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视界 | “克里科瓦”大酒窖

蒋本良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蒋本良 江苏常州人;曾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后派往罗马尼亚留学学习欧洲语言文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外交工作,是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主要罗语翻译之一,多次陪同出访;曾任驻摩尔多瓦代办、使馆馆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外交史学会理事等。


凡到摩尔多瓦来的重要代表团,都会去参观摩著名的地下酒城克里科瓦,并为它那举世无双的雄姿倾倒。阅历丰富、饱览世界名胜的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在参观完这座地下酒城出来时,头一句话就是:“壮观!”走遍天下名城的中国领事代表团参观完地下酒城后,也无不感叹地说 :“不愧是世界之最!应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摩尔多瓦是一个四处飘香的葡萄酒王国。在苏联这个饮酒大国中,它就是位居首位的产酒地。我刚到摩尔多瓦时,这里处处都是一望无垠的葡萄园。到好客的摩尔多瓦人家做客,水可能没有,家酿葡萄酒却不可能没有。无论你访问哪个家庭,主人最亲切、最骄傲的礼遇,就是把你引进他家的酒窖,给你奉献一杯刚从酒桶倾出的琥珀色原汁葡萄酒。

摩尔多瓦各地各家有着无数大大小小的酒窖,但是克里科瓦大酒窖这座浩大的地下酒城,却不仅是摩尔多瓦而且是世界最大的地下酒城,它是摩尔多瓦人最大的骄傲。这座酒城不仅体现了欧洲高度发达的“酒文化”,同时巧妙地把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同“酒文化”融为一体。

• 摩尔多瓦克里科瓦酒窖,世界上最大的酒窖之一。

在摩尔多瓦任职期间,我曾多次参观过这个被摩尔多瓦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克里科瓦大酒窖,但都是陪同代表团走马观花,没有深究。在我离任回国之前,我又专程去参观了一次。主管生产和科研的总经理霍洛斯登科接待了我,给我作了详尽的介绍,使我对这个“世界奇迹”有了更深的了解。

1996年4月,我们从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出城向北行驶,穿越过一望无际的葡萄园,就到达离城20公里的克里科瓦大酒窖。进入大酒窖时,实际上不知不觉已下降到离地面80米深的地下。这里,呈地道网络状的酒窖延伸120多公里长。汽车驶入山洞般的入口后,便在两旁放满酒桶的地下街道上行驶。

这是一个完全符合一切城市标准的地下城,也是一座地下迷宫。一条条整洁的地下石壁街道,蛛网密布、宽窄各异、街灯明亮,各个转弯处都有明显的交通标志和指示灯,指引着行驶的方向,一旦偏离这些交通标志,你就会立即陷入不知所向的窘境,迷失在这迷宫中。地下酒城的所有街道都以酒名命名:入口的主干道以摩尔多瓦特产名酒“森林酒”命名,叫做“森林大道”,还有以著名的“少女酒”命名的“少女街”,以及以起源法国的“卡贝尔内”和起源德国的“利斯灵”等名酒命名的地下大街。

几乎所有的参观者在看到如此巨大的地下酒窖时都禁不住要问,这座地下酒城是怎么形成的?是专门为建造酒厂而开山凿洞建成的吗?耗费了多少人力和物力?总经理霍洛斯登科给我介绍了这个酒窖形成的历史。他说,这座山是在三四百万年前形成的,当时是萨尔马蒂克海的海底。这里的山岩是沉积岩,即一种石灰岩。所以,我们在岩石上看到了无数贝壳的痕迹。这种岩石是一种很好的建筑材料,既坚硬,透气性能又好。

• 古老的石制城堡

摩尔多瓦人民自古就有以石块建房的传统,采石业一直十分发达。这里采石不是在露天采石场,而是在地下采石场。100年前,克里科瓦就是一个地下采石场,人们在这里开山采石,形成了许多彼此相通的地下坑道,大家逐渐发现,这些地下坑道能常年保持10℃的恒温和恒湿,是储存葡萄酒的理想场所,于是从1953年起,这里就建成了酒窖。苏联人大多都酷爱喝酒,摩尔多瓦就成为几亿苏联人的主要供酒地,酿酒业十分普遍且发达。

经过多年的经营、改造和发展,这里逐步形成了当今如此规模的现代化酒城,它集榨葡萄厂、酿酒厂、酒窖、灌瓶厂、香槟酒厂、接待厅、化验室、办公室于一体,年产4000万升的葡萄酒,储存量达3500万升,还要扩大到5000万至6000万升,销往世界五大洲的27个国家。

这里各种不同的葡萄酒,都要严格遵从不同的酿造工艺。一般葡萄酒要在这里存放2-3年才出售。著名的“少女酒”和少女一样十分娇气,只能存放2年时间,即使超过四五天,必要的酸度也会减少。酒窖及周围环境都要求十分清洁,葡萄酒上下传送也都是用不锈钢管。原先大小不同的酒桶正在走向规范化,统一使用20000升的大酒桶。

• 地下酒城每条整洁的街道两边都密密麻麻地排列着统一使用的20000升容量的大酒桶,蔚为壮观。图源:《多瑙河之波》 

我们看到,酒窖的每条街道两边密密麻麻排列着大酒桶,一律用橡木制成,内层是搪瓷。总经理对我说,酒桶必须是橡木的,这种木质可赋予酒以特有的醇香和宝石般的鲜艳色泽。以前看这些酒桶,总以为全是木制的,其实它分内外两层,外层是木,内层是搪瓷。我们在桶口用手往里一摸,就摸到了光滑的搪瓷层。酒桶每出完一次酒,都要彻底清洗消毒,工人要戴上面罩,爬到桶里去擦洗。新酒经过过滤,一般要在这些酒桶里老化两三年,然后才装瓶。为了保证酒的甜度和酸度标准,葡萄从摘下到运抵榨汁厂,不得超过4个小时。

