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宾眼里的“专家和朋友”——记人事公司译审倪维中

李恒金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1998年10月,倪维中结束了在法国为期两个月的访问,回到北京。他是应法国文化部邀请,于同年8月前往法国进行中法文化交流的。

在法期间,倪维中颇有收获,除文化交流活动外,法国政府为他颁发了“翻译奖金”。“奖金有多少钱并不重要,主要是一种荣誉。”谈及此事,倪维中平静地看待此次法国之行。

“翻译奖金”是由法国文化部设立并颁发,目的是为了表彰在翻译法国文学作品方面作出贡献的国外译者。1998年度获此殊荣的只有3名中国翻译,倪维中是其中之一。

这一年,倪维中获得翻译奖金,接着,由他主编的一套10卷《法国青少年文学名著丛书》得到法国文化部支持,于1999年正式出版。这套丛书共300万字,收集了从12世纪到20世纪的法国名作家写的青少年文学经典名作。

为了出版这套丛书,倪先生花了两年多时间,除担任主编外,还负责翻译其中大部分内容。谈及这套书的译编过程,倪先生说:“主编这套书,一是靠自己多年积累;二是通过阅读法国《文学史》来了解有关内容;三是得到法国朋友的帮助,他们为我提供了大量的有关情况。”

巴黎这座举世闻名的城市,集中了法国文化的精华。在法期间,倪维中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寻找和翻阅图书的工作上。他经常去的地方是法国文化部图书和阅读司,以及一些文化和出版单位。

其实早在80年代,倪维中就为中法两国的经贸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开始对外开放,法国驻华使馆经济商务处希望抓住时机,进一步扩大法中两国的经贸交流。法国驻华使馆商务处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把法国葡萄酒、法式西餐和巴黎化妆品等引入中国市场,准备在天津开一家中法合资葡萄酒厂,在北京开一家马克西姆餐厅,还打算在一些大饭店的柜台里摆上法国香水等化妆品。

法国驻华大使馆

法国驻华使馆有了这个想法后,马上付诸实施。在法中两国的经贸交流过程中,倪维中起了“桥梁”作用,为中法双方代表当翻译,做联系、接待等工作。

在当时形势下,这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开放政策出台不久的中国,从事中外经贸交流工作有较大的难度。法国驻华使馆请倪维中协助办理这些事,他完成翻译工作的同时,在沟通中法双方关系以及解决双方利益问题等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务参赞杜坚说:“在中国办成的这几件事,是我引以为自豪的,这是我和倪先生共同策划的。”进口外国商品和技术、引进外资、合资办厂等在现在看来都是寻常的事,而在当时却是轰动一时的大事,有的还不被国人所理解。这在当时不能不算是极大的成功。

  +

+

成长的道路

1939年2月,倪维中出生在浙江镇海农村,家里有一位比他大12岁的哥哥。

倪维中记事的时候,哥哥已经参加革命,成了陈毅领导的新四军部队里的一名干部。解放后,哥哥担任上海市军管会委员,之后转业到上海交通管理部门工作。在哥哥的帮助下,倪维中在上海顺利地读完中学。在学校里,他品学兼优,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初中毕业时直升高中,并出席上海市学代会。

1959年,倪维中考入北京外语学院。自小就有远大志向的他在选择专业时,填报了法语专业。因为在少年倪维中的眼里,法兰西这个国家不仅美丽,而且有流传千古的文学。那时候的倪维中已是一名文学青年,梦想着自己在未来能成为一名作家和翻译家。他用4年时间读完了学制5年的大学,同时在外交学院翻译班进修。在翻译班学习期间,倪维中系统地学习了法语、外交常识、法国概况、国际法等课程。毕业分配前夕,外交部前来挑选人,他以优异的成绩被选中。1964年8月,倪维中来到外交部翻译处,担任政府对外翻译工作。

由于美国侵略越南,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驻北京代表处提出求援,请求中方派给他们一名法语翻译和一名英语翻译。我国外交部对此事非常重视,决定从部机关翻译处抽调两名优秀的年轻干部支援越南。倪维中就是其中的一位。

1965年5月,倪维中调入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时隔不久,由于工作需要,倪维中被派往法国驻华使馆工作。

  +

+

平凡的岗位

年仅25岁的倪维中进入法国驻华使馆商务处工作时,是使馆里最年轻的中国职工。法国驻华使馆的工作特点是时间长、节奏快、效率高。

对倪维中来说,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出台后,法国商务处的外交官们雄心勃勃,希望借机大力扩展法中经贸关系。当时,商务处不仅是政府机构,而且由于绝大部分公司还没有设立驻华代表处,所以承担很多法国公司的联络、咨询、谈判业务。这期间法国部长等要人、政府代表团、技术专业代表团,以及使馆人员与中方之间的政治会谈、专业技术谈判、宴请、展览会开幕式、记者招待会、参观访问等活动日益多起来了。在这些活动中,倪维中自始至终都担任翻译。倪维中经常一天要参加几场会谈,而且谈的时间长,内容庞杂,一天下来,累得头脑发麻。

代表团一来就是好多天,倪维中每天的工作除了翻译,还得加班加点阅读中方和法方提供的材料。为了翻译准确,白天紧张地做翻译工作,晚上加班翻译各种资料。外事活动往往延续到夜里很晚。

翻译不仅要参加外宾的各种活动,而且每次活动前要做好语言、资料等各方面的准备。当时倪维中的家离使馆较远,上下班坐公交车往返将近3个小时。由于上班路途远,工作任务重,精神紧张,吃饭休息常常受到影响。他因此得了慢性胃病,不得不经常带着药工作,坚持多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倪维中对法方提出的工作要求总是予以积极配合,使活动圆满进行。几十年来,他在工作中没有出过一次差错。

