市领导作了汇报,市委、市政府领导有意并要求先与文化部加强沟通。

我们了解到,这个活动办过几届后,接办城市并不踊跃,可能面临夭折或改成两年办一届,这样的情况令我又忧又喜,忧的是怕办不了、办不好,因为南通过去也未曾有过举办国际性文化艺术活动的经历,然而,市领导却是有意的、积极主动的。

第八届亚洲艺术节由文化部直接举办,邀请我市去北京观摩,多些实际体验。值此机会,市委书记罗一民亲自率队去北京争取。记得在第八届亚洲艺术节开幕酒会上,罗一民书记当面向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孙家正表达了南通的热切愿望。孙家正部长是江苏人,曾担任过江苏省委副书记,对江苏、对南通也很有感情。原已初定次年空一年、改成两年一届的亚洲艺术节,孙部长表态完全可以考虑放在南通举办。

这样,历时近两年跟踪,2007年第九届亚洲艺术节终于花落南通。




南通城市风光


筹办过程是长而且是复杂、艰辛的,2007年我有诸多精力放在了对接由罗书记亲自争取来的这一国际文化交流项目上。元旦过后,1月中旬我市组成规模较大的学习团,去上届承办的第一个辖区市佛山考察、参观,市委领导又亲自带队,考察、了解非常仔细。

在佛山我们了解到,佛山毗邻广州,经济发达,市委书记还由省委常委兼任,省级协调比较容易。南通与之相比,各方面条件还是有着差距,但议题已决、目标已定,绝没有退路。

回通后,我作为文化部、省政府组建的执行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带领市文化部门和全市文化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的具体指挥下,市县联动,渐次有序展开各项筹备工作。

2月12日,第九届亚艺节南通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4月13日,又举行了承办动员大会。当然,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文化部更是甘当主角,适逢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年,确立本届亚艺节以中日韩三国为主。文化部、外联局及亚洲处在国家文化外交层面展开工作,发出邀请,邀请有关国家参加在南通举行的第九届亚洲艺术节。我们了解到,日本最有名的歌舞伎表演团组是“宝塚”,于是向文化部提出恳求,要求争取邀请到这个团体来通。

文化部非常重视、支持,迅速通过外交途径联系,最终由于日本宝塚团体的种种限制,特别是演出档期,终未能成功。文化部直接邀请上海广电系统的名导演出手策划、导演开幕晚会,台本也由文化部亲自审定,时任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更是靠前指挥、直接组织,多次到南通、南京协调有关事宜,使得筹备工作顺利进展。文化部在北京还由常务副部长召集过一次协调会,听取南通汇报、研究工作。

期间,有好消息传来,由我国文化部倡导的中日韩文化部部长论坛也在艺术节期间举行。文化部与我市协调,团队入住刚开业的鹏欣大酒店。该酒店正好是散点式、多独栋别墅布局,特别适合类似的区域性政要会议。的确,这样的住宿会议条件,文化部特别满意。




9月20日,中日韩文化部长论坛举行。作者供图


第九届亚艺节文化部定位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7月23日文化系统举行战前动员会,进入临战。开幕前夕,收到国务委员陈至立的贺信,但同时也收到台风预报。一场台风在东南沿海生成,按照预报可能会在我沿海登陆,这场活动的所有主办、承办者神经顿时都绷紧起来。来自北京、南京和南通的官员,集聚防讯抗洪指挥部,随时观察台风走向,及时商讨对策。

日本、韩国的文化部长得到台风消息,也是举棋不定,三国文化部长如何抵达、何时抵达让我们伤透脑筋。韩国的部长决定先飞,他想反正到了中国就好办,上海与南通也只一江之隔,其实他定想早一步抵达中国南通,而日本方面迟迟没有交通出行的消息,我们等的心焦。

福地南通,我们多么幸运,终于,台风没能阻挡三国文化部长共赴盛会的脚步。当知道三国文化部长,特别是日韩两国文化部长都可以如期抵达的消息,大家都松了口气,不过,此时已是开幕前夜了。我一人住在鹏欣,在宽大的豪华套间里,任强劲的风吹进开着窗、散发装修余味的房间,特别安静,把亚艺节的筹办情况好好地回忆了一番,写就了一篇文章:《第九届亚洲艺术节的南通意义》,一口气阐述了八大现实意义,这里不再赘述。