酿酒的工艺要求高,对操作的工人要求也高。按其种植葡萄和酿酒的古老传统,酒窖的职工多数是女工,都有着十分熟练的技术,其技能许多都是世代相传的。葡萄酒灌瓶后,要在2周内使残存的酒糟沉淀,用鱼胶或膨润土作沉淀剂。酒瓶在一种人字形的木架上,先是平放,然后保持一定的斜度,每天都要旋转一定的角度。

从事这种工作的总共有13名女工,将近2公斤重的酒瓶,每个女工每天要旋转上万瓶。更难的是,虽然酒糟轻,膨润土重,但旋转时要使酒糟先下沉,要把比重大的沉淀剂覆盖在比重较轻的酒糟上面,这就要求十分高超的技艺。

• 地下酒城的这座现代化香槟酒厂年产量已达到850万升,500万瓶。图源:《多瑙河之波》 

还有一种工艺更让人叫绝。随着酒厂的不断发展,从1957年起,酒厂开始小批量生产香槟酒。到1979年,就大批量地进行生产了。这个现代化的香槟酒厂现年产量已达到850万升,500万瓶。香槟酒生产工艺十分复杂,最令人不解的是,在瓶内形成7个大气压的情况下,如何排除残存的酒糟?又如何往里加注甜酒,以增加其甜度?

主人带我们参观了进行这一工作的机器:先使酒糟沉淀在空心塑料瓶塞里,使酒糟在2分钟内降到零下25度,使其和瓶盖冻在一起,然后迅速把酒瓶盖换掉,酒糟也一起被排除掉了!我们走进装瓶车间,只听得里面“乒乒乓乓”,不绝于耳,原来是女工们在生产线上迅速地开启塑料瓶塞并换上软木塞发出的声音。这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然:开启时要有一定的技巧,掌握一定的角度,才不致于使在七八个大气压下的酒喷洒出来。

地下酒城最精彩的地方是“珍品馆”。这里守卫严,并专门装有铁门。“珍品馆”建筑设计本身就体现了丰富的艺术想象:整个馆的构造是一个横卧的高脚酒杯的建筑造型;镶嵌着花纹的大理石圆门厅是杯子的“底座”,通向收藏室的过道是高脚杯细长的“脚”,半圆形的收藏室则是杯子的大圆口。

这里一格格的石洞,珍藏着世界各国各个时代的各种名酒,几乎所有年代的老酒陈酒都有:共有100万瓶本国的和来自法国、意大利、德国等世界各国的648种名酒,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二次大战结束时从希特勒的主要助手、葡萄酒收藏家戈林的酒库里缴获来的战利品。

这里最老的陈酒是一瓶1902年耶路撒冷生产的酒,据说曾有一位美国富商想以1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这瓶酒,但主人也没有卖。在这里,我还看到一个奇妙的金鸡独立似的小木酒架,单腿独立的酒架上横插着一瓶酒。我问总经理,这个独脚酒架是怎么立稳的?他说,奥秘就在于找到了它的重心。

• 一走进品酒大厅,你就会为那笔直延伸在你面前的一张长达20多米的长桌的气势所叹服。图源:《多瑙河之波》 

参观酒厂最欢快的节目是“品酒”,它往往使参观者的情绪达到高潮。为此,地下酒城建有好几个豪华而富有诗意的品酒大厅,其风格各异,各有特色。一走进品酒大厅,你就会为那笔直延伸在面前的一张长达20多米长桌的气势所叹服。

大厅尽头的墙上画有一幅“飞鹤载酒奔月”的巨画,画上有一轮月亮,周围有15颗星星,象征着原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这“飞鹤载酒奔月”的图案,正是克里科瓦酒厂的标志。走进别具匠心、富有诗意的“海底”品酒厅,暗淡的蓝光从天窗射下,像透过蓝色海水投下的缕缕天空亮光,墙上挂着“海神”的铜雕。旁厅则充满民族气息,墙上镶嵌着表现民间婚礼场面的马赛克图案。

每次品酒,主人都要摆出一二十种酒,牌号和年代各异。先品新酒,然后逐一品越来越名贵、越来越老的陈酒。最后,主人往往要拿出一瓶周身布满尘土和蜘蛛网的陈年老酒。每斟一种酒,主人都要介绍这种酒的名称和特性。客人要记住自己最喜爱的是哪种酒,然后在筵席上主人就会专门敬你喝这种酒。

许多国家的政要和知名人士都曾慕名到此品酒。1966年10月8日,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访问了这里,并在这里欢度了一个通宵。翌日拂晓临行前,他在题词簿上写道:“你们的美酒佳酿,应有尽有。你们的功勋配得上荣获一屋子的勋章,如果地球上的勋章还不够,我可以从别的星球为你们摘取。”

据说叶利钦最爱喝的酒,就是这里生产的“白鹤”牌白兰地。这里生产的一种“卡贝尔内”红葡萄酒,据说还有排除人体内放射性物质的功效。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大量抢购此酒,使之一度脱销。我在这里也平生头一次尝到了名贵的红香槟酒,它色如红宝石,兼有樱桃和茶籽的芬芳,香甜可口。

酿酒业在摩尔多瓦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一道禁酒令曾给摩尔多瓦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致使许多葡萄园被毁。后来花了很大气力才得以恢复过来。这座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地下酒城当时还在不断扩展。总经理说:“在未来的4年里,酒窖还要扩建,使之延伸100多公里。我们祝这个世界的奇妙工程和重大的经济项目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End-

文字 | 《多瑙河之波》 

作者 | 蒋本良

图片 | 除标注外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