法国使馆评价翻译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业务水平。

70年代初的一次会谈中,商务参赞说到“电脑”一词。当时倪维中从没听说过这个词,国内报刊上也还没有出现过,连词典里都查不到。会谈过程中,倪维中虽尽全力解释,最终也达到了沟通。但这件事却使他认识到,要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必须加强学习,补充新知识,进一步掌握技术专业知识和词汇。于是,倪维中经常查阅经贸、科技、报刊等,分门别类编纂大量词汇。与此同时,他还收集各方面法语资料,不仅自己学,还提供给周围同事们参考。他把收集、整理工作中应用的文书印成《法语文书选编》,受到法语翻译界欢迎。

经过几年努力,倪维中的法语专业技术知识丰富了,语言水平有较大提高,工作进入了最佳状态。法国驻华使馆商务处对他的翻译工作十分满意。商务参赞杜坚说:“凡是我的讲话,都要请倪先生翻译,因为他能最好地表达我的意思。”商务处的活动,包括代表团来访时的活动,不管中方有没有专职翻译,都要请倪维中担任翻译。

  +

+

翻译的责任

倪维中在从事翻译工作的同时,也为中法两国的友好交流作出了贡献。他认为,这也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80年代,商务参赞马利克在回巴黎途中发生眼疾,视网膜脱落。他在法国治疗数月,未能奏效,最后一只眼睛失明。不久,马利克又回到中国工作,但精神受到很大打击,而且由于一只眼睛失明,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倪维中在生活上多方关心他,多次陪他去医院就诊。他驾车外出时,倪维中总是提醒他备加小心,并仔细给他介绍路况。倪维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帮助他,为他的家庭提供最好的服务人员和钢琴教师等。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马利克和倪维中成了好朋友。

一直感受着倪维中帮助的马利克,了解到倪维中爱好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于是每年倪维中生日之际,马利克除向他表示庆贺外,还会送去一些从法国带来的有关法国文学方面的书籍。1987年,倪维中经外交部派遣,在我国驻马达加斯加使馆工作时,马利克也离开了中国到南非工作。身在南非的马利克还经常给倪维中写信,问候这位中国朋友。

法国文化处教育专员杜立业希望扩大法国与中国的中小学合作,但对我国的中小学情况不太了解,认为中国中小学教育的水平较差,不好合作。倪维中陪他参观了几所学校,如景山学校、西城外语学校、牛栏山一中等。通过与师生交谈、参观学校设备,特别是听课后,他的态度完全转变,对我国的学校大加赞扬,并说在许多方面,包括教学方法和学校设备,都有超过法国学校的地方。他还接受了少先队员赠送的红领巾,系在脖子上到使馆向大家展示,感到骄傲。从此,这位教育专员对我们的中小学怀有极好的印象,代表团来访时的活动,不管中方有没有专职翻译,都要请倪维中担任翻译。并热情地为一些学校提供教学用品和资助,与法国有关学校开展校际交流活动。

笔译是翻译工作的重要方面。商务处和文化处的笔译任务主要由倪维中承担。他做的笔译内容包括中法有关领导人的信件、外交照会、双边协议、专业技术资料、法律文件、学术作品等等。

法国使馆笔译要求做到:一要速度快。西方人追求高效率,有的往往临时突击,加上他们性情急,一篇东西往往限你1小时甚至半小时完成。有时遇到急件,外宾就站在你身边,要求“立等可取”。二要质量好。很多法国人都是“中国通”,如文化参赞郁白曾翻译出版过中国著作,文化专员齐福乐原是中文教师,文化专员柯孟德是研究中国历史和美术史的学者,他们的中文水平都很高。在他们身边工作,笔译必须要有相当水平。他们对倪维中的笔译一直十分满意。倪维中有时把译文请他们看,他们总是说:“不用看了,我们完全信任你。”

从80年代初期到现在,倪维中利用业余时间,撰写、翻译出版了法国文学、音乐、电影、人物传记、语言等方面的著作300多万字,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包括费纳龙、司汤达、巴尔扎克、马洛、加里、埃梅等法国古今名家名作。

《法国童话选 》

 (1981)

《法国童话选 》

 (1991)

其中,1981年出版30余万字的《法国童话选》已于1981年、1983年、1991年三次再版,并被选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佳作丛书》和《世界儿童文学丛书》,其中很多篇章被国内30余家出版社转载;1996年翻译的巴尔扎克的《交际花盛衰记》出了3种版本,短短两年内重印3次,印数达5万册。

法国使馆对他的这一工作给予好评,并予以积极支持,特别像在中国首次出版法国古典主义小说代表作《太雷马克历险记》和法国现代文学名著《律令》《童年的许诺》等受到高度重视。1996年,这部“体现西方智慧的不朽名著”《太雷马克历险记》出版后,法国大使白乐尚亲笔写信向倪维中表示祝贺和感谢。1992年以来,法国外交部对出版倪维中的译作多次支持,并向有关出版社提供资助。

几十年来,倪维中的工作不仅受到法国驻华使馆方面的好评,也得到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领导的赞许和嘉奖,同时也得到社会的肯定。他多次被评为外交人员服务局和外交部的先进工作者。他还积极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多次为灾区捐款捐物,多次向希望工程捐款,帮助云南、青海等边远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由于倪维中在翻译工作中做出的突出成就,1992年他被评为法语译审;1993年他受到国务院表彰,获得政府特殊津贴;从1991年到1996年,连续6年被聘为外交部翻译专业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1997年起被聘为外交人员服务局翻译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倪维中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和中法比较文化研究会会员。

-end-

文章来源 |《驻华使馆里的中国人》

作者 | 李恒金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