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镇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人物简介
(滑动查看更多)
黄镇(1909年1月8日-1989年12月10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外交家,我党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和文化工作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国驻匈牙利大使、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法国大使(首任)、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首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文化部部长等职;主持并亲自设计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出版《长征画集》《黄镇书画选集》等作品。
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黄镇
一说起身为将军、艺术家和外交家的黄镇,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很多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其中,他主持设计和制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
那是1948年底,中共中央根据全国胜利即将到来的新形势,指示解放军总部尽快制定出我军军旗、军徽样式,使我军能以统一的军容,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并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主持这项工作。周恩来找来了红军画家、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室主任的黄镇,将制作军旗的具体任务交给他。
黄镇接到命令后,立即成立了设计小组,起草征集军旗、军徽图案的通知,用电报发往各大军区和中直机关。通知发出一两个月后,就陆续收到了许多单位和个人报来的应征设计图案。当时黄镇自己也动手设计了3幅,其中一幅是红底,在左上方有一颗黄色的大五角星,大五角星的右下方是三颗黄色的小五角星,成弧线围绕大五角星。还有一幅上面是五角星,下面是蓝线。他说:“古人言‘三光者日、月、星’,军旗上应该有五角星。”他还说,应当有几条蓝线表示黄河、长江,象征解放军从小到大,将要解放全中国。
经过3个多月的征集,设计小组从报来的设计图稿中精心挑选了一批,制作成30多幅军旗小样,并在每幅小样下面写上详细说明。黄镇仔细核阅小样和说明之后,又从中精选出12幅,汇编成《军旗样本》呈送给周恩来和其他中央领导审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领导同志看了样本后,都认可了军旗用红底和五角星的设计,以此象征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毛泽东还指示:军旗上要有“八一”两字,表示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节日;旗上要有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周恩来则指示:军旗要以红色为底色,五角星和“八一”二字用金黄色,旗杆要有红黄两色旋纹,顶部要装一个红缨枪的矛头,饰着红穗,象征人民军队的由来。此外还确定了军旗的尺寸。
黄镇按上述指示,设计五角星和“八一”二字的尺寸和位置,开始用楷体写的“八一”,后来又觉得制作起来不易规范,便改为齐状的等线体美术字。军徽,最后选定红地金黄色银边的五角星,中央缀以“八一”二字。
1949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迁到北平。毛泽东等5位中央书记处书记住进香山。在香山,黄镇带领大家用红绸做了第一面军旗,把它插在香山军委领导驻地的草坪上。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来广场审看。他们一边看,一边听周恩来介绍军旗设计、制作的经过。最后,都同意按现在的样式定下来,并议定于1949年6月15日开始启用。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军旗样式定为长方形,红色,靠旗杆上方缀金黄色五角星和“八一”二字,亦称“八一军旗”。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开幕,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关于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
命令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底,上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经过长期奋斗,正以其灿烂的星光,普照着全国。”由此标志着我军在正规化道路上迈进了新的一步。
八一军旗亮相开国大典
同日,新华社向全国、全世界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开始启用的消息,并发表了题为《把人民解放军的军旗插遍全中国》的社论。
社论说:“人们看到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和军徽,就会想到它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想到人民革命力量必然获得最后胜利的真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成为一支完全正规化的军队;它的军旗和军徽的颁布,正是它的正规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社论最后强调:“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和军徽,不但是人民解放军的标志,也是我们的人民民主的新国家的重要象征。从此,全国的人民和全国的人民解放军,都必须一致保卫它的尊严,要像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爱护它们。”社论号召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团结一致,努力奋斗,把我们的灿烂旗帜插遍全中国”。
2022年7月31日,第77集团军某旅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结合重大演训活动,组织开展“我和军旗合影”活动。
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高举着“八一”军旗,脚踏祖国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更加勇猛地向全国进军,并在进军的凯歌声中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end-
文字 | 《江淮文史》2009年06期
作者 | 杨晓俏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