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视界 | 人们敬仰圣地

张敏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张敏 1959年,国家选派至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学习普什图语和达里语(即波斯语);1962-1969年,毕业后在驻阿使馆工作;1969-1978年,先后在外文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任翻译;1979-1983年,任驻阿富汗使馆随员、三秘;回国后在外交部亚洲司任二秘、副处长;1990-1993年初,任驻阿使馆临时代办(一秘、参赞衔);1994-1996年,任亚洲司参赞;1996-1999年,任驻清津总领事;2000-2008年,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普什图语和达里语,期间,2001年底-2002年初,率工作小组赴阿筹备复馆工作并担任使馆临时代办。


 向上滑动阅览


阿富汗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官方正式的宗教为伊斯兰教。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在全国人口中大约98%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0%的信众属该教的哈乃斐逊尼教派,是最为温和的教派。约10%为什叶派,主要是居住在中部哈扎拉贾特山区的哈扎拉族。其余大约2%信奉印度教、锡克教等其他宗教。

阿富汗的伊斯兰教信众都很虔诚。尽管伊斯兰教不允许崇拜“圣徒”,但我们看到,在阿富汗的许多地方都有受到伊斯兰信众崇敬和拜谒的圣徒和先贤的陵墓。朝圣的人成群结队地前往某某圣徒的圣地,祈求真主赐福,许多圣徒的陵墓有特定的拜谒日期。这其中既反映出人们对历史、宗教、文化人物的崇敬,同时也能看到原始宗教信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影子。





位于马扎里沙里夫市的蓝色清真寺。作者供图


马扎里·沙里夫(Mazare Sharif)是阿富汗最著名的“圣陵城”,因伊斯兰教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的陵墓坐落在这里而得名。相传,哈里发阿里于公元661年在库法遇刺身亡后,其追随者们遵照阿里生前的意愿,把他的遗体安放在一头白色骆驼的背上,任由骆驼为他“选择”安葬地点。不知经过怎样的长途跋涉,驮着阿里遗体的白骆驼最终在阿富汗北部巴尔赫以东20公里的一个地方倒下,显示这里就是阿里长眠之地。

同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在这个地方发现了哈里发阿里的衣冠冢。无论基于哪种说法,这个地方与哈里发阿里有关联都是确定无疑的了,并且在当地群众中间一直留传了下来。





位于马扎里沙里夫市的蓝色清真寺。作者供图


到了16世纪,帖木儿王朝的苏丹·侯赛因·米尔扎下令在这个地方为哈里发阿里修建一座圣陵。陵园的主体建筑是一座黄、蓝色相间的四方形殿堂,中央是一个蓝色的圆形穹顶。墙体是琉璃瓷砖贴面。四面墙上都有巨大的拱门图案。陵墓顶部的两侧矗立着两座用彩砖砌造的圆柱尖塔。正面拱形门的上方雕刻着《古兰经》经文。坟冢设在圣殿中央大厅内。整个建筑巍峨宏伟,装饰精美,体现了帖木儿时期的建筑风格,堪称当时最伟大的伊斯兰艺术作品。

主持这项工程的是建筑师毛拉纳·纳比伊父子二人。圣陵建成之后的300多年来曾进行过多次修葺。渐渐地,以圣陵为中心形成了马扎里·沙里夫城,是今天的阿富汗的第四大城市。





陵墓广场上有数以千计的白鸽。作者供图


阿里陵墓前面的广场上养着数以千计的白鸽,象征着宁静与祥和。老百姓都相信,在每7只鸽子当中,有1只的身上附着一个灵魂。所以每当他们前来圣陵朝觐的时候,对广场上的鸽子都要格外地眷顾,向它们投放食物,同时心里默念着什么,以求得到“善果”。要是哪个人虐待甚至打死一只鸽子,而恰巧这只鸽子的身上又附着一个“灵魂”,那他晚上睡觉时就会经常梦见“灵魂”。





安萨里墓


赫拉特的华贾·阿卜杜拉·安萨里陵墓的灵气在于,朝觐者要是在陵园内的一棵树上钉一颗钉子,他就可以得到好运。安萨里于10世纪末出生在巴尔赫,是苏菲派波斯语大诗人、哲学家,博学多才。他在成名之后被加兹尼王朝的亲王召入都城,用其才学为宫廷服务。其作品《祈祷》被后人译成英文等西方文字。因为他是赫拉特苏菲派兄弟会的成员,从事神秘主义文学运动,所以被尊称为“赫拉特圣徒”(Pire Herat),声望颇高。





喀布尔市巴拉希萨尔古城堡,约建于公元五世纪。作者供图


在喀布尔巴拉希萨尔城堡的西南方,有塔米姆和安萨里的陵墓。在现代的建筑物内停放着他们的两具特大石棺。据说,萨哈巴·塔米姆早在阿拉伯伊斯兰军队664年入侵阿富汗之前就已经来到了喀布尔,被尊为民众的精神领袖,却被喀布尔的统治者拉特比尔·沙赫杀害了。

另一位就是“赫拉特圣徒”安萨里的儿子贾比尔·安萨里,他们二人虽然不属于同一个时代,陵墓却设在了一起。他们的陵墓在喀布尔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圣地。