9月20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与韩国文化观光部长官金钟民、日本文化厅长官青木保共同签署《南通宣言》。作者供图


9月20日,中日韩文化部长首届论坛首先在鹏欣大酒店开幕。三国文化部长,孙家正部长、丁伟部长助理,韩国文化观光部长官金钟民、日本文化厅长官青木保,分别步入鹏欣主楼。当我在一旁看着部长们热情握手、寒暄,我知道论坛一定能成功。因为事前已经有过多次磋商,又召开了三国高官磋商会议,所以会议进展得特别顺利。

会议重点就“建立三国文化合作机制、促进地区稳定繁荣” 展开讨论、发表见解,三国文化部长共同签署、发表了《南通宣言》,并明确第二届中日韩文化部长论坛于2008年在韩国举办。这是从中国南通发出的第一份国际宣言。




9月20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右四)、韩国文化观光部长官金钟民(左四)、日本文化厅长官青木保(右三)、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左三),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右二)、市长丁大卫(左二)、市委副书记黄利金(右一)、副市长杨展里(左一)在纪念雕塑《和·融》前合影。作者供图


按照事先准备,当日下午,韩国文化观光部长官金钟民、日本文化厅长官青木保与孙家正、丁伟三国四位文化部长共同出席在狼山脚下园艺博览园的植树和《和 . 融》纪念雕塑开启仪式。因为下雨,给活动带来很大不便,当三国文化部长穿着专门用南通土布定制的中国装植树后,部长们的脚上都已经沾满了泥水。




9月2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宣布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开幕。作者供图


当晚开幕式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宣布开幕,省委书记、省长和参加会议的三国文化部长分别致词。文艺演出在东亚熟悉的一曲曲音乐声中展开,有亚洲的名演员,有中国的名演员。绚丽的舞台美轮美奂,南通人第一次共享亚洲丰沛的艺术盛宴。亚艺节期间和前后,来自日本、韩国的4个演出团组还在更俗剧院等场所和各县市剧场献演了具有本国艺术特色的舞台剧目,剧团剧种过去听都没听过。21日上午,各演出团队一起举行了花车迎街表演,一时万人空巷,举城轰动,热闹非凡。



中日韩珠算文化交流活动

9月24日,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写意东方“中日韩书法交流活动在南通博物苑举行。作者供图


9月24日上午,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写意东方”中日韩书法表演活动在南通博物苑开办,让我们感到书法艺术同在东亚。“运筹千秋”中日韩珠算文化交流活动是一项重要项目,同一天下午,定在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举行。三国青少年一齐展开算盘上的世界,抒发对算盘的文化情怀。书法、珠算两个文化交流活动,在演艺外再添亚艺节光辉。

其时,第三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在南通举行,21日,孙家正部长还应邀在论坛上发表了《文化:城市的灵魂》主题演讲,南通文化直接接通世界文化。

历时5天,包涵会议、演艺、交流等内容的第九届亚艺节闭幕。




9月20日,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开幕式暨“中南之夜”大型文艺晚会在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举行。作者供图


那几年,每年一个大活动。2005年,是南通博物苑暨中国博物馆事业百年庆典,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与省政府联合在南通举办,层次很高、规格很高,国际博协主席与秘书长也一同出席;2006年,是省政府在南通举办第十六届运动会,运动会开幕文艺表演《腾江越海》,在新建成的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举办,影响不凡,现场轰动;2007年,是文化部第九届亚州艺术节由南通承办,开创了南通区域性国际文化艺术节庆活动的先河;2008年,又由南通来承办文化部在尼泊尔的“第四届中国节”活动。

一连四年,年年很忙,从年初到年尾,但高潮迭起,在省内外反响强烈,文化部也高度肯定和赞赏。据说,当时文化部开党组会,经常会讲到南通,个别副部长因为没有到过南通,表示也要来看看,这位副部长叫赵维绥。仅2007年,就有4位文化部部领导到南通指导工作,其中就有赵维绥。当时他在张家港出差,电话我表示可以经过南通返京,问我有没有时间接待,我自然一口答应。还有2位副部长分别在北京、苏州听取南通工作汇报。