“赫拉特圣徒”的两个孙子阿西康和阿里方二人的陵墓,在喀布尔市内希尔达尔瓦扎山的北山坡上。他们先后被加兹尼王朝的巴赫拉姆·沙赫从赫拉特召到加兹尼和喀布尔,成为了喀布尔人的精神领袖,而且至今仍被视为城市的守护者。

他们的陵墓修建于公元18世纪。天花板上悬着吊灯和彩色玻璃球。走廊很宽阔,廊柱上雕刻着图案,直通陵墓。墓体上覆盖着刺绣的织物。第二次英阿战争爆发后的1879年,喀布尔市的民众就是在阿西康和阿里方圣地策划并发动了著名的抗英大起义。朝圣者喜欢在圣地的门框上钉钉子,以求好运。

位于坎大哈的米尔·瓦伊斯(Mirwais Nike)陵园,墓主出身于普什图族吉尔扎伊·霍塔克部落,曾在坎大哈领导建立了普什图族的第一个独立小朝廷,以“平民领袖”而闻名。人们认为他的陵园地面的表土是圣洁的,所以一些朝觐者常常从陵园取走一抔土,带回家给人治病。

类似的圣陵还有许多,比如楠格哈尔省的贾拉拉巴德有一个闻名全国的米亚里圣地,能驱魔、治疗精神病患者。帕尔旺省的恰里卡尔有一处圣地能治疗狂犬病。在喀布尔北部的派米纳尔山谷里,圣地的数量竟然多达近40个,都可以“献子”,不孕的妇女专门前来向守墓人购买咒符回家治病。更为神奇的是其中的一座圣地,只要妇女去触摸一下殉教者(尤其是在反对异教徒斗争中的牺牲者)的遗物,然后吃下陵园里的一捏土,即有望生孩子。





虔诚的守墓人


其实,每一座圣地的守墓人都在出售咒符,买者无论男女,都是为了实现各自朴素的心愿。咒符上通常写着各种咒语或者《古兰经》里的句子。使用方法是,把咒符折叠后装进棉布、皮革或金属的三角形或正方形的小袋子,然后将其缝在求符者的衣服里。

朝圣者除了花钱购买咒符,通常还要额外送给守墓人一些零用钱,让他们帮助守护好圣地。为了表达诚意,还要留下一些小物件,如一支点燃的蜡烛,在墓地的木杆上绑上一块布条,在树上钉上一颗钉子或者放一个泥球在阳光下晒干,等等。这些都是基于一种很古老的信念。一次,在郊外的路边看到一个类似坟冢的小小土石堆,上面插着一个挂着布条的木棍,顺便询问一下身边的阿富汗朋友:这是什么标志?他坦言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为了纪念哪一位死者,可能是什么时候在这里发生过战斗,有人牺牲了吧……

伊斯兰教的神职人员有好几个等级,并非每个人的坟墓都可以被称之为“圣陵”,比如,毛拉(Mullah)是传教士中级别最低的,他们带领信众做礼拜并向他们讲经。人人都可以成为毛拉,尤其是农村的毛拉大多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他们的衣食全靠村民供奉。毛拉纳或毛拉维(Maulawi)是伊斯兰教学者、神学家,属于高层神职人员。他们死后,坟墓可以成为圣墓。其他高级称谓还有谢赫(Shekh,伊斯兰教教长)、阿里姆(Alim,神学者、伊斯兰教学者)等等。





张敏与阿富汗朋友在喀布尔市巴拉希萨尔古城堡前。作者供图


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云游圣徒”(Malang),或者叫做“苦行僧”,是云游四方的神秘派伊斯兰教徒,农村地区多见,城市里也有。

他们有的赤裸上身,有的身穿女人服装,或者自己设计的稀奇古怪的衣服,一边行走,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滔滔不绝地说一些晦涩难懂、莫名其妙的东西,自称这是他们从真主或者某某圣徒那里听来的。

据说他们曾经被真主的手触摸过,因此当地穆斯林群众就应当接受并且十分尊重他们,敬畏甚至惧怕他们,有义务为他们提供食物。偶尔也有的云游圣徒会在某一个村子里长期居住下来,以大树底下为家。

他们能用咒符为村民们驱邪治病,有时也会表演一些小节目。他们活着时受到人们的尊敬,死后,村民们就把他的坟墓修成圣地,他也就成为了村民们心目中的圣徒。

与云游圣徒相似的还有“法基尔”(Faqir),这个词从字面上解释叫做“穷人”,但从宗教角度讲,“法基尔”仅仅是对真主而言,是指他们总是在向真主祈求,是精神层面而非物质上的“贫穷”。法基尔同样信奉苦行主义和禁欲主义的生活方式,履行的是神秘主义的宗教仪式。

据说,在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的农村也存在云游圣徒。在阿富汗,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受常年战乱的影响,其人数正在逐年减少。不过直到2002年初,我们仍然能在喀布尔的住所门前见到他们的身影。




-End-

文字 | 《五进阿富汗》 

作者 | 张敏

图片 | 除标注外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