我市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得到锻炼,积累了举办大规模、高规格文化活动,特别是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经验。众多的同事阅读此初文后感慨万千,表示感同身受,其中有市文联原副主席李中慧9月9日给我留言:“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在南通举办,我们都是亲历者。时隔13年,一切还历历在目。回想起来,那些年一个个重大活动的举办,让南通文化有影响、有成就、有地位,也锻炼了一支能吃苦、有素质、会打仗的文化队伍。这些都是在您的领导下取得的进步啊!”

上两个世纪之交,张謇在南通矢志践行文化创新、城市更新,一时开中国风气之先,南通也被誉为“理想文化城市” “中国近代第一城”。100年后的21世纪之初,城市如沐四季春风,进入了文化发展新百年的黄金期。当时的《南通年鉴》《南通文化艺术年鉴》详实地记载这一次次大活动。2003-2007年南通文化发展成果斐然,总结出六个“大”,其中有“文化活动大开展”,十大文化亮点中第二个是“重大文化活动影响深远”。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当我们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特别是“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大同观”阐释时,我想整整13年前在南通举办的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就体现了这一宗旨,也是南通对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一点点贡献。作为中国的一个城市,有责任、有义务为中华文化交流、文化走出去作出一方贡献和努力。

9月5日晨我找出16开本的《2008年南通文化年鉴》,其中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在南通隆重举行是作为“特载”的,共有57个页码。从而,使我的回忆和写作变得从容、真实、细致,感谢当时的作者、编者们。

回想自己在大活动中的具体组织角色,主要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率领市文化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和文化系统加盟筹备的同志,直接对接省文化厅、文化部,具体协调各个方面关系,推进工作开展。整个筹备过程中,光人来人往的接待就是一项大工程,量大、繁琐,有一组数据这里不再赘述。我们千方百计保证客人来了、走好,工作一一落实稳当。

那段时间出差也频繁,去南京、北京是常事。那几年每年去北京8到10次,常常是利用双休日时间往来北京,向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和外联局领导同志汇报并协商筹备事务,其间有工作上的操心、劳累,也有遭受的委屈、误解,然而当大事办妥,一切皆已释然。

为着心爱的事业,需要前行拱路的马前卒,需要操劳高兴干与不高兴干的所有事务,填好空缺、补好戏台。不争宠、不辩解,以事业为重,以良心守护,以不出差错为底线,团结一班人奋战始终。我没有南通先贤张謇说得那么好:“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2007年1至9月份,正式筹备九个月,终于比较好地完成了国家文化外交使命,不负文化部领导期望,不负广大市民期待,也把南通文化的荣光记载在中国文化交流史册上。




9月23日,缤纷韩国乐团在更俗剧院演出。作者供图


又要到9月20日,整整13年过去,回望曾经的岁月,唯有无愧与无憾,唯有秋日晨夜平静的轻轻忆旧。举办如此规模节庆活动,没有经验,需要众人合力,而自己只是在一个基层关键节点上守好这个环节。在岗必须做事,最好能做大事、要事。

当与后来担任文化部副部长的丁伟回忆此事,我俩同为家乡担当承办亚艺节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恰逢在他任文化部高官期间,南通珍惜机遇、大胆进取,先后举办了数个国家层面上的文化活动,繁荣、发展了南通文化,也助推南通走出去,助推了地方履行国家文化外交使命,为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南通文化事业的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9月20日太值得记忆,2002年9月20日南通市人民剧场重建、南通更俗剧院开业;2007年9月20日,历时五天的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开幕;2017年9月20日,经我建议并拟名,“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启动,至今理论宣讲我也已持续了近九年。举办大活动,特别需要虚怀若谷,也需要说“一个日子”,呈现多重含义,文化、外交、政治多色彩,那就更有意思了。是的,平常日子,却如此值得记忆。

一场大活动,一定是众人划桨,为亚洲艺术节奉献付出的领导和同志这里恕不一一点名。



——本文写于2020年



-End-

作者 | 黄正平

图片 | 除标注外来源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